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_第1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_第2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_第3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_第4页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04研杨媚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04研杨媚10418036第第1页共8页从传播学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杨媚 新闻与传播学院04研10418036【摘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产生了浓厚209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关键词】交往、精神交往、分工、异化、传播、传播学、批判学派克思的“巨大争论”强烈地带有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不是科学的倾向。——李·本森:《马克思关于社会冲突的一般的和中级的理论》①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交往的相关论述1844818451846年,他们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①[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PP.107②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P.99①年间马②传统理解模式认为年代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这些学者共同认为,交往范畴拥有广泛得有的论者则从交往这个特定视点出发,重新审视了历史唯物有的论者则希望在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⑤1、“交往”的提出认为交往是人们的生活交往,现实的个人是依他们的生活方式来体现动他[verkehr]”⑥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2⑦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认为交往是人们的社会关系思、恩格斯还指出了“物质交往活决①参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PP.5②许斗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形式”理论新释》,《东南学术》1999年第2期③宫敬才:《简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范畴》,《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④林剑:《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⑤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PP.6⑦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PP.9的必须,理解成为“传播”的必须。2、“交往形式”在唯物史观发展中的作用动这些社会交往形式当作科学界定人的本质的基础,指出的以交往形式来说明社会历史和社会意识的客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了交往形式概念后就科学地确立了社会历史的基础人的意识正是这一客观性和规律性的反映,而人的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他与3、交往实现了社会关系的丰富性与人的个性的多样性的统一。①②①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P.14-15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72,第26卷,第一册,PP.2964、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精神生产和精产而(物质生活资料有了一定节余近代们就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所作的分析,阿尔文·托夫勒对“信息时代”到来的预言,都未敢低估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发展的作用,因为信息社会并不是空二、传播的内涵及其属性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的双向对象化的统一运动。在汉语中②它并没有英语“communication”中所包含的“通信实际上,作为学术名词的“传播括非纸、影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交际,后者被称为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可以说:传播就是人类交流或交际,是人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信息交换、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在中外传播学研究者的笔下空间得到搬运,经过一定的时间得到保存的手段③“从最普通的意义上来说,传播是一(信源(信宿④“所谓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等等)传播给乙等等,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记录等符号效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PP.67②(修订本1996193③CooleyC.H.,SocialNewYork:SchockenBooks,1909,p.61.19902④[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第5页。果作用于乙或乙以外的他者①“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两②“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等等。万变不离其宗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就主张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交的基本过程④同时“也⑤这代表了“传播学”建立之初的宗旨,也体现了此后“传播”的内涵。其次,传播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过程。显然,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传播多不是盲再次,传播是一种互动行为。传播行为及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互动性。这表现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同时包括受众之间的互动。最后,传播是一个有机系统。通常人们把传播划分为“人内传播①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②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④[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19842⑤[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19844交际、交流,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存在方式更为广泛。它可以说是一切人类交际、交往、交流模式的总和。三、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和传播学出发,树立一个科学的“传播观①解决这个问题,是基于几种现实需要。第一,在我国,传播学是从西方国家主要是美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从《形态》对“交往”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如“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格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生产和交往是有机的成对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在现代传播学当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communication,这个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词在德文原文中写作Kommunikation。①这说明,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并不是一种牵强附会的理解。2、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西方行为主义传播学之间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物质产品的消费大多是一次性的,而信息产品的消费则一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段论述,阐述了一个历史的真实。它也提醒我们,研究现代信息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只是历史唯物论①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PP.2-4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PP.98特殊性,而后者,也正是传播学主要关注的领域。四、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形态》不仅在哲学史上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新兴的传播学来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理【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