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捣练子宋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1页
古捣练子宋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2页
古捣练子宋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3页
古捣练子宋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捣练子宋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杵声齐?古捣练子①

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①捣练:是古人制衣的一道工序,就是裁剪衣服,先铺用作衣料的绢帛于砧石上,由两人相对,各执一杵,将其捣洗平净,然后剪缝成衣。

14、简要分析词中刻画的仆人公形象。(6分)

15、最终两句与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做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4、答案:本词中刻画的是为戍边丈夫制作征衣的思妇形象。(2分)

(1)词牌“杵声齐(古捣练子)”即示意本词是写捣练制衣的妇女的,从“征衣”可以看出她是在为征夫做衣服。(2分)

(2)结尾两句与“捣就征衣”一句相承接,告知我们征夫就是她的丈夫;也道出了“泪墨题”的缘由,即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2分)

15、答案:都采纳了层层深化(翻进一层)的写法。(2分)

这两句先写玉关,极言戍边之远。再推动一层,写戍人所在之地更远,(1分)把思妇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加曲折、深化。(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力量。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运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本词结尾两句也采纳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翻进一层,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

诗歌鉴赏

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娴熟,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苦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万里外,归期渺茫,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纳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推动一层,写戍人所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受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覆盖她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