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_第1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_第2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_第3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_第4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1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并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学问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重点词语,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的意境美和理趣美,领悟学问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预备:制作课件;预备《劝学》和名言警句;预备陆游和子聿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渲染,感受意境。

观赏李叔同作词的音乐《送别》,带着同学进入诗词意境,强调学习诗词要发挥想象,领会诗词的意境美。

二、复习古诗,引入课题。

由“示”的义项引入《示儿》,复习背诵,出示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老师发问:这次“示”给谁呢?引领同学理解题意,归纳读题的方法,指导同学读好题目,留意“聿yu”的读音。

三、点击子聿,了解背景。

课件出示:陆游共有七个儿子,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陆子聿,而这个陆子聿,也就是陆游有名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子聿”,传诵千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七言绝句,便是陆游当年勉励这个小儿子的作品。

了解背景:陆游当时已经75岁,一个冬夜由读书引起很多感想,共写了8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四、探究学法,读通古诗。

1.学习古诗的要求:六字概括“读通”、“读懂”、“读好”,指名分别说出详细要求。

2.根据“读通”的要求,练习读读这首诗,留意字音:躬gong觉jue

五、理解字词,把握诗意。

1.师:拿到一首古诗,如何理解诗意,有什么好方法?大家沟通一下。师生归纳总结理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2.根据刚刚的总结,同学们开展自学。

六、沟通展现,互动探究。

1.师:〔出示课件,重点词语标注出来〕只要我们把这些词语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也就知道了,如今沟通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状况。

2.同学沟通,师生互为补充。

〔1〕中间穿插对“工夫”和“功夫”的理解,出示练习:

我选择,我欢乐

a.工夫b.功夫

①他只用两天〔〕就学会了溜冰。

②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③明天假如你有〔〕再来玩吧!

④成龙大哥的〔〕,名扬海外。

〔2〕理解“绝”:

同学们找到《新华字典》中的这个字,一共有四个义项,该如何选择?让同学们商量,然后老师用数学图表直观呈现“绝”的意义。

3.理解诗句意思。

〔1〕结合同学沟通“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穿插问题:你知道有哪些成语表示古人苦学的?〔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茧映雪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拓展古诗《劝学》和《明日歌》。

〔2〕结合同学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纸上”引入“纸上谈兵”的故事,以正反事例说明这个道理。

用陆游写诗9300多首的经受来证明这句话。

4.拓展:出示搜集到的名言警句。

记住这些话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yí〕〔宋〕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战国〕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4〕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俗语

〔5〕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俗语

〔6〕实践出真知。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七、进入情境,练习吟诗。

1.师出示句子,把同学带入情境:1199年的一个冬夜,寒风刺骨。在昏暗

的烛光下,诗人陆游正依靠在书桌旁读书,他最小的儿子子聿正在一旁玩耍玩耍……

2.仿照第5课《负荆请罪》编写剧本。

师:请同学们绽开想象,把当时的情境展现出来,请先编写剧本,然后表演。

同学们两人一组,再现诗境,老师参加其中,点拨部分同学。

3.师生上台表演当时情境,通过父子的对话、神态、动作等,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并有机渗透吟诵指导,呈现这首古诗的理趣之美。〔同学扮演子聿,有意不理解诗意,再找他的六个哥哥帮助,课堂上情境再现,互动场面增加,增添了表演效果。〕

以父子对话,穿插吟诵方法的渗透,辐射到全班同学。

4.再次拓展。

师:你想知道子聿后来如何吗?〔出示子聿后来成为有名诗人的史料,接着出示子聿后人的成才故事。〕

八、稳固练习,当堂把握。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写陆游在冬夜由〔〕而生发的感想,诗人教育儿子:做学问肯定要有〔〕、〔〕的精神。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九、课堂总结,学法迁移。

1.简洁总结学习方法。

2.师:像这样的诗我们叫它哲理诗,你像其次首诗《观书有感》也是告知我们一个道理,课后,大家照着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来读诗也会很快理解的。

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书本学问﹢实践阅历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学问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同学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学问和实践的关系,体会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一片深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同学背诵陆游的《示儿》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呢?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常常读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又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咆哮冷气逼人,诗人却置之脑后,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读题后,让同学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2〕引导同学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熟诗歌。

〔1〕同学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状况。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沟通。

2、同学自学,并和同桌沟通。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1、指名沟通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古人读书学习是如何不遗余力的?你想到了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成语?

〔1〕勤奋学习的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2〕勤奋学习的成语: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4、师:古人读书学习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不遗余力〕

〔二〕其次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沟通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板书:持之以恒〕

3、从“少壮”、“老”两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师:做学问,要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否则,只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谁知道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齐白石,老年才名扬中外;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写成《国榷》〕

〔三〕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读了这两句诗,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沟通:“纸上”:书本学问。〔相机板书:书本学问〕“浅”:肤浅。“终”:究竟。“此事”:这些学问。即指书本上的学问。“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阅历〕

2、同学沟通诗句意思。

3、师:看来,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肯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4、同学们,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吗?赵括为什么会兵败呢?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从反面告知我们什么?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实践出真知。〕

〔四〕、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看法怎样?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请你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这首诗。

2、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五、稳固古诗,明白事理

1、《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是南宋诗人〔〕。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学问必需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是〔〕这句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1、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爱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

2、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知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遗余力书本学问

做学问

持之以恒实践阅历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学问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学问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如今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宠爱的古诗。

刚刚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老师范读,同学画诞生字。

(2)同学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同学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其次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究竟、究竟。

绝知:深化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学问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需亲自实践才行。

(3)体会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肯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学问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学问的重要性。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文化上的,其中我们常常见到“古诗”就是这遗产宝库中一块无价之宝。

同学们:我们以前在课堂上和课堂外学习过哪些古诗呢?今日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回忆一下,如今请同学们背诵一下自己最宠爱的古诗。刚刚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记得,本学期我们刚刚学习了一首陆游的诗,《示儿》,谁来背一下,说说这首诗的也许意思,表达了的什么思想感情,指名说一下,

二、揭示课题

1、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揭示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

2、简介陆游。指名读一下陆游的个人简历,在让大家一起读一下。

老师再进行肯定的学问拓宽,讲一下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