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五单元第4课毛泽东【学习目标】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重点难点】毛泽东开辟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过程,和曲折艰难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毛泽东一生思想理论自我发展、完善的原因和对毛泽东一生的客观评价。【自主学习】一、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家庭。少年时接受早期启蒙教育,之后进入求学,开始接触近代科学知识.1913年考入.1918年4月,毛泽东与和成立了湖南先进青年的社团1918年8月,毛泽东离开湖南到了,听了李大钊做的《》的演讲,开始了解十月革命和,后来广泛阅读《》,并于1920年底成为坚定的。1921年毛泽东到参加了成立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从此走上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革命道路。
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1、第一个时期是1921—1927年,这段时期毛泽东主要领导工农运动,是其革命思想理论萌芽时期。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回到了湖南,积极从事运动,发动了领导了大罢工和的罢工斗争.在这期间,毛泽东到广东主办了,并领导了农民运动。2、第二个时期是1927—1931年,毛泽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胜利的革命道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在召开,批判陈独秀的错误,确定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著名论断,并在同年秋领导了起义.随后开创了一条以、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时期,毛泽东相继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提出“"思想,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3、第三个时期是1932—1935年,在红军三次反围剿期间,以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了的领导权,排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年1月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和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四、从延安走向北京(1)1935—1945年,毛泽东领导中共和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成熟起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联合,建立;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毛泽东预见到这是变为的关键,确定了西安事变的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了著名的《》,得出“抗日战争是,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的结论是;1942年他领导全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提倡,反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2)1945—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抉择。毛泽东参加了重庆谈判,签订《》.但国民党破坏,挑起。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和;签发《》,实行的土地制度,最终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1949-1952年底,主要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1953—1956年底,主要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对的探索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思路;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重要讲话,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特别是提出要正确处理的矛盾和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运动。1966年又发动了“",使“左"倾错误发展到高峰。这一切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3、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他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犯了“左”的错误,但是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堂检测】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192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