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什么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_第1页
2023年为什么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_第2页
2023年为什么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微信读书上线于2022年,应用内的听书功能上线于2022年。在听书功能上线的1年后,微信读书在其用户量已破亿级的状况下,正式发布微信听书。对比两个App,其功能架构相像点较多。为什么推出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

一、赶在风口,做会飞的猪

微信读书的听书功能上线于2022年,当时正值“声音经济”的红利增长期,我国有接近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而当时的微信读书凭借微信自带的社交属性,用户量级已破1亿,DAU更超一百万,为微信听书导量制造最有利条件。

在推出“微信听书”之前,腾讯旗下的腾讯音乐已经发布了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音乐也加入了听书功能,同时,腾讯投资的音频消遣类App喜马拉雅均获得不错的增长,占据同类应用的头部位置。不难看出,腾讯是想多点发力,加速抢滩“声音经济”。

二、版权为王,自家资源扶持

有声书行业背后的核心,实际上是版权内容割据战。而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则拥有极其丰富的版权资源。依据集团介绍,其拥有1450万部作品储备、940万名创,掩盖200多种内容品类。《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等热门影视、嬉戏,都来自阅文集团的网文IP授权改编。

因此对于腾讯来说,有自家海量版权资源扶持,推出微信听书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生意。

三、科技进步,听书场景更多,体验更佳

随着AI阅读技术的进步,听书给用户带来的听觉体验越来越好。几年前的AI阅读,是单字阅读,无感情、无停顿,虽然声音接近人声,但阅读较为生硬,听觉体验较差。现在的AI阅读,不仅更贴近于真人声音,而且可以依据书本中的不同角色,模拟不同的音色。

阅读中丰富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气,完全和真人媲美,让你难以置信这是机器人在阅读,用户的听书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不仅AI技术,智能硬件的进步,也让大众在生活中的听书场景变得丰富起来。脱离手机,你还能通过智能音箱、电视软件进行听书。还有车载系统的升级,也能满意大众在驾驶途中听书的需求。

四、有声书用户快速增长,用户形成听书习惯

从微信读书到微信听书,“读”和“听”虽一字之差,却是两个不同的行为。“读”书,也就是文字阅读,需要人腾出时间、空间,需要专注力去完成的。但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现代人能够投入在沉醉式阅读中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更加轻松,吸取学问更加便利的的听书更符合大众需求。在你听书时,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车站的路上可以听书、驾驶途中可以听书、边做家务可以边听书。

从有声书行业用户规模来看,艾媒询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有声书用户数量为3.85亿人,2022年达到了4.78亿人,2022年达到了5.69亿,相比2022年增长了0.91亿人。

另外,依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有声听书行业的MAU(月活跃)更同比增长166.9%,实现急速增长。

总的来说,有声书用户的逐年壮大,究其缘由,除了网络技术的进展,还有学问资本的学习和积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而有声书的进展很好地满意了人们在碎片化生活中对阅读和自我提升的需求。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渐渐养成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端阅读器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的习惯,用户的“听书”习惯已经养成。在用户市场趋于饱和前,准时布局,也是微信读书的野心。

综上内容,微信读书后,还要推出微信听书,简洁总结为以下缘由:

行业风口:声音经济处于红利进展期,腾讯多点抢滩;资本力气:版权资源丰富,为音频行业供应内容支持;社会因素:有声书的进展很好地满意了人们在碎片化生活中对阅读和自我提升的需求,用户的“听书”习惯已经养成;科技进步:智能硬件及AI阅读技术进步,听书场景更多元化,体验更佳。参考资料:

QuestMobi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