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每人一把直尺、一个三角板、教师准备:把学生分组,每个学生发一张长方形、正方形。每组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卡。教学策略: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观察-发现-验证等方式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图画师:看了这幅画,你想说些什么?师:大家真有爱心!我们班的同学也和你们一样,看,他们正在给树木保护牌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说说你想做什么形状的保护牌?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征(1)师:要想做好长方形的保护牌,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找出长方形高高举起来。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就找到了长方形,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你发现它有哪些特征?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特征都是用眼睛观察到的,它们对不对呢?我们先打上问号。怎样才能验证长方形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呢?那四个角都是直角怎么验证?2、小组合作验证发现下面就请组长打开2号信封利用里面的学具,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这两个发现,并把研究结果填到研究卡上。指明读,学生验证,师巡视指导,并把三种不同的情况收集起来3、小组汇报交流我们一起看看这几个小组的。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验证的?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汇报研究结果(1)师:好我们一起来看这几组的研究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这几组都是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的,除了测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演示对折的方法指一名学生到前面验证师:跟他的方法一样的举手。同学们可真爱动脑筋,通过观察验证,我们自己研究出了长方形的特征。2、认识长方形的对边、长和宽(1)师出示长方形师: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看,这个是长方形吗?教师出示斜着放的长方形卡纸如果我们说它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还合适吗?我们来换一种说法,看上边、下边是相对的,我们把它们叫一组对边。左边、右边也是相对的,我们把它们也叫一组对边。那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也可以说成对边相等。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有长的有短的,我们把长边的长叫作长,把短边的长叫作宽。3、研究正方形的特征(1)我们先对长方形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特点,然后又想办法对这些特点进行了验证。板书:观察—发现—验证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2)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特征,那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请拿出1号信封中的正方形纸片,用刚才的步骤小组合作研究,并填上研究卡。哪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学生汇报: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他的这种方法你们能看明白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我们把每条边的长都叫它的边长。课件出示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一会功夫,就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这个图形你认识吗?对于这种角和边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般用边来命名,数数它总共有几条边?那这个图形呢?师出示六边形纸片,四、拓展练习,巩固提高。师:学了那么多图形的知识,我们一起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1、课件出示(1)想一想,填一填。2、在钉子板上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猜图形4、教师出示拓展题五、课堂总结,反思评价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课下作业: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观察发现验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五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六边形本课的教学对象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操作是一个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作的活动。我请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手的活动促使了脑的发展脑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而手脑并用能使人的思维得到均衡发展。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方法领悟知识内在的奥秘更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整节课创设了大量的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自然的成了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我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情境意识强烈的问题。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下完成了所有练习。大量的图片、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摆脱了枯燥的说教,学生形象直观的解决了学习的重点,克服了学习的难点。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信息窗一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创设情境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验证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通过学生自己探究验证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评测练习:这节课的优点:一、创设学习活动情景,把课堂变成数学活动探索的场所。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初步的认识,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知识点的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如通过“折一折”和“量一量”这些活动,通过小组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通过“猜一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二、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台。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教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三、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将研究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观察——发现——验证的方法研究的。”我又一次引导学生用这种学习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不足之处:一、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发现一些方法来证明,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让每个组的学生都去想多种方法,因而造成验证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的练习。教师忽略了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各组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能力是不同的。有的组只发现了一个方法,可能其它组就发现了三种方法,这时教师应综合各组解决问题的程度,适时进行调控,然后在反馈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交流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只能跟着老师及同学完成一些活动,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