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A.物理学、化学、生物学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C.哲学、宗教、道德D.艺术、法律、政治思想

2.可能和现实的特点有()

A.可能性是指事物所孕育着的各种发展趋势B.不可能也是一种可能C.现存的一切都是现实的D.可能和现实可以相互转化

3.国民党政府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主要方法有

A.建立庞大的军队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

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5.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曾经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所采取的国家形式,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具有“过渡性”。这个“过渡性”表现为()

A.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需要被逐步解决

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

D.私有性质的经济成分逐渐被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

6.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这说明()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与谬误可以互相转化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8.《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9.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A.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

B.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0.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

A.这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B.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C.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的、可行的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职能中哪一职能属于国家的经济职能

A.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B.维护国内的平安与稳定

C.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D.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具体的管理

12.某企业的一台机器价值10万元,其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该机器生产的产品为1万件,不考虑无形磨损,则该机器生产的每件产品中所包含的机器折旧费是

A.1元B.2元C.4元D.5元

13.2005年4月23日下午,亚非峰会闭幕,会议通过了

A.《中国与菲律宾联合声明》

B.《中国与印尼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C.《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D.《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D.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5.“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

A.准确地表述了历史与逻辑的辩证关系

B.内含逻辑是另一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

C.否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D.割裂了历史与逻辑的内在关联

1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学的感觉。”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先验论的观点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经验论的观点

17.中国共产党顺利实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过渡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D.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

18.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服务群众的要求D.诚实守信的要求

1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A.爱国主义的B.社会主义的C.民族主义的D.民主主义的

20.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反对“台湾独立”

三、3.分析题(3题)21.根据材料1、2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对哲学研究提供了什么新课题?

22.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23.根据材料3和材料4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人口生产的特点。

2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又如何评价英雄人物呢?

五、3.分析题(0题)26.论述题: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

阅读下列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材料1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者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摘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材料2

霍布斯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把世界看做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只有物体存在,物体由因果关系连接为整体。人属于物体,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的精巧小机器,人和钟表一样,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

——材料来源同材料1

材料3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4

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摘自李锦全《中国哲学史》

材料5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咱这里”他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完全毁掉之后,天地万物有生有死,有始有终,只有这个理是永恒的、绝对独立的。

请回答:

(1)“世界秩序是火”属于什么观点?“人是机器”属于什么观点?两种观点的关系是什么?

(2)“物质和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是什么观点?错误之处何在?

(3)如何理解“风不动,幡不动,心动”?“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何关系?

六、单选题(0题)27.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军事战略错误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思想观念的保守

参考答案

1.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选项AB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不属于意识形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2.AD可能性指事物内部所孕育着的种种发展趋势,而最终成为现实的只能是一种可能。成为现实的一切都是由可能发展来的。不可能不属于可能,现存的一切中只有那些符合必然规律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世界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由可能到现实,再到新的可能的发展过程。因此,正确选项为AD。

3.ABCD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厉行文化专制主义。ABCD选项正确。

4.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垄断价格。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故ABC是正确选项。

5.ABCD

6.BCD本题考查知识点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中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具体包括: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CD正确。A选项是党的民族政策提出的依据之一,不是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

7.CD

8.A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主义的理解。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天下无心外之物”和“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是王阳明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认识,AB两项从主观出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所以是正确选项。C项是所有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D选项本身是正确的,但不是王阳明的错误观点。

9.ABCDABCD四选项均符合题意。

10.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要意义。ABCD选项均符合题意。

11.C解析:A、B阐述的是国家的政治职能,为淘汰项。D阐述的职能虽然属于经济范畴,但那是微观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的职能应体现在宏观管理上。据此,D亦为淘汰项。只有C符合题意,为应选项。

12.A

13.D

14.B解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

15.A解析: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上述过程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修正和理论再现。据此,A为应选项,B、C、D为淘汰项。

16.C解析:考查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和掌握。本题题干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说的是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观察、感觉、反映的方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题干中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A、B、D项不合题意,属干扰项。

17.C

18.A解析: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19.B[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特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因为,①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它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就其组成来说,统一战线成员的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即统一战线的主体是以拥护社会主义为基础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的力量愈广泛,对社会主义事业愈有利。

20.B

21.世界科技进步为哲学提出了新课题。科技的突飞猛进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技发展的高度专门化、高度分化和在此基础上高度一体化、综合化的双重趋势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结合强化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哲学要保持时代精神的精华就不能不对科技的最新发展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世界科技进步为哲学提出了新课题。科技的突飞猛进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技发展的高度专门化、高度分化和在此基础上高度一体化、综合化的双重趋势,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结合,强化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哲学要保持时代精神的精华,就不能不对科技的最新发展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

22.正确。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正确。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3.当资产阶级工业发展需要科学时就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近代工业提供了观察材料丰富了人们的认识这表明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为认识提供手段和物质条件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资产阶级工业发展需要科学时,就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近代工业提供了观察材料,丰富了人们的认识,这表明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之,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为认识提供手段和物质条件,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与物质生产相比人口生产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人口生产的周期指一代人生育下一代人的间隔时间。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口生产周期在20年以上。相对于人口生产周期物质生产的周期要短得多。物质生产的周期是指从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农产品一般是一年收获一次大多数工业品生产周期更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生产的周期呈现出缩短的趋势。第二人口生产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的形式不同。人口生产是通过男女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进行的。在机器大工业以来则主要以工厂、农场、矿山、企业为单位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与婚姻家庭关系是不同的。第三人口生产的结果与物质生产的结果不同。人口生产是为了人类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产生育后代是人口生产的必要环节。而物质生产的结果是生产出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第四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人口生产的惯性表现为凡是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都具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反之长期不断缩减的人口则具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相比较而言物质资料的生产则较少惯性既可以较快地使某些产品的数量增加也可以较快地使某些产品的产量减少。与物质生产相比,人口生产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人口生产的周期指一代人生育下一代人的间隔时间。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口生产周期在20年以上。相对于人口生产周期,物质生产的周期要短得多。物质生产的周期是指从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农产品一般是一年收获一次,大多数工业品生产周期更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生产的周期呈现出缩短的趋势。第二,人口生产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的形式不同。人口生产是通过男女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进行的。在机器大工业以来,则主要以工厂、农场、矿山、企业为单位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与婚姻家庭关系是不同的。第三,人口生产的结果与物质生产的结果不同。人口生产是为了人类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产,生育后代是人口生产的必要环节。而物质生产的结果是生产出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第四,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人口生产的惯性表现为,凡是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都具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反之,长期不断缩减的人口,则具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相比较而言,物质资料的生产则较少惯性,既可以较快地使某些产品的数量增加,也可以较快地使某些产品的产量减少。

25.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区分为普通个人和英雄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较小但决不能忽视;英雄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也承认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上起一定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区分为普通个人和英雄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然较小,但决不能忽视;英雄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人要大得多,他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他们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能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