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7第一课
问声好学习
目
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
学
内
容
聆听《森林水车》
编创与活动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教
材
分
析
1.管弦乐《森林水车》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2.歌曲《早上好》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上口。
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
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3.歌曲《小麻雀》
《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
说
早早早,
你为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什么
背上
小书
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学习:
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
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
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手拍腿
3/4
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手
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
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
逆时针走二拍子
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表演〈小麻雀〉
2、复习〈早上好〉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
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
指名学生唱一唱。其他学生律动。
三、新歌学习:
1、导入:
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有礼貌、彬彬有理,惹人喜爱)
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
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放录音,按三拍子拍节拍。
3、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LU“轻声哼唱。
4、听教师范唱,学生轻唱歌词
注意:休止处。
5、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记忆歌词。
6、听录音,分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7、将六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六段,分段表演。
A、分组边唱边表演。
B、
学生评价
8、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A、出示图谱
B、
让学生自行选择
C、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练习,尝试搭配的效果,下节课演示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演奏得协调、好听。
D、分组活动。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带好水彩笔,师生再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聆听〈森林水车〉
2、复习〈小麻雀〉用打击乐器伴奏
3、表演,〈早上好〉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早上好〉
边唱边表演
三、复习〈小麻雀〉
1、拍节拍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提示: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4、演示:
合着学生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学生演奏得协调、好听。
分组演示
学生评价,并说说为什么
Ⅹ
Ⅹ
0∣Ⅹ
Ⅹ
0║木鱼或双响筒
0
Ⅹ
Ⅹ∣0
Ⅹ
Ⅹ║串铃或沙球
0
0
Ⅹ∣0
0
Ⅹ║三角铁或碰钟
四、聆听〈森林水车〉
1、初听
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注意听音乐(小溪潺潺流水声,小鸟啾啾叫,仿佛轻风吹拂着)
2、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的农村也有这种水车。
曲作者一日到森林里游玩,看到水车后萌发了创作欲望,即兴写成。
3、复听音乐
要求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和太阳升起的感觉。
学生谈感受
再说说为什么?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2、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小麻雀》
边唱边表演
检查背唱
三、新歌学习
1、导入:幻灯出示图片
师:图上画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常说时间像小马车?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听听歌中是怎样说的。
听范唱录音
学生自由说
师: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情,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
2、师:你会做骑马动作吗?
指名做
师:还有哪些动作?
学生表演扬鞭、甩鞭动作。
放歌曲录音,学生做动作(两边)
3、朗读歌词
4、学唱歌词
听录音跟唱,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重点练唱“哒”。要求用舌尖动作,吐字清晰,唱时有力。
注意节拍重音,字头清楚。
跟老师的琴唱一边。
跟录音唱。
5、分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教师做适当指导
6、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讨论:选择哪些打击乐器伴奏比较合适呢?
串铃、双响筒、铃鼓
、响板
提示:哪一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
分组活动
7、分组汇报
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把学生分成二批,让每组学生自由选择。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学习目标:
1、表演《这是什么》
2、用打击乐器伴奏
3、拍电报游戏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时间像小马车》
边唱边表演
指名学生背唱
三、新歌学习
1、导入: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听后说说歌曲中唱的是什么?为什么?
2、听录音
自由诉说,并用画画出来。
3、听录音,画钟表
4、听教师范唱,随着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5、朗读歌词
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唱歌词
轻唱歌词,教师弹琴,学生唱词。
重点:“滴答”唱得整齐轻巧。
“当当”相对要强,连贯。
7、连唱,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8、分小组表演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
学生评价
9、用打击乐器伴奏
提示:怎样敲最合适?
看书上伴奏谱练习。
重点:二声部处
教师弹旋律,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编创与活动:
1、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师: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能发出声音?
学生自由说。
出示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等物品
师:怎样使他们发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
学生讨论
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物品,敲击声音,列举自己探索到的高的、低的、长短的声音。
敲出来给同学们听。
2、传消息
讲规矩:请第一个小朋友想一个节奏,写在课本上,然后点在下一个同学的手心里,向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由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边读边打出节奏,由
其他同学组同学验证是否正确,然后由下一个学生换到第一座位,游戏继续开始。
开始游戏
评定:根据每小组节奏准确率的高低确定优胜组,在自己的课本上画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
童话故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聆听《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导入:出示图,教师讲《天鹅湖》的故事
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
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是怎样舞蹈的?
听后讨论
3、复听音乐
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能合上音乐。
4、再听,用打击乐伴奏
师:请小朋友选一件乐器微微乐曲伴奏,同时,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相适合?
5、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师:这一首曲子好听吗?你想知道是谁写的吗?
出示图片,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三、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导入:请小朋友听一首乐曲,听后说说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请你用动作表示。
(钢片琴的声音,可用手做敲击的动作)
2、初听音乐
师;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听后讨论
3、教师讲故事
4、复听音乐
师:请你想象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表演《小红帽》
2、改编歌词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师:你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谁能讲给大家听听?
师生合作讲故事
边讲边出示图
师:我们把这个故事边成一首歌曲好吗?
2、听范唱录音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你会用动作来表示吗?
放录音,学生即兴表演
师:你能听出歌曲是一二还是一二三
听音乐,学生试拍
3、边听音乐,学生边打二拍子
4、朗读歌词
5、轻声跟录音唱歌词
轻声跟琴唱歌词
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连唱,要求声音轻快,咬字积极
四小节换气,换气前的私愤音符唱得短一些
第八小节的
2——5
要唱得亲切自然,后一个饮稍弱
第五乐句用稍弱的音量演唱
注意唱好每句末尾的韵“ANG”
6、边唱边表演
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一起练习:动胯托帽,动胯挥手,踏点动胯,动胯挥帽
师:你还会其它的动作吗?
放音乐,学生边唱边表演。
7、师:你能根据谈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吗?
分小组创编
分组表演
学生评价
8、跟着老师唱歌谱。
三、小节,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学习目标:
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师:下面请小朋友听歌曲猜谜语
听完后用画画下来,猜猜看是什么?
2、听歌曲录音,学生画画
教师出示野蔷薇,介绍
3、跟老师唱效率两次
提示:哪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是相同的?
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跟教师读)
5、轻声跟录音唱歌词
提示: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饮不要“被吃掉”
5
1
6
4
紫
红
的
“紫”一字二音,高音“DO”要唱得肯定,唱准
采用摸唱法练唱。
6、练唱歌曲
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7、师:你们能把这朵美丽的野蔷薇表演出来吗?
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表演
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汇报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填格子
1、出示
D
R
M
三个音
分别让学生唱一唱
2、讲解要求:
请小朋友任意组合这三个音,可以DRM
DMR
MDR
等等然后填在书上,形成三组音,想一想,这三个字母谱怎样填写更合适。
3、唱一唱,想办法让它们重复得少些。
4、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一部分学生在书上填写,请一组学生上来操作(在黑板上画出九个圆点的格子)
学生活动。
5、把自己填好的唱给大家听一听。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四课
跳起舞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导入:
教师边唱边舞
请小朋友说说唱的是什么地方的歌,跳的是什么地方的舞?
师:老师带同学们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西藏风景,教师解说(服饰、风俗)。
2、播发西藏舞蹈,学会上跳一跳,记住一两个动作。
3、放歌曲录音,学生跳一跳
教师可教一个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动作
放歌曲录音,学生跟着跳一跳
4、听一听歌曲是一二还一二三?
随音乐划拍
5、朗读歌词
要求:读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6、学唱歌曲
随录音轻声用“LU”哼唱,注意自己的音色。
轻唱歌词
跟录音唱
再跟教师唱一唱,找出难唱处共同解决。
重点:衬词“扎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连唱,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7、尝试用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动作跟着歌曲录音跳一跳。
边唱边跳。
8、分组编创动作表演
学生汇报表演
互相评价。
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
2、听着鼓声走和停。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要求:边唱边舞。
三、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唱了一首西藏歌曲,下面请你们听一首西藏民歌。
2、初听歌曲
学生随音乐轻轻拍手,听后歌曲情绪。
3、学生谈感受
师:那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跳一跳
教师将好的动作组合起来大家一起学一学。
4、复听歌曲
师生一起合着音乐跳一跳。
四、聆听《雪莲先北京》
1、导入:
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后说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初听歌曲,听后讨论
3、复听歌曲
看图,请小朋友说说选择哪一种动作边听边表演。
试着做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边听歌曲边表演。
五、游戏
1、出示走、跑、停的图形谱,讲清区分的方法。
2、讲清游戏规则:
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停、跑。
鼓声响起之前,教师给速度一二一起,听到Х
Х
Х
Х
走,
听到
ХХ
ХХ
ХХ
ХХ
换成小跑步,当鼓声停止时,学生心理数一、二
三
四
可做点头,拍手,挥手、等动作,当时嘴里不能有声音。
3、鼓声起,按上面方法走或跑。
4、分里、外两圈反方向走,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齐唱一边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学习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喜欢吗?
A、(多媒体出示)看,来到了什么地方?(内蒙古)
内蒙古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那里牛羊成群,蒙古人民更是能歌善舞,你回表演蒙古舞吗?谁来表演你个动作?
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放录音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B、告别了辽阔的大草原,看,来到了?(新疆)
新疆以出产(
)出名,你会跳新疆舞吗?谁来表演你个动作?
我们一起来好吗?
放录音,表演《颂祖国》。
C、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歌,猜一猜,我们又到了哪里?
2、范唱听录音,多媒体出示
介绍西藏,西藏有“白色的雪山”“千里草原”、“青葱的森林”
“布达拉宫”介绍男女穿着
师:西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你会跳西藏舞吗?
放多媒体,学生模仿动作。
3、放录音《我的家在日喀则》,学生跟着歌曲跳一跳
4、揭题,介绍日喀则
5、学唱歌曲
跟着录音轻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共同练唱
练唱:衬词
连唱
学生唱后谈感受,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应该怎样演唱。
学生情绪饱满,用轻快的声音连唱。
6、边唱边表演(分组)
7、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可以自选乐器为歌曲伴奏
双响筒ХХ
ХХ
|Х
0
0‖
串铃
0
0
|ХХ
Х‖
三角铁
Х
0
|
Х
-‖
先分后合,教师讲解示范
想一想三种乐器怎样敲击声音与唱歌合起来效果最好。
8、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9、表演展示
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10、拓展,欣赏《青藏高原》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五课
爱劳动
学习
目
标
1.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能够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2.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3.能主动投入创编歌词、创编动作、填充字母谱、创编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
学
内
容
聆听《劳动歌》
聆听《海娃的歌》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编创与活动
表演《种玉米》
教
材
分
析
1.歌曲《劳动歌》
《劳动歌》是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由贺锡德泽河、记谱、配歌。《劳动歌》是七个小矮人在矿井劳动时唱的歌。歌曲为降A大调,2/4拍,三段体,情调活泼。前奏用八度大跳音程构成的旋律,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他们正积极地挥舞锹镐。歌声的前8小节是A段,4小节一句,第1、2和第5、6小节用sol和mi音作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加上断音的处理,使歌曲具有活泼的情趣;B段为11小节,旋律比A段要宽广一些,说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给人的欢乐。然后A段再现。尾奏是把A、B两段旋律各演奏了一遍。再现了七个小矮人的愉快劳动的情景。
2.童声独唱《海娃的歌》
《海娃的歌》由霄鹏作词,李嘉评作曲,是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优秀创作曲。2/4拍、徵调式。歌曲由二部分构成。其族律明快、跳跃,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与生动形象的歌词紧密结合,表达了小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3.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不再麻烦好妈妈》是由颂今、千红作词,颂今作曲的一首创作儿童歌曲,2/4拍,六声C宫调式,六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道出了小朋友的心里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了。歌曲按语言的节奏一气呵成,旋律亲切、流畅,基本以级进为主,第一、二乐句采用重复的手法;第四乐句与第三乐句采用了反向进行的手法;第五乐句从最高音起唱,强调了小朋友自立的决心;结尾句按讲话的口气加了八分休止符,突出了“亲爱”的情感,轻柔地落在三拍的主音上,表达了懂事的小朋友对母亲的爱与感激,围满地结束了全曲。
4.歌曲《种玉米》
《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这首歌曲由印度尼西亚著名女作家伊朴苏特创作。伊朴苏特一生致力于儿童歌曲创作,有很多作品,深受社会推崇。《种玉米》是她所作歌曲中的一首。由译者白媒介绍到我国。
歌曲为2/4拍、G大调,二段词的分节歌。是一首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歌曲。歌曲一开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产生了果断、带有号召性的旋律。召集朋友们一齐来劳动,为学校的劳动园地种上玉米,旋律突出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使得音调更为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教育学生“埋下种子,撒下希望”,将劳动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长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聆听《劳动歌》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学习过程:
一、
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
聆听《劳动歌》
1、导入:
师:讲故事(师生共同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2、初听
听后说说:《劳动歌》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感受
3、复听,学生自由编动作表演
分组设计动作,提示:“用力”动作该怎样做。
师:小矮人还会做哪些事?
生:自由回答,并做一做
4、师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三、
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导入:在家里谁最辛苦?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放背景音乐)
学生:自由回答
2、看图片
师:这些孩子在做什么?
把课前为妈妈记录的一天劳动的流水帐与小朋友交流
3、跟着音乐编创动作
4、学唱歌曲
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一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一起练唱
重点练唱:
5
5
6∣5
3
0
1
∣
4
3
∣
2
0∣
妈
妈
妈妈
您
歇
会儿
吧
前八分休止处唱准确
“会儿”一音两字要唱好
连唱
师:请小朋友说说妈妈是怎样关心、呵护你,而她自己是如何辛劳的?唱时应该用怎样的声音?
生:自由叙述
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5、边听歌曲边分组分类合作,进行自理比赛
师:通过以上的比赛,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做了,可以让我们的妈妈歇会儿了。你还会做哪些事情?你会编成歌来唱吗?
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分组汇报
6、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四、
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表演《种玉米》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习过程:
一、
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
复习《不再麻烦好妈妈》
1、跟伴奏完整地唱一边
2、边唱边表演
3、指名学生边唱边表演,其他学生评价
三、
新歌学习
1、导入:幻灯出示插图,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
2、放音乐
学生做锄地、割草动作
3、师:玉米长势好,果实象玛瑙,为什么玉米会长得这么好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会做施肥动作吗?
师:下面请一部分学生锄地,一部分学生割草,一部分学生施肥,跟着音乐再来一边。
4、放音乐,学生做动作
5、朗读歌词
男同学读第一段,女同学读第二段
6、跟范唱录音唱歌词
重点练唱:
2
3
4
5
∣3
1
2
∣3
2
∣1
—∣
幼
芽
娇
嫩
需
要
勤
浇
水
3
1
1
1
∣1
—
∣2
1
7
6∣5
—∣
你
带来
镰
刀
我来
锄
地
2
2
2
3
∣4
5
4
3
2
∣1
—∣
埋
下
种
子
撒
下
希
望
“锄”“要”“种”三个附点要唱清楚
连续的两个附点不可以忽略
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7、连唱
请学生选择用欢快还是用有力的声音来演唱
(跳跃、连贯)
分别尝试后选择
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涵着力量
8、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其他学生可以选其余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进行初始效果
一部分学生唱,其他学生齐奏一边
9、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看哪一组配合得好
分组表演
学生评价
四、
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学习目标:
1、聆听《海娃的歌》
2、编创与活动
3、复习《种玉米》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种玉米》
1、跟琴齐唱一边
2、跟伴奏带边唱边表演
3、指名学生边唱边表演
其他叙述评价
三、聆听《海娃的歌。
1、导入:小朋友你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吗?
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你拣过贝壳、小虾吗?有一个小朋友叫海娃,他也去海边了,玩得高兴时,不禁唱起了歌,你想知道他唱的是什么歌吗?
2、初听
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听后学生讨论
3、复听
4、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出示风琴(键盘)认识字画谱
d
r
m
f
s
2、填写唱名字头
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3、在教室里画个格子,填上字画谱边走边唱
4、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5、学生分组汇报
其余学生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学习目标:
一、
听《鸟店》、《袋鼠》,唱《我的小绵羊》、《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通过编创动作、歌词,尝试模拟鸟儿的叫声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学习重点: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习难点::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
学习方法:听唱法、肢体语言学习法
教具准备:琴
总
课
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聆听《鸟店》;
编创与活动(歌谣、模仿动物的叫声)
学习过程:
一、编创与活动(说歌谣)
有一首好听的歌谣,但它是一条谜语,让我们一起来说歌谣、猜谜语。
1.默读歌谣,说出它的谜底是什么鸟?
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谣,指名读。(教师不加任何评价,给学生自由的表演空间。)
3.教师按节奏读歌谣。(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出理由,然后选出给人们带来美感的读歌谣的节奏。)
4.自由编创拍击动作。(比一比。学生进行互评)
5.教师启发学生自创谜语歌谣大家猜,边读边拍。
二、聆听《鸟店》
同学们听过《在钟表店里》这首乐曲,乐曲中用了很多声音表现各种表。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乐曲,仔细听音乐中出现了哪些声音?(初听)
1、教师提示: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音乐描写了什么时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
3、教师给学生自由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音乐编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表演《我的小绵羊》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我的小绵羊》
1、
复习歌曲《种玉米》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印度尼西亚的儿童歌曲。(CAI出示《我的小绵羊》歌页)
2、引导学生对比两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
3、
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用轻快而亲切的声音演唱,注意歌中带有力记号的字要唱得有力,并提示学生句尾两个音不同,不要唱错了)
4、
唱会歌曲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加入小动物的叫声。
5、
用各种形式演唱,学生互相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并发挥优点,克服缺点。
6、
编创歌词。(用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编唱新歌词。将同学们编创的歌词整理为几段,全体同学逐一演唱。)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学习目标
1.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以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字母谱创编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内容
聆听《百鸟朝凤》、《小乐队》
编创与活动
表演《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
教
材
分
析
1.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乐句由后半拍起奏,节奏比较鲜明,也便于随时与唢呐旋律相衔接,而音调的欢快情绪则加强了乐曲喜气洋洋的气氛。全曲的结尾与起始一样明快利落,在欢乐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不尽。
2.合唱《小乐队》
歌曲《小乐队》由美国作曲家赫福特作词作曲,盛茵译配。是一首风趣而幽默的少年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作者通过歌曲向少年儿童介绍乐器,独具匠心,使孩子们通过歌唱认识乐器,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实为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
3.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快乐的音乐会》是由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的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旋律干净利落地结束在徵音上。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4.歌曲《唢呐配喇叭》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里乐拉”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2、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唱《快乐的音乐会》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幻灯出示图片:
1、导入: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狗、小猫、小熊、小猴可忙坏了,你们想知道它们在赶什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了就知道了。
2、听范唱录音,学生拍手
提示:歌曲中唱了那些内容?
听后回答
师:原来是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
他们开音乐会时有哪些乐器?是什么样子的?
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
师:小胡琴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自由模仿
师:小喇叭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自由模仿
师:那小铜鼓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自由模仿,敲一敲
师:你会用动作模仿这些乐器演奏吗?
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拉小胡琴、吹小喇叭、敲小铜鼓的动作
师:再来一边好吗?
生:放音乐,学生随音乐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师:如果边唱歌边做动作就更开心了。今天我们就来唱一首新歌《快乐
的音乐会》
3、学唱新歌
放范唱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认为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唱。
重点练唱:
2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0∣
滋
扭扭
滋
扭
扭
扭
得儿
喂
八分休止处要唱好,唱准“得儿”
师生接唱(一句一唱)
连唱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你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吗?
生:指名唱,评价一下,谁能比他唱得更好?
一起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一边。
师:小动物们唱、拉、敲得多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好吗?
请小朋友分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并讨论喜欢唱哪一段、表演哪一段,自己选择练习,然后分组表演:看哪一组唱、奏得好。
4、分组展示
其余学生评价,表演好的一组给予掌声鼓励。
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用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
2、表演《唢呐配喇叭》]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快乐的音乐会》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学习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乐器(出示幻灯:唢呐和喇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老师介绍:唢呐、喇叭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件乐器有什么特点?
生:唢呐长,喇叭短
师:你会做吹喇叭的动作吗?
还有其它的动作吗?
生:自由做动作
师:请小朋友合着音乐做动作。
2、放音乐,学生多吹喇叭的动作。
出示图,师:你会学图上的小朋友的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跟着老师一起上身前倾做小后腿踢步四次
两个学生对着吹
跟着音乐跳。
师:如果边唱歌曲边吹喇叭就更开心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唢呐配喇叭》
。
3、跟着范唱录音轻唱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重点:衬词“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
“喇”“唢”在歌中是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
跟琴连唱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你能唱一唱吗?
师生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4、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器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注意打击乐的合奏效果
提示:学生倾听与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分组表演
5、创设舞台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部分学生表演
学生按小组展示,评价
6、(拓展
听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
师:小朋友想听听唢呐的声音吗?
听后说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复听:唢呐模仿了多少种鸟的叫声》?你能学一学吗
生:随着音乐自由模仿。)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学习目标:
1、聆听《小乐队》、《百鸟朝凤》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快乐的音乐会》
边唱边表演
复习《唢呐配喇叭》
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百鸟朝凤》
1、出示图片(唢呐)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唢呐,并听了它的音色,今天我们来听一听由唢呐演奏的乐曲
2、初听
师: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听后学生说一说
出示图
3、复听:唢呐模仿了多少种鸟的叫声》?你能学一学吗
生:随着音乐自由模仿。
四、聆听《小乐队》
1、看乐曲图,认识乐器
(单簧管、小提琴、小号、定音鼓、圆号)
2、听一听每样乐器的音色
(《苗岭的早晨》小提琴;
《那不勒斯舞曲》小号;
《电闪雷鸣波尔卡》定音鼓)
听音乐片段
3、初听乐曲
师:歌中唱出了几种乐器?(大鼓、小提琴、小号、圆号、单簧管)
听后师生讨论
4、复听
模仿演奏乐器
小提琴演奏
小号、圆号演奏
单簧管演奏
定音鼓演奏
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乐器
五、编创与活动
1、出示节奏: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5
3
5
1
3
2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Ⅹ
—∣
2、拍打节奏,学生拍打
3、教师范作
4、分组编创
5、唱一唱,听谁的旋律好听
6、学生评出唱准的学生,教师在其课本上画上红五角星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八课
幸福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学习内容
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旋律接龙
表演《同坐小竹排》、《西伦达》
教材分析
1.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点,全曲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演唱时,在每小节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两旁吸气。旋律活泼跳荡,富于动感,特色鲜明。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民乐合奏曲。
2.合唱《歌声与微笑》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劳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为4/4拍,和声小调式,不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歌曲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B段新的音乐材料的出现,在音区、节奏、旋律上都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3.歌曲《同坐小竹排》
《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的一首壮族儿歌。采用五声羽调式,3/4、2/4变换节拍。歌曲的音域在五度之内,前4小节的3/4拍与末句的2/4拍形成较鲜明的对比。使歌曲在节拍上更加自由和富于活力。结尾前运用大量的衬词表现孩子们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较完善地体现了儿童的得意、自豪的神情。
4.歌曲《西伦达》
《西伦达》是一首巴西儿童游戏歌曲。由小麦译词,陆斯配歌。这是一首弱起小节的歌曲,节奏较规整,旋律以跳进为主,活泼欢快,歌词以第一人称,唱出游戏的方法。便于活动表演。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聆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
2、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阿细跳月》
1、导入:教师弹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猜一猜歌名。
学生边唱边表演
2、出示幻灯:
简介彝族的风俗、服饰特点
3、听音乐:边听边拍手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4、听后讨论
师:你会用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吗?
生:自由表演
5、复听
学生用轻快的动作随着音乐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6、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及其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乐的旋律,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你能唱出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唱给大家听一听。
生:想一想,再演唱
师:对能哼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予表扬。
7、拓展
聆听合唱《阿细跳月》
三、聆听《歌声与微笑》
1、师:下面请小朋友听另一首歌曲,听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有什么不同?
初听,边听边拍手
听后讨论
2、复听,自编动作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出示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
师:怎样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一种物品能发出几种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
分组表演
3、寻找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
学生活动
可以让好的同学予以展示,再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表演《同座小竹排》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导入:(放电影录象《闪闪的红星》,聆听影片中的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听后说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看后学生讨论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的电影里面的景色美吗?它就是在广西壮族桂林象鼻山下的漓江拍摄的(幻灯出示插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你坐过竹排吗?你刚才看到的小竹排是怎样的?
学生描述
师:图上的哥哥带着妹妹在小竹排上边划边唱歌,可真开心呀,你想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吗?
2、放录音,学生感受旋律
你会用拍手和跺脚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受吗?
师生一起随着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
3、师:小朋友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放音乐,随着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再来一边。(前面是一二三后面是一二)
师:小朋友想想,这学期学过的哪一首歌曲也是前面是一二三后面是一二(《早上好》)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同座小竹排》
4、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练唱。
重点练唱:
师生对唱
分组唱
处理:
师:你会做撑船动作吗?
生:边唱衬词边做撑船动作
师:你觉得这句应该唱得怎样?
生:连贯
师:撑船有时快有时慢,你觉得是撑得快还是慢?
四拍要唱足
连起来唱一边
5、用打击乐伴奏
分两组进行伴奏,一组前四小节,另一组后四小节
学生自己看图谱试着敲击
再边唱边敲击
分组敲击
两组连起来合着音乐敲击,要求两组衔接要准确
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要求: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的协调。
6、拓展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广西壮族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生:自由谈感受
师:广西的歌曲真好听,广西的风景也很美,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广西的景色
象鼻山、
月牙山、独秀峰。
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学习目标:
表演《西伦达》
学习过程:
一、
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
复习《同座小竹排》
1、完整地唱一边
2、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拍手、跺脚
三、
新歌学习
1、导入:复习《小红帽》
唱后说说是哪国歌曲,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巴西的歌曲《西伦达》
2、听范唱录音,听后说说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听后讨论(欢快、活泼)
3、跟着录音轻唱(2~3边)
找出难唱的地方,一起练唱
重点练唱:
5‖
1
1
3
3
∣
5
5
4
3
∣
西
伦
达
西
伦
达那
3
5
∣
4
3
2
1
∣7
5
4
2
∣3
1
2
7
∣
1
5
‖
大
家
扭过
半个
身
体
还
要
再
走
一
圈
半
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唱强,强调的是第一拍
唱准音
连唱,第二句前要很快地换气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
指名学生唱
分男、女学生接唱
4、游戏
讲要求: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唱第一段。
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们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表演节目
第二边,圈里的学生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放音乐,学生开始游戏
5、用打击乐伴奏
出示:
ХХ
ХХ∣Х
0∣ХХХХ∣Х
0∣ХХХХ∣ХХХХ∣ХХХХ∣Х
0‖
学生拍手
用双响筒敲击
练习用沙秋和铃鼓敲击
合起来演奏
四、
游戏
将学生粉肠两组,一组学生敲击打击乐站在圈里,一组学生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唱完两段歌词后后,由打击乐同学敲击右下角的节奏
互换位置,唱歌的同学接过打击乐,游戏再次开始
进行尝试
学生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九课
美丽的动物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_——美丽的动物。
2.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3.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
学
内
容
聆听《龟兔赛跑》
表演《金孔雀轻轻跳》、表演《大鹿》
教
材
分
析
1.管弦乐《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是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史真荣为儿童编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并由作者编写了说明词。这是一部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完成于1959年,并在1960年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演出后,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和欢迎,于1962年出版总谱并灌制了唱片,多年来一直作为我国少年儿童管弦乐欣赏教材的主要曲目之一。作者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乐曲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节。音乐通俗易懂,特别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儿童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并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教育和管弦乐队的丰富知识。
2.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
为主的节奏,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简单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
傣族的风土人情。
3.歌曲《大鹿》
《大鹿》是一首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F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第一乐段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决心。歌词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幽默风趣,易于儿童所接受,深受学生喜爱。
金孔雀轻轻跳
学习目标:
1、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2、编创与活动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学习
1、激趣导入
师:想不向看老师跳一个舞啊?
放《金孔雀轻轻跳》录音,教师随音乐表演傣族舞。
师:老师跳的是什么舞?小朋友想不向学呀?
我们一起来学把吧!
生:看着VCD学跳傣族舞,放《金孔雀轻轻跳》录音。
师:你学会了哪几个动作?能表演一下吗?生自由表演
你能不能试着编一些其他的动作呢?
生:自由编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生一起学动作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吧。
师生一起跟着录音表演傣族舞。
师:老师有个提议,不如咱们找自己的饿好朋友一起跳吧。
师生再次一起跟着录音表演傣族舞。
师:你们觉得孔雀舞美吗?跳得开心吗?
如果我们能边唱边跳就更开心了。今天我们就来唱一首《金孔雀轻轻跳》,先请小朋友听一听这首歌曲。
生:仔细听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生:自由发言
2、学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眼睛看歌词,轻轻到跟着录音唱(二边)
你最喜欢唱哪一句?能唱给大家听一听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有谁能唱给他听一听?我们一起练唱。
重点练唱:1——5
五度音程
5
3
5
6
|
6
—
|
展翅开屏
区分:1
6
1
2
|
2
—
与
3
1
6
1
|
1
—
|
彩
虹
绕
彩
虹
绕
师:现在让我们来接唱这首歌吧,第一遍我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第二遍你们唱前半句,我唱后半句。
师生接唱
师生一起慢速完整地唱一边歌曲。
师:看,老师把孔雀带来了(出示孔雀)你能对它说一句什么话呢?
生:自由发言
师:说得真好。我们怎样唱才能把这只孔雀的美丽表现出来呢?
争:讨论,发言
师:小结,句尾每个字收音要短,尤其是结束句。
那就让我们把这只美丽的孔雀唱给大家听一听吧!也可以用动作表演。
师生一起歌表演
3、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小朋友们的孔雀舞跳得真不错。待会儿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你们可以按照书上的方法,也可以自己设计伴奏形式,比一比,哪一组奏得好。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讨论以下,请组长拿出打击乐器,你们喜欢什么乐器就拿什么乐器。讨论开始。
生:自由讨论
师:时间到。注意:第一段音乐徒手做演奏动作,第二段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要正确的进入和结束。比赛开始。
生:随音乐伴奏。
师:在一起比不出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自由回答。
师:那就一组一组来,还可以自由选择表演方式(唱、伴奏、跳舞)。
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一练。
生:自由组合排练
师:比赛开始。两组一比,观看的时候比一比哪一组看得最认真,评得好。
生:表演比赛
师:谁来评一评,他们表演得怎样?
生:评价
师:小结,他们(
)得真不错,(
)还要注意。有哪一组有勇气能比他们表演得更好,请出场。
谁能说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是哪一组。
希望在以后你们能表现得更加出色。
三、拓展
师:我们唱了进孔雀还表演了进孔雀,那你们知不知道它的家乡在哪里呢?告诉你们吧,孔雀的家乡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那里景色优美迷人,不信你们看(观看VCD介绍西双版纳)
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到西双版纳走一走,看一看。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课
时
大鹿
学习目标:
1、复习《金孔雀,轻轻跳》
2、表演《大鹿》
学习过程:
一、组织学习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金孔雀,轻轻跳》
边唱边表演
指名演唱
三、新歌学习
1、导入:讲故事
师: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大鹿、小兔、小松鼠等动物,当然还有林中的猎人和大灰狼。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听音乐学生叙述。
2、学唱歌曲
(1)
听着录音拍手轻读歌词,重点: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ˇ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读得清晰,正确
(2)
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来唱
重点练唱:
3
3
3
3
|
3
2
4
4
4
|
5
5
6
7
|
1
—║
兔儿
兔儿
快进
来ˇ咱们
手把
手挽
牢—
师生接唱(分角色)
师:第一部分应唱得怎样?
学生讨论(短促有力)
第二部分表现了兔子怎样的心情?请小朋友说说应唱得怎样?
学生讨论,试唱(着急,情绪饱满)
3、贴背景画
师:你觉得歌中有哪些动物角色?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作一幅描绘这首歌曲的情景画,并贴上歌中出现的主要动物角色。
师生一起作画
4、分角色表演
分组设计动作和表情
分组表演
5、分组用打击乐器表演
(1)
森林的早晨(提示:太阳出来了,花儿开了,小鸟开始唱歌了,动物们也准备起床了)用打击乐器敲击
(2)
猎人的追击。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打击业敲击?(用锣、鼓、锸等表现)
(3)
“结尾”师:猎人拿着枪垂头丧气到走了,大鹿、小兔高高兴兴地又唱又跳,你还回设想其他结尾吗?
学生设计,讨论
6、音乐剧表演:
分小组,学生自选角色表演(房子、树木、花、草、大鹿、兔子、猎人和其他各种小动物)
四、小结,师生再见。
龟
兔
赛
跑
学习目标:
1、
过欣赏《龟兔赛跑》,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
通过边欣赏边表演来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故事导入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多媒体出示)有小鸟、松鼠、小猴、小鹿,还有骄傲的小兔子和勤恳的乌龟……
提问:兔子是怎样走路的?(播放由单簧管演奏的兔跳音乐和动画兔的形象)
生:自由模仿不同兔子的跳走动作。
师:那乌龟又是怎样走路的?(播放由大管演奏的龟走音乐及龟走的形象)
生:自由模仿乌龟走路的动作。
师:我们都知道兔子走路和乌龟走路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刚才听的分别表现它俩走路的音乐一样吗?
生:不一样,兔子走路就像我们小朋友走路,蹦蹦跳跳的,表现它的音乐也很轻快,乌龟走路就像老爷爷走路,慢吞吞的,表现它的音乐也很慢。
师:(小结)由于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音乐现象也不同的。
二、聆听音乐
亲身实践
1、欣赏整首乐曲
师:骄傲的兔子认为自己比乌龟跑得快,很想在朋友面前显示一下,它会做什么呢?
生:它会和乌龟进行比赛。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听一听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欣赏时,当你们听到兔子跑的音乐就轻轻地跳一跳,听到乌龟走的音乐就做乌龟慢慢爬的动作。
生:边听边做动作。
(师边听音乐边讲故事稍加提示学生是那位主角出现了,并用肢体语言表现美丽的大自然景色。)
师:听完后,多媒体出示连线图。
生:把乌龟、小兔子和描绘它们特色的词语连接起来。
2、重点欣赏龟兔赛跑这段音乐
师:多媒体播放乌龟和兔子赛跑这一段。
生:讨论是谁在跳或走?再用动作表示。
3、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龟兔赛跑》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表演《龟兔赛跑》。
生:分角色戴好头饰表演(喜欢谁的动作就表演谁的动作,教师表演小猴一起参加)
要求:表演的“小动物”相互配合,并根据不同的音色及时变换动作。
4、选择打击乐器演绎兔子和乌龟
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串铃
小鼓
三角铁
木鱼等)
生:A分小组讨论
B小组活动演示
师生共同评价并将小奖品奖给演示打击乐器优秀的小组
三、改编故事
拓展延伸
师:一场有趣的比赛就这样结束了,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谈感受
师:假如你是兔子,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
生:自由发言
师:那就让我们进行第二次龟兔赛跑吧!
生:以即兴表演小品的形式自编自演
结束: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
第十课
过新年
学习目
标
1.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学习
内
容
聆听:《窗花舞》《晚会》
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热热闹闹过新年
教
材
分
析
1.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
《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选曲。
乐曲的情绪欢快,民歌风的旋律轻盈活泼,由柔和的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担任。表现了喜儿的单纯、善良。乐曲大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双簧管演奏,在三角铁、铃鼓轻轻地衬奏下,旋律轻快、柔美,反复一次后进入一个小的过渡段。第二部分转到下属调,音乐更加欢快热烈,由弦乐、长笛、单簧管主奏,并加入了小堂鼓和小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强电施工方案
- 舞蹈剧目课程教学中人物塑造能力的实践研究
- 基于协同增强效应的高导电导热低温固化银浆制备与应用
- TC4颗粒增强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
- 规条与存在-托马斯·温特伯格电影研究
- 托斯蒂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分析与演唱实践
- 基于嵌入接触力先验LNN和RBF的打磨机器人的力位混合控制
- 单细胞饲料白地霉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的影响
- 超高压联合乳酸钙处理对牛肉嫩化的影响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长白山机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波形梁钢护栏检测记录表
- 大田作物生产技术标
- 数学命题教学设计课件
-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课件上课讲义
- 护士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 小学后进生转化记录表4篇-后进生转化
-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知识培训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自制饮品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