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PAGE131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总论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业主: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法定代表人:幸兴建设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玉屏居委、太乙居委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是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配套建设的道路管网、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总面积340ha,其中工业净用地181.93ha;建设园区道路(18m-32m)总长21.3km,配套完善基地内部市政管网(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管道或管沟)总长58.4km;场地平整土石方(含道路开挖)762.02万立方米;防护绿地26.44ha。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63468.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6776.9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6812.07万元(含征地拆迁费25500.00万元),预备费2679.4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7200.00万元。资金来源:项目业主自筹13468.50万元,商请银行贷款50000.00万元。建设工期:2年。项目业主简介本项目业主为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是涪陵区政府为了安置三峡移民搬迁企业和对外招商引资,加强涪陵经济及城市的发展,经重庆市涪陵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公司由重庆市涪陵投资集团公司和重庆市涪陵涪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根据涪府函[2002]395号文,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李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园区管理等工作”。公司现在按职能设有四部一室:即规划部、建设部、招商服务部、财务管理部和办公室。重庆市涪陵投资集团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重庆市涪陵区政府授权行使投资主体职能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现有员工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9人。公司内设证券经营部、投资管理部、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办公室,下属控股子公司4个,包括重庆市涪陵涪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御泉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庆财达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由涪陵投资集团公司抽调精干人员组成,班子成员具有多年的招商引资和投资管理工作经验及骄人的经营业绩,整体素质较高。主要编制依据1、《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3、《李渡工业园区总体概念规划》;4、《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投资咨询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的工程咨询合同;7、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可研报告对涪陵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确定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投资融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测算,作全方位的技术经济论证,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论为加快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入涪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涪陵区政府决定实施涪陵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对促进涪陵尽快融入重庆主城“一小时”经济圈,促进城市化建设,促进和带动涪陵区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符合国家农产品加工“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引导合理集聚,提升产业层次”的指导思路;基地选址定于涪陵李渡工业园区,片区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是目前涪陵区重点打造工业经济增长点,项目实施符合园区规划及涪陵区政府对李渡工业园的定位。涪陵区作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本区及周边区县农副产品丰富,具有开展大规模农副产品加工的资源优势;我国农副产品加工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居民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需求将会更加旺盛,目前拟进入加工基地进行生产的企业已达十多家,基地发展前景看好。实施本项目,配套完善道路及市政管网工程,对建设场地进行综合统一整治,为入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创造良好条件。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以市政工程为主,技术单纯,易于项目推进实施。项目总投资约6.35亿元,主要通过业主自筹、银行贷款解决;通过测算,项目收入能够较有保证地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基地后将向社会新增2-3万个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突出。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实施的可行性较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总面积ha340.00二工业净用地面积ha181.93三道路规模km21.3四管网km58.4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五土地整治万m3762.02含道路工程土石方工程其中:填方万m3350.96挖方万m3411.06六防护绿地ha26.44七项目投资总投资万元63468.50其中:道路工程万元15742.88管网工程万元3013.74场地整治工程万元7491.56防护绿地万元528.80征地拆迁万元25500.00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312.07不含土地拆迁安置补偿预备费用万元2679.45建设期利息万元7200.00七资金筹措业主自筹万元13468.50银行贷款万元50000.00八财务指标1总成本万元78404.082平均成本万元/亩15.373财政性补贴总收入万元104221.054总利润万元25816.965全部投资回报率%19.176年平均投资利润率%4.077全部投资回收期年6.288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10.419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万元19639.9510自有资金投资回收期年6.6211财务内部收益率(自有资金)%12.6912财务净现值(自有资金)万元5193.3913贷款偿还期年8.0014贷款偿还比1.42PAGE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背景“十五”期间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涪陵地处重庆的东大门,是重庆主城区连结渝东南二十多个县市的经济走廊,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重庆新兴的工业基地和区域性经济中心。全区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辖17个镇、2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1个开发区。全区人口111万人。十五期间,涪陵区胜利完成了既定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区域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拼搏进取,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2%,2006年突破150亿元大关,达到153.9亿元,同比增长13.4%,绝对额在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保持首位,增速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年均递增15.7%,2006年完成8.24亿元,增长21.5%,实现了收支平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1.2亿元,基础设施有效夯实。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12.5∶50.5∶37.0演变为10.3∶52.8∶36.9,发展更加协调。工业经济再上台阶。坚持工业强区,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年均递增21.3%,2006年实现151.2亿元,实现利税21.3亿元,其中利润6.9亿元,分别增长13.6%、16.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6.6%,为直辖以来最好水平。10户企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其中有5户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工业投资26.8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2年的18.0%提高到46.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坚持农业稳区,着力实施“双十百万”特色农业工程、“135”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工程和“321”劳务开发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坚实步伐。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4万吨左右。2006年,青菜头种植面积达46.9万亩,产茧7.4万担,出栏生猪83.7万头,苎麻基地达4.2万亩,蔬菜、果品、水产、中药材等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骨架初步成型。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坚持交通先行,保持较高投资强度,全力改善交通条件。滨江路、李渡环城西路一期、涪蒿路、洗墨路、城区主干道柔性路面改造等工程相继建成,火车站站前大道、李渡长江大桥、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二桥、东西干道、李渡南北快速通道等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了涪武路、涪水路改造和涪丰北线、蔺两路建设等工程,渝怀铁路建成通车,涪陵汽车客运中心投入运营,渝巴路涪陵段、涪丰南线路面改造、铁公水联营作业区、黄旗集装箱作业区加快建设,涪陵港客运中心顺利开工,内外通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优先地位,坚持为民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累计新增就业人员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28元,年均递增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54元,年均递增9.2%,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十一五”时期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1、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是涪陵区全面开启“新创业”征程的“黄金发展时期”。总体上讲,机遇空前,挑战空前,前景光明,任务繁重。从机遇来看:一是国家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规划的出台,迎来了直辖十年之后又一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重庆的导航定向更加具体明确,重庆新一轮大发展已蓄势待发,这必将助推涪陵的新创业。二是国家和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的扶持性优惠政策。三是涪陵是唯一同时享有三峡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三大优势之利的地区,库区的政策,主城的布局,将给涪陵提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区第三次党代会已发出“新创业”的号召,全区上上下下谋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创业激情竞相迸发,加之近年来一批重大项目的累积效应开始显现,涪陵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2、发展目标一个建成,六个翻番和三个提高。一个建成,即把涪陵建成50万以上人口、工业优势突出的大城市,保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排头兵”地位。六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达到30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达到4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累计完成4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100亿元;实际利用内外资年均增长20%,累计达到110亿元,均实现翻番目标。三个提高,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人均受教育年限增至9年。主要约束性指标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3、主要任务(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上档升级。产业是发展的载体。必须立足区情,优化结构,发挥优势,再上台阶。一是农业调特。以建成重庆市特色农业基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优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重庆市最大的优质丝麻生产加工基地、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主城区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小集镇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劳动力转移就业。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繁荣农村,以城镇化转移农民,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新农村。二是工业调强。以建成三大工业园区、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做强30户大企业为重点,坚持重点发展战略不动摇,着力打造重庆市新兴工业基地。高起点、大手笔作好园区规划,将李渡工业园区建成以电子电器、汽车摩托车、通用机电、医药食品为重点的特色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将白涛化工园区建成以大化肥、氯碱化工及多晶硅为重点的特色园区,依托重庆化医集团,实行市区联手共同打造,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将龙桥工业园区建成以石油化工、化肥化工、化纤轻纺为重点的特色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确保3个园区年产值分别达到100亿元以上。三是三产调优。以构筑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重点,实施“4543”战略,打造和完善中央商务区,培育建设专业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增强对周边地区消费的集聚辐射能力。加速北拱铁公水、涪陵港口、李渡工业园及白涛化工园等四大物流园区建设,逐步培育综合运输产业。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旅游道路,整合旅游资源,将白鹤梁、周易园、滨江风情街三点连线,打造旅游精品区;以坪西坝、武陵山、小田溪巴人墓群等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点。加速房地产开发,出台扶持政策,激活地价房价,引进、扶持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开发商,建设高尚小区、高档楼盘,掀起新一轮房地产热潮。高度重视金融环境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速金融、信息、咨询、中介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三产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十一五”农业经济发展规划要点“十一五”期间,涪陵区提出发挥农业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突出地处重庆城郊的区域性特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做大做强榨菜、畜牧、蚕桑、苎麻“四篇文章”,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后续产业,建成重庆市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1、建设以“四篇文章”为支撑的特色农产品基地榨菜。坚持“稳主产、扩次产、拓新区”的方向,提高长江大桥以下沿江主产区建设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李渡至新妙片区、原李渡片区和焦石、罗云等次产区规模,尽快形成主产乡镇;开拓惠民至龙潭坪上片区和部分后山乡镇新区。实现原料基地的高产、优质、高效及区域化、良种化、规模化。开发青菜头保鲜技术,提高青菜头鲜销比例。2010年,青菜头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产量120—150万吨。畜牧。积极调整结构,优化品质,重点建设生猪、肉鹅、山羊三大养殖基地。生猪:发展一批养殖专业大户、养殖小区和基地乡镇,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到2010年,全区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其中优质肉猪70万头)。肉鹅:重点建设蔺市、龙潭、新妙等16个基地乡镇和40个年出栏商品肉鹅5万只以上的养鹅专业村。到2010年,出栏肉鹅400万只。山羊:逐步由后山向坪上拓展,基地乡镇发展到20个。到2010年,出栏牛羊10万头(只)。蚕桑。结合实施退耕还林、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高效生态桑园等项目,大力推行“桑、菜”套作模式,稳定壮大沿江主产乡镇,积极发展坪上和后山乡镇优质蚕茧基地。到2010年,桑园面积达到13万亩,全区蚕茧产量达到15万担。苎麻。实施苎麻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苎麻种植面积扩大到18个乡镇。进一步完善种苗工程,配套建设仓储设施,加大苎麻剥麻机的科技攻关力度。到2010年,全区优质苎麻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年产麻0.9万吨。同时,培育发展其它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蔬菜、果品、水产、烤烟、中药材等后续产业。深入推进优质粮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坪上优质稻生产基地。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45万吨左右,优质稻生产基地规模达到20万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节水、节肥、节地、免耕等新技术和优质高产良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管理,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2、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健全以合同契约、订单生产为主体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两委(村、支两委)+两社(专业合作、综合服务)”的组织模式,完善企业与基地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机制,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到2010年,培育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户。各级政府对项目实施的主要扶持政策涪陵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选址位于李渡工业园区,该园区属重庆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按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意见(渝委发[2002]28号)中第五条“配套政策”的相关规定,李渡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主要享受已下政策:1、返还土地出让金。对经市政府批准的特色工业园区内应当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由市和区县(自治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后,全额返还园区用于土地整治。2、返还城市建设配套费。对经市政府批准的特色工业园区内城市建设配套费实行先征后返,市和区县两级全额返还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3、税收超基数返还。对经市政府批准的特色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建成投产后5年内,在现有财政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对超基数新增的地方税收和共享税收属市级和区县级财政留成的50%返还园区,用于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发展。4、加大财政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财政对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国债项目和科技项目要向园区倾斜,增加对园区的投入。5、集中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将市政府对市级小城镇试点镇的专项补助金(该政策可连续享受5年)及各区县(自治县、市)的配套资金,集中用于该区县(自治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小城镇建设同步发展。6、特色工业园区可以适用我市西部大开发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根据今后的情况予以补充。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宏观规划和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发展方向1、符合国家农产品加工“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实施要点提出要引导合理集聚,提升产业层次:一是积极引导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组织确认一批规模大、水平高、质量效益好、精深加工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确认一批外向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和合理布局。二是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调查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现状、成效、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域,开展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的培训和试点、示范、推广工作。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安全保障型企业。涪陵区提出在李渡建立集中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是与国家农产品加工的要求相符的。2、符合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对涪陵的要求。重庆市构建“一小时”经济圈,将涪陵纳入其范围,“城市经济性质”是对涪陵区的新要求,其经济内容就是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及都市农业;工业化是1小时经济圈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动力,工业经济是1小时经济圈的主导经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将涪陵确定为重庆市新兴工业基地。构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战略的提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不仅使涪陵新兴工业基地建设更加重要,而且要求在新型工业基地上下功夫,加快建设步伐,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建设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搞好基地配套基础建设,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全国的大集团和国际跨国公司投资涪陵,推动涪陵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使涪陵尽快融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符合涪陵区“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涪陵区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将将李渡工业园区建成以电子电器、汽车摩托车、通用机电、医药食品为重点的特色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园区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区政府将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李渡工业园区目前已开发面积约2平方公里,已有近二十家企业入园,工业生产值近30亿元,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外部交通良好,区内已实施部分基础设施工程,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加快涪陵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在跨入新世纪之际,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进人新阶段的基本标志就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供给从过去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的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市场的这一变化,意味着市场需求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不断增强。近年来出现的农产品普遍实难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是这一阶段性变化的反映。在当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农产品普遍卖难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是这一阶段性变化的反映。在当前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后向产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中间需求的扩张。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尽管随着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从最终需求来看,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趋于下降的,但是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加工制成食品的需求则是不断扩大的。我国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从1981年的52.5%上升到2005年的60.4%。因此,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意味着扩张农产品的中间需求。其次,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与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而且关系到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搞的好坏,对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有着直接的作用。再次,多数农产品都具有季节性生产和常年性消费的特点,两者往往存在矛盾,这是导致农产品供求或出现短缺,时或出现过剩的原因之一。而更多的初级农产品通过包括保鲜、储运、加工等在内的加工处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农产品加工是调节农产品供求的平衡器,对于扭转我国当前农产品价格走低,农产品卖难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涪陵区农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意义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通过延伸农业链,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与加工业形成紧密的联系,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这既是现代化农业本身的要求,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强我国农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业活动,是对生产、贸易和就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行业。它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业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降低初级农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识,从农业大国、大省转变为农业强国、强市,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一般规律。从各国的经验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消费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联系日益紧密,趋向农工综合体的方向发展。我国近年出现的以发展加工为主要经济内容的产业化经营,以及食品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其实就是这一规律和趋势的反映。促进解决涪陵“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项目实施对保障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对建立起涪陵各种农产品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涪陵区80万农民增加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涪陵区农业人口约为80万,耕地面积64983公顷,人均不足0.9亩,随着库区蓄水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人多地少,土地承载力有限,即使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产出仍然也只有1500-2500元/亩,仅靠种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部分的农民致富奔小康,因此只有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中去,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民实际土地占有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利用各种先进科学促进带动农业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着力培育起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预计可向涪陵新增约2-3万个就业岗位,将是涪陵区未来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基地,项目实施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建设重庆市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号召。促进库区企业走向环保、集约、节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三峡库区处于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区域,国家对全国重点建设的三峡库区专门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对建设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库区区县的环境保护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农副产品加工污水量及废弃物较大,企业若散点布置,要达到国家的环保规定将会加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反之则会污染环境。李渡工业园区生产污水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污水由李渡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同进也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及运营成本。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散点布置,道路、电力、给水、供气等工程都需要新建,多个企业分散布置将会形成巨大浪费。建设集中供应的加工基地,管线短,能源损耗低,既节省了投资,又减少了浪费,集中布置还能提高生产企业公用工程的保障程度。建立集中的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还对形成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各企业之间可以形成相互配套,不仅仅是减少了原材料的周转,还将对提升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规模优势和集成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企业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产品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在重庆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在整个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占28.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80%,我国还不到30%,作为欠发达的三峡库区,则还要低于全国平均数;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加速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正在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多样、方便和安全的时尚转化。据测算,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中加工食品的比重已经占到40%;食品工业产值对人均GDP的弹性80年代和90年代都在1以上,即食品工业产值增长快于人均GDP的增长;1992-2005年间,城镇居民在外就餐支出对其可支配收入的弹性高达1.6。随着这一变化,从1997年开始,我国食品工业已成为工业部门中的第一大产业。从发达国家看,即便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食品工业仍是名列前茅的产业,食品市场仍然占据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目前食品工业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目前涪陵区及其所在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按照国家对重庆市的要求,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化进程将加速发展。据研究,消费者从农村迁到中小城市,粮食的直接消费量要下降58.3千克,迁到大城市要下降64.2千克,相应的对经过加工、价值较高、品质较好的食品的需求则是显著增加。伴随农村人口城镇化,食品加工制品需求会呈加速度上升趋势,农产品加工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综上所述,项目建设重要意义,是必要而迫切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李渡工业园区的总体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拟建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紧邻李渡城市规划区,这将为园区的建设提供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环境。——40米×1公里的李渡新城主干道、40米×1.4公里的李渡环城大道北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连接李渡特色工业园区与涪陵科技园、渝涪高速公路出入口约44米×1公里南北快速通道已基本建成,城区“四纵一横”的标准化主干道形成雏形。——李渡自来水厂日供水1万吨设计能力的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供水主管道沿国道319线东西横贯李渡特色工业园区;李渡特色工业园区内高低压电网四通八达,供应充足,天然气主管网已铺通至马鞍,电视宽带网和5000门程控电话全面开通,移动通讯实现无盲区。——园区周边的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其中李渡示范区内已有一所重点中学(涪陵中学)、一所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涪陵第一职业学校)、一所重点小学(李渡小学)、一所重点医院(涪陵区第三人民医院)。基地距李渡老场镇约3.4km。园区周围交通便捷,综合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园区北有渝涪高速公路、319国道;东有李渡南北大道接李渡长江大桥连接涪陵铁、公、水联运码头、涪陵规划区、涪陵主城区等。南临长江,水路较为发达。航空运输条件也较为方便。所以,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基地内目前只有纵横交错的简易公路。发展优势1、地域优势重庆已经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集聚、辐射和示范作用显著。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所在的涪陵区将成为重庆市新一轮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2、区位优势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所属的李渡工业园区位于涪陵区的西北部,滨临长江北岸、来滩河东侧,生态环境优势明显。3、交通优势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靠近李渡新城主干道和319国道,以及长江的航运码头,对外交通条件优越。4、政策优势李渡工业园区已被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准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已经成为涪陵区的重点项目,区领导高度重视,可以享受系列的优惠政策及争取资金扶持。发展战略1、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2、依靠地域优势,构筑人才与产业高地,增强基地活力。3、立足区位优势,勇于创新,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4、利用环境优势,着力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治理,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生态基地。5、借助交通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溶入全球化经济。发挥技术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运用政策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6、克服基地建设建设制约因素的不利影响,通过完善自身规划,建设新型农产品加工、科研、居住、办公的现代化集合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和促进地区整体发展,与李渡其他产业区形成互补。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指导思想是: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涪陵实际情况,借鉴其它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树立服务第一思想,坚持市场化运作,力争在2010年,建设成为资源配置优化、科技优势显著、产业特色鲜明的新兴生态型农业园区。重庆市李渡工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为: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和涪陵农业发展战略、建设成为涪陵区农业新型的招商引资平台,初步形成榨菜、优质水稻、蔬菜、水果和中药材基地、精细化工、农业加工、仓储物流等支柱产业,成为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体现涪陵现代化城市和产业风貌的特色农业园区。园区规划用地以农业为主,配套布置为园区服务的基础设施。以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水、电、气、通信系统,为基地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保证投资环境;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环境破坏,消除环境污染来达到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一个中心以生态核心区为中心,向外进行功能辐射,带动园区产业滚动发展。两个理论依据两个理论依据——田园城市、线形城市。田园城市适合的新城建设,其环状布置功能分区的思想是其规划的主导思想。线形城市优势在于交通上的便利以及适应地形的能力。四大理念1、城市空间延续从涪陵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来看,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可以发展为未来城市新的增长极。从基地自身的发展来看,借用原有城市的资源,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是基地发展的必由之路。2、多元功能复合未来基地的发展,将不能仅仅就生产论生产,而是要积极发展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生活生产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达到生活、生产、生态三者的和谐共生。3、产业集群优化按照产业集聚的理论构筑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链,促使产业形成集聚模式,强化产业的前后联系,增强启动区的竞争力。4、景观空间开拓注重景观空间的开拓,创造多元化的交流空间,最大限度的促进新观念的传播和创新。建设原则与目标涪陵工业发展现状涪陵区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大工业基地,均以某一核心产业或核心企业为依托。而涪陵区全区总人口约30万人,并且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合理的功能布局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发挥城市特色是十分必要的。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作为李渡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总结、吸收以往工业区发展的规律,提出合理前瞻的空间布局方案,真正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效地调整涪陵城市的总体功能,在涪陵创造一个与主城区互动的工业新中心,在宏观层面成为推动涪陵区城镇化进程、拉开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建设50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力量。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思考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向工业生产、科技与综合服务的多功能复合转变。工业生产是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基本功能,由园区内的工业企业来完成,并能体现现代化产业发展水平,而在当代也出现了产业集聚的趋势。科技是加工基地区别于一般农副产品加工并能保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加工基地这个层次上,科技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方面,特别应该注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让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从根本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与良性循环。综合服务功能是指为园区内生产和科研活动提供各类专业服务的能力。由于现代农产品加工的特殊要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园区的发展。通过建设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政府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以及综合服务配套,以提升整个基地的竞争力。建设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以先进、科学的方法创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交通便捷、环境优雅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加工基地。2、深入现状调查与分析,尊重现状,结合地形,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强化生产、服务功能,适应涪陵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和要求,使基地与周边城市区域取得协调,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3、贯彻生态原则、地域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具有鲜明的地方生态特色、优雅环境、赋有地域文化内涵的生态型工业基地。同时注重保护商品化开发建设的投资效益,以确保规划目标成为现实。4、遵从分期建设原则,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基地未来发展定位,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生产与生活相结合,远近期相结合,实现统一规划,分片分区建设,滚动发展,使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均衡得当,全面提高园区的品质。5、强调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并以新的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设计方法,在结构布局和空间形态的创造上既体现完整的整体概念,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和涪陵“工业兴区”战略、建成产业密集带和制造业基地的要求,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体现区域性现代化工业为特点,建设成为涪陵新型的招商引资平台,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为主,以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成为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体现涪陵现代化城市和产业风貌的旅游生态型工业园区。基地规划用地以工业为主,配套布置为园区服务的商贸、金融、休闲娱乐、行政管理及市政基础设施。以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水、电、气、通信系统,为园区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保证投资环境;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破坏,消除环境污染来达到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长江水道上标杆性的新兴农产品加工基地样板。1、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基地,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提供公园式的环境气氛。2、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工业基地。3、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综合适应能力超前的工业基地。4、空间层次丰富、形象超前的景观示范工业基地。5、管理科学、实施可行、远近期良好结合的工业基地。6、一个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空间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工作居住环境舒适的现代化工业基地。规划区功能、规模与控制规划功能1、现代化多功能新城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不仅是一个产业基地,而且应成为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功能齐全的“城区”,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高品位的文化环境,体现现代化、高科技的特点,创造出优美和谐的园区景观。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作为涪陵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功能定位上要与涪陵城市建设统一协调,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既符合涪陵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又能面向未来,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形成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并举,相互促进的工业新区。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作为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要按照所在城市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努力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兴产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园区的技术引进工作必须同引进企业的技术改造规划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企业改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和拓宽外来投资产业领域和方向,特别要加强培育一批新技术产业增长点,给当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来新的活力,加快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并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和先导,形成涪陵的支柱产业体系。3、对外经济贸易窗口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在建设中要实行外引内联和国内外双向辐射的方针,成为涪陵的窗口,给涪陵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而且通过园区对外辐射和服务,深化改革开放,为涪陵走向国际市场提供窗口、信息和机遇,真正担负起涪陵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4、深化改革的示范带动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要充分体现涪陵未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新产品和新成果的示范作用,基地未来所创造的新产品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会引起周边地区甚至全国性的模仿浪潮。二是在企业管理方面,尤其是园区一些率先创办和快速发展的企业的示范作用更明显。基地内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组织结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逐步会被其他企业所仿效,并通过传播先进技术,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基地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片“试验田”,使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四是基地可以在引进外资、建立三资企业、发展外贸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为建立和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提供范例。因此,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必须站在涪陵经济新增长中心的高度进行职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重点培育一批关联效应大、带动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以带动涪陵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规模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李渡工业园区东南部,李渡城市中心区西侧,距涪陵城中心11公里,南靠长江黄金水道,西临来滩河,用地面积为340公顷,本次规划提供就业机会3万个,规划常住人口10000人。建设控制1、总量控制原则基地规划对建设容量采取总量控制。分配在各开发地块中的建筑容量可以在规划区内作适当调整,避免由于项目性质、分期建设等因素造成的土地浪费现象,保证加工基地开发在经济上的可操作性。同时,基地建设不得突破规划建设总容量,以免造成市政、道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足而导致品质、效率下降的后果。2、土地控制体系基地规划将通过对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用地、交通、景观三方面的规划控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类用地指标控制、建筑退界控制、建筑高度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地块适建性控制、道路设计导引等。对规划用地内的每一块建设用地制订了开发控制的具体指标,用于控制建设用地的开发。开发建设宜整体大面积开发。地块划分可根据开发方和管理要求,在规划实施中进一步重组。可以几个地块合并开发或一个地块细分为小块分期开发。开发时开发地块的各项控制指标应作合并或细分处理,以达到规划要求。4、强度控制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针对各类用地提出开发强度要求。一般规定为,一类工业用地开发容积率1.0;二类工业用地开发容积率0.8;仓储用地开发容积率0.8;商业服务用地开发容积率2.0;居住用地开发容积率0.2~1.5;教育科研用地开发容积率0.8;医疗卫生用地开发容积率1.0等。用地布局用地规划原则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功能完备、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生态型加工基地,同时与分期建设的步骤相结合发挥现有设施的使用潜力,统一考虑规划基地的滚动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遵从整体综合开发原则,注重与周边片区建设的协调统一,使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合理、优化的用地布局和便于操作的土地利用细化方案。用地布局结构规划在用地功能上呈现“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片区域”的布局结构。“一个中心”为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中心,也是该园区的生态景观核心,“两条轴线”为园区发展主轴;“三片区域”为在园区发展轴上形成的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和综合性发展用地。用地布局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保证规划概念要素的落实,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从功能上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块:生态核心区、综合性服务区、工业生产区。基地中部为整个园区的生态核心,也是基地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置的区域,基地主要道路从周边穿过。综合性服务区布置在园区南部,靠近长江,主要设置居住、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工业生产区分为一类、二类工业区,与主导风向平行布置,并远离长江。土地使用规划1、地块开发用地性质控制各地块用地性质以《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J137-90)》中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示加以控制,详见规划文本13.3附表二: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工业用地项目以开发以食品加工为主,以生物制药等高科技工业为辅。2、用地性质相容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对每一开发地块提出具体的用地性质要求。李渡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用地性质以工业用地为主,具体实施中,用地性质内容与规划性质不符时,应符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关于用地性质相容的规定,并须经规划管理部门核准。3、土地利用表表3-1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土地利用表名称面积(ha)比例二类工业用地87.3924.23%一类工业用地94.5426.34%仓储用地8.812.59%居住31.119.15%商业用地10.152.99%道路用地36.8610.84%综合用地3.280.96%绿地77.8622.90%其中:防护绿地26.447.78%公园绿地38.4014.24%街头绿地3.020.89%合计340.00100.00%拟入园项目概况年产饲料30万吨动物饲料建设项目东方希望集团是我国特大型民营企业,现拥有资产数十亿元,集团现有员工1万多人,旗下分饲料、铝电和投资三大板块。饲料板块现有分公司68家,规划在2010年前,在海内外将建设超过150家饲料生产厂。该公司于2006年8月与涪陵区政府达成投资意向,成立”涪州金豆动物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东方希望集团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的第二家大型现代化饲料企业,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饲料企业之一。1、生产规模:年产饲料30万吨动物饲料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饲料30万吨动物饲料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50亩4、项目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1800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建设于2007年2月动工,2007年5月建成投产,其一期建设达产15万吨。年产两亿袋(桶)方便面建设项目重庆威特嘉食品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新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涪进行多次考查、调研后决定在涪投资兴办的方便面加工企业。其生产原料完全在当地采购,产品为穆斯林专用方便面,销往全球穆斯林聚集地。1、生产规模:年产两亿袋(桶)方便面项目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两亿袋(桶)方便面项目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80亩4、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5、达产产值:4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20万吨肉类冷冻食品杭州泰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健康食品民营企业,旗下“快快乐”品牌是软冰淇淋领域迅速崛起的品牌之一。2004年成功兼并上海泰龙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创新生产技术,申得三项国家专利,研制国内首个个性化气动式挤压机系统。杭州泰龙食品有限公司对涪陵区投资环境进行了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决定在重庆市涪陵区李渡工业园区兴办企业。1、生产规模:年产20万吨冷冻食品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20万吨冷冻食品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80亩4、项目投资:125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25000万元人民币年产10万吨榨菜、5万吨榨菜酱油建设项目乌江涪陵榨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榨菜生产经营企业、中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乌江牌”榨菜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榨菜行业标志性品牌等称号。资产总额5亿元,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员工5000多人。作为榨菜行业领军者,乌江涪陵榨菜集团当前实力最强:市场覆盖最广,乌江产品覆盖32个省、275个地市,出口12个国家和地区;品牌知名度最高,1981年乌江榨菜荣膺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最高奖,并获得部级优质奖,2004年,“乌江”商标获得中国酱腌菜行业中的首枚中国驰名商标,其后又相继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两大荣誉,成为业内唯一囊括三大荣誉的企业;技术装备最先进,先后耗巨资从德国、意大利进口10万吨高精生产线、自动脱盐淘洗设备、巴氏杀菌设备、紫外线杀菌器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可挑剔,为打造世界顶尖品质的酱腌菜产品不遗余力;品质最优秀,早在2002年,乌江集团就率先发起“100%无防腐榨菜”的行业革命,在众多榨菜企业中,乌江是首家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的企业,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乌江牌榨菜”系列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原产地标记注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和QS认证、美国的“FDA认证”;产量和规模最大,销量连续二十年保持第一。李渡农产品深加工新厂基本情况如下:1、生产规模:年产10万吨榨菜、5万吨榨菜酱油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饲料10万吨榨菜及榨菜酱油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50亩4、项目投资:12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3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8000吨方竹笋、果蔬罐头重庆涪陵德丰食品有限公司是于1998年6月成立的出口食品民营生产经营企业,公司先后获得重庆市涪陵私营十强企业和涪陵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并通过ISO9000:2000验收。本着利用本的自然资源优热势,主要生产榨菜、荞头、小竹笋罐头和袋装系列产品和猪肉类罐头系列产品,其中榨菜、荞头和竹笋等产品已获得美国FDA认证。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欧洲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并深受广大客户好评。2000年4月,荣获自营出品经营权,目前已同多家海外客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李渡园区厂区建设基本情况如下:1、生产规模:年产8000吨方竹笋、果蔬罐头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8000吨方竹笋、果蔬罐头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35亩4、项目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12000万元人民币蚕丝及共附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重庆新盛祥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出口食品、生丝的跨行业外向型工业企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盛祥品牌创建于1906年,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股本7088万元,总资产1亿余元,占地面积200余亩。

公司拥有国家外贸部批准的自营和经贸流通两个进出口经营权,有国际、国内注册商标和出口食品生产厂代号,食品系列获得美国FDA登记注册,并分别通过国家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公司于2005年底与美国一线资本firstlinecapital)金融公司签署赴美上市协议,在2007年中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为扩大生产,满足市场,决定在李渡工业园区内建设新厂。1、生产规模:蚕丝及共附产品加工2、主要建设内容:饲蚕丝及共附产品加工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05亩4、项目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30000万元人民币葛根保健饮料建设项目1996年,浙江企业家江国良用660万元收购了濒临倒闭的涪陵啤酒厂,并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技术改造,将一家作坊式啤酒企业变成了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企业,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扩大到3.8万平方米。经过11年发展,该厂啤酒年产量从过去3000吨增至目前的5万吨,职工人数从不足200人增加到近400人,旺季高峰时接近1000人,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从不足20%上升到超过60%,成为了涪陵区的纳税大户。所在李渡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新厂情况:1、生产产品:葛根保健饮料2、主要建设内容:生产葛根保健饮料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00亩4、项目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5000万元人民币年产30万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建设项目重庆佰亿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塑料制品、服装、汽车配件为主的多元化经济实体,公司建立几年来经过全体职工的奋发努力已成为具有雄厚资金和技术力量以及先进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契机,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力争成为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最佳提供商,以满足广阔的国内外市场。1、生产产品:年产30万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30万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50亩4、项目投资:80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400000-45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30万吨浓缩、配合饲料项目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饲料工业为主,同时涉足水产研究、水产养殖及动物保健领域的农业科技型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有水产饲料、畜禽饲料及特种饲料近五百多个品种,年饲料生产能力400万吨,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通威先后被评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1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50强、中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2007年6月,通威商标再次入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1、生产规模:年产30万吨浓缩、配合饲料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30万吨浓缩、配合饲料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3、项目用地:60亩4、项目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5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3000吨农药建设项目重庆中邦药业是由4家农药生产企业和2家商贸流通企业组成。其核心企业重庆中邦药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在党中央对口支援西部经济建设的号召下,由红太阳集团公司、步长集团公司和涪陵投资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以农药生产为主的新型现代化大型企业。公司现有员工500多名,固定资产3000万元,产值8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药生产企业之一。中邦公司现有中高级科研人员30多人,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100多人;有从事农药行业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100多人;此外,中邦有一支来自全国十几个省重点农业大学的营销队伍,总经理张灿峰是南京农业大学博士,从事农药行业15年余,拥有多项农药发明专利。1、生产规模:年产3000吨农药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3000吨农药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80亩4、项目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5、达产年产值:8500万元人民币年产30万吨柑橘果汁建设项目森美(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果蔬汁、果浆、果粒及速冻水果的加工,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同时还提供鲜果、蔬菜的物流配售。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投资4300万元,占地面积38980平方米。公司技术成熟、研发力量雄厚,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生产规模:年产30万吨柑橘果汁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30万吨柑橘果汁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100亩4、项目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年产值:3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60000立方米高品质秸秆OSSB结构板西安华恒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业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高效农业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广泛用于材料工业、造纸、包装、环保、外贸出口、种植、养殖等行业,是木材、纸制品、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材料。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七年,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工业园西区,1998年被西安市科技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生产规模:年产60000立方米高品质秸秆OSSB结构板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60000立方米高品质秸秆OSSB结构板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80亩4、项目投资:22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年产值:16000万元人民币年产50000吨植物油漆(涂料)项目重庆爱科卡尔漆业有限公司由重庆新盛祥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国兴伟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共同投资组建,公司位于涪陵李渡工业园区内,以桔皮为主要原料,从事新型油漆、涂料的研发及销售。1、生产规模:年产50000吨植物油漆(涂料)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年产50000吨植物油漆(涂料)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200亩4、项目投资:47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年产值:180000万元人民币年产2万吨榨菜、榨菜酱、榨菜酱油建设项目重庆国光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属于太极集团的子公司,1995年经国家商检批准为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经国家商检局论证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是生产加工优质涪陵榨菜的龙头骨干企业。公司生产设备精良、管理一流。现生产、销售“巴都”牌系列榨菜;榨菜酱油、黄豆酱油;榨菜酱及各种调味品。公司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研发队伍,太极榨菜获绿色食品标志论证。1998年生产的巴都牌榨菜首家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和重庆市首届榨菜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唯一获得卫生局榨菜行业“双信”(生产环境信得过,食品质量信得过)称号。1、生产规模:年产2万吨榨菜、榨菜酱、榨菜酱油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2万吨榨菜、榨菜酱、榨菜酱油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50亩4、项目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7000万元人民币年产1.5万吨榨菜、榨菜酱油、黄豆酱油重庆市涪陵宝巍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原名为重庆市涪陵川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涪陵榨菜腹心区,有20多年生产、加工、销售涪陵榨菜产品的历史,是涪陵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拥有资产610万元,干部职工226人。公司主要生产“川陵”、“亚龙”牌系列低盐无防腐剂方便榨菜。公司产品主销产地有:海南省、福建省、湛江、茂名、广州、广西、河南、河北、辽宁、山东、南京、北京、台湾、香港等地。2002年公司取得进出口权资格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川陵”牌还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1995年以来,公司多次被重庆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乡镇企业先进集体”、“文明乡镇企业”、“乡企系统先进企业”;公司生产的“川陵”、“亚龙”牌系列产品多次获得省部优级金奖,且多次在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涪陵区卫生局授予“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同时,“亚龙”商标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而且公司出口榨菜120多吨,创汇7万美元。现在李渡工业园区投资办厂:1、生产规模:年产1.5万吨榨菜、榨菜酱油、黄豆酱油2、主要建设内容:年产1.5万吨榨菜、榨菜酱油、黄豆酱油的厂房、设备、设施及相应的水、电、气、生活设施、环保设施等;3、项目用地:55亩4、项目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5、达产产值: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配套的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管网工程、场地平整、城市绿地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规模如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总用地:340ha,其中工业净用地:181.93ha;基地内部道路总长:总长21.3km(18m-32m);基地内部市政管网:各类市政管网总长58.4km。土石方工程:挖方工程量411.06万立方米,填方工程量350.96万立方米;(注:该工程量含道路开挖土石方)城市绿地:建设城市防护绿地26.44ha;建设内容加工基地道路工程1、主干道(32m)总长4887m;2、次干道(24m)总长657m;3、次干道(22m)总长11569m;4、支路(16m)总长4270m。加工基地内部市政管网1、雨水管道DN400的HDPE双壁波纹管,长2800m;DN600-DN800的钢筋混凝土管,长8200m;配套建设雨水检查井367座,雨水口111座;2、污水管道DN400的HDPE双壁波纹管,长4400m;DN500-DN800的夹砂玻璃管,长6600m,配套建设污水检查井367座;3、电力管道B×H=1.0×1.0m电力管沟,长9200m,配套建设电缆井69座;4、电信管道32孔-8孔的电信管,长9200m,配套建设人孔320座;5、燃气管道Ø108-Ø219的钢管,长7200m;配套建设阀门井45座,安装Ø108-Ø219的球阀52个;6、给水管道DN300-DN600的球墨铸铁管,长10000m;配套建设阀门井67座,DN200-DN600的蝶阀72个;土石方工程挖方:411.06万立方米;填方:350.96万立方米防护绿地工程防护绿地:26.44ha;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地址涪陵区位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市、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李渡工业园区位李渡工业园区属重庆市级工业园区,处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园区北靠渝涪高速公路,南依长江黄金水道,东接涪陵师范学院,除渝涪高速公路外,319国道横贯整个园区;渝怀铁路、重庆至宜昌的沿江铁路均通过涪陵;李渡工业园距重庆江北机场仅40分钟车程。李渡工业园区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二区五片”中的片区之一。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区位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选址位于李渡工业园区南部,行政区划属涪陵李渡玉屏、太乙居委,紧邻长江。建设条件地形地貌园区大部分地块属侵蚀丘陵地貌,西部来滩河东岸及南侧长江北岸为岸坡地貌。总体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四周高中间低,沿来滩河、长江等水系均为陡岩和斜坡地貌,其中陡岩高度一般13-20米,坡度角一般65-80度,局部直立;两岸陡岩下多为斜坡地貌,地形坡度角30-45度,相对高差30-50米,坡体物质主要由崩坡积块石土组成,厚度3-8米。其余地段较为平坦,区内最大海拔高程307.6米,最小海拔高程188.4米。地层岩性经地面调查,区内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崩坡积层(Q4col+dl)、冲洪积层(Q4al+pl)、人工填积层(Q4m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层。各岩土层特征如下:第四系土层(Q4):人工填积层(Q4ml):色杂,主要由碳渣,砖瓦碎块、泥岩碎块石组成,主要分布在区内碎石公路及民房住宅点,厚度小,一般1~3m。残坡积层(Q4el+dl):紫红~暗紫色,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风化岩屑碎块,呈可塑~硬塑状,分布厚度较薄,一般厚度0.5~3.0m。主要分布在平坝、缓斜坡处,在斜坡中上部厚度较小,在斜坡中下部与低洼处厚度稍大。崩坡积层(Q4col+dl):褐灰色,主要分布于北部来滩河南岸陡坡坡脚一带,为粉质粘土夹砂岩块石、孤石组成,孤块石块径0.5~2.5m,局部厚度为3~7m。冲洪积层(Q4al+pl):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岩碎块石、卵石组成,分布于来滩河河床及南侧长江岸边附近,一般厚度约0.5~4.0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岩性主要为泥岩(J2S-Ms)与砂岩(J2S-Ss)。①泥岩(J2S-Ms):为紫红、暗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层岩体较破碎,风化带厚度一般1~2m。中风化岩体完整。主要出露陡崖坡脚地带。②砂岩(J2S-Ss):风化色为褐黄色,新鲜色为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厚~巨厚层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杂色岩屑,钙、泥质胶结。风化带厚度0.5~1.0m。主要分布调查区中部陡崖及来滩河陡崖地带。地质构造据区域资料与现场调查,规划区位于苟家场背斜西翼,岩层产状230~250°∠2~8°,规划区南东端存在小形褶皱,局部起伏,岩层产状145~150°∠2~4°。发育有构造裂隙两组:①325°~350°∠75°~85°,裂面较平整,局部呈张开状,宽2~5mm,发育间距2~5m,延伸长3~5m;②85°~90°∠73°~78°,裂面较平整,呈闭合状,发育间距4~6m,延伸长2~4m。据调查:在陡崖上部砂岩中卸荷裂隙较发育,近平行于陡坡走向,呈张性,无水,可见宽度为1~3mm。可见深度为0.1m,卸荷裂隙形成的卸荷带宽5~8.5m。地震据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资料。规划区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不良地质现象经地面调查,规划区内来滩河左岸陡崖上有危岩断续分布,具明显变形特征的危岩体5处,体积20~50m3。其分布位置及其特征详见表2。水文地质条件规划区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上层滞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崩坡积、残坡积土层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出露于斜坡低缓处,透水差、含水微弱,水量微弱。2、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基岩风化裂隙水,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含水微弱,水量小,在区内一般为民井揭露,水量1~3m3/d。总之,地块受西部扬家河、中部来滩河的切割,南侧受长江切割,地下水排泄条件好,地块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9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规划地块区基本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民建房进行的小规模的挖填,填土厚度1~3m,切坡高1~3m。因此,规划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气象水文涪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具有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风速小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2C,极端最低气温为-2.7C,极端最高气温为42.2C,年平均气压为982.2mp,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降雨量为1170mm,年无霜期为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97小时,年平均雾日数32天,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风向频率为7%,年静风频率为54%,年平均风速为1.4m/s。李渡工业园区紧靠长江,根据涪陵清溪水文站资料,长江涪陵段年平均流量12576m/s,平均最大流量31300m/s,平均最小流量3450m/s。征地拆迁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以各类农业用地为主。征地拆迁工作以涪陵区国土局统征办为主体,在李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土所的配合下进行。城市规划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南岸浦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用地全部为工业用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配套条件1、交通渝涪高速公路、319国道、李渡长江大桥、长江深水港码头、渝怀铁路等外部交通设施,项目实施的道路工程与园区道路连成一片,形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基地交通条件良好,为发展工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供水李渡工业园区规划水厂(一期5万T/日,二期10万T/日),李渡水厂(现有1万T/日,近期扩为3万T/日,中期5万T/日)为基地供水。3、供电李渡110kV变电站引入规划区两路10kV电源及李渡西110kV变电站引入规划区两路10kV电源可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用电。项目用电较有保障。4、供气由李渡新区配气站供应。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农产品加工基地李渡工业园区,路网为方格带自由式路网,按工业园区园区控规要求,加工基地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该区域范围内将进行土地整治、道路、综合管网、公共环境绿化建设等。工程规模建设范围本次设计道路共计20条,道路包含有主干道、为次干道与支路,路幅宽度分为32m、24m、22m、18m四种,道路总长约21.3km。对本工程项目的理解城市区域层面的理解1、组团的城市功能定位李渡工业园片区是以工业、综合性服务等产业为主的城市新区;总体规划中,李渡工业园以发展化工、农产品加工、能源、物流中转为主。2、本工程地区用地性质组团地块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兼有局部综合性用地。3、本项目在道路路网布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