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甘肃大豆产业的思考与建议周德录,李城德【摘要】大豆是我国四大粮油作物之一,也是甘肃栽培的主要豆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产业进口形势十分严峻,进口需求呈现刚性,进口数量持续上升,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击。本文在分析甘肃大豆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甘肃大豆产业、提升甘肃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4(000)015【总页数】3【关键词】大豆产业;栽培模式;技术推广甘肃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征,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太阳辐射量为443.8千焦/平方厘米~661.5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700小时~3400小时,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201活动积温1200°C~3960°C,适宜优质高蛋白大豆种植生产。一、甘肃大豆生产现状甘肃大豆生产由2005年的180.3万亩、亩产125.97千克、总产22.71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208.8万亩、亩产156.40千克、总产32.66万吨,面积和单产均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粮经轮作、果豆间作起着重要作用(见表1)。二甘肃大豆主要产区情况甘肃大豆生产主要有三个产区,陇东旱作农业产区、天水陇南半湿润半干旱产区和沿黄灌区及河西内陆河流域产区。㈠陇东旱作农业区该区域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是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总体南湿、北干、东暖、西凉。受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长季缩短5天,大于10°C的积温减少107°C,无霜期减少3.1天。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且分布极不均匀,冬春降水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主要降水集中在第三季度。该区域大豆的主要栽培模式为复种、间套种和春季纯种。大豆种植面积134.6万亩,占全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64.5%,其中间套种面积24.5万亩,占总面积的18.2%;复种面积41.6万亩,占总面积的30.9%;春季纯种67.5万亩,占总面积的50.2%;田埂种植等1万亩,占总面积的0.7%。㈡天水陇南半湿润半干旱产区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南北温差悬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5C~15C,日照时数1700小时~2000小时,活动积温2600°C~4600°C,年降水量450毫米~1000毫米,无霜期166天~285天。武都区、文县南部及康县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14C,活动积温大于4500C,年降水量450毫米~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大于1300毫米,干燥度小于1,无霜期大于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该区域大豆主要种植方式为复种、间套种和春季纯种。大豆种植面积58.7万亩,占全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28.1%,其中间套种面积8.8万亩,占总面积的15.0%;复种面积47.5万亩,占总面积的80.9%;春季纯种2.4万亩,占总面积的4.1%。㈢沿黄灌区及河西内陆河流域产区沿黄灌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6°C~9°C,年降雨量180毫米~45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第三季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属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年蒸发量达1500毫米~1600毫米,是平均降水量的4.5倍。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河西走廊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如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量的50%~60%,春季占15%~25%,秋季占10%~25%,冬季占3%~16%。云量少,日照时数增加,多数地区为3000小时,最西部的敦煌高达3336小时。年均温5.8°C~9.3°C,但绝对最高温可达42.8C,绝对最低温为零下29.3C,二者较差72.1C,昼夜温差平均15C左右,一天可有四季。该区域大豆主要种植方式为间套种,主要有马铃薯套种大豆、瓜类套种大豆、小麦套种大豆、玉米套种大豆、孜然套种大豆等。大豆种植面积15.5万亩,占全省大豆播种总面积的7.4%。三、甘肃大豆产业发展趋势目前,甘肃大豆生产稳中有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㈠科研与推广相结合,加快了大豆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国家大豆产业体系镇原综合试验站密切协作,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域开展品种筛选、套种模式、种植密度、播期、不同覆盖模式及水分高效利用、中黄系列大豆配套高产技术示范推广等大豆方面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共同建立了会宁、靖远、宁县、凉州、华池、环县等示范点,试验示范与推广同步进行,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转化步伐,转变了农民传统的栽培观念,有力地推动了甘肃大豆生产发展。㈡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促进大豆综合集成技术推广从2008年起,农业部在甘肃省累计安排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1个,分别在陇东产区的宁县、泾川县和陇南产区的徽县。甘肃省农牧厅成立了油料作物高产创建专家组,在大豆示范推广上,以高产创建项目为抓手,狠抓技术集成配套栽培,实行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相结合,推广精量适期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通过项目的实施,宁县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207.5千克,较非项目区增产72.9%;徽县平均亩产201.6千克,较非项目区增产67.6%,有力地推动了主产区大豆综合集成技术的大面积应用。㈢结合旱作农业重大创新技术推广,探寻旱作区大豆发展的新出路近年来,结合甘肃省主推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在大豆抗旱栽培上,开展了大豆全膜双垄沟播、大豆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穴播、垄侧等抗旱覆盖模式的研究,并探索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二茬大豆免耕栽培技术和全膜覆土穴播多茬大豆栽培技术,为旱作区大豆抗旱栽培探索出了新的模式。㈣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动品种更新换代从2006年开始,针对甘肃省大豆生产品种更新换代慢、种质退化严重、单产不高、品质下降的实际,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山西省农科院等大豆种子科研、生产单位引进新品种(系)40多个、在全省不同区域广泛开展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了如中黄30、35、39、41、42,冀豆17、汾豆78和晋豆23等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早、中、晚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系),并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几年的努力,大豆主产县(区)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良种应用率达到80%以上。㈤开展大豆科研推广项目,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近几年先后组织实施了陇南灾后重建、中黄系列大豆新品种示范推广等项目,在徽县、成县、康县、武都等县(区)重点推广了麦后复种早熟大豆,在河西、中部以及陇东重点开展了中黄30、35、39、冀豆17及汾豆78等大豆新品种在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与大面积推广,在陇南重点开展了中黄42等品种的配套集成示范推广。通过项目实施,确定了项目区的主栽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四、甘肃大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㈠重视程度不高各级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都把大豆作为一个轮作倒茬的补充作物看待,能收多少就收多少,从技术、资金、科研等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㈡产量低,品种老化、混杂退化现象严重尚未建立良种繁殖基地,良繁供种体系不健全,良种应用率低;对大豆新品种选育、引进工作重视不够。㈢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农民信息闭塞,生产未能摆脱传统的自由无序的状态。产业开发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制作豆腐、豆浆、豆粉、豆瓣酱和鲜食为主;产品加工、购销方面缺乏比较规范的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在生产上还未形成集中产地和规模效益,缺乏名、优、特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很低。㈣生产管理粗放,技术措施不到位整地质量差,特别是油菜、冬小麦收后复种区域,由于播前时间紧,有些区域免耕播种,播种质量差、施肥少甚至不施肥就播种,常出现缺苗断垄、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产量的提高。㈤自然灾害的影响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灾情也比较严重,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甘肃年均降水量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因此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并分为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春末夏初旱影响大豆播种和出苗;秋旱或秋季降雨量过多都影响着大豆的结荚和鼓粒,从而影响产量。㈥比较效益低大豆相比马铃薯和玉米,产量低、亩收益低,造成农民收入低、种植积极性不高。五、甘肃大豆产业发展潜力㈠幼龄果园面积的扩展有利于大豆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果园面积640万亩(其中苹果园450万亩),幼园320万亩(其中苹果园4年以下200万亩),每年新增幼园40万亩。由于幼龄果园不适宜种植高秆作物,加之果豆套作栽培技术规范已经成型,加以科学引导和项目扶持,大豆栽培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㈡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的研发有助于大豆产业发展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其中早熟马铃薯150万亩左右,利用早熟马铃薯收获后光热资源富余的有利条件,在不影响马铃薯生产的同时,套种一季大豆。目前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也已成熟,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㈢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和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为大豆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应用,可有效解决大豆苗期水分的足额供给,保障了全苗壮苗,为大豆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玉米大豆轮作和复种大豆可以实现二年三熟,推动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展。六、甘肃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㈠继续坚持科研与推广相结合,加快大豆产业发展步伐将已经试验成功的中黄系列大豆配套高产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实际,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步伐,转变农民传统的栽培观念,推动甘肃大豆产业再上新台阶。㈡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促进大豆综合集成技术推广为促进甘肃大豆产业的发展,甘肃省农牧厅2014年在农业部安排的3个示范片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万亩示范片。利用这个契机,以高产创建项目为抓手,在百亩核心攻关田开展大量的试验示范,积极探索高产栽培模式,在千亩示范田开展生产示范,打造样板田,万亩示范片狠抓技术集成配套栽培,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推广精量播种、适期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辐射带动甘肃大豆产业的发展。㈢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大豆产业化开发提供品种支撑。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和推广。㈣实行良种良法相结合,走科技创新之路,大力推广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近年来,通过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机条播、科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大豆平均亩产218.5千克,全膜覆土少免耕穴播大豆平均亩产204.7千克,普通半膜覆盖大豆平均亩产153.2千克,露地大豆平均亩产145.9千克。全膜双垄沟播大豆较普通半膜覆盖大豆增产42.62%,较露地大豆增产49.76%;全膜覆土少免耕穴播大豆较普通半膜覆盖大豆增产33.62%,较露地大豆增产40.3%。通过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西瓜套种大豆、果豆套种等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开拓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的新途径,为指导大田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保障体系。
将这些成果和优良品种相配套,通过创办高标准的示范田、样板田和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了农户科技素质及全省大豆的生产水平。【文献来源】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鼓励发展大豆种植。建议实行种子补贴和肥料、地膜补贴等政策;同时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只有发展大豆加工业,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才能提升种植效益。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和推广,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集雨节灌等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大豆产品的质量。二是建立大豆生产基地,逐步形成集中产地和规模效益,为大豆产业化开发提供有利条件。三是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创建大豆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引进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口算练习题大全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2024年中考数学适应性考试试题含答案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儿童文学与儿童剧创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畜牧微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导游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历史学综合素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弹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考物理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原油脱硫技术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汇总一览表合集单元目标能力点
- 工程项目收入情况统计表
- 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 GB/T 14436-1993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 湖南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目录
- 《中外资产评估准则》课件第6章 英国评估准则
- FZ∕T 63006-2019 松紧带
- 罐区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31页)ppt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内外关系协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