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比例尺_数学_小学_张曙光_37160200100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比例尺_数学_小学_张曙光_37160200100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比例尺_数学_小学_张曙光_37160200100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比例尺_数学_小学_张曙光_37160200100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比例尺_数学_小学_张曙光_371602001009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例尺教学反思:《比例尺》是青岛版数学六下第四单元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引入阶段,先用脑筋急转弯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两个概念,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又利用画一画环节,分别将2厘米长的螺丝钉、7厘米长的粉笔、15米长的长绳画在纸上,制造冲突,发现15米太长画不开的时候,学生自然想到缩小后再画,于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我又有了很多比例尺不同的图纸,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准备。2、由矛盾到解决矛盾,引出课题。因为15米的绳子无法画在纸上,所以学生选择不同的图上长度画下来,利用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接着引出课题。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产生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让学生感知因为图上距离不同,虽然是同一条绳子,比例尺求出来也不同。可见在画图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很重要。3、在动手操作中加深概念。在后面的环节中,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两出几组图上距离,再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际距离的数据,求出比例尺。既能作为求比例尺的练习,又能体会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在求出几组比例尺后,讨论发现比例尺都相同,进而得出同一幅图比例尺相同的知识点。而在揭晓答案的时候又设计了线段比例尺的小秘密,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介绍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及两者之间的转化。反思自己的这节课,感觉比较清晰、流畅,知识点也都落实到位,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但课堂语言不够精炼,过于啰嗦重复,今后课堂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在后面的练习中,发现还是有几个单位换算不是很熟练的同学。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将以后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尺课标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教材分析比例尺是青岛版数学六下第四单元《比例尺》中的第一信息窗。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内容:(1)通过主题图教学比例尺的认识。首先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教学时,可由绘制地图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引出比例尺,并结合地图使学生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然后,教材通过一张机器零件放大的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让学生找出教材呈现的图纸的比例尺,说一说它表示的意义,体会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本节课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关键:弄清线段比例尺的具体含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在数学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些都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生也接触了比例尺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例尺已不再陌生,并能较容易的掌握本课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接触过地图,对地图上的比例尺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资料,带来了方便。比例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想去哪里?老师假期也出去了一次,老师去了一趟北京,我坐汽车从滨州到北京大约用了六小时,但是,有一只小蚂蚁从滨州爬到北京却只用了5秒钟,这是怎么回事?(在地图上爬的)---出示图片2.老师把地图也带来了,仔细听:我们把蚂蚁在地图上走过的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图上距离。(板书)而老师坐走过的真实的距离叫做实际距离。同意吗?生:同意。(出示图片)(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今天的课堂,来找一找答案吧。二、新授1.我们先来做个画图游戏A一枚螺丝钉大约长2cm,你能用线段图的形式把它的长度画在纸上吗?(学生操作)B一支粉笔长度大约是7cm,请你将它的长度也画下来吧。C一根拔河用的绳子约有15m长,把它也画在你的纸上吧。为什么不能画了?(太长了,画不开)怎么样就能画下来了呢?(缩短)D将你认为的缩小后的长度画下来吧。---选择三幅不同的展示---2.a第一幅作品的作者,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代表了实际的15m?(老师板书)b第二幅的作者来说一说。c第三幅呢?3.a当然还有很多别的画法,我们以第一副为例。图上距离15cm表示了实际距离15m,那么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可以怎么写?(板书:15cm:15m)b如何化简呢?(板书过程:统一单位;去掉单位;化成最简)c我们把化简后的这个比1:100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知识。(板书课题)4.谁能起来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出示定义,全班齐读如果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可以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5.从这个式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比例尺其实就是一个(比)。它的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如果反过来,用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还能叫做比例尺吗?(不能)对,发过来就不叫比例尺,比例尺只能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6.既然比例尺是一个比,那么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分数形式。(板书分数形式)三、巩固概念1.由此可见,第一幅图的比例尺就是1:100.谁能说一说在比例尺1:100中,你都能读出哪些信息?A图上1cm,表示实际100cm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C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2.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3.黑板上还有两组数据,请你任选其中一组,按黑板上的格式求出比例尺。(学生练习)4.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比例尺的含义5.为什么同样长的绳子,求出的比例尺却不同呢?因为选择的图上距离不同,所以即使是同样长的一条绳子,求出的比例尺也不同。四、强化概念1.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找了几幅图片,你能找出每幅图的比例尺并说一说都表示了哪些意义吗?(出示三种不同的比例尺)1:30000001:2000020:12.比例尺20:1和刚才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A其他的比例尺都是前项是1,这个比例尺后项是1。B在比例尺20:1中,谁是谁的20倍?说明是将实际距离扩大20倍画在图纸上,这样的比例尺我们称作扩大比例尺。C其他的比例尺都是讲实际距离缩小后画在图纸上,我们称作缩小比例尺。3.那么这些比例尺有么有相同点呢?都有一项是1.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比例尺的前项或者后项化简成1。五、练习同学们认识比例尺了吗?老师准备考考大家,能接受挑战吗?1.挑战第一关:判断下面每句话中的比是否是比例尺(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10。(是)(2).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500。(否)(3).一幅图的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20km,那么比例尺为1:20。(否)1cm:20km=1cm:2000000cm=1:20000002.挑战第二关每个小组都有一张地图和表格,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看一看有什么发现。讨论前先看老师的要求。(出示要求)要求:分别测量出每组中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结果取整数。分别求出比例尺。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发现。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每名同学的任务。----学生小组合作,求出两组比例尺。并且填写在投影出来的表格上---有什么发现?这四组数据求出来的比例尺都一样。说明了什么?同一幅地图,比例尺不变。谁能说一说求出的这个比例尺表示了哪些含义?我们说了这么多,到底求的对不对呢?赶紧撕开透明胶一探究竟吧。A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好像和我们求的比例尺有些不同。B量一量,并讨论一下这个比例尺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并汇报)C像这样用线段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做线段比例尺。(板书)前面求出的用数字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D谁能说一说,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了什么含义?(图上1cm表示实际250km。)同学们想一想,在线段比例尺中图上1cm表示的实际距离,和数值比例尺中图上1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一样吗?怎么看出来的?(板书:1cm:250km=1cm:25000000cm=1:25000000)也就是说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可以像这样互相转化。那你能将黑板上的比例尺1:1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吗?。五、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尺,你都有哪些收获?A认识了比例尺,学会了求比例尺。B认识了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学会了他们相互转换。关于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留做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下课比例尺认识练习题一、填空题。1.和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EQ\F(1,()),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4.一种微型零件的长1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5.从72的因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比例:():()=():()。6.甲数的EQ\F(2,3)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如果A×3=B×5,那么A:B=

:

。二、判断。1.比例尺的前项总是1。()2一个长方形画在一幅1:300的地图上,图上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是1:300,那么面积比也是1:300。()3.比例尺不是一种尺。()二、实际应用。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湖滨小镇、南京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50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在一幅地图上,用10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3.六年级一班教室长10米,宽8.5米,请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出教室的平面。效果分析上完这节课后,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反思课堂教学,我发现这节课教学效果比较理想。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先用脑筋急转弯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两个概念,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又利用画一画环节,分别将2厘米长的螺丝钉、7厘米长的粉笔、15米长的长绳画在纸上,制造冲突,发现15米太长画不开的时候,学生自然想到缩小后再画,于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我又有了很多比例尺不同的图纸,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准备。2、由矛盾到解决矛盾,引出课题。因为15米的绳子无法画在纸上,所以学生选择不同的图上长度画下来,利用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接着引出课题。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产生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让学生感知因为图上距离不同,虽然是同一条绳子,比例尺求出来也不同。可见在画图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很重要。3、在动手操作中加深概念。在后面的环节中,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