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金石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朝内阁的工作流程是“皇帝授意——内阁票拟——皇帝(或太监代笔)批红——付诸实施”,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内阁在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
B.内阁具有一定的制约皇权的作用C.与英国内阁制在形式与本质上都有区别
D.内阁与太监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参考答案:B2.右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建国初技术人才匮乏
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参考答案:A3.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始向世界扩展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A.①②③
B.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定的要求:“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而提干中的①②③都是经济领域的变化,只有“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符合题意,所以应该选择B。4.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参考答案:A5.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参考答案:D6.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新航路开辟之后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市场,是因为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的手工业产品,还有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购买能力低,也会导致资金的流入而不流出,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②③
,晚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排除①项,古代冶金技术先进,排除④项,正确的选项是C项。7.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参考答案: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A
解析:对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在建国后不同的时期,认识不一样,主要是有当时的国家环境影响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国家处于外交苦难时期,并未对外开放,对闭关锁国政策持积极的看法;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闭关锁国政策,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史学家视觉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答案,A项正确。B项错误,并非标准的丧失;C、D项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不同时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的理解分析。8.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A.该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繁荣,经商方式的多样
B.民俗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题材
C.该图的细节刻画,受到“格物致知”理学方法的影响
D.西方的“人文精神”在此画中有鲜明的体现参考答案:D9.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
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可知,罗马法对正义、公平的价值追求,根据材料文字“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可知,罗马法对开放、灵活的价值追求,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说明自然法是罗马法的灵魂,注入血液不成立,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充分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与题文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所以答案选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所以排除B、C;“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所以D说法有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易错警示】“封建”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封建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分封制因此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11.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指出,“一场革命需要观念来添加燃料——没有观念,出现的仅仅是叛乱或政变”。以下史实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引发英国光荣革命
C.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爆发
D.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参考答案:C12.《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3.“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参考答案:B14.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参考答案:B15.“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对此感到忧虑的是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梁漱溟参考答案:D16.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A.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D.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参考答案:A依据材料中“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上古——中古——近古”等信息可看出西方史学家“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更突出的是上古时代的希腊、罗马和中古的欧洲封建时代及近代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的是欧洲在世界近代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海外贸易”“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均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CD项排除。17.“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般?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参考答案:D18.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如果我们有意去保卫欧洲、防范社会主义,……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这一事件是A.“北约”成立
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参考答案:D19.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江南成为文化中心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D.传统四民结构松动参考答案:C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材料表格中“匡时救世”“讲求实学”正是这种思想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江南成为文化中心,故A项错误;当时受到理学思想统治,不是宽松,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分化信息,故D项错误。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④②参考答案:C21.《书法教程》品鉴某书体道:“缩减笔画、多加萦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下列书法作品具备这一特点的是
(
)参考答案:B22.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参考答案:D23.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寻求救国之路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参考答案:B【详解】从四幅图片信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来看,都是体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主题。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救国”和“民主”,排除A、C项;四个事件均不存在推翻清朝统治,排除D项。24.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不仅创立《时务报》,而且创新了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这反映了维新派A.致力于文艺创作的革新 B.注重营造维新思想氛围C.认为民众是维新的力量 D.意识到了维新的急迫性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维新派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而不是致力于文艺创作的革新,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创立《时务报》,而且创新了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反映了著书立说宣传改革思想,以此来营造氛围,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民众的信息,故C项错误;“急迫性”材料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25.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A.贸易是否有自主权
B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参考答案:C26.公元819年,刑部侍郎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来潮8个月,对潮州文化影响深远,使潮州山水皆姓韩。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韩愈被贬潮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韩愈A.得罪其部门长官中书令
B.上书痛斥皇帝遣使迎佛骨使京城掀起信佛狂潮C.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D.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参考答案:B27.“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实际上是在强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是不可避免的,即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A正确;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而未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排除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与新航路无关,排除D。所以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28.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朝A.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C.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可以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汉代政治制度演变29.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故B项正确。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故A项错误。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未涉及到掌握它的人,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员的选举,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原因30.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洪武八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A.体现了皇权与宗法制的结合B.使儒家孝道文化得到了发扬C.体现了政治与伦理相结合D.说明官员升迁依据的是孝道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意识形态与政治相统一,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故C正确;材料体现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无法体现皇权与宗法制的结合,排除A;材料体现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员升迁依据的是孝道”,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8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人,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请回答:(1)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的“外国人”、“他人”、“任何人”,所指应该是谁?(2分)
(3)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答案:(1)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而位居欧洲第一位,为此德国统治集团积极要求取得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皮洛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2分)(2)主要是指占有广阔殖民地的英国、法国。(2分)(3)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2分)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略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后改名复,福建人。年少时期,为了生计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从此走上了海军之路。1877年,严复凭借优异的表现,成为中国首批海军留学生,来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赴英之初,严复和其他同学一样,其穷求西洋奥秘的信念仅仅局限于坚船利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后,他的兴趣与视野不再限于指定的海军专业,在课余经常阅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著作,开始从制度层面及价值观念上探寻西方富强的奥秘。1879年7月,严复以“考取头等毕业”,9月底,赴母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教习。1880年,被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1894年,甲午战败极大地刺激了严复,面对同窗好友的牺牲以及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1895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在天津的《直报》上接连发表文章呼喊改革,希望通过报纸大声疾呼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从1896年至1909年,严复翻译了八本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目的是“致力于译述以警世”。1897年严复在《国闻报》上连载赫胥黎的《天演论》,从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救亡图存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参考答案:(1)变化:从学习、任教海军到翻鋒西方思想名著以警示(学习西方航海技术到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思想启迪)原因:甲午战败,学习西方技术救国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加深;留学期间,在英国系统、深入学习的影响(或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大思想家、大学向家辈出等。(2)影响:传播了西学,刺激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唤醒国人救亡图存;促进了维新思潮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详解】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来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到“严复翻译了八本哲学和社科类的名著,目的是‘致力于译述以警世’”可知梁启超从学习、任教海军到翻译西方思想名著以警示,即学习西方航海技术到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思想启迪的变化。第二问,根据材料“甲午战败极大地刺激了严复”“面对同窗好友的牺牲以及辛苦创建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他痛心疾首”等可知甲午战败,学习西方技术救国失败,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能够救亡图存;面对甲午战争失败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希望通过报纸大声疾呼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在课余经常阅读有关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著作,开始从制度层面及价值观念上探寻西方富强的奥秘”可知留学期间,在英国系统、深入学习的影响等角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2)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传播了西学,刺激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并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推动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救国运动;《天演论》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武器,直接促进了维新思潮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引自《后汉书·宦者列传》材料二
造纸术发展大事记——引自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件事简史》(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材料三
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车辆无偿转让与道路运输许可合同示例4篇
- 2025年度船舶螺旋桨叶片修复与性能优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信用贷款合同范本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打印合同下载电子发票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橱柜企业品牌授权与加盟合同4篇
- 2025年度窗帘遮阳隔热系统安装工程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车辆新能源改造项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间设备租赁与智能工厂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变更及赡养费调整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公园场地承包与体育活动组织协议3篇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调料厂工作管理制度
-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铝合金压铸件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货物验收单表格模板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