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_第1页
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_第2页
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_第3页
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_第4页
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因上课的学习课件第1页/共17页第五章

病因

病机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而引发疾病的原因(致病因素)就是病因。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就是病机。概念:第2页/共17页第一节

病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因的相对性

-正常与异常

-原因与结果第3页/共17页第一节

病因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瘀血其他致病因素: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第4页/共17页六淫(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统称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称为“六气”。正常情况下,“六气”不致病。只有在非正常情况下,“六气”才致病。这时才称为“六淫”。——非时之气,反季节…“淫”,太过或不及,所以“六淫”又称为“六邪”。是一切外感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第5页/共17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故称外感病。季节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与生活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可单独使人致病、也可合并使人致病。第6页/共17页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善行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主疼痛)

寒性收引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多挟湿。

第7页/共17页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湿: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缠绵反复;粘滞不尽感)

湿性下趋,易袭阴位。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火(热):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热)易致肿疡。

——五气皆能化火;五志化火第8页/共17页疠气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称疫气、毒气、时气、杂气、异气、戾气、乖疠之气等。致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影响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气候、环境、饮食、预防措施、社会等因素。第9页/共17页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逆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的阴阳气血而发病,病自内生,又称“内伤七情”。第10页/共17页七情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五志分属五脏;“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七情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

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影响病情变化第11页/共17页饮食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饮食不洁:导致胃肠炎、寄生虫病、中毒等。饮食偏嗜:饮食无味偏嗜;饮食的寒热偏嗜。第12页/共17页劳逸过劳:劳力过度: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劳神过度:久视伤血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过逸:过度安逸:久坐伤肉,久卧伤气第13页/共17页痰饮痰饮:痰和饮都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有形无形,怪病属痰痰饮的形成: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致病特点:阻滞气机、气血;致病广泛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重浊粘滞缠绵。P60第14页/共17页瘀血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的形成:

—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而凝滞;

—外伤、气虚统摄失职或邪热迫血妄行,使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第15页/共17页瘀血致病特点病位不一,病症各异。病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疼痛加甚。肿块:固定不移。出血:多紫暗色,或夹有血块。面色皮肤:肌肤爪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