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资料_第1页
设计思维的资料_第2页
设计思维的资料_第3页
设计思维的资料_第4页
设计思维的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思维的资料第1页/共47页

既包含了A,又包含了B,同时,既包含了一个“1”,也包含了一个“3”,也就是说,A+B得出的不仅仅是A和B的结合体,还会得出C、D、E……得出更多的想象。世界万物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事物间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产生出新的事物或形象。●创意的新等式A+B=A+B=什么?假如给你个题目:“眼睛创意”.这里的A就是眼睛,那B是什么?①B是另一种物体②B是一种表现形式A和B的完美结合就得到了第2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A和B可能存在某种相似之处,找出其中的联系或相似,再进行结合.

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从微观事物中可以推测宏观世界,反之,从宏观事物中也可以洞察微观世界.

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同和变异.“艾菲尔铁塔”主题创意第3页/共47页A和B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那就去试图寻找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把A和B联系起来.

幽默故事往往是由一连串合乎逻辑的情节发展之后衍生出来一个不合逻辑的变异多构成的,这种思维的突转往往带来意外的惊喜.往往这种联系越远越独特,越有趣味性.在常规思维或正常条件下无法实现的事物间的联系,我们就寻找一座桥把两者同构起来.这座桥就是第三事物C,A和B可能都和C有关联,利用C将A和B同构起来,可以找到事物间巧妙的契合点.A和B的有机结合第4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将A和B从结构上进行自然的衔接和有机地结合。

可以先找出两者的相似性,可能是形状的相似,也可能是概念的相似,

然后从结构上从结构上把两者的相似处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融为一体。错误的是A+B=AB和A+B=AB第5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同心结-人物-线-平面-置换式-固体,这四个元素连接起来,就得出了下面的创意:第6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7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同心结-植物-平面-置换式-固体,这四个元素连接起来,就得出了下面的创意:第8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9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0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1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2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3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4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5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6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7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8页/共47页A和B的有机结合题目:同心结创意第19页/共47页●思维导向阿尔多斯·赫胥黎的视觉理论是:“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这说明你所看到的视觉信息取决于你大脑的思维,你会有选择地去“看”,根据你的理解去“看”。理解信息的是大脑,而不是眼睛,正如诗人威廉·布莱克所说:“愚者见树,智者见树,此树非彼树。”第20页/共47页顺向思维应用的是垂直思考法。是以逻辑和数学为代表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方向和人类认识习惯的思维方式,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始到终等线索,因而清晰明了,合乎逻辑。它当然有合理之处,但如果一个人只会运用垂直思考一种方法,他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第21页/共47页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作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慧能则将此诗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逆向思维体现他对禅宗境界的深彻体悟,从而成为弘忍大师的衣钵传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体现了逆向思维。一般人的想法是怎样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用石砸缸,让水离开人。逆向思维又称为反向思维、逆反思维,是指从反面(对立面)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的思维过程,用非常规思维解决问题。可以突破定势,获得独到的见地。第22页/共47页横向思维,是指突破问题的结构范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事实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顺向思维是对事物进行”最合理“的分析观察,然后利用逻辑推理予以解决;横向思维则尽量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事物,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第23页/共47页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考考学生们的智商,就问一个男孩:“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这虽然是个小幽默,但是却反映出一种缜密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方式要经过分析-判断-决策的过程。首先把所有的可能性罗列出来,然后对每一个可能性逐一的分析、筛选,最后做出最终的决策。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横向思维。第24页/共47页④

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他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的思维方法.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视能力相类似,因此称为“侧向思维”.

中国古代《诗经》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为这种思维的写照。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的故事都是侧向思维很好的例证。第25页/共47页这个谜语曾经作为一道高考艺术加试考题出现在考卷中。它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能摆脱惯性思维和思维定势,将思维从分析语义的过程中跳出来,转向观察词汇字面结构转换思维,从字面上进行观察,就会很快发现秘密;每句话的前半句都有个”口“字,后半句则没有。所以答案就是一个”口“字。解这个谜语就需要运用侧向思维。④

侧向思维有个著名的东坡谜语: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话有,今文无;听者有,看者无;跳者有,走者无;高者有,矮者无;善者有,恶者无;圣者有,贤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右边有,左边无;后边有,前边无;凉天有,热天无;足上有,手上无;嘴上有,耳上无。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有,死者无;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第26页/共47页有人用一只大木笼,装了一只鹿,一只獐,送给王元泽的父亲(王安石)。这是王元泽还是个小孩子。送东西的人问他:“你看,这笼子里哪是鹿,哪是獐?”王元泽不识獐,也不识鹿。他想了一下就回答说:“鹿旁边的是獐,獐旁边的是鹿。”大家听了都拍手叫好。

这个孩子正是用模糊思维巧妙地回答了问题。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是对立的,但是模糊思维现象并非含混不清,更不是抛开逻辑,而是辨证思维,以达到模糊与精确相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相结合。第27页/共47页多向思维也称为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向扩展,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一种不受常规束缚,寻求变异,寻找多种解题途径的思维方式。它不满足于现成的模式,既得的答案,它用“以变应变”的策略来处理不同的问题。第28页/共47页图中的圆形就是一个普通的白点,但如果我们进行思维的发散,就会得出很多奇妙的答案:多向思维的扩散性有效地弥补了单一思维方式的局限,打破了思维的定势,将不可能的观念转变为可能。第29页/共47页聚向思维也称为收敛思维、聚合思维等。与多向思维相反,聚向思维是从已知的前提条件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方向、角度将思维聚集到这个中心点,通过分析、比较后,寻求出一个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逐步推导出唯一的结果。聚向思维是一种单一目标的、闭合式的思维。提高聚合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第30页/共47页●图形用来表达一个创意有很多种途径:文字、图形、影象、声音甚至一组动作行为。每种表现形似各有特色,具有其优势和劣势。但相对于文字、声音、影象、行为等图形还是更为直观、能够更加准确表达创意,而且易于识别与记忆。图形表现可以排除区域差异、民族差异、语言差异等方面的因素,是一种通用的“视觉语言”。第31页/共47页●关于火柴的创意外形的替换第32页/共47页●关于火柴的创意第33页/共47页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图形设计作品之一,他将图形中打结的领带想象成为两个人,体现了该展览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主题。第34页/共47页“世界水日”海报设计者采用逆反思维把匮乏水资源的结果呈现在观者面前,让观者自己去追溯原因。第35页/共47页●图形+、-、×、÷

加:将相互争吵的人形附加在剪刀的两端,意在说明争吵的结果必将是相互伤害、两败俱伤。减:把酒杯和酒瓶的外形与公路进剪切,突出成路障、陷阱的外形,强化了酒后驾车的危害。乘:将汉字的“水”与呼救信号“SOS”进行了同构,旨在唤醒人们节约水资源的意识.除:设计者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图形可以承载多重含义:手工、制造、高跟鞋……这是进行除法得出的图形,这种视觉元素可以使复杂的概念化简为一。第36页/共47页●图形“≈”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用比喻、比拟、拟人等手法来生动地表现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关系,使本体与喻体之间产生本质的联系。当我们用图形来表现的时候,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创意图形表现的魅力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它让人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在“约等于”之间。汽车宣传,把车的轮廓比错海滩、喷泉,旨在表现不同场景下人与车的和谐关系,突出品牌的休闲、娱乐、商务等功用,并且能给人的生活带来美好憧憬。第37页/共47页“生与死”主题设计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