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_第1页
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_第2页
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_第3页
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_第4页
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下)-基础电子接《关于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理论知识(上)》,继续介绍。

3,流变学

流变学自16世纪开始萌芽,直到1928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宾汉(E.C.Bingham)及巴勒斯坦学者雷纳(Refiner)命名流变学(rheology)开始将流变学变成一门独立学科。

经典力学中,将流动与变形划分为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流动为液态属性,变形则为固态属性。但是经典力学的定义并不适合实际的材料使用,许多制品在变形中会产生黏性损耗,流动时具有弹性记忆效应,这类材料同时具备固体变形和液体流动的特性,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流变性质。

对于简单流体或简单弹性体,流变性质表现主要为三种形式:虎克弹性、宾汉塑性、牛顿黏性。拉伸流动与剪切流动均属于简单流动,然而流体流动的方式并不仅限简单流动。稳定的剪切流动类似于流体处于两块平行板间的流动,若在平行板间施加作用力,流体即产生流动速度梯度,流体内任一y坐标流体流动的速度υy正比于其坐标y:

则剪切引起的剪切速率γ为:

由于υ=u/t,其中u为位移,则速度梯度可写为:

要保持流体作上述剪切流动,须施加应力克服各层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不同的流体阻力并不相等。若将剪切应力对剪切速率作图,可将流体的流变行为略分为四种类型: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膨胀性流体及宾汉流体。描述中等剪切速率下的黏性流体方程简单的流体模型为:

K为流体常数因子,K愈大时流动阻力愈高;n为流体指数。对于大多数流体而言,剪切速率γ在并不是太广泛的范围时可视为常数。因此,

当n=1时,流体为牛顿流体;

当n1时,流体为假塑性流体;

当n1时,流体为膨胀性流体。

但是实际的流动曲线n值并不一定为定值,流体曲线可能具有混合性的流体性质,但在局部剪切速率范围中,n值可为一恒定值。

流体的流变行为

3-1,牛顿流体(NewtonianFlow)

1687年牛顿首先提出流体阻力正比于两部份流体相对流动的速度。简单的描述牛顿流体,流体黏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并且黏度不会随剪切速率的改变产生变化,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符合简单的线性关系,意指剪切应力将与剪切速率成正比,即:

(11)式为牛顿流体的定义式。水、酒精、油类等低分子液体均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的流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变形的时间依赖性

线性黏性流动中,当达到稳定态时,剪切速率不变。若以变形观点而言,则:

即流体的变形随时间不断发生,具有时间依赖性。

2.流体变形的不可回复性

变形不可回复性为黏性流体的特质,黏性流体的变形是变形。外力移除后,变形保持与施力状况下相等,由于粒子或分子链间己产生相对滑移,所以此种变形并无法回复。

3.能量损失

外力对于流体所做的功会转变为热能而散失,此特性与弹性变形完全相反。

4.正比性

线性黏性流动中应力与应变速率成正比,黏度与应变速率无关。

3-2,假塑性流体(PseudoplasticFlow)

多数的溶液、熔体都属于假塑性流体,在高剪切速率下的黏度甚至可比低剪切速率少几个数量级。假塑性流体又称为剪切致薄流体,其流体行为是随剪切速率提升,溶液的黏度将随之下降。此种流体有助于加工成形,因此在工业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Herschel-Bulkleyequation时常被用以描述假塑性流体行为:

低剪切速率下,物理破坏较少,胶体的基本结构基本不变,但当剪切速率达到定值以上,溶液内粒子的结构被破坏或具有方向性时,黏度值开始下降,显示为假塑性现象。而当剪切速率持续增加,物理交联点完全被破坏不及重建,胶体内的粒子可能被分散或是纤维具有方向性等原因,使黏度值将降至值而不再变化,在高剪切速率下流体可能接近牛顿流体性质。

3-3,膨胀性流体(DilatantFlow)

膨胀性流体与假塑性流体呈现相反的特性,流体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提高,又称为剪切致厚流体。此种流体在低剪切速率下具有流动性,然而在高剪切速率作用下,将致使黏度大幅提升。膨胀性流体一般具有以下特性:低剪切情况下,颗粒较趋分散态,受分散介质的浸润性较低;当剪切应力提高,颗粒会形成交联态,虽然结合力并不稳定,却升高了粒子的流动阻力,但由于结合力低之故,经静态松弛后的黏度仍会下降。如糊状物、淀粉、高分子凝胶等属于膨胀性流体。

3-4,触变性流体(ThixotropicFlow)

剪切速率保持不变,而黏度随时间减少的流体为触变性流体。触变作用相当普遍,假塑性流体具有时间依赖性,当剪切速率上升与下降曲线不重合时,将形成一个迟滞圈,因此触变性流体曲线由速率上升及速率下降曲线组合而成。其所包含的面积被定义为使材料凝胶结构被破坏时所需的能量。

触变性流体曲线

上图所显示的迟滞回圈表示流体材料内部结构的松弛特征,因此触变性流体必然是具有时间依赖性的假塑性流体,但假塑性流体并不一定是触变性流体。

触变性流体具有以下特征:

1.结构可逆变化,也就是施以外力至系统时具有结构的变化,除去外力后,系统结构会有回复现象。

2.在一定的剪切速率下,应力会由值降低到一个平衡值。

3.流变曲线为迟滞回圈。

3-5,动态粘弹性

震荡剪切(Oscillatoryshear)可用以检测材料的动态黏弹性质,同时获得材料黏性与弹性的流变行为,利用微小振幅的振荡作用藉此观察材料黏弹反馈,并可以藉此得知与稳态黏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动态测量通常在小振幅的交变应力下进行,在微小振幅下施以正弦变化的应变:

(14)式中,γ0为应变振幅;ω为振荡角频率(s-1),此值亦可用线频率表示f(Hz)。当施以交变应力后,反馈的应力τ(t)也为正弦变化,且频率相同。但由于材料具有黏弹性,因此存在迟滞效应,使得应力与应变间存在一个相位差δ。

应力与应变间的相位角差

应力反馈为:

对于纯弹性材料,将反馈所有的能量,因此δ=0,应力与应变间无相位角差;

对于纯黏性材料而言,能量将完全散失,δ=π/2;而黏弹性材料则介于两者之间,0δπ/2。参照普通弹性模量的定义,定义复数模量为:

G’(ω)称为储存模量(modulus)或弹性模量(elasticmodulus),而G”(ω)称为损失模量(lossmodulus)或黏性模量(modulus)。

动态模量为:

因此损耗角为:tanδ=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