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_第1页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_第2页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_第3页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_第4页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第1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当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重要篇幅。”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第2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时代背景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第3页/共49页吟诵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吟诵这首诗,三分钟后任选择下面一个话题说话。话题一:哪些诗句让你迷惑不解?话题二:哪些诗句让你怦然心动?指导:这是一首自由体新诗。新诗,即“五四”运动以后的白话诗,它和旧体诗不同,字数、停顿、押韵等都没有严格的限制。朗读新诗,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请同学们参考屏幕上的停顿和重音标示再朗读两遍这首诗。

第4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第5页/共49页诵读鉴赏: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品味其缠绵而深沉的爱国情思。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第6页/共49页指点迷津要真正理解诗歌,就要了解产生诗歌的特定生活情境。资料显示: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掠夺,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诗人的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坚定地汇入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正如他所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第7页/共49页意象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悲愤和激怒的人民的反抗精神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生死眷恋土地的鸟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黎明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第8页/共49页第9页/共49页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2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第10页/共49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眼里常含泪水”,诗人的感情何以浓烈至此呢?怎样理解“土地”这个形象的含义呢?(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解读)第11页/共49页理解品味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诗人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也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对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诗人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第12页/共49页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祖国的英雄,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诗人勇于牺牲自我之意----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这是诗人为了把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而做出的郑重庄严的抉择。

第13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第14页/共49页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的爱国真情!

艾青的诗永远昭示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第15页/共49页背诵(1)学生背诵。(2)屏幕上是一位同学默写的这首诗,请大家合上课本判断其正误。然后,就其中的一个错误谈谈为什么不能这样改。(屏显)我爱这土地艾青我是一只鸟,

我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第16页/共49页讨论点拨:第一、二行缺少的“假如”“也应该”强调的是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即使是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不遗余力地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会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寓情感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了空吟无所依。第三行缺少的“着”强调的是“正在经受”,正是此使诗人忧心如焚、义无反顾。第四、五行缺少的“永远”“无止息地”强调人民的反抗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第六行缺少的“无比”强调强烈的渴望和向往;缺少的省略号表示鸟儿要歌唱的对象还很多,不止这四个。(穿插:你能仿照文中句式再写一个吗?)第八行缺少的“连”“也”强调鸟儿至死不渝、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第九行缺少的“常”强调悲愤痛苦的情感一直萦绕于“我”的心中,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第十行缺少的省略号强调的是感情的绵长、持久、深沉,因为“深沉”一词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诗人便在其后紧跟了六个沉重的省略点,这样,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便会更为沉重地叩击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第17页/共49页全班齐诵诗人曾说:“我的悲哀比别人的深些,因而我的声音更凄切。”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凄切”的声音再一次深情地吟诵一遍这首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18页/共49页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是那种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民族情感,我们决不能丢掉。下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假如我是一只鸟”为开头,仿照课文的形式,尝试着“填”一首诗。拓展延伸第19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从下面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诗意的进行填空:笑容、笑眼、埋葬、融化、夕阳、朝霞、啼血、圆润、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第20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仿写诗歌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第21页/共49页我爱这土地仿写诗歌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第22页/共49页做好准备学习下一首!第23页/共49页

乡愁

余光中第24页/共49页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第25页/共49页第26页/共49页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第27页/共49页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

点击听范读!第28页/共49页1.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凝神细思,现在诗里的哪些词语留在了你们的脑海里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邮票←→小时船票←→长大坟墓←→后来海峡←→现在第29页/共49页2.请大家再默读一遍课文,圈画出这些形象前面的修饰语,并让这些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并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触可感的立体形象。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第30页/共49页3.这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那么,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些怎样的“让人忧伤”的故事呢?请大家任选一个小节,以这个小节中的形象为核心,放飞心灵,想象一个合情合理的“乡愁”故事。第31页/共49页小时候——邮票小小——母子分离含情依依个人思乡之情长大后——船票窄窄——夫妻分离相思殷殷逐层后来——坟墓矮矮——母子死别哀痛浓浓推进现在——海峡浅浅——游子与大陆分离悲怆深深普遍的家国之思第32页/共49页合作交流运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呢?

不是。李清照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强调“愁”之深重;而余光中却正语反说,故意把浓重的乡愁寄托于这些看似的“渺小”形象上,不动声色地反衬出了思乡之情的浓烈。再者,同一位置上运用叠词,也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第33页/共49页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第34页/共49页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第35页/共49页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自由诗的特点。《乡愁》这首诗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体现在哪里呢?2、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第36页/共49页下面以“母爱”为题,请同学们联系我们的感受,以“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气甜甜。

”为开头,仿照课文的形式,尝试着“填”一首诗。拓展延伸第37页/共49页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气甜甜。现在啊,母爱

里,

它,。长大后,母爱

里,

它,。

后来啊,母爱

里,

它,。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气甜甜。现在啊,母爱装在书包里,背着它,信心满满。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后来啊,母爱长在银发上,看着它,温暖永远。第38页/共49页乡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第39页/共49页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第40页/共49页别离后乡愁/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41页/共49页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蓉乡愁第42页/共49页分析、解读课文。1、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包含着何种感情?3、第二节连用两个虚实结合的比喻。请问哪个比喻是虚,哪个是实?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有怎样的表达的效果?4、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第43页/共49页一、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