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_第1页
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_第2页
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_第3页
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_第4页
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类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要点(2015.06.)第一页,共49页。1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国务院令253号199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3号2001);《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2000.2.22);《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2003]001号,2003.1.7);2.1.4《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2]222号,2002.8.2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办[2008]70号,2008.9.18);建设项目环评、环评批复、环评执行标准函;各标准、标准解释、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技术规范等。第二页,共49页。2验收监测内容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全面的检查与测试。环保设施分为:1、建设项目为自身污染物达标排放或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而必须采取的治理措施。

2、建设项目为维护其影响的生态环境而必须采取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包括:生态恢复工程、绿化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等。

3、建设项目为满足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对原有污染物一并治理的要求以及为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而承担的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区域污染物排放削减中的污染治理工作而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以新带老”和“区域削减”)第三页,共49页。上述第一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设施、装置、设备a.专用于环境、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b.既是生产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同时又具有环境保护功能;c.用于污染物回收与综合利用;d.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测工作配套;e.用于防止潜在突发性污染事故。第四页,共49页。3验收监测一般工作程序和结果报告形式1)、工作程序第五页,共49页。第六页,共49页。2)、报告形式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只对有一定污染物排放规模和按要求应设有废水、废气、噪声处理设施的污染源进行监测。若编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但监测内容较多的建设项目或有专章分析的,可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第七页,共49页。3)、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报告(表)要求、内容和格式《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要求(试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号,2000.2.22)中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附录四~附录八。“三同时表”采用08年新颁布的三同时表。第八页,共49页。增加《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2003]001号,2003.1.7)六个对照表中内容:验收时执行的环境标准表;环评时污染物总量控制与验收时监测的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推算对照表;环境敏感点验收监测表;污染物(源强)与相对应的治理设施(措施)一览表。第九页,共49页。4)、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表)的时间要求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的项目,应在完成现场监测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编制竣工验收监测表的项目,应在完成现场监测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竣工验收监测表。第十页,共49页。4验收监测执行标准1)、标准管理依据(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7号)《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9号)第十一页,共49页。2)、验收监测采用标准验收监测涉及标准包括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两个部分,评价标准又分为验收监测执行标准和验收监测参照标准。验收监测执行标准作为判定建设项目能否达标排放的标准,是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验收监测参照标准一般不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执行参照标准时,应附加必要说明。第十二页,共49页。3)、标准选用原则(1)环境影响评价时,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文确认的环评执行标准。(2)环评和环评批复确认的评价标准,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需要规定的特殊标准限值。(3)按照现行标准执行(《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2002]222号):当发布实施新的排放标准,或某项污染物排放标准被新发布实施的标准修订废止时,应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并以原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的时间作为项目的建设时间确定执行的标准值。)第十三页,共49页。(4)国家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环函〔2004〕145号)。(5)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由不同行业项目组成,如果污染物分别由不同排放口排放,分别执行不同的行业标准。对于污水混合排放的排污口,原来是根据各类污水最高允许排水量,按权重来计算排污口的混合排放浓度(公式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附录A);2008年后的标准是执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最严格的浓度限值。(6)对于既是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可参照综合排放标准执行;若目前无标准限定的,可参照执行以下标准:a、环评、初设选用的标准执行;b、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允许的进水浓度指标。第十四页,共49页。(7)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功能区划分来确定。(8)监测方法和测试方法选用: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中有相配套的监测方法和分析方法;b、当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附录中配套的测试方法和布点方法被发布实施的标准取代或包含时,按新发布的标准执行;c、其他国家现行的或行业现行的标准测试方法;d、《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水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推荐的测试方法。第十五页,共49页。5验收监测污染因子的确定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环保篇)中确定的需要测定的污染物;建设项目投产后,在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燃料,产生的产品、中间产物、废物(料),以及其他涉及的特征污染物和一般性污染物;现行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有关污染物;国家规定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若该指标无评价执行标准,则不进行评价,仅用于计算总量);厂界环境噪声(包括敏感建筑物噪声);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及生活用锅炉废气中的污染物;第十六页,共49页。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物,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批复中,有明确规定或要求考虑的影响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试生产中已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对当地环境质量已产生影响的污染物;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前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和规定而确定的对环境质量有影响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涉及有电磁辐射和振动内容的,应将电磁辐射和振动列入应监测的污染因子(电磁、电离辐射由辐射站负责验收监测);废水、废气和工业固(液)体废物排放总量。《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要求(试行)》附录一、附录二已列出部分类型废水水质监测因子和废气监测因子及参数。第十七页,共49页。6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频次

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不应少于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次数);对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的建设项目,废气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采3个样;废水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4次;厂界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昼夜各2次;固体废物(液)采样和测试一般不少于6次(堆场采样和分析样品数都不应少于6个);

第十八页,共49页。对污染物确实稳定排放的建设项目,废水和废气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减少,废气采样和测试频次不得少于3个样品,废水采样和测试频次不少于2天,每天3次;

对污染物排放不稳定的建设项目,必须适当增加采样频次,以便能够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对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效率测试和达标排放检测,可采用随机抽测方法进行。抽测的原则为:随机抽测设施数量比例应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量的50%;第十九页,共49页。若需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时,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1~3天、每天1~2次;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不少于3天、采样时间按GB3095-1996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执行(2014-2015我省有的地市已相继按GB3095-2012执行);环境噪声测试一般不少于2天,测试频次按相关标准执行;对考核处理效率的测试,可选择主要因子并适当减少监测频次。第二十页,共49页。7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1)、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负荷达75%以上(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另有规定的按标准规定执行)的情况下进行。水泥行业验收监测期间负荷要求为80%。炉窑测试工况须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或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进行。2)、在无法短期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的建设项目中,对其可以调整工况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的部分,进行分期验收监测,并由建设单位向行政主管部门提请分期验收。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也应分期进行验收监测。3)、对规定的试生产期内,生产负荷无法调整达到75%以上时,在于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对已完工的工程和设备进行验收监测,并注明实际工况情况。第二十一页,共49页。8验收公示依据:《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号)公示材料(不包括涉密建设项目)由验收监测单位按照环办[2003]26号附件《公示材料的内容及格式要求》编写,在提交验收监测报告(表)同时,提交相应的公示材料(包括电子文档)。第二十二页,共49页。9现场监测根据验收监测方案,对建设项目的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治理设施的效率和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对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监测,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第二十三页,共49页。1)、在进行现场监测之前及过程当中,应随时监视验收监测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的运行工况,一旦运行工况达不到验收监测的要求时应停止监测,待工况调整至满足要求时,再继续进行监测。可通过查看中控室、投料情况、污水处理站负荷等方式考评工况。2)、验收监测组应及时处理并统计监测数据,对照有关技术资料,分析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监测过程中存在的有关生产运行工况、处理效率、排放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生产和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整,对监测工作进行调整。第二十四页,共49页。3)、现场监测完成后,应立即对带回实验室的样品进行分析,并尽快对验收监测的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对照验收标准,分析环保设施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和总量、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如存在偶发性原因,可在排除偶发性原因后进行复测。4)、对现场踏勘中提出的整改建议要进行核实是否完成整改。5)、对现场踏勘是存疑或遗漏的事项进行补看。6)、区域污染削减工作的调查。第二十五页,共49页。7)、周边公众的环境影响意见调查a、一般项目采取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或开座谈会的形式;b、调查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是否发生了扰民和污染事故。若建设和试运行期间有污染投诉或比较敏感的项目,尽可能走访或电话咨询当地环保部门其解决情况,并现场走访几户居民了解情况。

第二十六页,共49页。10监测数据合理性判断1)、可根据物料衡算进行核实。2)、厂界环境噪声根据其生产情况变化的差别,声源稳定的,昼夜间差别不大。3)、根据环保设施设计削减率进行核实。4)、污染因子之间的关系核实。5)、监控点和参照点的关系核实,如果结果没有逻辑性,因分析原因并在报告中反映出来。6)、对异常值应考虑剔除。第二十七页,共49页。11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表)的编制

名称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内容上应尽可能满足技术要求的规定,并可根据情况在内容上进行增减。第二十八页,共49页。1)、前言前言主要简述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任务由来。一般包括: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时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监测工作的环境监测站、委托单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现场勘察时间和参加单位等。另外还应包括项目的立项、审批、更改、建设施工单位、开工时间等。前言部分还应包括验收范围和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第二十九页,共49页。2)、验收监测的依据验收监测的依据包括国家有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办法和技术规定,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有关建设项目工程环保工作的意见和批复,开展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依据,工程建设中有关环保设施设计改动的报批手续和批复文件,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自检报告,其他有关需要说明问题和情况及其有关资料或文件等。第三十页,共49页。一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2003]001号《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办[2008]70号,2008.9.18);2.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2012.7.3);第三十一页,共49页。《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2002]222号,2002.8.21.)等标准解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立项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使用标准的函;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试生产复函;初步设计批复(针对市政或国债项目);验收监测委托书。第三十二页,共49页。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基本情况、生产工艺简介、环保设施和相应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情况、环保设施试运行情况等。第三十三页,共49页。工程基本情况包括工程所处的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工程占地面积(附厂区总平面图);工程总投资,工程环保设施投资;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单位与时间,初步设计完成单位与时间,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建设开工日期;投入试运行日期;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包括工程变化情况)。生产工艺简介包括主要生产工艺原理、流程、关键生产单元,(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水量平衡表(或水量平衡图)。环保设施和相应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情况包括对各生产单元所产生的污染物、环保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方式等列表或简述(附产污流程图)。“以新带老”的要求,除用文字简要描述外,最好以表格形式将环评要求与实际建设情况加以对照。列出环评报告书(表)中提出的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与验收时实际建成的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对照表。第三十四页,共49页。4)、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建议及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或环保行政部门对本项目的环保要求等(主要应参见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要求)。第三十五页,共49页。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以环评时执行的环境标准与验收时执行的环境标准对照表的形式,列出具体的标准名称、标准号、标准类别和标准值。标准列出的顺序为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标准。第三十六页,共49页。6)、验收监测的结果和分析评价

监测期间工况分析:应给出监测期间,能反应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还应计算出实际运行负荷。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进行情况和结果。分别对废水、废气和厂界环境噪声、工业固(液)废物、无组织排放源监测内容和厂区附近的环境质量监测内容进行编写,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第三十七页,共49页。(1)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必要时附示意图。(2)验收监测因子、频次;(3)采样、监测分析方法和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依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应写出标准号);(4)用相应的验收评价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出现超标或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时的原因分析等。(5)列出:验收时执行的环境标准表;环评时污染物总量控制与验收时监测的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推算对照表;环境敏感点验收监测表;污染物(源强)与相对应的治理设施(措施)一览表。第三十八页,共49页。

关于总量控制总量控制1)、列出环评时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与验收监测时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对照表。2)、总量控制指标:国家和四川省总量控制指标;十二五期间指标为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总量计算值若超过环评预测值,需查找环评的计算方式,并在该章节中对此作出解释;如果环评预测有误,则不进行比对。4)、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有“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情况等的项目,需计算削减量,明确属于减排或增产不增污的项目。5)、余热发电、瓦斯发电等减少能源消耗的项目都属于节能减排项目,可根据标煤量计算二氧化硫削减。第三十九页,共49页。7)区域削减和等量淘汰等量淘汰已落实的证明由环评时承诺淘汰的政府或同级经信委出具,需红头文件、有编号和盖章。第四十页,共49页。8)、卫生防护距离内搬迁问题对环评批复核准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情况进行描述,若搬迁完毕,请政府(原则上是县级政府)出具搬迁完毕的证明(红头文件、有编号和盖章)。若正在搬迁,描述搬迁进度和政府计划;了解建设单位搬迁资金的赔付情况;若搬迁工作尚未开展,但建设单位采取补偿经费的方式对居民进行赔偿,可在报告中反映出来。第四十一页,共49页。9)、环境管理检查建设项目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环保设施实际完成及运行情况(其中包括:按规定或设计的流量计量装置、监测设施、监测孔与监测平台,排水管网,各种堆存场的建设,各种必要的标志设置等);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情况;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

第四十二页,共49页。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和仪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