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_第1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_第2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_第3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_第4页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熟悉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3个生字,会读”耘田/绩麻/未解/耕织”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同学感受布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育阅读古诗词的爱好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育阅读古诗词的爱好,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预备:

山水田园风光的:幻灯片、轻松舒缓音乐、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日老师要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____如今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想〕假如想去,就请闭上眼,做好动身的预备,由于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同学专用客机。”

2、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师简介图片内容〕

3、观赏后同学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本课:这么秀丽的田园风光,这么安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怎能不让人宠爱?怎能不让人沉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宠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___范成大〔板书〕。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设计意图:《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农村景象。学习方法相像,有利学习本课。

二、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来学习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风光的。

2、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3、同学自由读题。

4、师释题义:“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是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指爱好,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指随兴写来。“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三、介绍:

1、你知道这首词的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请同学们看资料对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生平深化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四、朗诵诗,弄懂诗意。

1、老师范读,让同学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整体感知诵读节奏和诗的画面。

2、同学自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留意多音字“供”的读法及“兴”字读第四声。

3、请看挂图,哪些诗句描写了画面。

4、指名朗读、分组读、相互学习观赏。

5、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用工具书或文中解释弄懂诗句。

6、全班沟通:同学依据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受及自悟、绽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诗意思。

设计意图:以自读、自悟为主,培育学古诗的力量。

五、品评朗读,感悟诗情、诗境。

1、同学闭上自己的双眼,老师朗诵诗,让同学想象诗中意境。

2、同学自由诵诗,边读边想象诗歌中所描写的画面。

3、逐句品评,沟通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写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间除草,夜里还忙于织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干。写出了劳动人民昼夜不停劳作的辛苦,同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和怜悯。其次句描写了村里儿童不懂得除草和织布。但他们也在茂密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童趣,同时看出了当时儿童生活的单调。也看出了农村清静,祥和,具有浓弄的乡土气息。

设计意图:感受田园诗歌的美。

六、拓展视野。

1、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他们每天在干什么活?辛苦吗?你们在家玩什么?能帮大人干什么?

2、背诵默写这首诗。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喜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育阅读古诗词的爱好和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悟感情,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此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到达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日,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同学自由说,可依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怀国事、勤于政务、怜悯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当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解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肯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与。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商量。

3、全班沟通。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夫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夫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领〕

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老师读、同学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同学观看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爱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对那些儿童的宠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淘气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慧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宠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夫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同学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爽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急而又开心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妙。

七、学问的延长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许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很喜爱亲近大自然,喜爱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供应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观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供应的解释自学古诗,说说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