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_第1页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_第2页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_第3页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_第4页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预防欺凌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周,我市各校陆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主题讲话共防欺凌本周升旗仪式上,部分学校围绕“预防校园欺凌”做了国旗下讲话。介绍了校园欺凌的几种表现形式,并表示校园欺凌不仅伤害身体,还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呼吁全体师生及家长携起手来抵制校园欺凌现象,共同守护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心理班会学会自护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班会课上老师们结合学生年段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主题班会。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等视角全面认识校园欺凌会带来的伤害,提高他们防欺凌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课后,学生们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加深对防欺凌的认识。为了让更多家长朋友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多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媒介,对防欺凌相关知识进行宣传.知识科普家校共育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育,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防范校园欺凌和暴力。请家长知晓并做到以下事项:一、家长如何辨别?怎样辨别孩子遭受欺凌暴力?首先要告诉孩子一旦遭受欺凌一定要主动告诉老师、家长,同时也需要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精神恍惚,成绩下滑,学习不在状态。・表现出焦虑、易怒,脾气变得暴躁,会出现自伤、伤人行为。沮丧、战栗、做噩梦、悲伤甚至试图自杀。身体经常有伤痕或出现无明确原因的头疼或肚疼。书本或者衣服被撕破,物品丢失、损坏。比原来少话,将自己封闭。・携带刀具,可能是为防身。・有时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撒谎说老师收费或买学习用品;家长要在孩子花钱的事上保持警觉,如果孩子这样,可能被同学索要钱财。・不愿上学或告诉家长不想上学了,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学,迟到旷课;家长送孩子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闪烁其词,当然不是说出现了这些状况就说明孩子遭遇欺凌或其他伤害,而是说极有可能。二、受害家长如何应对?•与老师沟通,确认情况,如果情况属实,与老师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直接与孩子讨论。通常孩子会因为羞耻和尴尬而不愿和父母谈论,所以应该要适时鼓励,让孩子信任你,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暂时放下其他事物,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表示对孩子的坚定支持和爱护,稳定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护。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上学放学路上,应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也可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如果你的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三、施害家长当如何?・跟你的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切忌认为孩子没受别人欺负就行,这样是害了孩子。・清楚明确地告诉你的孩子,你不容许这样的行为,学校、老师、社会、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跟你的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让孩子设想自己被欺凌的感受,绝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惩罚的方式要与你的孩子的施暴行为有关,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这样的惩罚可宣示你的权威,表明做错事会承担相应后果,并有效阻止施暴行为。・增强对孩子活动情况与行踪的掌控,了解他与哪些人往来,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花时间陪你的孩子并且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活动规范。•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赞美孩子的非暴力行为、悔改及担当负责的表现,遵守学校规范与家庭家风的也值得鼓励,只要看到孩子为改善施暴行为而努力就大力赞扬他。•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劝导孩子的同时家长自己也做到不玩暴力游戏。・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的暴力行为会让孩子有样学样,使他在学校同样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四、参与施害或旁观的孩子家长当如何?•如果孩子与欺凌者关系较近,是欺凌者的朋友,站在欺凌者一方进行帮腔或声援欺凌者,拍摄欺凌行为和被欺凌者,也属于欺凌行为的参与者。・在现场即使没有实际参与,也是为欺凌者助威,纵容欺凌行为,因此,旁观行为也是错误的。如果与双方都不认识,也不能为了看热闹而旁观。欺凌者在人多时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为,因此,纯粹的旁观者也不能说跟事件完全无关。・告诉孩子,既不能实施欺凌、帮助实施欺凌,也不能做旁观者。•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自觉发挥榜样作用。・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管教,特别要做好孩子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严格要求孩子,但严格不是严苛,不是辱骂,不是逼迫。长大很快,但成长却是一个缓慢而长久的过程。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