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论文_第1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论文_第2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论文_第3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论文_第4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

摘要: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挑战,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掀起教育改革的浪潮,未来社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和开发课程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课程重新设计给我带来启示。结合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美术课程设计思路,实施以“素养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高素质公民。关键字:新时代,核心素养,艺术课程标准,美术课程设计,跨学科,大概念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背景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与转变?》中指出:世界在变化,教育也必须变化。社会无处不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这种形式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①。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高瞻远瞩,2012年8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首次出现“核心素养”一词。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加强组织领导,开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②2022年4月我国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学科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 本次我主要围绕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的落实,重新设计课程的经验和启示,结合我国《艺术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二、世界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经验与启示艺术核心素养需要通过美术学习才能逐渐形成,并最终成为人最有价值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世界中小学在落实核心素养设计课程时,主要有三个方面经验给我带来启示。1.重理解的课程设计思路 在传统课程设计中,许多教师首先关注的是书本内容和教学参考用书以及已成定规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常常是脱离生活的,教师因为时间的压缩,简单的教完了课程内容,而忽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课程设计没有深度,学生只动手不动脑,形成不了核心素质。1999年美国课程与教学理论专家麦克泰和威金斯提出一种“逆向设计的思路”,逆向设计的起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这种新的模式被称为“基于理解的设计”,这种课程设计方式要求教师首先确定重要的学习成果,再确定可接受的成就证据,然后设计出达到这些预期成果的最佳路径。③

我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立德树人理念,贯彻核心素养发展观,明确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教育蓝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要搞清四个问题:(1)学生在哪里?(学情分析)(2)学生到哪里?(教学目标)(3)学生怎么到?(教学过程)(4)学生到了吗?(教学评价)。这种重理解的课程设计思路,需要教师建立整体的知识架构,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从围绕预期的理解是什么?到确定预期效果,学生将会获得那些重要知识与技能?解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等知识,用一个个支架使得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形成思维方式,到达桥的彼岸。如在四年级上册美术教科书中一节欣赏与评述课《四季的色彩》中,课标要求学生知道中外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以及美术的不同门类;能运用美术语言及1~2种方法,评述中外美术作品,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体会。围绕这一标准,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一课的目标是什么,再通过观察、欣赏、对比、讨论、交流等方法学习中外艺术家的作品。运用看、听、说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关注作品题材、分析作品色彩及表现内容、探究作品形式和内涵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魅力;侧重引导学生欣赏林风眠的中国画作品《金秋》,欣赏并理解作者将油画的重彩与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实践,欣赏一代宗师的视频,并通过一个个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探讨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中国传统美术的魅力。最后学生分享交流达成预期目标。在这种重理解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一个个问题驱动下,能够主动形成认知,甚至深入思考问题,真正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产生迁移,生成了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这是令师生都感到非常愉悦的。2.以主题为单元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核心素养是个体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在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以主题为单元的学习方式,在主题中创设情境,进行核心素养教育。④这需要在解决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中,将美术与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整合。 我国《课标》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⑤ 基于这种理念和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思路,我进行了美术与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课程融合的初步尝试,以某市法治微视频漫画活动为主题,进行分年级设置教学活动,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问题驱动探究性学习,以我所带四年级学生为例,拟定提纲(见表1)。表1法治微视频漫画提纲流

程活

动任务用

时情境问题阶

一第

材分组完成:自行组队,每队不超过3人,每人搜集至少3条相关法律知识,理解并整理成文字形式,结合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和家长或同学交流你的看法。1

天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法治的知识,说一说你了解的法治故事。说一说你想用哪一种形式表现你的法治小故事。阶

二第

意二选择适合表现的话题、明确表现主题、选择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媒介和材料、想象故事出现的人物与环境、构思脚本和台词。可以选择平面化作品或后期拍摄成视频或动画形式。1

天制作法治漫画或视频我们可以有哪些创作途径?用什么表现方法及展现形式。怎样制作法治漫画或微视频。阶

三第

作平面化作品可以独立完成,突出主题,构思新颖,画面美观具有思想性。动态化作品可以分组进行,各环节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调整,每一阶段以组为单位需要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汇报,最终搭建好场景,准备拍摄。2-

4

天哪些题材适合表现法治漫画?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该如何调整?阶

四第

作在家长的陪同下利用网络学习视频处理等相关技术,拍摄照片制作视频或定格动画。1

天如何拍摄及制作出一个好看的视频?你宣传的和制作的亮点是什么?本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还未成熟,控制力、意志力发展都较薄弱,往往会被网络弹窗和广告所吸引,运用网络搜集素材时,一方面我规定了使用网络的时间,另一方面限制了网站搜索范围,选择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网站供学生学习,并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组内口述,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每一阶段围绕一个重要问题涉及感知、理解、欣赏、创意、表达、交流等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如第一阶段主要问题:“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法治的知识,说一说你了解的法治故事。”每一个主要问题还包括一些子问题,学生以QQ交流的方式汇报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各组的问题适当做出反馈和指导,学生调整后再进入下一环节,以此类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围绕每组搜集的信息确定主题,如“校园欺凌”“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网络暴力”等主题,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开展美术与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实现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运用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以“素养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3.利用大概念统整课程内容

2014年美国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强调利用大概念将学科知识按照某种逻辑进行组织,使学生形成集群性的思维能力,避免知识的碎片化。③从具体策略上来说,威金斯和麦克泰建议围绕问题组织单元。这其中有三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指体现课程本质的关键问题。比如:“美术造型的基础有哪些?”“艺术能传达情感吗?”,这些问题居于课程的核心位置,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会在学习中以不同的形式被提出,通过这个问题会引发各种问题。基本问题有时过于抽象,当他与具体课程结合时,表现为“单元问题”,即第二类问题。如与“美术造型的基础有哪些?”相关联的单元问题是“你发现生活中及艺术作品中有哪些线条?”“艺术家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对象的?”“画面的线条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等问题作为单元问题就可以让学习更加有的放矢。这两类问题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另外这两类问题也在互相促进,单元问题的思考也会修正基本问题。但即使是这些问题,也都是教师头脑或教案上的,直接抛给学生的应该是导入性问题,即第三类问题。导入性问题最大的特点是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些问题即我理解的“大概念”。 基于“大概念”下的“大”单元教学,我进行了课程的整合和重新编排,从教材中整合出两项主题内容,根据主题内容提炼出各自的小概念,再找出小概念之间的联结点,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如图(见表2)

表2:大概念下的单元化课程整合主题小概念大概念线条的美通过认识不同线条的种类及排列组合规律,感受自然界、生活中以及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秩序美感及情感表达,创作多幅不同风格的线描画。1.探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线条的特征与变化。2.艺术家是如何运用各种形式、构图、材料和艺术创作方法进行造型表现并传达怎样的情感。3.通过何种形式、方法、构图、材料进行艺术创造来发展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感知。上述案例以世界中小学先进理念和课程重新设计带来的启示,结合我国《艺术课程标准》要求,以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思路,以主题为单元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设计,利用大概念统整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教师与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探索与创造,沟通与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艺术思维,解决问题和创生,获得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激发爱国情怀,提高品格,增强文化,实施以“素养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高素质公民。“十四五”规划期间正值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关键时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美育工作一系列文件的精神与要求的指引下,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美术课程应立足现实并面向未来,教师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为推进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翁绮睿.国际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文版出版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7,38(1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