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湾与马华现代文学关系之考辨
I106:A1006-6101(2010)-02-0130-13《蕉风》是马华文坛上创刊较早,连续时间最长的纯文学刊物,从1955年11月创刊,截至2009年1月已经出版了500期(从第489期开始《蕉风》复刊,因编辑阵容与刊物规模已经今非昔比,故此文中仅作为参考)。可以说“(一)马新现代文学的现行者,无不来自《蕉风》;(二)马来独立后,马华文坛的写作人近60%曾在《蕉风》上发表文章;(三)此外,《蕉风》是同港台及欧美华文文学交流最密的一道桥梁。”[1]在1999年2月第488期《蕉风·休刊号》上,编辑人直言:“蕉风每期亏损的款项,一向都由吉隆坡的友联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负担。友联公司属下有马来西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马来亚图书公司、马来亚印刷公司、新加坡友联书局、怡和书局等等。……为了应付蕉风目前的局面,以及筹备如何去筹募蕉风今后出版基金的问题,我们编辑部的编辑和顾问们,决定蕉风出版了一九九九年一、二月号第四八八期之后,暂时先停止出版。在我们的预定计划中,大约在一九九九年的年底或者明年的年初,蕉风将再次和读者见面。也就是说,蕉风将在四八九期以新的方式出版”,一代华文名刊在世纪末的钟声中黯然谢幕。至于台湾文学与马华文学的关系,从《蕉风》上刊载的文章来看,有很多学者都注意过这个问题,如“谈到马华现代文学的发展,我们以为,它是颇受台湾现代文学的影响的。六十年代,蕉风、学报、南洋商报的文艺版(完颜籍编)在推动现代文学方面,相当积极,有很大催化作用。……由于中文书籍大部分都来自台湾,本地作者便自然而然地模仿那些著名的作家,诸如白先勇、黄春明、王文兴、王祯和等人,不过,一般上,作者们都不能深入地明瞭现代小说的技巧(尤其未能吸收西方的小说技巧),所以,本地现代小说,在表现方面仍欠娴熟。……技巧方面,我们认为马华小说的影响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台湾。这里值得探讨的是,在五、六十年代,台湾作家受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而写了不少现代小说。我们的马华小说却受台湾现代小说的影响,这是否表示我们是在接受别人的‘二手货’呢?那倒不如我们直接向西方现代文学寻找新的创作技巧。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马华现代小说家不时寻找新颖的技巧而非一直被动地接受无论是西方或台湾文坛的影响。我们希望大家能一起加入这个寻找新的声音及方向的行列。”[3]另外,张树林、李宗舜都有过类似的想法[4]。一、《蕉风》线索中的台湾文学影响因素1948年6月《风下》停刊,胡愈之等中国作家相继回国,支持他们的陈嘉庚1949年6月也以视察为借口离开马来亚回到中国再也没有回去。之后,随着马来亚国民党势力被马共压制,不得不在1949年解散马来亚国民党支部。代表中国的两股政治势力的组织就这样退出马来亚半岛。随着两大政治势力在星马的退出,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真空期。《蕉风》正好填补了这个真空期,虽然《蕉风》的创刊背景不是很明了,很多人认为它是美国扶植的反共出版社友联在东南亚的代言人。在经历了很多的人的排斥和误解后,①《蕉风》还是以其纯文学的姿态赢得了大马绝大多数作家的尊重。坚持纯文学的决心和毅力,在重商社会的星马今天看来尤为可贵。[5]在后面的岁月里,《蕉风》的发展道路崎岖坎坷,但无论作为马华一份纯杂志,还是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一份时间最长的杂志,无论是纯文学创刊宗旨的坚持,还是对青年作家的帮助扶持,无论是对境外文学作品的译介和引进,还是对本土作品的挖掘与指导,《蕉风》对马华文学,甚至世界华文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最早影响马华文坛的是台湾现代诗,“马华现代文学大约崛起于一九五九年,那一年三月六日白垚在学生周报137期发表了第一首现代诗《麻河静立》。白垚的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都来自当时的台湾现代诗,这与白垚1950年代留学台湾求学有关,文学的兴趣和历史专业的本业是他肯定了现代诗以至现代文学乃是马华文学发展一定会跨入的新阶段。蕉风月刊在五九、六○年间开始发表数量相当的现代诗,被讽刺为‘《蕉风派》诗’”[6]。《蕉风》在1960年8月第94期开设一连数期的“新诗讨论专辑”②,辟出专门园地供大家讨论。始作俑者白垚也在1964年开始写他的《现代诗闲话》,以相当锋锐的笔触为现代诗歌张旗呐喊,“无可否认的,马华现代诗是直接承继台湾现代诗传统,其表现技巧和诗人对使得因素观念亦复如此。这些影响不仅是在语言上和技巧上的,马华现代诗的‘质’或多或少都是台湾现代诗题材的变奏”[7]。在1987年11月号第409期《蕉风》上,蕉风编辑出了一道有20个问题的文学测试题给马华作家,下面我选择其中两个问题来看看1980年代马华作家与台湾文学的联系。“表一”中24位作家共谈到各种文学期刊26种,其中有12位作家“最喜欢”阅读《联合文学》等台湾文学刊物,包括年红、小黑、陈政欣、方昂、傅承得、许友彬、陈强华、钟可斯等当时名作家。“表二”中18位作家谈到了古今中外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作家,其中直接指名的外国作家、中国古代作家14位,中国大陆、台湾及海外华文作家18位,其中台湾作家12位,数量上占大多数,作家庄亚还坦言影响自己创作的,“大部分是台湾作家”[8]。我们再看看在蕉风上刊登的来自台湾作家或学者的评论与作品,以及所有关于台湾作品的评论文章。③这份名单里,共涉及到台湾学者和作家36位,其中诗人13位,包括覃子豪、罗门、夏菁、瘂弦、余光中、林泠、杨牧、戴天、张错、杨平等重要台湾诗人;小说家17位,包括朱西宁、司马中原、陈映真、郭良蕙、林海音、高阳、苏雪林、王文兴、张系国、黄春明、袁瓊瓊、李昂、廖辉英、陈若曦、苏伟贞的重要台湾小说家;散文家4位,包括梁实秋、琦君、罗兰、柏杨等重要台湾当代散文家。二、《蕉风》编辑理念与台湾文学之关系《蕉风》的编辑在编辑方针上有着兼容并包的气魄,其对国外文坛的通告不避讳政治因素。《蕉风》最早关于台湾文坛介绍刊载于1957年第38期“文讯”栏目中,介绍的是台湾文艺界的出版情况,以后几乎每期的“文讯”都介绍到台湾文坛的情况,如第45期介绍谢冰莹由台来马作短期旅行、第46期介绍凌叔华女士来马主讲“中国书画之欣赏”、第47期介绍国际笔会中国总会在台湾举行年会,等等,涉及的内容关涉到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各个方面,一直到第78期“文讯”栏目被取消。但1969年8月号第202期《蕉风》开设了类似栏目——“风讯”,继续介绍海内外各国的文坛发展,其中不乏介绍台湾文学的部分,这个刊物一直坚持到第1990年9、10月号438期,这个栏目成为马华知识分子了解台湾的一个重要窗口。另外,《蕉风》上的新书评论、新书新作介绍等栏目也偏爱推介港台文学作品。《蕉风》对台湾文学的关注,除了台马之间友好关系、台湾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还有一个坚实的拥有独立办刊理念的编辑群体。④《蕉风》的变化是历任编辑办刊理念指导下的变化,这些编辑中最杰出的除姚拓、陈瑞献、梅淑贞之外,另外一位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张锦忠。从1978年3月第301开始担任蕉风的编辑人,一直到1986年12月第398期,张锦忠都是《蕉风》编务的重要亲历者。他先后两次赴台求学,在这期间自己由一个文学编辑变成了一位台湾学界重要学者,他的心路历程伴随着《蕉风》的成长,他的留台经验也影响着他的编辑思路。张锦忠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发表在1977年3月号第289期的小说《梅艾》,最早的文学评论刊载于第292期的《天上人间我自有音乐——对现代诗的一点感想》,之后有第295期的《评〈台湾作家选集〉》,认为这部选集中的“杨逵的《送报夫》、吴浊流的《先生妈》、《伯茨坦科长》、钟肇政的《天亮前后》便是日治时代的各种反映。而林衡道的《姊妹会》、李乔的《孟婆汤》、黄春明的《沙喲娜拉·再见》便很自然的被视作‘反映这历史潮流的延续性,以及其坚韧的生命力’的作品。除了黄春明和李乔,上述诸人的作品所代表的正是五十年代与五十年代以前台湾写实小说的面貌”[9]。张锦忠在没有加入《蕉风》编辑阵容之前,对台湾文学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在文学观念方面也受影响颇深。张锦忠编辑《蕉风》时期,马华一些重要新生代作家都被《蕉风》有意识地培养和支持,如商晚筠、张贵兴、宋子衡、因摩、小黑、李薏莙、谢川成等作家,并有意为马华文坛竖立创作风向标。如第383期,张锦忠在《人间灯火——跋梅淑贞〈人间集〉》中认为星马最杰出的前5名诗人为牧羚奴、李有成、梅淑贞、沙禽、紫一思。另外,张锦忠在译介国外文学和提高本土评论水平上,也是耕耘不辍的:《苍蝇王》(第372期)、《华裔马来西亚文学》(第374期)、《一个标示符号的问题》、《中西比较文学初涉》(第388期)、《屠龙手贝尔武甫》(第392期)、《当代台湾年轻诗人夏宇》、《翻译·随笔·序跋——林以亮新书书话》(第407期)、《略谈“结构主义”》(第411期)、《书写的人与无尽的书写》(第412期)、《电影就是文学就是雷内》、《必也正名乎——文学之〈现代主义对后现代主义〉的省思》(第435期)、《西方理论的反思》(第467期)、《异乡叙事/移民论述——论述罗卓瑶的〈秋月〉之后》(第483期)、《文学批评因缘,或往事追忆录》(第486期),张锦忠用其心血浇灌着《蕉风》的成长,也在《蕉风》的编辑史上留下了自己光辉的足迹。三、马华留台/旅台作家群的优异表现自50年代中期开始有美援,台湾即在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等校园建立侨生宿舍,逐渐大量吸收东南亚的华侨学生到台湾升学。“这三十年,新马地区赴台深造回来的大专毕业生少说也有两万人以上,在这当中,够得上冠以作家之名的当在二十位之谱。……毕洛、张寒、陌上桑和钟夏田都曾是或现任大报社的副刊编辑或总编辑,钟夏田且是大马写作人协会的第三任会长、王润华为现任新加坡作协的会长。……从一九八二年到今年(一九八八年),值得我们重视的大马留台作家应有永乐多斯、张锦忠、王祖安、余蓦然和林金城等,只要他们肯倾全力创作,日后他们之中或会冒出一两位重要作家也说不定。”[10]黄暐胜本身是1990年代旅台作家一分子,曾自我评价旅台作家群:“当我们还在缅怀旅台文学于70年代用它的刀剑闯荡神州,而80年代则流出两行眼泪哭着回家的同时,旅台文学史已经在90年代的前半期展示了它的新妆。”[11]从《蕉风》刊载的内容可以看出,旅台作家的成长与《蕉风》的发掘与推介有很大的关系。在1964年5月号第139期上发表散文《影子篇》的丹枫“是本邦一位留学外国的青年学生,他的年纪虽轻,但对人生的阅历甚深,他现在攻读的是哲学,另外又研究中国诗词,他的这篇《影子篇》,充满了智慧,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了解,请读者不可错过。”[12]余中生发表在《蕉风》第204期上的小说《恋爱季》是第一篇在《蕉风》上发表的旅台马华留学生作品,这也是“蕉风刊登‘海外留学生作品’的一个开始”,编者认为“留学生,在母社会和海外社会之间,常是文化沟通的媒介,是社会的新风气开启的先驱者。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留学生在学工学理学医之余,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⑤第296期刊登赖敬文《槟城大雨》,编者介绍“赖敬文刚从台湾学成归来,目前在槟城一家报馆当编辑,《槟城大雨》是他回国后第一首诗。”[13]第二阶段的旅台作家主要有温瑞安、方娥真、傅承得、李永平、商晚筠、张贵兴等人。第408期“弄了个‘傅承得小辑’。傅承得生于槟城,留学台湾台大中文系,毕业后回国先是执教于槟岛兼编星槟日报文艺副刊《文艺公园》,两年后(即目前)任教于吉隆坡中华文学,并任舍监。”[14]傅承得是留台生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自述台湾文学对他的影响:“自中国文学作品中,我学得的创作技巧,不比外文的少。比如精炼、节奏等。但外文系教的,自然是较有系统和方法。我修过外文系的课,王文兴、颜元叔和张汉良的课也旁听过。”当访者问“台湾作家中,你有较偏爱的吗?”傅承得说:“喜欢的不少,刻意模仿的不多。余光中和杨牧的诗、张爱玲和白先勇的小说、张晓风和张系国的散文与杂文,皆深得我心。”[15]黄锦树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出国之前,马华文学作品我看得很少。看不下。当时去图书馆看的多数是台湾的或者鲁迅他们那个时代的书。”[16]第三阶段的旅台作家,指的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活跃在台湾文坛的旅台生,其代表有陈强华、黄锦树、陈大为、钟怡雯、陈慧桦、潘雨桐等人。⑥“有一群热爱文学的大马留台学生,在台湾搞文学组织,出文学刊物,还办文学奖。他们是‘大马青年’。‘大马青年社’三位代表曾与本刊编者畅谈,他们带来了‘第七届大马旅台文学文学奖’的得奖作品。这些作品水准颇高,更可贵的是,它没有标榜台湾色彩,而深含马来西亚本土意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作品该规划入马华文学之内。本刊选载了三篇主奖作品,以让本地读者听听这批海外同学的声音”[17]。在提到旅台马华作家的成长,我们必须谈到台湾文学奖的推进作用,而《蕉风》对文学奖的推介也是不遗余力的,如台湾联合报小说比赛、台湾《中外文学》的创作比赛、台湾时报文学奖征文启事。⑦除了这些,《蕉风》在1982年11月号第355期还刊出过“第五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专辑”,刊登了台湾作家廖辉英的小说《油麻菜籽》和吴鸣的散文《湖边的沉思》,同期刊登了白先勇、尼洛、司马中原、尉天骢、叶天涛、王梦鸥、余光中、何欣、林文月等决审委员的决审意见。这些都从另一方面让马华作家开始关注台湾文学奖和台湾的文化事业。1988年陈慧桦著文介绍了一部分旅台作家的成就,其中包括傅承得、陈强华、张贵兴、方娥真、商晚筠、张寒、潘雨桐,其中“李永平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拉子妇》1968年在台北的《大学杂志》刊登,即受到颜元叔的赞赏。颜的《评〈拉子妇〉》后附在《拉子妇》一书(台北:桂冠,1976年)后,167-169页。刘绍铭7年前用英文在台北的《淡江评论》(TamkangReview)上评论李永平,说他是继陈映真、白先勇、陈若曦、黄春明和王桢和以来,在70年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李永平把近年写的十二个短篇辑为《吉陵春秋》一书,1986年交由‘洪范书局’出版,书前并附有余光中的赏析文字《十二瓣的观音莲》,对小说的技巧、背景、象征和文字特色等有鞭辟入里的剖析。”[18]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文坛对马华作家的衷心扶持和高度评价。旅台作家作品在《蕉风》上发表的代表作家有商晚筠和张贵兴。从1973年4月号第242期刊登诗歌《今夜风满楼》之后,商晚筠在《蕉风》上发表了若干诗歌小说及散文,其中包括她的小说代表作《痴女阿莲》(第297期)、《夏利赫》(第305期)。《蕉风》对商晚筠的推荐也是不遗余力的,首先是第272期:“比较上,商晚筠还是一位新人,目前正在台大外文系深造,这篇《秘密》,对一个少妇心里的秘密,有相当细腻的描写。”[19]接着是第296期:介绍商晚筠小说《戏班子》时言:“商晚筠已自台大外文系毕业,她说将留在台北一个短时期致力写小说,并每期寄一篇给本刊发表。(《风讯》)”。同时,还对商晚筠的作品(包括返马之后的作品)进行了推荐,如第301期中,“八打灵《鼓手文艺》将于5月出版丛刊《鼓阵》。这一期的鼓阵阵容”,其中有商晚筠、潘友来等的小说,温任平、沙禽、子凡等的诗,陈蝶、梁纪元等的散文,叶啸、荒漠、梁纪元的评论等等。鼓手文艺出版社的鼓手包括子凡、叶啸、潘友来、萧郁等,他们与去年年初组成了鼓阵,并出版了第一号的《鼓手文艺》,第二号《鼓阵》则改为32的丛书方式。在第304期上对商晚筠短篇小说集《痴女阿莲》进行专门篇幅的介绍。在对商晚筠作品的评价上,也极力配合,如第305期刊出了商晚筠的中篇小说《夏利赫》,同期也刊登了对这部小说的评析——柳非卿《评〈夏利赫〉》,编者言“商晚筠的《夏利赫》亦是一个中篇,长约四万字,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为了配合柳非卿的评析,全文一次刊完。”(第119页)。之后,在第307期和第309篇刊载了两篇专门的评论文章,第407期《蕉风》还刊载了台湾《文讯月刊》第26期曹淑娟的《镜里境外》,《蕉风》对商晚筠的重视溢于言表。这之后商晚筠《疲倦的马》(第397期)、《零余者》(第398期)、《季妩》、《卡普晶娜·咖啡乡愁的错觉》(第399期)、《蝴蝶结》(第400期)、《问题》(第408期)、《街角》(第419期)、《暴风眼》(第411期)。这个长期的编者与作者的合作把这位“观察既敏锐且有深刻的才女,那有女性主义者所一再强调的‘非我莫属’的经验领域”的细腻的艺术笔法完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张贵兴与《蕉风》的缘份也是不浅,从1978年5月号第303期在《蕉风》上刊载第一篇小说《一个惧怕贝多芬的音乐家》开始,《蕉风》对他进行着全程性的追踪。刊载在309期上的《狂人之日》的编后话中,编辑这样盛赞张贵兴:“砂劳越作者张贵兴负笈台北后,二年来在海那边发表了六篇小说,他最近被那儿的年度短篇小说选编者季季誉为‘想象力极强,很能掌握故事情节的进展和烘托;从而在作品中表现亦步亦趋的情绪及张力。他的文字驾驭能力也很好;已能视题材、人物之不同而选用不同风格的文字。……他潜力深厚,是……值得注意的信任。’张贵兴的小说《伏虎》获得台北第二届时报小说甄选优等奖。我们选刊了他的小说《狂人之日》,读者自可从中探窥作者近期小说的风貌。”[20]之后,《雄辩的魂》(第311期)、《为了一块完整的三明治(跋)》(第354期)、《猴戏》(第361期)、《潮湿的手》(第370期)、《黑蛇》(第373期)、《黑蛇》(第375期),直至第424期还辟专栏推荐张贵兴的新作《柯珊的儿女》(台湾远流出版社,1988年)。四、结语纵观500期《蕉风》,我们可以归纳出它与马华现代文学关系中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港台文学对星马文学的影响甚大,但星马文学的独立性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从《蕉风》的创刊到第488期休刊到后来复刊,本土性创作的坚持始终与吸收外来影响之间起着磨擦与纠葛。即使在旅台作家群大量被引荐的同时,《蕉风》的重点还是在刊载本土作品,如1989年6月号第427期上刊登的《当今马华文学的趋向——〈蕉风〉作者座谈会》,实际上是一次马华本土派的大聚会,参会的代表会后发表题为《重视本地作品》的呼吁,这些都是为本地作家的创作张目。另外,在台马文学的交流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台湾从不了解新马到慢慢了解,马来西亚对台湾文坛的了解多于台湾对马来西亚文坛的了解”的状态。《蕉风》从创刊之初就开始刊载台湾文坛的消息,几乎每期《蕉风》都有过对台湾文坛的介绍,而台湾方面对马华文学的了解就差了很多,引起台湾文坛注意的主要是旅台作家们在台湾的成就。这种不对等的交流过程是我们马华文学研究者必须注意的问题,也希望在日益频繁的文学交流中,台马两地文学交流更加密切。注释:①“在此时此地,办一份华文文艺刊物是一件艰巨的工作,外行人或者不会明白其中的辛酸,但想不到某些文艺工作者对本刊能够继续出版十二年,不仅没有片句勉励之词,反而发出一些酸溜溜的言论,甚至还对本刊同人乱套高帽子,他们的态度和居心,实在令人心痛。”《编辑的话》,《蕉风》1969年1月号第196期,第3页。②这时候的新诗有别于五四时期的新诗。③《蕉风》刊载的台湾文学相关内容如下:第76期:覃子豪《台湾十年来的新诗》。第82期:王平陵《论小说的对话》、朱西宁《灵丹》。第83期:覃子豪《象征与比喻》。第86期:罗门《“美”的摄影场》。第88期:覃子豪《由抽象到具象》。第90期:罗门《塔形的年代》。第135期:夏菁《挽诗三首——悼子豪兄》。第96期:瘂弦《远洋感觉》。第97期:罗门《欲的塑像》、瘂弦《边疆小夜曲》。第100期:罗门《电光远逝》、《深秋·庭院》。第103期:瘂弦《散文诗两章》。第105期:覃子豪《吹箫者》。第109期:覃子豪《疯狂的时刻》。第112期:覃子豪《灯》。第141期:瘂弦《庭院》、余光中《升起现代文艺的大纛》。第143期:瘂弦《忧郁》、张默《群赞》、洛夫《外外集》。第144期:郭良蕙《迷惘》、瘂弦《给桥》。第145期:瘂弦《死了的蝙蝠和昔日》。第146期:梁实秋译《莎士比亚的作品是谁作的?》、瘂弦《怀人》、施明正《存在》。第147期:瘂弦《葬曲》、罗门《欲像》。第149期:郭良蕙《作风》、左拉作、黎烈文译《浴》。第150期:瘂弦《现代人之风俗》。第151期:郭良蕙《第四个女人》、梁实秋译《怀恨的代价》、瘂弦《季候病》。第152期:苏雪林《李义山诗的特色》、瘂弦《护士》、洛夫《投影》。第154期:瘂弦《海之歌》。第155期:林海音《失婴记》、高阳《幸福》、瘂弦《蓝色的井》。第156期:苏雪林《关于诗经的常识和研究(上)》。第158期:苏雪林《关于诗经德常识和研究》、郭良蕙《晚宴》、林海音《要喝冰水吗?》。第159期:梁实秋《文学的境界》。第160期:郭良蕙《寻欢者》、琦君《凉棚下》、蒋勳《夜语》。第161期:梁实秋《漫谈女人》、黎烈文《老囚犯的哀》、洛夫《诗两首》、余光中《浮雕集》、王文兴《最快乐的事》、罗兰散文。第163期:林海音《蟹壳黄》、郭良蕙《劫数》、余光中《空宅》。第164期:郭良蕙《我,和我第一篇发表的小说——在蕉风出版社文艺研究班的演讲》、王文兴《命运的迹线》、郭良蕙《稚心》、爱伦坡作、余光中译《尤娜路姆》。第166期:郭良蕙《我的写作阶段和路线——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在马来西亚大学华文学会的演讲》、王文兴《小小的心灵》、洛夫《早春》。第167期:罗门《都市》、余光中《诗两首》。第168期:梁实秋译《莎士比亚的翻译》。第170期:余光中《诗两首》。第172期:王文兴《刘先生和阿李妹》、余光中《春天,遂想起》。第173期:王文兴《阿银》、林海音《美与恶》、洛夫《白色的下午》。第276期:余光中专辑。第293期:赖山舫《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第298期:赖山舫《文评的局限》。第301期:赖山舫《现代小说里的英雄》。第303期:赖山舫《五四作家》。第306期:赖山舫《曹禺和国际化》。第334期:赖山舫译《评〈中国传统短篇小说选集〉》。第326期:刘若愚著,赖山舫译《评〈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第337期:余光中《诗与散文》。第283期:张瑞星《陈若曦的〈尹县长〉》。第292期:杨升桥《余光中的〈北望〉和〈九广铁路〉》。第306期:温任平《析论方旗诗集〈端午〉》。第343期:司马中原《野市》、李有成《野市的启蒙母题研究》。第350期:《蕉风人物?访柏杨》、李有成《王文兴与西方小说》。第351期:《蕉风人物?余光中》。第353期:《现代诗座谈会》(转载自台湾中外文学第十卷第八期)。第354期:杨牧《林泠的诗》。第357期:袁瓊瓊《妈妈》、林若隐《初论小诗创作》、彭选贤《决定》。第358期:李宗舜《司马中原访问记》、司马中原《生物祭》、张错《浮游地狱篇》。第359期:杨牧《散文的欣赏与创作》。第387期:许书瑜《洞见与不见:这些人那些影片》。第396期:《小说与政治之间——台湾小说家张系国访问记》、洪泉《访张系国始末》。第402期:《李昂、陈艾妮座谈会纪要》。第405期:妹头《看看黄春明、陈映真和戴天》、戴天《戴天诗作小辑》、黄春明《打苍蝇》、陈映真《赵尔平》。第412期:叶苗《瘂弦谈诗》。第415期:《女性的自觉——廖辉英座谈会纪实》。第417期:《王文兴的艺术》。第418期:马森《当代小说的几个潮流》。第424期:《风,也听,沙,也听——记余光中来马大中文系一席谈》。第431期:罗门《谈〈创作〉与〈批评〉的基本观点》、郑明娳《接的钢——论现代诗中古典素材的运用》。第435期:《陈若曦和蕉风诸友相见欢》、郑明娳《读温瑞安〈山河录〉》、司马中原《小说世界的奥秘》。第438期:《与瘂弦在饭桌边谈文学》。第448期:李有成《谈谈苏伟贞的两部近作》。第475期:选了9台湾诗人的诗作。第477期:亚弦《杨平诗小引》。第478期:十二位台湾新生代诗人的作品,并刊登了陈大为写的《台湾新生代诗专辑·小序》。④488期《蕉风》的编辑人几经变化。创业时期的蕉风:从1955年11月第1期到1961年,主编方天,编辑委员李汝琳、陈振亚、常夫、马摩西。第一任主编方天。继而是彭子敦、姚拓、黄思骋。转折时期的蕉风:从1961年到1964年第201期,黄崖主编,编辑委员白垚、李苍、周唤。成长时期的蕉风:从1969年8月第202期,编辑人姚拓、牧羚奴、李苍、白垚。中间李苍于第219期赴台升学。从1970年6月第221期,编辑人姚拓、牧羚牧、周唤、白垚、梅淑贞。从1978年3月第301期,编辑人悄凌、张爱伦、沙禽。从1979年1月第311期,编辑人姚拓、白垚、梅淑贞、紫一思、张瑞星(即张爱伦)。(第354期-第357期周清啸曾经加入。)从第387期,编辑人姚拓、白垚、梅淑贞、紫一思、伍梅凯、张锦忠(即张瑞星、张爱伦)。从第392期,主编张锦忠,编辑伍梅彩。编辑顾问姚拓、白垚、郑良树、梅淑贞、紫一思。从第399期,执行编辑王祖安,编辑伍梅彩。编辑顾问:姚拓、白垚、郑良树、梅淑贞、紫一思、曾梅井。暂别文坛的蕉风:从第482期,执行编辑林春美,编辑姚拓、许友彬、李锦宗、小黑、朵拉,编辑顾问:白垚、郑良树、梅淑贞、紫一思、陈瑞献、永乐多斯、小曼。参见文兵:《路迢迢·行徐徐——谈十年来的马华文坛》、姚拓:《二十五年话家常——为蕉风出版二十五年而写》。⑤《风讯》,《蕉风》1969年10月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柴油交易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旅游度假区场地租赁及旅游服务合同11篇
- 2024年高端住宅小区二零二四年度饮用水品质提升合同3篇
- 个性化珠宝订制及保养服务合同书
- 2024药店药品销售经理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酒店餐饮场地租赁转让意向协议范本4篇
- 专业家务助理合作协议(2024规范版)
- 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土地租赁合同样本8篇
- 2025年度违法建筑拆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合同4篇
- 2025年茶山茶叶加工厂租赁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临床医学院毕业实习管理-new-new课件
- 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建模
- PLC控制系统合同(2024版)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ISO15189培训测试卷及答案
- JJG(交通) 171-2021 超声式成孔质量检测仪检定规程
- 气象卫星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化验员个人自查自纠报告
-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和食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