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_第1页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_第2页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_第3页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_第4页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

一、城乡一体化的何谓与何为城乡一体化强调的就是城乡间要素的融合、贯通,但也并不排斥差别,相反,这种差别是城乡之间合作、互通和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且在科学、合理的配置安排下可以转化为各具特色,这也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互相吸收先进、健康因素,理顺交流途径的双向演进过程,并不等于城乡一致,不等于城乡差别的消失,更不意味着社会区域由非均质空间演变为一种彻底的均质空间。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所提出的新思路,使城镇二元结构一体化,反映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改变城乡关系的一个新的认识过程[1]。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的理解上,我们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侧度,即:目标、速度和质量侧度。首先是教育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不管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都要既适应经济的发展,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一体化”就是“一致性”。二是教育发展速度的协同性。城乡教育本来差距就较大,如果前者快进,后者慢行,差距将更大,因此,城市教育要发展,农村教育更需要加快发展,只有这样城乡教育才能协同起来为经济建设服务。三是教育发展质量的趋向性。城乡教育发展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质量要求,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就是要朝着这一共同的目标去寻求高水平的均衡发展[2]。我们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和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不是乡村教育城市化,更不是城市教育乡村化,而是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的因素——根弃落后因素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二、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冲突与藩篱(一)观念文化障碍观念文化是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在内的文化层次,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体。生活在城乡不同环境中的人群的思想和观念有着严重的差别。思想和观念意识是人们一定时代价值观的反映,城市经济的相对发达和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形成了明显的经济水平的差别,也决定了城乡人们思想观念的差距。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城市人口较之农村人口更早地认识到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他们更加重视知识和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保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经济差距致使城市投入基础教育的经费大大超过了农村教育,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所以降低子女受教育年限,让他们过早地从事家务劳动和其他劳动已经成为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另外,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在这种经济结构基础上衍生的户籍制度与单位所有制制度,已经使得城市人对农村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倾向,而农村人对城市人则有一种自然形成的自卑情结,在观念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城镇居民低,这也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差异。这一些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和城镇之间划出了界限,成为推进教育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观念文化障碍反映在部分干部身上,则表现为缺乏统筹发展的全局观念。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没有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另外在对待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问题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制度文化障碍制度文化包括了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及其他制度化的文化规范,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能体现社会支配集团意愿的文化层次。制度文化既是制度和文化,又是制度的文化,制度是离不开文化的。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良好的制度对于推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则是制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实现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国家在推进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现今在教育管理制度、二元户籍制度、教育财政制度中仍然存在着冲突和矛盾,逾越这些瓶颈,对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作出决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作出的一项教育决策[3]。然而这种分权改革忽视了基础教育的纯公共品属性以及外溢性强的特征,违背了公共品属性与供给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固化了“谁办学谁掏钱”的原则;另一方面,这种改革将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最基层的政府,从而不可避免地将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与财力差异带入到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根源在于城市偏向(urbanbias)的制度安排。其中,户口登记制度是最为基础的制度,正是由于户口登记制度将城市与农村人为割裂开来,才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小学都在广泛开展甚至已经普及英语、计算机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早期阶段,各地在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教育、妇幼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制度性歧视,一些地方的公办学校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的农民工子女的同时,收取更多的借读费、赞助费,或者干脆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弟推向市场,或是条件简陋的民办简易学校。这些也就导致了“分而治之”二元分割现象,复制和强化了在二元结构中的传统城乡教育。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投资政策的主导思想是地方政府办学,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地方财政按国家政策规定的比例(不得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保证经费的落实。而这种投资政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由于地域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往往地方的财政状况差异很大,由于财政基数本身差异造成各地实际教育经费的差别更大。最终的结果是,由教育投资的多寡引起教育质量高低,由教育质量的高低反过来引起地方经济差距的拉大,进而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之间的差距拉大和下一轮教育投资的不平衡,直至出现基础教育的两极分化。这种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和“马太”效应在城乡基础教育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方式文化障碍方式文化由各种模式化的行为组成,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体。某种意义上可将其视作观念文化的外壳或显体,也就是说行为方式,包括各种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一定的观念基础上,是观念的反映。行为一旦成为模式,进而演化为方式文化,便具有很强整合性以规范群体的行为。凡与习俗不符合的行为都有被标定为异常的可能以致遭到排斥与阻遏。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方式文化障碍突出表现在领导和教师的行为方式上。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一些学校领导还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以一些“作秀”的形式来应对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考察,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未将基础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并未构建相应的外部支持环境和建立城乡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行为方式上仍然表现得相对不成熟。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因素是教师的素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教育投资中,教师应当是作为人力资本被投入的。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其质量水平上,如素质、结构、教学科研水平等,另一方面则反映在其待遇的巨大差距上,农村教师待遇低下,首先表现在工资待遇低,工资发放难以保证。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农村教师有62.7%未参加过上岗培训,80.7%未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80.6%的教师未参加过计算机应用培训[4]。师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恶化了农村教师结构。农村教师待遇低下的另一表现是工作条件差,环境恶劣,加上工作繁重,责任重大,从而影响到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正是因为城乡教师的不同待遇和农村教师的不公平心态,不少地方的教师流失严重,而流向主要是条件好的、待遇可充分保证的县城或大城市。三、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重构与动力聚合没有接触,就不会冲突,但是,接触并不一定导致冲突。接触的结果,有可能产生冲突;也有可能相互之间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就融合起来,结成一种新的文化型式。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冲突和障碍制约了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在现有冲突和矛盾存在的情况下,积极促进二者的重构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匡正原有的观念文化如果说制度文化更具刚性特征,观念文化则更具韧性,惰性也更大,其障碍对基础教育一体化更具挑战性。只有破网而出才能超越旧的观念,而观念文化的超越则是一体化超越的核心。没有在观念上的突破、超前和发展,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不可能真正实现。要突破传统观念的羁绊,必须有更合理、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新观念来取代。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打破原有的封闭、保守的观念意识,更新农村教育观念,调动农村改革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加速推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5]。要使农民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谁占有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强,谁就有竞争力。正如英国学者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他实际上指出,人的素质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最终的目标。所以,要转变农民的教育价值观,而且要特别注意突破多少年来形成的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农村经济和社会模式,真正摆脱农村教育科目都以农业文明为旨意的束缚,把农村教育定位在城乡一体化上。另外,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要加强干部观念文化的教育和提高,提高其统筹全局的发展观念,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将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二)建立创新的制度文化制度即行为规范,制度文化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与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相适应的教育规章制度、公约守则等体现出来的理念、目标、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这种要求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规范和约束着教育的理念和行为,构成了教育文化的中介层面,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和中坚力量。创新的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创新的理念下制定和完善教育群体的行为规范,并使之充分体现其思想、价值和要求。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受到了相关的制度障碍的困厄,而制度保障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化的关键,所以要打破相关制度的束缚,统筹整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应理顺城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新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要加大中央与省级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投入,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其次,在户籍制度方面,应努力把户籍制的改革方向与教育公平的实现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户籍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系和区域发展失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并不在户籍改革本身,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一体化,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对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逐步剥离现行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管理和社保政策。最后,在财政制度上,应明确政府的基础教育事权,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并没有建立完备的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标准,教育的转移支付随意性很强,制度性和常规性不强,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6]。这就要求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投资体制,变“以县为主”为“以国为主”,让国家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资的主体,在资金总量上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予以保证。实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负担由县级统筹为主逐步转向以省和中央为主,并明确划分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县以及乡镇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投资责任。(三)破解固有的方式文化所谓行为方式,是指一个生物物种同周围世界和其他物种的作用方式,是它在这种作用的基础上取得其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方式。那么,人的行为方式就是他在同其他个人、群体、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方式文化的整合性越强、越保守、越具有排异性,惰性往往也越大,越不利于相异于传统习俗的文化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所以我们要考虑方式文化出现的背景基础和逻辑因素,在转变其方式文化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对其深层次根源的转变。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方式文化障碍突出表现在领导和教师的行为方式上,所以应根据其方式的表现形式挖掘其根本动因从而解决该方式存在的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基础教师队伍建设更是应有之意,应建立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师资、校长流动机制,以人的流动带动其他各方面的一体化。在农村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