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7-01-23 颁布
  • 2007-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_第1页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_第2页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_第3页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_第4页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ICS29.060.20K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代替GB/T18015.2-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Multicoreandsymmetricalpair/quadcablesfordigitalcommunications-Part2:Horizontalfloorwiring-Sectionspecification(IEC61156-2:2003,IDT)2007-01-23发布2007-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前言1总则1.1范围和目的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安装要求·2定义、材料和电缆结构·2.1定义…2.2材料和电缆结构2.2.1一般说明2.2.2电缆结构2.2.3导体2.2.4绝缘2.2.5绝缘色谱2.2.6电缆元件2.2.7电缆元件的屏蔽2.2.8成缆2.2.9缆芯屏蔽2.2.10沪套…….2.2.11护套颜色·2.2.12标志……2.2.13成品电缆·3性能和要求3.1一般说明3.2电气性能3.2.1导体电阻3.2.2电阻不平衡3.2.3介电强度3.2.4绝缘电阻3.2.5工作电容3.2.6电容不平衡3.2.7转移阻抗3.3传输性能……3.3.1传播速度3.3.2衰减3.3.3不平衡衰减3.3.4近端串音(NEXT)3.3.5远端串音3.3.6特性阻抗

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3.3.7回波损耗(RL)和结构回波损耗(SRL)……3.3.8纵向转换损耗(LCL)3.3.9机械性能和尺寸要求3.3.10尺寸要求…………3.3.11导体断裂伸长率3.3.12绝缘断裂伸长率…3.3.13护套断裂伸长率·3.3.14护套抗张强度3.3.15电缆压扁试验33.3.16电缆冲击试验……….3.3.17电缆反复弯曲…………33.3.18电缆抗拉性能….3.4环境性能3.4.1绝缘收缩3.4.2绝缘热老化后的缠绕试验3.4.3绝缘低温弯曲试验3.4.4护套热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33.4.5护套热老化后的抗张强度3.4.6护套高温压力试验3.4.7电电缆低温弯曲试验3.4.8热冲击试验3.4.9单根电缆延燃性能3.4.10成束电缆的延燃性能·3.4.11酸性气体的释出……….3.4.12发烟量…·33.4.13有毒气体的散发……………3.4.14电缆在通风空间环境条件下的燃烧和烟雾组合试验4质量评定程序……··……………….5空白详细规范介绍表1电缆线对的输入阻抗表2电电缆线对的拟合阻抗表3电缆的回波损耗(最小)表4

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GB/T1801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分为20个部分:第1部分:总规范;-第11部分:能力认可总规范;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21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2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32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第41部分:垂直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42部分:垂直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5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51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52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第6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布线电缆规池:第61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第62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7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分规范:-第71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72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本部分为GB/T18015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1156-2: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英文版)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便于使用,本部分在等同采用IEC61156-2:2003时做了几处修改:-本部分第1.2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本部分代替GB/T18015.2—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一分规范》。

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本部分与GB/T18015.2-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补充了相时延及时延差的要求(1999年版无;本版的3.3.1.1.3.3.1.2.3.3.1.2.1);补充了电缆远端串音要求(1999年版无:本版的3.3.5):补充了输入阻抗和拟合阻抗的要求(1999年版无;本版的3.3.6);补充了回波损耗和结构回波损耗的要求(1999年版无,本版的3.3.7)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湖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庆林、吉利、高欢、周红平、刘根荣、巫志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015.2-1999。

GB/T18015.2-2007/IEC61156-2: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1总则1.1范围和目的本部分与GB/T18015.1一起使用。这种电缆专用于GB/T18233中定义的水平层布线。本部分适用于水平层布线的对数少于20个对绞组或10个四线组的电缆。对纹组或四线组可具有或没有单独屏蔽。这种电缆的缆芯可以有总屏蔽。这种电缆适用于在合适的详细规范中所提到的各和通信系统。本部分所包括的电缆应在通信系统通常采用的电压电流下工作。这些电缆不宜被接到如公共供电那样的低阻抗电源上。电缆安装和运行期间推荐的温度范围由详细规范中规定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01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二部分:标准颜色(GB6995.2-—1986.neqIEC60304:1982)GB/T12269射频电缆总规范(GB/T12269-1990.idtIEC60096-1:1986)GB/T18015.1-2007数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IEC61156-1:2002.IDT)GB/T18015.21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1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GB/T18015.21-2007.1EC61156-2-1:2003.IDT)GB/T18213低频电缆和电线无镀层和有镀层铜导体电阻计算导则(GB/T18213-2000.idtIEC60344:1980)信息技术GB/T18233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GB/T18233-2000.idrISO/IEC11801:1995)1.3安安装要求见GB/T18015.1。2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