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_第4页
2017-2018学年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樱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1/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凤姐的出场?这样写有何好处?.作者运用浓墨重彩的方法工笔描写凤姐的穿着,揭示了其怎样的性格特征?答:【答案】1.D工先声夺人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好处: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S②写出了凤姐的泼辣、无礼、放肆的性格S③暗示其在贾府中特殊身份和地位一一深受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宠爱口3.庸俗浅懑,贪婪奢侈,爱慕虚荣◎【解析】.显示王熙凤的虚伪、做作。.从原文看,作者写王熙凤,先写她的语言,然后才写到她的形象样貌,使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一种先声夺人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再结合文章内容看“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除非深受宠信的少奶奶,除非总管家族重要事务的女强人,谁敢这样先声夺人呢?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及受宠程度。3.王熙凤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惊艳父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s项上带着赤金盘螭嘤珞圈s褶边系着豆球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s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根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s下着翡翠撒花洋经褶”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浣衣母废名2/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①自从李妈的离奇消息传出之后,这条街上,每到散在门口的鸡都回进厨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们,按着平素的交情,自然地聚成许多小堆,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地摆着头:“从哪里说起!”②李妈今年五十岁。祖父们常说李妈曾经住过高大的瓦屋,李妈的李爷,是一个酒鬼。当李妈还年轻,家运刚转到蹇滞的时候,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是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一间茅草房。③这间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还小,自己生来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饱了。太太们也不像打发别的粗糙的婆子,逢着送来衣服的时候,总是很客气地留着,非待用过饭,不让回去。④城里太太们的孩子,起初偶然跟着自己的妈妈出城游玩一两趟,后来也舍不得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妈的荷包,从没有空过,加以善于鉴别糖果的可吃与不可吃,母亲们更是放心。太太们的姑娘,吃过晚饭,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妈在河的上游阳光射不到的地方寻觅最是清流的一角一一洗衣在她们是一种游戏,好像久在樊笼,突然飞进树林的雀子。李妈这时刚从街上回来,坐在门口,慈爱地张视她们。她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⑤傍晚,河的对岸以及宽阔的桥石上,可以看出三五成群的少年,有刚从教师的羁绊下逃脱的,有赶早做完了工作修饰得胜过一切念书相公的。卖柴的乡人卸下担子在桥头一棵杨柳树下乘凉,时常意外地得到李妈的一大杯凉茶,他们渐渐也带点自己田地里产出的豌豆、芋头之类作报酬。⑥李妈的哥儿长大了,酒鬼父亲的模样,一个终于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去了。⑦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李妈的名字遍知于全营。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从别处讹索来的蔬菜同鱼肉,都拿到李妈家,自己烹煮,客一般地款待李妈。衣服请李妈洗,有点破敝的地方,又很顽皮地要求缝补。李妈的柴木快要烧完了,趁着李妈不在家,站在桥头勒买几担,李妈回来,很窘地叫怨,他们便一溜烟跑了。李妈用了寂寞的眼光望着他们跑,随又默默地坐在板凳上了。3/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⑧李妈的不可挽救的命运到了一一驼背姑娘死了。这小小的死,牵动了全城来吊唁:祖父们从门口,小孩们从壁缝;太太用食点,同行当的婆子用哀词。李妈只是沉沉地想,抬头的勇气,大约也没有了。⑨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背地里时常奇怪李妈的哥儿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踉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⑩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王妈带着孙儿来谈天:“老天的好缘法!”李妈也赔笑,然而不像王妈笑得自然。⑪谣言轰动了全城,都说是王妈亲眼撞见的。王妈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太讲过,三太太最是爱护李妈的,而且是本家!”李妈这几日来往三太太很密,反复说着:“人很好,比我大儿子只大四岁。……唉,享不到自己儿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无精打采地答着。李妈也只有无精打采地回去了。⑫姑娘们美丽而轻便的衣篮,好久没有放在李妈的茅草房当前。年轻的母亲们,苦拉着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门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驴子贪恋河边的青草一样,时时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妈似乎看不见这爬来爬去的小虫,荷包里虽然有铜子,糖果是不再买的了。⑬那汉子不能不走。这样,李妈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儿子,倘若他没有吃子弹,倘若他的脾气改过来。(有删改).小说第①段中,婆子们“诧异”“叹惜”而又有点“愉快”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诧异”于李妈会有新情感,而且对方比李妈年纪小很多;“叹惜”于李妈不能守住贞洁;“愉快”则是因为李妈的事使她们有了谈资,她们所嫉妒的形象垮塌。【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情节和主题进行分析。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先写众人对浣衣母的态度,然后展开叙述浣衣母的一生◎浣衣母原是“公共的母亲”的形象,后因“离奇消息”,其在众人眼中的形象轰然倒塌◎题中父诧异“5只惜”3愉快”既是写众人对浣衣母的态度,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世道人心。分析至此,不难得出答案°.小说中哪些事表现出李妈是一位“公共的母亲”的形象?请概括作答。4/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答案】①城里太太们的孩子都喜欢李妈;②李妈善待卖柴的乡人,乡人用土产酬答李妈;③守城士兵与李妈在生活上互相照顾。【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李妈之所以能成为“公共的母亲”,是因为她的慈爱、善良,善待周围人。”公共的母亲”出现在文章第④段,第④至⑦段集中写了其作为“公共的母亲”的几件事,即第④段中的城里太太们的孩子都很喜欢她,第⑤段中的她对乡人的照顾,第⑦段中的她与守城士兵的相互照顾。考生据此分点作答即可。.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画线词“寂寞”的含义和作用。【答案】含义:守城的士兵来帮助李妈,让她想到自己的儿子一死一走,自己没有依靠,感到寂寞;看到帮自己的士兵,想到了当兵的儿子,要是儿子在近处当兵,自己也不至于这么孤独无依,因而越想越悲伤。作用:为后文写李妈寻找情感寄托,受人冷落的情节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分析“寂寞〃一词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李妈寂寞的原因◎由第⑦段的内容可知,李妈是因为看到守城的士兵,想到了自己的儿子,继而体会到自己的命运的可悲,因而备感寂寞口对作用的解答,要结合前后文进行分析口前文写她是仃公共的母亲形象至洁,而后文则写她与比自己小很多的汉子的“离奇”事件,形象倒塌◎此处的"寂寞”明显为后文的情节做了铺垫口.请探究小说结尾“那汉子不能不走”的意蕴。【答案】①汉子因为李妈受到非议而不得不选择离开;②作为圣洁的“公共的母亲”形象,李妈失去了追求感情幸福的权利;③反映了民风淳朴的世界里人性的狭隘。【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探究小说中重要语句的意蕴,要注重把握其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等。就本题而言,要联系上文,分析那汉子不能不走的原因、汉子的离开对李妈的影响、乡民的观念等。如汉子不能不走是因为人们对李妈的非议,这就反映了民风淳朴的世界里人性的狭隘。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鹦雏竟未休。5/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颔联写贾生、王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诗歌的写法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一一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尾联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怀光明磊落,淡泊宁静;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情感主旨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本题「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鹉雏竟未休尸根据对屋联的分析,本联诗歌是有象征和深层含义的,根据理解体现了作者胸怀光明磊落,淡泊宁静的情怀。【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故钩木必将待麋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悻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6/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节选自《荀子•性恶》)【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②文理:礼法。③从:通“纵”,纵容。④麋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下列语句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而有疾恶焉 疾:嫉妒B.合于犯分乱理 分:等级名分C.是以为之起礼义 起:启发D.凡性者,天之就也 就:造就【答案】C【解析】C项,起:设置,创立。.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荀子对〃人性恶〃的看法的一组是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③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④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⑤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答案】B7/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解析】①②@都是直接表现荀子“人性恶”这一姐点的?③用比方表现荀子的观点,属于间接表现S⑤此句主语是仃古者圣王'’而非荀子S⑥这是荀子阐释人性是天生的道理,大的本性如同眼睛生来就能够看到东西、耳朵生来就能够听声音一样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而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B.荀子用弯曲的木料,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为喻来说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C.君子就是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人;小人就是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人。D.孟子认为,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荀子认为,这种认识不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然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答案】A【解析】人一生下来就“无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有误。原文强调,顺着有喜欢财利之心,有妒忌憎恨的心理,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不加以克制,人们就会丢掉推辞谦让、忠诚守信之心,不愿遵守礼义法度。.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2)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3)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答案】(1)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对推辞谦让这种美德人们才会做出,对国家的礼法人们才会遵守,(国家)就最终走向安定太平。(2)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矫正整治人的性情从而让他们端正,用来教化人们的性情以便引导他们。(3)视力和听力是不可能学到的,这是很明显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重点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8/102017—2018学年度人教语文必修三(期末)大题课外选练及答案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产生了残杀陷害,忠诚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礼义法度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踉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相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