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_第4页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第1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特点及治疗M007101105第2页/共47页主要内容一、老年高血压特点二、老年高血压治疗三、总结第3页/共47页4流行现状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60岁以上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2、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3、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西方人群。资料来源: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第4页/共47页5高血压是最常见老年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高血压并发症的人数多达160万以上16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成以上脑梗塞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均有高血压史2资料来源:1.陈龙喜,杨军,黄海洋.职业与健康.

2002年08期.2.高志扬.“慢四病”成为居民主要疾病.科技日报.2006-05-08.第5页/共47页第6页/共47页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三高三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三高三低05101520253035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百分比(%)30.2%24.7%`患病率高(超过2亿)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治疗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7.8%第7页/共47页8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令人担忧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仅32.2%接受治疗仅7.6%得到控制治疗率控制率患者百分比(%)第8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诊断诊断: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若SBP≥140mmHg,DBP<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第9页/共47页10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大;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4、白大衣高血压增多;5、假性高血压增多第10页/共47页11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高血压病患者的60%

,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予以关注。随着年龄增长,收缩压的水平与脑出血和脑梗死均呈正相关,卒中的发生率也急剧升高。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明,收缩压与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比舒张压有更强的相关性。第11页/共47页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卒中的危险最高NT=正常血压ID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SDH=舒张压收缩压均增高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AdjustedrelativeriskofstrokeaccordingtocategoriesofbaselinebloodpressureinthesubjectsfortheCopenhagenCityHeartStudy.AmJHypertens1997;10:634相对风险第12页/共47页AdaptedfromNeatonJDetal.ArchInternMed.1992;152:56-64.年龄校正后的每10,000病人年冠心病死亡率908070605040302010090 110 130 150 170 190 210收缩压(mmHg)随着收缩压的升高,冠心病死亡率增加第13页/共47页StaessenJA,GasowskiJ,WangJG,etal.Lancet.2000;355:865-872.减少事件(%)总死亡403020100-13%(P=0.02)心血管死亡-18%(P=0.01)心血管事件-26%(P<0.0001)卒中-30%(P<0.0001)冠脉事件-23%

(P=0.00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荟萃分析

(三项研究荟萃:SHEP,Syst-Eur,Syst-China,15693个病人)治疗ISH的临床益处第14页/共47页15脉压增大脉压能较好地反映动脉血管的弹性,老年人脉压增大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因子。Syst-China、Syst-Eur和EWPHE等老年人高血压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线脉压与总死亡、心血管性死亡、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均呈显著正相关。我国的研究提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复发有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第15页/共47页16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大;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4、白大衣高血压增多;5、假性高血压增多第16页/共47页172、血压波动大血压“晨峰”现象多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增多(餐后2h内每15min测量血压,与餐前比较SBP下降>20mmHg,或餐前SBP≥100mmHg,餐后<90mmHg,或餐后血压下降轻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第17页/共47页危害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第18页/共47页19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者伴有糖尿病、冠心病、肾衰等疾病。还可因发热、腹泻、饮食异常、消化不良、痴呆、恶性肿瘤等易导致低血容量。所以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更容易发生体位低血压。

ChobanianAV,etal.Hypertension.2003;42:1206-52.

第19页/共47页20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大;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4、白大衣高血压增多;5、假性高血压增多第20页/共47页21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勺型)或超过20%(超勺型)非杓型血压超杓型血压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下降10%~20%夜间血压下降<10%夜间血压下降>20%第21页/共47页220.11mm/年0.05mm/年颈动脉基底膜厚度(IMT)mm/年白昼血压变异

>15mmHg白昼血压变异

<=15mmHgp<0.05n=286SanderD,etal.Circulation.2000;102:1536.血压变异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白昼血压变异与颈动脉基底膜的关系

白昼血压变异较大者,其颈动脉基底膜增厚的进展明显更快白昼血压变异较大者,其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对危险也大第22页/共47页23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疾病的合并存在,使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变得复杂。第23页/共47页24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大;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4、白大衣高血压增多;5、假性高血压增多第24页/共47页25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2、血压波动大;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4、白大衣高血压增多;5、假性高血压增多第25页/共47页26假性高血压

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的血压值。

治疗要谨慎,这类老年人不易耐受降压治疗,服用降压药物不当可出现严重副作用。

提倡自测血压!!!5、假性高血压多见第26页/共47页主要内容一、老年高血压特点二、老年高血压治疗三、总结第27页/共47页28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初步目标:是使增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使之长期维持;长远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第28页/共47页减少钠盐的摄入适当补充钾和钙盐减少脂肪摄入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戒烟限酒适当减轻体重减轻精神压力第29页/共47页30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策略

小剂量开始,逐步降压慎重选药,严密观察多药联合,逐步达标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第30页/共47页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试验汇总表明: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平均降低10mmHg收缩压和4mmHg舒张压,脑卒中危险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第31页/共47页32常用降压药物五大类: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对于部分存在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患者或其他降压药物不能理想控制血压的患者,α-受体阻滞剂亦可用于降压治疗。第32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强效、长效降压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良好的依从性平稳降压1243降压质量第33页/共47页在5大类降压药物中,ARB降压效果突出WaldNJetal.BMJ,2003;326:1419一半剂量标准剂量加倍剂量收缩压较安慰剂降低幅度mmHg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35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第34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强效、长效降压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良好的依从性平稳降压1243降压质量第35页/共47页ARB(缬沙坦)比氨氯地平更平稳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Palatinietal.EurJClinPharmacol2002;57(11):765-70.21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缬沙坦80mg/d或氨氯地平5mg/d治疗4周,如果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将剂量增加至缬沙坦/氢氯噻嗪80/12.5mg/d或氨氯地平10mg/d,共随访12周为什么ARB(缬沙坦)更平稳?第36页/共47页为什么ARB(缬沙坦)更平稳?(一)

血压波动与动脉功能和结构密切相关

ManciaGetal.JournalofHypertension2001;19(11):1981-1989.KoreanCircJ2011;41:235-240.ARB(缬沙坦)改善动脉僵硬度PWV显著优于氨氯地平第37页/共47页HypertensionResearch(2011)34,62–69

基线122436-50-40-30-20-1001020304050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随访时间(月)p<0.01缬沙坦氨氯地平n=1021,日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予代文®或氨氯地平降压治疗3.4年,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脏、血管和肾脏事件等,次要终点为左室肥厚、心脏交感神经神经活性及肾功能变化为什么ARB(缬沙坦)更平稳?(二)昼夜节律异常提示RAAS激活导致的交感兴奋ARB(缬沙坦)较氨氯地平显著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提示RAS激活导致的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是高血压患者发生CV事件的预测因子。RASI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昼夜节律。

.CharlouxA,etal.AmJPhysiol.1999Jan;276(1Pt1):E43-9第38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强效、长效降压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良好的依从性平稳降压1243降压质量第39页/共47页ARB(缬沙坦)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赖诺普利,外周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氨氯地平MalaccoE,etal.ClinTher,2004,26(6):855-65.MalaccoE,etal.ClinTher,2003,25:2765-80.第40页/共47页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强效、长效降压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良好的依从性平稳降压1243降压质量第41页/共47页您的患者中有多少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坚持服药?WogenJ,etal.JManagedCarePharm.2003;9(5):424-429.结果显示,缬沙坦组12个月坚持治疗率(63%)显著高于氨氯地平组(53%,P<0.001)和赖诺普利组(50%,P<0.001)。研究者认为缬沙坦较高的依从性可能与其较高的耐受性有关第42页/共47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