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A.巴黎公社起义B.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C.英国的宪章运动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A.发动“二次革命”B.组织“中华革命党”C.发动护国战争D.发动护法运动

3.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有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C.10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

4.第

18

资本主义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

A.土地B.种子C.农业机械D.仓库

5.15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是指()。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修养

d.有文化

e.有纪律

6.第

27

2000年2月21日,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解决统一的情况或底线是()

A.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B.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

C.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D.如果民进党上台

7.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动的突出表现是

A.地主阶级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B.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C.产生了中国资产阶级

D.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

8.仲裁是当今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途径。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

A.自愿原则B.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C.独立仲裁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

9.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共赢的全球化B.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D.世界各国差距扩大的经济全球化

10.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是

A.反对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

B.反对和批判了宗教神学

C.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先导的作用

D.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

A.民族区域自治B.基层民主C.政治协商D.人民代表大会

12.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着力点,即我们常说的“三德”建设是指()。

A.政治品德、经营道德、思想品德

B.社会公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3.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征是

A.经济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率B.产出与投入的比率C.企业利润与占用资本的比率D.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14.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职业道德中()。

A.爱岗敬业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要求C.服务群众的要求D.诚实守信的要求

15.我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标志是

A.十六大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C.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

16.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因知以进行B.知难行易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D.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17.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里讲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社会基本矛盾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D.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矛盾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19.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地位主要是通过

A.直接投资创办企业实现的B.自身资本积累实现的C.参与制实现的D.个人联合实现的

20.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3.分析题(3题)21.下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的材料:(3)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请你就“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谈谈应采取哪些措施。

22.阅读下列与平均利润率相关的一组材料:

材料1

假定某国有且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4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见下表:

材料2

该国甲部门中M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7c+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7c+4v,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

(1)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3)如何解释甲部门中M、N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4)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23.如何理解“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四、5.简答题(2题)24.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25.简述人类历史上的环境问题。

五、3.分析题(0题)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六、单选题(0题)2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参考答案

1.BC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19世纪30一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ABCD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奋斗的主要表现。ABCD选项正确。

3.BDBD选项。A和C选项表述不准确。

4.ACD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劳动资料的概念,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种子属于劳动对象。

5.ABDE

6.ABCA、B、C三项是讲台湾要从中国“独立”出去,是绝对不允许的,是应该采取断然措施的。民进党上台和拒绝“三通”都不是实质性的问题。

7.CD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也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而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的来源不同,构成复杂。中国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CD选项正确。

8.ABCABC选项正确。D选项是刑法的原则之一,另仲裁主要解决的是纠纷,不是量刑。

9.ABC【参考解析】:经济全球化理应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国家不论大小、不论南北,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实现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10.ABCD

11.B

12.C

13.D

14.A解析: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A。

15.D解析:现代化进入起飞阶段的标志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

16.C[答案]C

[分析]本题最佳选择是C。应该说本题中的四个选项均是中国哲学史上的著名选项,但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并有基础性的认识,当属选项C,所以从最佳选项出发,其它几个选项可以不作考虑。

17.C

18.A解析: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

19.C解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20.B人民群众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并且通过在这个基础上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以及精神领域等方面的活动,来创造历史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21.(1)从资料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2)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目标任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强调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取向这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和政治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只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地推动社会上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第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收入分配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进—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第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以人为本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1)从资料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合理因素,又有不合理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2)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目标任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根据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强调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取向,这就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和政治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只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万众一心地推动社会上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第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收入分配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进—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第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以人为本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2.[答案要点](1)依据题意: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40%甲、乙、丙三部门最终获取利润:甲部门利润=甲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乙部门利润=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丙部门利润=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甲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一50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20=20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10=30(2)第一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趋势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出于对高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总会朝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这一部门聚集的资本越多生产能力越强产量越大从而影响供求关系并导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此时这一部门利润就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这厂部门的利润水平低于其他部门这时这一部门的资本又会主动迁出寻求利润率水平较高的其他部门。如此循环不断反复最终必然导致全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呈现平均化的趋势。第二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在市场上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获得平均利润。第三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少产品的生产价格大于价值从而利润大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率相对较多产品的生产价格小于价值利润小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3)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否认超额利润的存在。在同一部门内那些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工人劳动更为熟练对工人剥削程度较高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而那些工艺和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则连平均利润也很难获取有的甚至还会亏损。(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就是部门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过程是在价值规律指引下自发完成的这对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市场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使商品价格变化不但反映价值变化而且反映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其次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其适应价格变化、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价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最后必须营造合理的市场环境健全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答案要点](1)依据题意: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120/300=40%甲、乙、丙三部门最终获取利润:甲部门利润=甲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乙部门利润=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丙部门利润=丙部门预付资本总额X平均利润率=100X40%=40甲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90=一50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20=20丙部门最终所获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40—10=30(2)第一,利润率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趋势,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出于对高额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求,资本总会朝那些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这一部门聚集的资本越多,生产能力越强,产量越大,从而影响供求关系并导致该部门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此时这一部门利润就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这厂部门的利润水平低于其他部门,这时这一部门的资本又会主动迁出,寻求利润率水平较高的其他部门。如此循环,不断反复,最终必然导致全社会各部门的利润呈现平均化的趋势。第二,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在市场上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资本家只能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要求获得平均利润。第三,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相对较少,产品的生产价格大于价值,从而利润大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攫取的剩余价值率相对较多,产品的生产价格小于价值,利润小于其自身所攫取的剩余价值。(3)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否认超额利润的存在。在同一部门内,那些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较高,工人劳动更为熟练,对工人剥削程度较高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取超额利润。而那些工艺和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企业,则连平均利润也很难获取,有的甚至还会亏损。(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就是部门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过程是在价值规律指引下自发完成的,这对我们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市场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使商品价格变化不但反映价值变化,而且反映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其次,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其适应价格变化、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价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础;最后,必须营造合理的市场环境,健全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3.(1)“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中国革命分步走的科学论断。(2)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两者的关系是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3)在(1)“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中国革命分步走的科学论断。(2)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两者的关系是,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3)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考生除了正面阐述有关理论外,还得分析党内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

24.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第二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第三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第二,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第三,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25.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如栽培植物、驯养动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疏通河道等但是人类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在人类发展的初期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常常由于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一个地区的许多物种破坏了自己的食物来源被迫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这是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和采取的解决办法。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产生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解决了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但是在整个古代农业的自发的发展特别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破坏了大片森林很多地方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些哺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的沃野变成不毛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大量废弃物排向环境引起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的污染自然净化能力下降自然资源再生能力衰减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自从人类诞生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