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论文_第1页
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论文_第2页
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论文_第3页
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论文_第4页
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摘要:“大单元教学”是对单元内容的再开发整合。在整个大单元教学中,零散的知识在项目中得到了实现了深度融合。正如“学习游泳的最好方式是下水”,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最好的方式同样是把基础性概念放置在项目中,在项目学习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创,创中乐”。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学科大概念,项目学习,核心素养一、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实施的依据1.课标指出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课程内容结构化。大概念也称“大观念”或“核心观念”,它不同于“小概念”即事实性知识。大概念更能集中反映学科的本质,这就需要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使之融合在一起,结合学生之前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嵌入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真实情景,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科核心素养于“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培养落实。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构成。 2.课标倡导项目学习,将知识技能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融入到数字化工具中去解决问题。项目学习就是依据真实问题情景,根据学习者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习者学习动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的借助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工具进行高效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借助微课视频,开放的网络平台等数字化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在日常学习中要有主动应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方法手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终身学习。项目学习活动流程如图1所示。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图1项目学习活动流程二、例谈大单元教学中项目的创新设置在大单元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是依据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情况进行的二次整合。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算法》(粤教版)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是这样整合与开发。 1.原因

(1)结合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中学,信息素养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对“编程”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真正接触过,出现谈“编程”色变的尴尬局面。 (2)第四章介绍的python语言虽然简单易学好上手,但是对于零基础的初高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2.对策

为了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解开矛盾,顺利开展必修内容的教学,我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运用scratch初级编程软件作为过渡,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制作一些有趣的程序,由于scratch编程软件语言脚本是积木式可视化的,学生结合效果再分析脚本很容易明白编程是怎么回事。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接着,借助scratch初期编程软件编写一些程序,对照scratch脚本,用python“翻译”出来,实现同样的效果,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顺利过渡到高级编程语言的学习。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设置猜数字游戏,首先是固定次数的猜测,根据输入的数字与程序给出的数字进行比较,给出比较结果,即“大了”“小了”或“对了”,这个过程就是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项目与知识概念如图2所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即无论猜测结果是什么,都不能进行第二次猜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可以进行多次猜测,而实现这个效果也就是“循环结构”,即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 3.效果

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项目逐步得到完善升级,整个过程悄无声息的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算法→解决问题→验证结果一系列的“做中学,学中创,创中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训练提升,能力得到了提升,基础知识技能得到了巩固运用,信息素养得到了落实。 正如“学习游泳的最好方式是下水”,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最好的方式同样是把基础性概念放置在项目中,在有梯度的项目任务学习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创,创中乐”。图2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结构与项目逻辑结构图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关于项目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大单元教学”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利用前后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有条理有逻辑的将相关的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清晰地高度概括并且绘制出来。而非虽然经过学习过之后,脑海里只有不相干的知识碎片痕迹,很难将其串联起来,更别说是能达到“高屋建瓴”的水平了。在大单元教学中要有“大概念”之格局,具体实施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并且所选择项目范例应能够承载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起到知识承载作用的项目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要从真实情景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又低效的煎熬,尤其是面对信息技术,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师生之间未尝不是“相看两不厌,只有计算机”的尴尬境地,因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门课是有期待的,但是所期待的恐怕不是书本内容,更多的应该是对机房内的电脑以及无拘无束的上网环境的热爱吧,然而一旦炙热的期待一而再再而三的落空,学生对这门课很可能会由爱生恨。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笔者认为,首先情景的设置应该是真实可触可感的。要能够唤起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身边被自己不自觉忽略掉的习以为常的事物,“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之后,原来真相是这么朴素。比如,关于共享单车骑行时长与费用问题,包括时长距离位置等一系列算法问题。比如,与自身休戚相关的学校派位摇号招生,电脑的公平是怎么实现的,包含哪些技术,实现原理是什么。诸如此类司空见惯又常常被忽视的应用与信息技术有哪些关联,是怎么实现的。要引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就必须从生活出发,从身边真实情景出发,让学生能关注生活引起思考,让学习的知识不再如“浮萍无根空飘荡”,自觉利用触手可及的数字化学习工具解开谜团,从而提高信息素养。2.项目应注重基础性课程内容的选择,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正如再宏伟的建筑都离不开碎石泥沙一般,再完美的应用设计都离不开简单的事实性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必然离不开严谨的计算思维能力。项目完成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思维是否清晰。再比如在学习《信息系统与社会》(教科版)第二章“信息系统的集成”之“2.2计算机系统互联”一节的时候,由于课程理论性知识点多而琐碎,如带宽与网络传输速率,IP地址,域名,DNS等一些事实性概念较强的“小概念”,面对纯理论性的知识学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觉阅读教材“味同嚼蜡”,观看微课“不知所云”,看过之后脑海里仅留下一些零星的知识碎片,如何将这些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实现有意义的组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开始之前,我先把DNS服务器地址删除,课堂上佯装要用百度搜索,输入百度网址页面提示“hi,真不巧,网页走丢了”,这时候开始有学生七嘴八舌的猜测,通过检查网络连接状态发现正常连接却无法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我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串数字,回车!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百度首页居然显示出来了,这一串数字是什么呢,又有哪些规范要求?输入网址不行,输入IP地址就行了,结合平时上网的经验,我们多是输入域名而非输入IP地址,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什么关系?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仍然提示不可用,于是学生很失望的说“网坏了”。紧接着我又把事先删除的DNS服务器地址输入,再试一次。学生惊讶地发现多么不可思议啊。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最终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这样的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方案超乎想象又能理解,学生的兴趣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最后通过“知识树”把本节课的内容逻辑梳理的清晰明了,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3.项目层层升级,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项目应该是借助基础知识可以解决,又留有提升空间,正所谓“跳一跳摘到桃”。任务的设置要考虑到不同知识背景和知识基础的学生,多元化教学,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需求。4.项目活动评价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分级体系为依据,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课程评价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又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人生漫漫,学无止境。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滚滚历史潮流所抛弃,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做数字化时代的合格公民。互联网时代学习是多种途径的,正如教育已经进入信息技术2.0时代,当今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原住民”。虽说传统学习方式尤其一定的优越性,但今天的形势仍然不容忽视。面对学生使用智能设备上网等行为,与其斗智斗勇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