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优秀教案_第1页
声声慢优秀教案_第2页
声声慢优秀教案_第3页
声声慢优秀教案_第4页
声声慢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优秀教案(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声声慢优秀教案

声声慢优秀教案

【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但这

些词作大多抒写的是一些闲情,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说是初次接触,

因而要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

本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

相对于前期作品,本作中作者的情绪比较低沉,但在痛苦的低吟中

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本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形象丰富

的意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宣泄。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学会抓住叠词、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

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声声慢》,理解此词的思想内容,了解李清照南

渡之后的生活对她的创作的影响。

2.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

的指导。

2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

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

(配乐引领学生回忆朗读)

从《如梦令》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

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因而她能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

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

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

慢》。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

词。

3

三、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四、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愁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一)直接写愁

李清照起笔就哭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总结叠词作用:1.形式上:音乐美、音韵美,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二)赏意象品愁情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

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李清照写愁情的时候,不仅直接抒

愁,同样还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

象,品愁情。

1.李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

—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4

①小组交流探讨

②集体探讨

探讨明确:

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渲染愁情

雁离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秋风

过雁黄花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细雨

拓展: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

酒:愁文化例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风:渲染愁情例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例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黄花:憔悴的容颜例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梧桐:牵愁惹恨例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梧桐树,三更

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5

雨:哀伤愁丝例句:无边丝雨细如愁。

(三)因何生愁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

了绝望地呼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样的经历让

作者发出如此凄惨的悲鸣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

的。让我们走进作者的人生隧道,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

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

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

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孤苦飘零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

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

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

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

《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6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中的少女闲愁,这份愁又多

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六、课堂总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

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词人李清照又何其耀眼!正所谓“国家不幸

诗家幸,话到沧桑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