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域产汇流的计算过程第1页/共77页第二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一、流域降雨量降雨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降雨分布、笼罩面积及暴雨中心位置等。降雨量指与洪水过程相应的一次降雨过程的总量,它可以指某个雨量站的降雨量,若对一个流域而言,则指流域的面平均雨量。第2页/共77页1、流域平均雨量计算(1)算术平均法条件: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第3页/共77页(2)垂直平分法(泰森多边形法)条件:流域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站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中的作用。假设:流域各处的雨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代表。第4页/共77页(3)等雨量线法条件:当流域地形变化较大,而雨量站分布较密,能结合地形变化绘制等雨量线时。
该方法能考虑流域地形的变化绘制等雨量线,比较好地反映了降雨在流域上的变化,精度较高。但是绘制等雨量线需要较多站点的资料,且每次都要重绘,工作量大。第5页/共77页2、降雨量过程线(1)降雨强度过程线表示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第6页/共77页二、径流量计算(一)径流过程线分析
若流域内发生一场暴雨,则可在流域出口断面观测到其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在实测的洪水过程中,包括本次暴雨所形成的地表径流、壤中流、浅层地下径流以及深层地下径流和前次洪水尚未退完的部分水量。产流计算需要将本次暴雨所形成的径流量分割独立开来并计算其径流深。第7页/共77页
从径流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汇流情况相近,出流快、退尽早,并在洪水总量中占比例较大,故常将二者合并分析计算,称之为地面径流。地面径流退尽后,洪水过程线只剩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流量明显减小,会使过程线退水段上出现一拐点。由于地下径流出流慢、退尽也慢,所以洪水过程线尾部呈缓慢下降趋势,常造成一次洪水尚未退尽,又遭遇另一次洪水的情况。所以,要想把一次降雨所形成的各种径流分割独立开,需要两种意义的分割:次洪水过程的分割与水源划分。第8页/共77页一次洪水流量过程地面径流表层流径流地下径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水量非本次降雨补给的深层地下径流本次洪水形成割除第9页/共77页AEGBCHIDt(h)Q(m3/s)F深层地下径流(基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第10页/共77页(二)次洪水过程的分割次洪水过程分割的目的是把几次暴雨所形成的、混在一起的径流过程线独立分割开来。此类分割常采用退水曲线进行。分割时,可将退水曲线在待分割的洪水过程线(应与退水曲线纵、横坐标比例一致)的横坐标上水平移动,尽可能使某条地面退水曲线与洪水退水段吻合,沿该线绘出分割线即可。第11页/共77页
退水曲线是反映流域蓄水量消退规律的过程线,可按下述方法综合多次实测流量过程线的退水段求得:取若干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采用相同的纵、横坐标比例尺,绘在透明纸上。绘制时,将透明纸沿时间坐标轴左右移动,使退水段的尾部相互重合,作出一条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线即为地下水退水曲线,反映地下径流的消退规律。第12页/共77页第13页/共77页基流的分割:取历年最枯流量的平均值或本年汛前最枯流量用水平线分割(ED线)。退水曲线Kg:地下水退水参数;Kg越大地下水退水越慢,反之则快。第14页/共77页(三)径流量的计算分割完成后,各种径流过程即可独立开,可计算其径流量,即求各自的面积。黄色的面积(ABCDFA):3.6—单位换算系数第15页/共77页AEGBCHIDt(h)Q(m3/s)F深层地下径流(基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C’D’C′D′D的面积与AEF大约相等,ABCDFA≈ABCC′D′FEA第16页/共77页(四)水源划分次洪水过程的分割完成后,再进行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深层地下径流的划分,即按水源进一步划分径流。深层地下径流由承压水补给形成,其特点是小而稳定,常称为基流。可以通过分析、调查径流资料合理选定。选定基流流量后,可在洪水过程线底部用平行线割除基流。该线以下径流即为深层地下径流。地面径流与浅层地下径流的分割常采用斜线分割法:用退水曲线确定洪水退水段上的拐点,从洪水起涨点向点画一斜线,该线以上为地面径流,该线与平行线之间为浅层地下径流。第17页/共77页第18页/共77页
也可用经验公式确定从洪峰流量出现时刻至直接径流终止点的时距N,由此确定B点。第19页/共77页AEGBCHIDt(h)Q(m3/s)F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C’D’B’直接径流地下径流N第20页/共77页三、前期影响雨量降雨开始时,流域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含水量大小)是影响降雨形成径流过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来表示流域的土壤含水量?前期影响雨量Pa、流域的蓄水量W第21页/共77页(一)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公式如果第t日内有降雨Pt,但未产流,则如果第t日内有降雨Pt并产生径流Rt,则注意:Pa≤WM,若计算出Pa>WM,则取Pa=WM。如果流域前后两天无雨,则第22页/共77页(二)流域最大蓄水量WM和消退系数K1.流域最大蓄水量WM——流域蓄水容量田间持水量与调萎系数的差值流域实际蓄水量在0~WM之间变化。第23页/共77页2.消退系数K
消退系数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因流域蒸散发而减少的特性。流域蒸散发取决于:
1)流域蒸散发能力EM;
2)流域供水条件,即流域蓄水量WM;第t日的流域蒸发量:第24页/共77页
若第t日无雨,则该日流域前期影响雨量的减少全部转化为流域蒸散发,故:又:代入:得:EM为流域蒸发能力,可用E601观测器观测的水面蒸发值作为近似值。第25页/共77页K6=1-5.6/100=0.944Pa=0.944*(100+14.7)=108.3>WM(100)Pa=0.944*100=94.4K7=1-6.8/100=0.932Pa=0.932*89.1=83.0Pa=0.932*83.0=77.4Pa=0.932*(77.4+20.2=90.9第26页/共77页第二节流域产流分析一、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二、产流面积的变化三、降雨径流关系第27页/共77页第二节流域产流分析
所谓产流,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过程,其实质是水分在下垫面垂直运动中,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发展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包括地面和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不同的下垫面条件具有不同的产流机制,而不同的产流机制又影响着整个产流过程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径流特征。本节介绍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并建立产流理论的基本概念。第28页/共77页一、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一)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以流域内某一单元土柱为例,设某一时刻地面的下渗能力为,降雨强度为。若,则实际下渗率为,其余部分()形成地面径流;
若,则实际下渗率为,全部降雨都渗入土壤中。
因此,按降雨强度和下渗能力的大小,包气带地面把其所承受的降雨划分为下渗的水量和地面径流两部分。第29页/共77页对一场总降雨量为P的降雨过程来说,雨强时大时小,有时,有,下渗到包气带土层中的水量I为形成的地面径流RS为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显然有:第30页/共77页(二)包气带土层对下渗水量的再分配作用下渗到包气带土层的水量,一部分首先被土壤颗粒吸收,成为土壤含水量的增量,一部分以蒸散发的形式逸出地面,返回大气。
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蓄水量称为包气带蓄水容量,记为,另令表示降雨开始时包气带的起始蓄水量。则为包气带的缺水量。
第31页/共77页当出现时,表示降雨结束时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下渗水量中的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成为可以在包气带中自由运动的重力水RG。RG中包括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因此,
当出现时,表示降雨结束时包气带的蓄水量未达到田间持水量,下渗水量I-E全部被包气带土壤吸收,成为包气带蓄水量的增量,因此,
第32页/共77页(三)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合并式,得雨末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包气带的水量平衡方程:
合并式,得雨末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包气带的水量平衡方程:第33页/共77页式表明,只有当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后才产生RG,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蓄满产流”。在式中,因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故不产生RG,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第34页/共77页
对某个具体的流域,这两种产流方式是相对的。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为主,在长期干旱后,若遇到雨强大于下渗能力的降雨,即使此时包气带未蓄满,也会产生超渗的地面径流。同样,在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的流域,在多雨的季节也可能在流域的局部甚至全流域出现蓄满产流现象。
第35页/共77页二、产流面积的变化在降雨过程中,流域上产生径流的区域称为产流区,其面积称为产流面积。由于流域下垫面因素并不均一,如包气带的厚薄、土壤性质、植被、降雨开始时的土壤含水量等情况并非处处相同,而且降雨量、降雨强度及其空间分布也不一致,因此,流域产流面积的变化十分复杂。(一)蓄满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1.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第36页/共77页
由于流域内各处下垫面条件不一样,因此,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将全流域内各点的从小到大排列,计算小于或等于某一值各点的面积之和FR占全流域面积的比重,则可绘出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布曲线,简称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第37页/共77页第38页/共77页2.蓄满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变化特点蓄满产流方式取决于包气带是否达到了田间持水量。当流域某处包气带达到了田间持水量,该处就产流,否则不产流。对于干燥土壤上的一场降雨,其产流面积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1)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流面积也随之增加;(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第39页/共77页(二)超渗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1.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对流域某一起始蓄水容量,流域内各点的下渗能力是不同的。将全流域各点的从达到小排列,以为纵坐标,以小于或等于该各点的面积之和FR占全流域面积的比重为横坐标,则可得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第40页/共77页2.超渗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变化特点(1)随降雨历时的增长,产流面积时大时小;
(2)产流面积的大小与时段初流域蓄水量及降雨强度有关。第41页/共77页三、降雨径流关系第42页/共77页
对蓄满产流方式,根据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可以求出降雨~径流关系。对于超渗产流方式的降雨径流关系,原则上可以依据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按照同样的原理求出。第43页/共77页第三节产流计算一、降雨径流相关图法每场降雨过程流域的面平均雨量相应产生的径流量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建立相关图Pa、W0、降雨历时等第44页/共77页
在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最常用的是P~Pa~R三变量相关图。两时段降雨:
P1=49mmP2=81mm降雨开始时:
Pa=60mm由P1=49mm,查得R1=20.0mm。(49mm)由P1+P2=130mm,查得R1+R2=80.0mm。(130mm)则第二时段净雨为R2=80-20=60mm第45页/共77页降雨相关图的规律:1)P相同,Pa越大,损失越小,R越大,故Pa等值线的数值自左向右增大。2)Pa相同时,P越大,损失相对于P越小,径流系数越大,P~R线的坡度随P的增大而减缓,但不应小于45°。第46页/共77页降雨径流相关图也可简化为P+Pa~R关系。第47页/共77页二、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降雨总径流相关图法
蓄满产流:赵人俊等人提出,包括用P~W0~R关系计算净雨过程,确定稳定下渗率和划分地面、地下净雨的方法。该法现已成为我国湿润地区产流计算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概述
“蓄满产流”是指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前不产流,这时称为“未蓄满”,此前的降雨全部被土壤吸收,补充包气带缺水量。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称“蓄满”,蓄满后开始产流,此后的降雨扣除雨期蒸散发后全部形成净雨。第48页/共77页
因为只有在蓄满的地方才产流,所以产流期的下渗为稳定下渗率fc。
下渗的雨量形成地下径流,超渗的雨量成为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模式称为蓄满产流。第49页/共77页(二)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蓄满产流以满足包气带缺水量为产流控制条件。就流域中某点而言,蓄满前的降雨不产流,净雨量为零;蓄满后才产流,产流量(总净雨量)可以很简单地用下面的水量平衡方程计算:
由于流域上不同的点,蓄满有早有晚,产流有先有后,所以还要考虑降雨开始时流域的蓄水分布情况(即流域蓄水容量分布曲线),求得各点缺水量在流域上的分布,与上式合解,得流域的净雨深R。第50页/共77页第51页/共77页1)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流面积也随之增加。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降雨强度只影响径流的分配,而不影响总径流量。第52页/共77页(三)地面地下径流(净雨)的划分上面求的是总径流R,包括地面径流RS和地下径流RG,需要划分开,以便分别进行汇流计算。蓄满产流是在包气带蓄满后才产流,此时的下渗率为稳定下渗率fc。当雨强i>fc时,(i-fc)形成地面径流,fc形成地下径流。对于一场降雨,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第53页/共77页
上式表明只要知道流域的fc,就可以把时段产流量划分为地面、地下两部分。推求fc可以利用实测的降雨径流资料,计算本次降雨的径流过程,并分割出相应降雨过程的地面和地下径流过程,加上相应的蒸散发过程,由上式反推.第54页/共77页已知△t=6h,RG=38.1mm(由流量过程线分割得到)先假设fc=2.0mm/h,有:第55页/共77页再设fc=1.6mm/h,有:与38.1mm相近,因此,确定该场洪水的fc=1.6mm/h。第56页/共77页三、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一)概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流域的包气带很厚,缺水量大,降雨过程中的下渗的水量不易使整个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所以不产生地下径流,并且只有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关键是确定流域下渗的变化规律。第57页/共77页初渗阶段,降雨全部损失,不产流。i0<f,i0
初损。不稳定下渗和稳定下渗阶段,i>f,产流Ri<f,下渗损失后损第58页/共77页(二)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初损后损法1.降雨初期到出现超渗产流,这一阶段称为初损阶段,历时为t0。降雨全部损失I0。2.产流以后的降雨期为后损阶段,损失减小。损失按f来计算。ftR+P’平均下渗能力ft0t0trt’I0P’ftR第59页/共77页(1)初损量I0的确定:对于小流域,径流过程的起涨点以前的累积雨量可以作为初损的近似值。对于大流域则要考虑流域内各雨量站至流域出口断面汇流时间不同的问题。分别确定各自的产流开始时刻,再确定初损。平均下渗能力ft0t0trt’I0P’ftR第60页/共77页(2)平均后损率f
一次降雨形成的径流深R:
因此:平均下渗能力ft0t0trt’I0P’ftR第61页/共77页第四节流域汇流计算
降落在流域上的雨水,从流域各处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坡地汇流河网汇流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直接径流汇流(地面径流)第62页/共77页降雨P(t)蒸发E(t)产流计算净雨R(t)汇流计算流域出口断面径流过程Q(t)数量上相等第63页/共77页一、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组成流域各点的地面净雨流达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汇流时间(τ)。
将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的点子连成一条曲线,就是等流时线。两条相邻等流时线间的面积称为等流时面积(F1、F2、F3、...)。1τ2τ3τdF1dF2dF3第64页/共77页1τ2τ3τdF1dF2dF3净雨i(t-τ)设等流时面积dF1上t-τ时刻形成净雨i(t-τ)正好在t时刻到达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出口断面流量为:而流域出口断面t时刻的流量Q(t),是所有等流时面积上在t时刻到达出口断面的流量之和:第65页/共77页dF(τ)对τ求偏导,有:流量成因公式流域汇流曲线流域净雨过程
流域汇流曲线u(t):等流时线、单位线、瞬时单位线、地貌单位线等。第66页/共77页二、单位线(一)单位线基本概念在给定的流域下,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单位净雨量(径流深)一般取为10mm。单位时段△t可取1、3、6、12、24h等等,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2024年版三人合资项目协议3篇
- 2024年版企业正式员工劳动协议文案
- 2024年中国发动机托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单把三联淋浴缸龙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借款方将版权作为质押物的借款协议2篇
- 中考历史一练通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版块二中国近代史主题八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试题
- 2024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员工团队建设与协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保姆雇佣合同与雇主情感维系协议3篇
- 外科康复小创意
- 物业劳动技能竞赛(客服管理岗位)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统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7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精美课件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 2024年意识形态个人工作总结(7篇)
- 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监理细则
- 公开课古典概型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6《健康上网快乐多》 北师大版
-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
- 矿山机电管理培训课件
-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