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

19《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设计人:范书颖

教学目标

1、积存文言学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3、把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怜悯心、耻辱心、尊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苟得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不屑乡为身死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解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展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结合原文把握内涵

边争论边明确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详细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4、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三、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见,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势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中考链接

(一)贵阳市(09贵州省)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行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之蹴辩已

2.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3.填空: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展论证,这属于________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__________”比“_________”更重要,人应当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4.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比照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

(二)庆阳市(09甘肃省)

1.以下加点字解释一样的两组是(4分,每个2分)()()

A.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故不为苟得也为宫室之美为之

C.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乡为身死而不受便扶向路

E.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对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在上《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而取者也”。这样的公式造句。在学生造句的过程中,我适时的赐予点评,学生的造句我摘录如下:

1.索取,我所欲也;奉献,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索取而取奉献也。

2.上早读,我所欲也;睡懒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热被窝而取早起熬炼也。

3.金钱,我所欲也;节操,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金钱而取节操也。

4.嬉戏,我所欲也;学业,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嬉戏而取学业也。

还有许多许多。

课后我让学生整理这些句子,学生发觉这些句子句式整齐,排列工整,读起来很有气概,结果许多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都奇妙的运用啦。这也给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我总觉得,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阵地,不能单纯的上阅读课,只读不写;也不能单纯地上写作课,只写不读。只有把读和写有机结合,才能熬炼学生的两大力量。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