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备课教案模板_第1页
面塑备课教案模板_第2页
面塑备课教案模板_第3页
面塑备课教案模板_第4页
面塑备课教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塑备课教案模板

乡村传统艺术鉴赏——面塑

目录

一、起源面塑起源

二、面塑特点

三、面塑的教学目标

四、面塑的教学重难点

五、课时教案

一、面塑起源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

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

“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

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

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

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

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

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东京

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

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

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

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

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

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

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

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

优美、精巧。

简单地说,面塑就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

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

兼备却并非易事。

二、面塑特点

面塑艺术的特点:

1、颜色丰富;

2、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3、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

经过李同忠老师对面塑的长期摸索,现在的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

变形、不褪色,此面塑结合农村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抓住特征进行塑

造,既给孩子们玩乐又增强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三、面塑教学目标

1、学习面塑的基本常识和历史,学习面塑造型方法,感受面塑的艺

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和创造能力,产生对形态的敏感性。

2、培养学生对本土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树立艺术的民族自豪感,

弘扬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面塑的教学重点、难点

1、面塑的造型手法,如搓、捏、刻等。

2、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塑造。

五、面塑课时教案

第1课时:面塑小老鼠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老鼠图片,欣赏,并说一说老鼠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小老鼠),说一说像不像?(生:、、、),哪

里像?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小老鼠。

二、学习新课: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比较可爱,或黄色、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一端)扎大

约三指长的铁丝。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小水滴状。

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头尖肚大。

C捏眼、鼻、耳D:捏四肢,尾巴。

E剪开嘴巴,用白色细丝作为胡须。

F把尾巴缠绕在筷子上。

G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

师激发学生课堂的情趣,并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创

作空间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探究的好习惯,进而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大胆想像。

创作之前老师要提几个小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自己创新;

2、同学在制作时要保持卫生,工具不要随处乱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可以从制作过程;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从创。作的扔;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内容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

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以鼓励。

第二课时:面塑牛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牛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牛),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牛),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牛》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黄色或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牛

头。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

头稍尖肚大、圆润。

C捏眼、耳(压出耳窝)

D:捏四肢,(在四肢下方扎架,便于四肢站立)牛尾巴上细下粗。

E嘴巴,用圆形黄色按在嘴上,在上方扎出鼻孔,再剪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3课时:面塑小老虎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老虎牛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虎),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虎),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示

课题《面塑小老虎》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黄色、白色、黑色、红色。

2、师讲解制作过程:

: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3、捏面:

a:选择面团进行揉搓,形似椭圆状。

b把面糊在筷子头上,捏圆润,头上稍窄下宽。

C捏虎肚,上细下粗,再用白色贴到虎肚上

D:捏面部:眼、胡须(用白色的面搓成形似水滴状,然后捏扁,压出

痕线)、耳朵要压出耳窝。

E嘴巴,用红色搓成圆形,在挑出嘴形,用白色搓成细条放在嘴里,

用塑刀压出牙齿。

F对虎身、虎尾进行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4课时:面塑小兔子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兔子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小兔子),说一说像不像?(生:、、、),哪

里像?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兔子),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

出示课题《面塑小兔子》

二、学习新课:

师讲解小兔子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白色,玫红色、绿色、大红色。

2、: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3、捏面:

a:选择白色面后进行捏头,形似椭圆状。上头稍窄下头宽。与虎头相

似。

B捏耳,耳朵长是兔子的主要特征,用白色的面搓成长圆柱形,上头

尖,下头粗,再用细铁丝穿到耳朵上,安在头上。压出耳窝,再搓出两条

红色细线压在耳窝中。

C胡须与老虎胡须相同。

D肚子圆、稍短。

E嘴巴,用圆形红色安上,再用塑刀压出嘴形。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5课时:面塑龙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龙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龙),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龙),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示

课题《面塑龙》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6课时:面塑蛇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蛇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蛇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蛇),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蛇),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示

课题《面塑小蛇》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7课时:面塑羊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羊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羊),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羊),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羊》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黄色或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羊

头。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

头稍尖肚大、圆润。

C捏眼、耳

D:捏四肢,(在四肢下方扎架,便于四肢站立)。

E嘴巴,在上方扎出鼻孔,再用剪刀剪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8课时:面塑小猴子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猴子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猴子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猴子),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

像?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猴子),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

出示课题《面塑小猴子》

二、学习新课:

是讲解小猴子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黄色、大红色等。

2、: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3、捏面:

a:选择黄色面后进行揉搓捏脸形,上宽下窄,下巴微翘。用红色搓出

三个圆(很小),形成三角形状(三个圆点要紧靠在一起)沾在面部上。

然后把三个圆点压扁。安上眼、嘴,最后额头压出线,挑出鼻孔

b身体,同兔身,但要瘦。然后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上细下粗。

C捏耳,搓两个圆点安在面部两侧,最后压出耳窝。

D:捏四肢。尾巴,猴子的尾巴较长,让它卷在竿子上即可。

E嘴巴,用白色圆球安上,再压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9课时:面塑鸡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鸡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鸡),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鸡),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鸡》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黄色或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鸡

头。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

头稍尖肚大、圆润。

C鸡翅是难点,应选择三种不同颜色中间粗,两头细,然后用手朝一

个方向搓(注:两头搓)再压扁即可。

D: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时注

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10课时:面塑狗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狗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狗),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狗),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狗》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黄色或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狗

头。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

头稍尖肚大、圆润。

C捏眼、耳(压出耳窝)

D:捏四肢,(在四肢下方扎架,便于四肢站立)狗尾巴。

E嘴巴,在上方扎出鼻孔,再用剪刀剪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11课时:面塑小猪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猪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猪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猪),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猪),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猪》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白色。

2、扎架:

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捏出脸型,如兔脸。

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头稍尖肚大、圆润。

C捏眼、耳(捏似小水滴状,然后捏扁,绕在头上)D:捏四肢,在四

肢头上接黑色作为猪蹄。

E鼻子,用圆形白色按在脸部,在上方扎出鼻孔(注:鼻子稍大),

再用红色搓成圆点安在鼻子下方,用竹签戳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12课时:面塑马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马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马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马),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马),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马》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或黄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马

头。

3、捏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

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头稍尖肚大、圆润。与牛相似,只是在马

头部安上马鬃(注:搓成细长条安在马头及背部,用剪子剪出马鬃)C捏眼、

耳(压出耳窝,可参考牛的制作)

D:捏四肢,(在四肢下方扎架,便于四肢站立)马尾巴上细下粗。

E嘴巴,用圆形黄色按在嘴上,在上方扎出鼻孔,再剪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一课

面塑简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

(了解)

2、试一试,学一学,做一件面塑作品。重、难点:

重点:是欣赏中国的民间面塑。

难点:是引导学生懂得欣赏民间面塑的表现手法,如夸张等。

教学准备

教师:民间面塑作品实物,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面塑作品实物,引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简单介绍: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

传于全国各地。

2、出示投影,欣赏各类面塑:(1)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特点?(色彩

妍丽,热烈又强烈的对比)

(2)看“孙悟空”哪些地方特别精巧?(服装,头饰,色彩斑澜,多

姿多彩。)(3)看书中范图,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喜欢什么?(学生各抒

已见)。

三、提出作业要求:请你用彩泥也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学生制作,教师

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范作,能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色彩

鲜艳,制作较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B类作业: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

色彩鲜艳,构思新颖,制作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五、课堂小结:

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传全国各地。通

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

反思:民间艺术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自然朴实,天真淳厚,

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心灵纯真,有一课没有受

到世欲观念污染的“真心”,他们满怀兴趣观察眼前的一切,艺人的一招

一式,魔术师般的手,使他们惊奇。艺人塑造的作品,生动而富有情趣,

色彩妍丽、热烈的对比,迎合了儿童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难怪孩子们

一见钟情。

面塑塑造的主题大都从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中攫取,难能可贵的是艺

人的手中,常常将自己对“是非善恶”的感情因素体现在对人物造型的

“夸张”处理之中,使小小的面人也带有充沛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色

彩正是今天大都市中流行的机制电子玩具所缺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面塑的文化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课

面塑基本手法活动目标:

1、初步会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

造自己的作品

三、难点:

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团圆

怎样把面团得圆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压扁

分别学会几种不同的压法,注意掌握压的力度。

搓条

分为两种

一种为单色泥条,搓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可反复搓,直至搓至粗细一致。

第二种为彩色泥条的搓发,在搓的时候只能按一个方向搓四

粘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尖刀轻压五

认识工具面塑主要用双手来制作,但为了我们把作品做的更好,我们

会要一些辅助工具,如小型塑刀,剪刀,梳子,镊子等

学生用一团面泥练习各种技法,熟悉面泥,感受面泥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三课

面塑—太阳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制作太阳娃娃。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3、在面塑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粉团,泥工板,一次性小盘子若干,牙签、剪刀、活动过程

一、

示太阳娃娃,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一次性盆子),噢,他们在这里,怎样能让他们更加漂亮呢?

(自由讲述)

1、(出示装饰好的太阳娃娃)提问:你们瞧,这些娃娃漂亮吗?有

眼睛、鼻子、嘴巴,谁知道是用什么做的?(讨论、讲述)

2、用彩色的面团做的,教师示范用面团做娃娃的脸、嘴巴等器官。

复习巩固团圆、压扁、搓等技能。

三、学生制作太阳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要什么颜色就拿什么颜色,脸和其他器官不要用一样的面团。

2、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3、指导个别学生制作娃娃。

四、评价作品

启发和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后将娃娃布置在主题面板上

第四课

脸谱制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

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

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

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三、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脸谱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脸谱作品。

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脸谱?

3、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

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

道什么信息?

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四)评价

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

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五课花卉的制作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

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面泥.牙签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塑花呢。同时介绍面塑花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

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

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

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

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

黏合力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四用面来制作一朵玫瑰花

教师演示花的制作五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六评评我们的作品:

第六课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

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花卉。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花卉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

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

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说说我的课堂感悟:

第七课

面塑《吉祥猪》

活动背景:

面塑是学生最喜欢活动之一,通过制作一件件生动的作品,传达学生

想说的话。根据学生喜欢面塑活动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面塑的研究

和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分为美术和手工两个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认

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在面塑方面的练习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相对薄弱。

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较棒,结合学生对小猪

的喜欢,我设计了这个面塑活动,满足学生对面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创

作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猪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竹签、棉棒、课件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猪胖胖的,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一起

用面来做一做吧!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猪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

再看看小猪的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猪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

图案。

3、请你们给小猪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图

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小猪的身体。

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因为小猪是

胖胖的,这回面要多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

了缝隙,你可以用小手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

还要轻轻的搓一下,把它搓成椭圆形状。

2、小猪的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猪的两只耳朵。小手打成八字行,在椭圆行的

一头轻轻的捏一下,再轻轻的捏一下。轻轻的弯一下,尖尖的小耳朵就做

成了。小猪有个大大的鼻子,我们把它这里捏一个长方形的形状,用你的

小牙签(棉棒)在上面弄两个洞。小猪还有四条短短的腿,这里捏一下,

一条腿,两条腿,后面再捏两条腿,轻轻的捏一下,小猪就做好了。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猪的眼睛,把它加在小耳朵的下面。

千万别忘记小猪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弯弯的。我们取一点面,放

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小长条,绕一个小圆圈,把圈的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

猪身体的后面。

4、选择色彩进行装饰

用棉棒沾调好的颜料,给小猪的身体进行装饰。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猪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出猪

的动态和完善猪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猪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2、教师简要点评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

第八课

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白兔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牙签、棉棒、课件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还记的小白兔的儿歌吗?谁告诉我小白兔有什么特点。我们来

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白兔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再看看小白兔的身上

有什么样图案装饰方法?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白兔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和图案。

3、请你们给小白兔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

图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身体。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

这回面要少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了缝隙,

你可以用手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还要轻轻的

搓一下,把它搓成圆形状。

2、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白兔的两只耳朵。先撮圆球,再把它分成两份,

搓成两根一样长的泥条压扁,再轻轻的捏一下。小白兔有个小小的红鼻子,

用你面塑工具在鼻子下面压出嘴。腿的做法可以分出手和脚。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白兔的眼睛,把它加在小鼻子的上面。

千万别忘记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我们取一点面,放在手心里,搓

成一个小长条,把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白兔身体的后面。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小白兔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

出它的动态和完善白兔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白兔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第九课

小动物小组研究

1.欣赏引入

视屏显示:在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快快乐乐、无

忧无虑。(注:这些小动物是用面塑造出来的)

问:在这幅画面中,你注意到哪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模仿出来,让同学

们猜一猜吗?

请几个同学模仿不同动物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

2.概括分析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简单地说出或模仿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老虎吼叫的声音)欣赏书中老虎作品,

引出课题。

视频展示面塑“虎”的各种造型。

3讲授新课

问:你们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个美丽、

可爱的动物形象。

板书课题:民间面塑——小动物小组研究:这些可爱的老虎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的?这些作品是如何突出表现老虎的特点的?小组讨论:观察、

分析老虎的特征。

4.人文鉴赏讲解作品,渗透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书中的民间艺术家制作的精美面塑艺术品。

5.讲解、演示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教师:同学们想象出

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把这些小动物用彩面塑造出来。同学们想

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们要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比一比,

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出的方法最多、最好。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学生结合制作彩泥的经验,小结:通过揉、捏、搓、粘等简单的方法

就可以制作出可爱的小动物了。(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

压、剪、拧、捻„„)方法最多、最好。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6.自主创作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思考:面塑的“小动物”和现实中的小动物一样吗?在设计时应注意

些什么?

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塑造你喜欢的某一动物。

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7.鼓励、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构思独特的面塑作品。

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学生课堂评价:

第十课

西游记人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有认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捏等泥工技

能,表现西游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

2.发展塑造能力和立体形象表现力。

3通过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加以塑造。

活动准备:

1.《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2.面泥若干、剪刀、切刀。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用面泥来做西游记人物,你想做谁?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发言。(我想做孙悟空,先团个圆形做他的头,再做个椭

圆形的身体,最后搓长条形的胳膊和腿。)

2引导学生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教师提问:“孙悟空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

僧和沙和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孙悟空的脸是红红的,可以先做三个红色的小圆,

压扁后排列好,在加上两个黑黑的小眼珠;

孙悟空瘦,猪八戒胖,唐僧带帽子,穿袈裟。沙和尚带着一串大大的

佛珠;猪八戒的鼻子和嘴大大的,突出来。可以用手把鼻子拉出来,再

用切刀切出嘴巴„„)

老师示范孙悟空脸和猪八戒嘴的做法。

3.交代要求,学生捏塑,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需要工具,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

里来找。

老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制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塑出不

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构思。

鼓励多塑几个人物,并尽量塑出不同人物的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创造谈谈我的创作心得:

少年宫面塑教学设计

第一课

面塑简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

(了解)

2、试一试,学一学,做一件面塑作品。

重、难点:

重点:是欣赏中国的民间面塑。

难点:是引导学生懂得欣赏民间面塑的表现手法,如夸张等。

教学准备

教师:民间面塑作品实物,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面塑作品实物,引入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简单介绍: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

传于全国各地。

2、出示投影,欣赏各类面塑:

(1)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特点?(色彩妍丽,热烈又强烈的对比)(2)

看“孙悟空”哪些地方特别精巧?(服装,头饰,色彩斑澜,多姿多彩。)

(3)看书中范图,你最喜欢哪件作品,喜欢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三、提出作业要求:请你用彩泥也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学生制作,教师

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范作,能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色彩

鲜艳,制作较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B类作业: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泥试做一件面塑作品。

色彩鲜艳,构思新颖,制作精细,有儿童生活情趣。

五、课堂小结:

面塑也叫“面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广泛流传全国各地。通

过欣赏民间面塑作品,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传统。

反思:

第二课

面塑基本手法活动目标:

1、初步会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技法创

造自己的作品

三、难点:

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团圆

怎样把面团得圆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压扁

分别学会几种不同的压法,注意掌握压的力度。

搓条

分为两种

一种为单色泥条,搓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可反复搓,直至搓至粗细一致。

第二种为彩色泥条的搓发,在搓的时候只能按一个方向搓四

粘合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尖刀轻压五

认识工具

面塑主要用双手来制作,但为了我们把作品做的更好,我们会要一些

辅助工具,如小型塑刀,剪刀,梳子,镊子等

学生用一团面泥练习各种技法,熟悉面泥,感受面泥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三课

面塑—太阳活动目标:

1、初步运用团圆、压扁、粘合、搓等技能制作太阳娃娃。

2、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3、在面塑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粉团,泥工板,一次性小盘子若干,牙签、剪刀、活动过程

一、

示太阳娃娃,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一次性盆子),噢,他们在这里,怎样能让他们更加漂亮呢?

(自由讲述)

1、(出示装饰好的太阳娃娃)提问:你们瞧,这些娃娃漂亮吗?有

眼睛、鼻子、嘴巴,谁知道是用什么做的?(讨论、讲述)

2、用彩色的面团做的,教师示范用面团做娃娃的脸、嘴巴等器官。

复习巩固团圆、压扁、搓等技能。

三、学生制作太阳娃娃,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要什么颜色就拿什么颜色,脸和其他器官不要用一样的面团。

2、播放优美的音乐,创设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

3、指导个别学生制作娃娃。

四、评价作品

启发和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后将娃娃布置在主题面板

第四课时:面塑蛇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蛇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蛇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蛇),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蛇),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示

课题《面塑小蛇》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二)学生自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五课花卉的制作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

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

花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面泥.牙签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吧!二形象回忆作品赏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塑花呢。同时介绍面塑花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

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

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

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

黏合力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四用面来制作一

朵玫瑰花教师演示花的制作

五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六评评我们的作品:

第六课花卉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

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花卉。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花卉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

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

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第七课

面塑《吉祥猪》

活动背景:

面塑是学生最喜欢活动之一,通过制作一件件生动的作品,传达学生

想说的话。根据学生喜欢面塑活动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面塑的研究

和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分为美术和手工两个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认

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在面塑方面的练习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相对薄弱。

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较棒,结合学生对小猪

的喜欢,我设计了这个面塑活动,满足学生对面塑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创

作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猪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竹签、棉棒、课件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猪胖胖的,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一起用面来做一做吧!我们来看

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猪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再看看小猪的身上有什么

样的花纹和图案?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猪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和

图案。

3、请你们给小猪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图

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小猪的身体。

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因为小猪是

胖胖的,这回面要多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

了缝隙,你可以用小手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

还要轻轻的搓一下,把它搓成椭圆形状。

2、小猪的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猪的两只耳朵。小手打成八字行,在椭圆行的

一头轻轻的捏一下,再轻轻的捏一下。轻轻的弯一下,尖尖的小耳朵就做

成了。小猪有个大大的鼻子,我们把它这里捏一个长方形的形状,用你的

小牙签(棉棒)在上面弄两个洞。小猪还有四条短短的腿,这里捏一下,

一条腿,两条腿,后面再捏两条腿,轻轻的捏一下,小猪就做好了。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猪的眼睛,把它加在小耳朵的下面。

千万别忘记小猪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弯弯的。我们取一点面,放

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小长条,绕一个小圆圈,把圈的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

猪身体的后面。

4、选择色彩进行装饰

用棉棒沾调好的颜料,给小猪的身体进行装饰。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猪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出猪

的动态和完善猪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猪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2、教师简要点评学生的作品,学生自评:

第八课

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面塑造小白兔的形象,感受用面塑形的乐趣。

2、装饰面塑作品。活动准备:

揉好的面、牙签、棉棒、课件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还记的小白兔的儿歌吗?谁告诉我小白兔有什么特点。我们来

看一下大屏幕,看看小白兔身体、头都是什么样的?再看看小白兔的身上

有什么样图案装饰方法?

二、师生共同欣赏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的头、身体的位置以及大小。

2、请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你看到小白兔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和图案。

3、请你们给小白兔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

图案进行设计呢?

三、示范讲解

1、身体。

师:首先,要取出一团面,把它放在手心里,把它捏软。这回面要少

一些。我们把它团圆,如果在团圆的过程中,你看到了缝隙,你可以用手

捏一下,然后在团圆。瞧,这样的圆可不行,我们还要轻轻的搓一下,把

它搓成圆形状。

2、耳朵和四条腿

师:接下来我们来捏小白兔的两只耳朵。先撮圆球,再把它分成两份,

搓成两根一样长的泥条压扁,再轻轻的捏一下。小白兔有个小小的红鼻子,

用你面塑工具在鼻子下面压出嘴。腿的做法可以分出手和脚。

3、眼睛和尾巴

师:最后,我们取一点面,做小白兔的眼睛,把它加在小鼻子的上面。

千万别忘记的尾巴,它的尾巴是短短的、我们取一点面,放在手心里,搓

成一个小长条,把一头轻轻的固定在小白兔身体的后面。

四、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1、指导能力弱的学生做出小白兔大致的形象,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做

出它的动态和完善白兔的形象。

2、学生给做好的小白兔进行装饰时,提醒学生设计好

五、展示、分享,合影留念。

1、请学生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第九课

小动物小组研究1.欣赏引入

视屏显示:在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快快乐乐、无

忧无虑。(注:这些小动物是用面塑造出来的)

问:在这幅画面中,你注意到哪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模仿出来,让同学

们猜一猜吗?

请几个同学模仿不同动物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

2.概括分析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简单地说出或模仿出动物的基本特征。

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老虎吼叫的声音)欣赏书中老虎作品,

引出课题。

视频展示面塑“虎”的各种造型。

3讲授新课问:你们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

造一个美丽、可爱的动物形象。

板书课题:民间面塑——小动物小组研究:这些可爱的老虎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的?这些作品是如何突出表现老虎的特点的?小组讨论:观察、

分析老虎的特征。

4.人文鉴赏

讲解作品,渗透人文知识。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书中的民间艺术家制作的精美面塑艺术品。

5.讲解、演示演示:用搓花条的方法搓一条蛇。教师:同学们想象出

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把这些小动物用彩面塑造出来。同学们想

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们要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过程,比一比,

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出的方法最多、最好。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学生结合制作彩泥的经验,小结:通过揉、捏、搓、粘等简单的方法

就可以制作出可爱的小动物了。(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

压、剪、拧、捻……)方法最多、最好。

板书:设计:概括、夸张、特征突出。

6.自主创作

及时辅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思考:面塑的“小动物”和现实中的小动物一样吗?在设计时应注意

些什么?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塑造你喜欢的某一动物。

两人一组交流,选择可行的、较好的方案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7.鼓励、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那些构思独特的面塑作品。

还有什么办法能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

学生课堂评价:

第九课时:面塑牛

一、欣赏:

1、学生自己收集小牛的图片,欣赏,并说一说牛的主要特征。

2、欣赏老师的作品(牛),说一说像不像?(生:、、、),哪里像?

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朋友,其实大家对它并不

陌生(小牛),我们今天就利用这种材料来学习制作一件简单的作品。出

示课题《面塑小牛》

二、学习新课:小牛制作过程:

(一)师讲解制作过程:

1、选色,玫红色、黄色或大红色。

2、扎架:

a:选择一根一次性的筷子

b:用一根细铁丝在筷子头上扎大约三指长的铁丝(两端)。再折出牛

头。

3、捏

面:

a:选择面后进行揉搓,形似长条状。肚稍大b把面糊在架上,捏圆润,

头稍尖肚大、圆润。

C捏眼、耳(压出耳窝)

D:捏四肢,(在四肢下方扎架,便于四肢站立)牛尾巴上细下粗。

E嘴巴,用圆形黄色按在嘴上,在上方扎出鼻孔,再剪出嘴巴。

F装饰修正。

(二)学生自

主活动创作要求:

1、创作时可以借鉴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添加自己创意;

2、同学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制作时注意卫生。

3、注意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评价学

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从创作的内容等多方

面评价;学生可以之间互评。教师要及时给以肯定认可并给予鼓励。

第十课

西游记人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有认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搓长、团圆、连接、捏等泥工技

能,表现西游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

2.发展塑造能力和立体形象表现力。

3通过比较探索人物的不同特征加以塑造。

活动准备:

1.《西游记》人物范例或图片。

2.面泥若干、剪刀、切刀。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用面泥来做西游记人物,你想做谁?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发言。(我想做孙悟空,先团个圆形做他的头,再做个椭圆形

的身体,最后搓长条形的胳膊和腿。)

2引导学生观察孙悟空等人物的特征。

教师提问:“孙悟空的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做?猪八戒呢?唐

僧和沙和尚呢?”

学生

讨论后回答。(孙悟空的脸是红红的,可以先做三个红色的小圆,压

扁后排列好,在加上两个黑黑的小眼珠;

孙悟空瘦,猪八戒胖,唐僧带帽子,穿袈裟。沙和尚带着一串大大的

佛珠;猪八戒的鼻子和嘴大大的,突出来。可以用手把鼻子拉出来,再

用切刀切出嘴巴……)

老师示范孙悟空脸和猪八戒嘴的做法。

3.交代要求,学生捏塑,教师指导。

教师:“请你自己试着做做看,如果需要工具,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

里来找。

老师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制作对象,引导能力强的塑出不

同的动态特征。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构思。

鼓励多塑几个人物,并尽量塑出不同人物的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创造谈谈我的创作心得:

第十一课

脸谱制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脸

谱或者人物全身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

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学习用

技法创造自己的作品。

难点: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三、教具、学具

面泥、面塑配备工具、牙签、剪刀、小块卡纸、面塑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工具携带情况,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脸谱的玩具,请学生欣赏面塑脸谱作品。

2、提出问题: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脸谱?

3、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看书,请他们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学习的?

2、针对学生问题共同分析。

3、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演示一些学生不懂的制作方法。

5、做到一定时间停下来开始请学生提出问题:关于面塑你还打算知

道什么信息?

6、示大师的作品,请同学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自己的作品的。

(四)评价

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

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民间面塑》参考教案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

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

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

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

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

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

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

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

黏合力

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1/2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动手操作

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

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三、自主创作

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

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

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

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

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

葩。

札记:受到幼儿园自治教具的启发,我鼓励有条件的家庭用面粉、凡

士林和水粉色自制捏面人那种面。因为这种自制的彩泥手感好色彩鲜艳,

关键是量大。孩子们喜欢,制作效果也不错。

2/2

大班教案《泥塑、面塑欣赏》

活动目标:

1、了解泥塑面塑的造型和色彩搭配的特点,感知泥塑艺术朴素的美。

2、发展泥塑面塑技能,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和灵活。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形态的泥玩具或图片,《泥娃娃》的磁带

2、用于泥塑的材料活动过程:

1、导入欣赏泥玩具

师:小朋友看一下图片,那些玩具都有什么特征?(幼儿举手回答)

请幼儿欣赏《泥娃娃》的歌曲。

2、教会并鼓励幼儿制作泥玩具,指导幼儿。

3、给自己制作的泥玩具起名字。如:可爱精灵、小鲤鱼等等

4、把幼儿制作的泥玩具展示欣赏。

活动延伸:

1、可以把泥玩具图上颜色。

2、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认识面塑教师提问:小朋友,这些漂亮的东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

字叫什么?谁能告诉我,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并总结。

面塑,也叫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小麦面为主料,

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

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的面塑大

家都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

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

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

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你最喜欢那件面塑作品?为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指导幼儿从造型、色彩、神态等几个方面来总

结。

5册

第二课民间面塑

民间面塑艺术种类繁多,大致有“面人”、“面花”、“面盏”等。

面塑源于民间的面食艺术,也吸收了泥塑的技艺手法。现存最早的面塑是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面塑俑。清代出现以做面塑为生计的手艺人,如山

东菏泽的王清源、郭湘云。

“面人”题材多为嫦娥、孙悟空、关公等神话人物和戏曲人物,制作

原料主要是特白小麦粉、糯米粉。一般先将面粉、糯米粉、蜂蜜、防腐剂

等加水拌和蒸熟,后以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分别加入面中

做成色面。工具主要是一把塑刀和竹针,运用揉、捏、剪、挑、压、粘、

贴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有的还用羊毛、羽毛、棉花等制作人物的胡须、

装饰之类。我国近代出现了许多面塑艺师,如汤子博、郎绍安,有经验的

面塑老艺人能捏出上百种人物,在现实中寓入想象,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汤子博(1882—1971),捏塑艺术家,创造出“核桃面人”(把核桃

壳修饰后,在其内陈设面人),代表作品有“钟馗”、“三英占吕布”、

“洛神”等。他可以制作出细如发丝、薄如纸片的面塑形象,形神兼备,

色彩明快,风格通俗而不媚俗、富丽而不失典雅。

“豆面灯”,俗称“面盏”。我国黄河流域一代农村,在正月十五前,

用玉米粉掺以豆粉、白面粉制成面灯,民间称“灯花”。这种制作与民间

占卜丰收与否有关。有的制作按月进行,共捏十二盏,上盘小面龙,寓意

风调雨顺、五谷满仓。还有种面灯根据家庭成员生肖捏制而成,既可观赏

也作油灯使用,也有些地方过了正月十五将这些面灯蒸熟吃下,以示祈福

免灾。

“面花”也称“花馍”,我国很多地方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

河南等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制大馍、枣花、元宝人、元宝

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

节做面燕;七巧做“巧饽饽”,形如石榴、桃、虎、狮、鱼等;四月,

出嫁女儿给娘家做“面鱼”,象征丰收;寒食节上坟做“蛇盘盘”以示

灭毒消灾;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

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因不同岁时和用途而各有不同。

春节民俗民间面塑: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中国节日风俗,春节民

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

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

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

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

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

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

讲究礼物。陕西面塑

面花,俗称“花花馍”、“礼馍”,属面塑艺术,广泛流传在陕西民

间,是四时八节、人生礼仪中亲戚往来的必备礼品,是联结亲友关系的纽

带,是陕西农村使用最广泛的民俗礼品。

在民间由于面花具有浓厚民俗特色艺术,村村户户的普通百姓家都能

做一手漂亮美观的“花馍”。华县农村女儿出嫁时,娘家要送集虎头、龙

身、鱼尾为一体的“大谷卷”花馍。澄城县过春节讲究蒸双鱼、双鸡的坠

灯馍、虎馍、枣山和十二生肖造型的面花习俗。彬县正月十五有“追婿看

女”送面花的习俗。西府岐山县二月二有送“花花”的习俗。合阳县洽川

清明节娘家有给第一年出嫁的女儿送“娃女”面花的习俗。端午节是看女

的重要日子,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做一对娃娃插花馄饨。韩城农村七月七

———乞巧节,传说中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给男孩子蒸“砚台

馍”,给女孩蒸“簸兰馍”,祝愿女儿心灵手巧。八月十五和九九重阳节,

长安和渭北有送“九座糕”面花的习俗,讲究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面花,

一直送到女儿生育。九座糕主糕有三四层高,像竹筛那样大,每层都垫有

红枣,意在日子红红火火。八个糕是:鱼儿变娃糕、狮子糕、老虎糕、鸭

子糕、桃糕、鹿糕、石榴糕、秋叶糕。还有一些民间纪念活动的精美面花,

如大荔县阿寿村纪念大医学家孙思邈的系列面花。农村造屋上梁时,亲戚

要送花贡馍和鸡造型的面花,意在“上梁大吉”。清明节有祭祖面花,造

型很大,要两个人抬,颇为壮观。

这些面花贴近生活,内涵丰富,造型千姿百态、粗犷生动、夸张变

体;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洁白如玉;大的有一米多高,要用三四十斤

面做成;小的则玲珑剔透,只有几厘米大。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

人物、民间传说,均在勤劳的农妇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合阳面

花以其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等特

点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面花之乡”的称号。

工具:剪刀、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