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传统体制及其转型上半部分:传统体制的绩效与改革---(一)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总论---(二)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经济学视角---(三)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绩效---(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考察下半部分:改革的道路---(一)激进与渐进式改革的争论---(二)华盛顿共识对于转型经济的认识---(三)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四)演进—制度学派的观点---(五)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一部分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总论一、社会主义的由来二、苏联等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一、社会主义的由来1、早期社会主义者伴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无业、穷苦、对立莫尔与《乌托邦》(1516),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财产的共同占有;否定市场与货币2、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必然,科学论证机器大工业、垄断、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自由人的联合体脱离事实集中与分散并重,资源的稀缺,个人与整体的矛盾3、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社会民主主义:取消对抗,塑造社会原则自由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布尔什维克,共产党:武装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所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二、苏联等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列宁的设想引入国家机器,国家辛迪加:社会大工厂、自由人联合体;争论、摇摆不发达情况下,历史传统,德国战时体制的影响2、俄国早期实践的反复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全面国有化、命令经济外国干涉、国内战争新经济:恢复商品生产、商业核算、市场制度政权维持,经济和社会问题3、斯大林体制的建立3、斯大林体制的建立A、列宁的去世与新经济的争论苏联工业化的方法与速度左(托洛茨基),右(布哈林),中(斯大林)B、斯大林的上台与政策比左派更左,否定新经济,强制集体化社会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有制+计划经济C、深层次的问题斯大林的粗暴个性列宁思想的继承俄国传统,国际环境不发达条件下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三、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1、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内外环境的变化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宏观政策环境:低价格(包括汇率、利率、工资等)资源的配置方式:计划微观基础:国有化与人民公社化3、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理论的影响苏联的榜样外部环境国家发展与重工业化的目标第二部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经济学的视角一、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二、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三、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四、资源的计划配置机制五、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为特征的的微观经营机制六、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1、内外环境与工业化的要求历史起点:经济发展低,工业基础薄弱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孤立,战争威胁2、为什么选择重工业优先增长的目标国际竞争:工业化的发展程度与重工业的比重民族国家,竞争,赶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迫切需要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美国、台湾的威胁,提高国防实力,战争动员能力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完备的工业体系,重工业是关键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循环农村,80-90%,市场狭小,抑制消费,阻碍积累重工业,自我服务,自我循环3、中国是否照搬苏联模式A、苏联的争论a、布哈林:农民问题、工农联盟,农业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不能加快工业发展,危及无产阶级专政工业发展,自我积累,市场机制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市场b、超工业化派:难以自身积累,社会主义积累规律取代价值规律迅速工业化与难以依靠自身积累满足资本需求的矛盾强制工业化积累:国家垄断,工农不等价交换,高额税赋,通货膨胀解决了小农经济比重极大的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增长与市场的问题B、类似的条件与选择空间,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为什么照搬,为什么能够照搬4、重工业优先目标的体现:“一五”计划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1、资本稀缺与重工业的高代价市场机制:价格,配置资本稀缺、高价,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代价昂贵劳动力丰富、便宜,劳动力密集市场诱导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2、建设周期与资本禀赋的矛盾建设周期长,资本密集,回报期长占用资金多,时间长资本稀缺,资本高价,重工业发展的高成本3、设备来源与外汇支付能力的矛盾技术含量大,大规模进口,外汇需求自给、封闭,出口产品有限、数额小、换汇创汇能力低政治等因素,与发达国家关系不正常高汇率水平,重工业发展的高成本4、投资规模与资金动员能力的矛盾较大的初始投资规模:资本密集,投资期长,规模经济一系列重工业建设项目、配套项目资本稀缺、经济剩余少,分散在农村,筹资能力弱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要素相对稀缺与战略目标的矛盾市场机制、结果排斥市场机制,扭曲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1、低利率自发市场:高利率,不足,缓慢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低利率水平利率大幅度降低:工业信用贷款利率月息,国营工业信用贷款月利率等2、低汇率汇率: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价格高汇率:资本缺乏,可供出口品不丰富,高需求实行低汇率,高估本币值例举:连续15次压低,不再挂牌,内部掌握3、低工资和低能源、原材料价格早期工农联盟,轻徭薄赋,很大程度依靠自身积累压低投入品价格:积累率、利润率、产出投入差低工资,压低工业发展的劳动成本4、低农产品和其他必需品及服务价格低工资要求低消费:维持社会稳定降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实行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服务的低价政策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成本转移到传统部门例举: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与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四、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1、短缺经济的形成市场机制:供需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需人为低价格:刺激需求量,抑制供给量,供不应求短缺与资源流动:不能保证资源流向重工业管制的产生2、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低利率,降低持币者的储蓄意愿,资金流向银行以外渠道国家控制之外的渠道不能保证重工业:金融垄断资金缺口:要求有效而集中的资金配置制度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化,信贷计划管理机构,统收统支存款上交,贷款统一核定计划指标,逐级下达,利率管制3、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的形成低汇率,出口不合算,进口合算国家统一安排进出口业务,外贸垄断,高度统制中央贸易部,对外贸易专业公司52年后,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实行外汇管制,对私营、外商实行登记管理办法,保护性关税和进出境商品品质检验50年代中期,国营经济统一、集中经营4、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供需不均衡:满足重工业、高度集中、按计划运行物资分类:国家统一,中央工业主管部门,地方管理5、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农产品低价,降低生产积极性,降低向国家出售的积极性农副产品市场,国营商业部门的竞争地位:贸易垄断例举:国家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商品分类:中央集中管理;中央差额调拨;地方自行管理,必要时由商业部组织交流五、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1、国有化企业某种程度的自主权,保留对利润的分配,资源流向非重工业:取得剩余支配权,国有制民族资产阶级,改变承诺,公私合营,国营企业经理、职工与国家的矛盾,目标不一致国家的监督成本指令性指标,计划管理生产资料计划,产品包销和调拨,财务统收统支,企业利润和折旧基金上交国家预算建设投资等财政拨款,流动资金财政部门按定额拨付,临时性、定额外流定资金银行贷款企业用工、工资分配由国家计划安排2、人民公社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互助合作:土地经营特征,规模重工业目标:统购统销制度下,进一步至集体化举例:1952年,1955年,1956年大跃进下,积累消费比例的失调,农业跟不上,扩大粮食征购,人民公社的产生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和收益分配国家实现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和分配的控制3、总结“一五”内逐渐形成50年代末、60年代初,困难,微调,但没有改变通过“条例”、“决议”进一步制度化和完善化60年代初完全三位一体的体制完全确立六、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1、传统体制的形成外生:发展战略内生:三位一体体制,体制的效果重工业要求低价格,低价格的保障需要计划与特殊的微观基础2、体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因素a、发展中国家强烈的赶超愿望十分低下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教育程度低下、缺乏管理人才、政治制度长期不变b、激进主义经济发展主张的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导致两极分化和经济不发达,对外贸易带来资源流失,长期充当“外围”,地位恶化c、发展经济学政府干预主义倾向的影响学术会议,世界银行等组织3、体制的普遍性a、逻辑起点时赶超型发展战略印度、中南美洲5年超过英国,15年或稍长赶上美国b、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是该体制的核心市场、价格机制不可能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c、高度统制的管理体制是扭曲政策的实施保障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而推行经济的国有化或过高的国有化政府参与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实行贸易垄断,为扶持幼稚工业而建立产业保护制度和设置进入障碍为了向处于战略优先地位的产业提供优惠的投入条件而订立利率上限并控制金融业,实行金融压抑为了鼓励工业发展和鼓励工业企业家而实行的向城市倾斜的社会福利政策d、普遍性与疑问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经济传统有无联系,深层次原因,现象与本质,最为外生的因素是什么第三部分传统体制的绩效:多角度的考察一、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二、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三、缺乏激励机制和效率低下四、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的速度与质量高速度,但没有实现经济现代化,摆脱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位次数据的问题在一个小的基数上起步趋缓,阶段性特征产业间分布不平衡重工业主导,不能代表实质性的增长,各产业协调具有很高的积累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积累的来源增长速度在十分低下的水平上实现二、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重工业领先与产业结构扭曲重工业增长的领先系数重工业轻工业的投资比制造业部门比例特高,服务部门异常低制造业中,粗加工特高,精加工特低中国在较低的人均收入下达到了过高的制造业比重,与此相对应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其不足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背离比较优势压抑了经济增长速度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缩小,投资额的缩减降低劳动力转移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低下资金密集型,阻碍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城乡分割、集中在大中城市、缺乏产业结构互补、没有拉动相关产业,导致城市结构小而全,阻碍城市化的正常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20多年内改善甚微城市,消费品制约,低工资制约农村,就业不足,难以实现增长国民经济结构内向型进出口规模的减少对外贸易总额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份额三、缺乏激励机制和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各地区各部门的投入产出关系被争投资、争物资替代计划部门判断,部门讨价还价的能力,计划盘子里的重要性低于均衡水平,高于均衡水平,效率损失缺乏竞争落后,国内保护,静态成本,动态成本(内外竞争与创新)国内市场狭窄阻碍规模经济劳动激励不足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出工一窝蜂,干活大呼隆)证据:一些效率指标单位耗量,流动资金份额,全要素生产率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社会制度的问题四小龙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苏东巨变后归根结底是战略选择的问题许多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低增长,低收入扭曲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收入分配恶化低效率和福利损失财政状况恶化与通货膨胀恶化第四部分体制改革的历史考察:战略的视角改革问题的提出从自主权的企业到附属物,失去活力,消费者不满孙冶方,市场取向,计划思维,修正正义批判利润指标;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价值规律,局限顾准,问题在于废除市场,资产阶级右派陈云与毛泽东,个体经营,市场,放权一、行政性分权(1958-1978年)二、增量改革(1979-1993年)三、整体推进(1994-至今)行政性分权(1958-1978年)A、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方针的确定B、“体制下放”政策的实施C、体制下放造成的经济混乱及其救治二、增量改革(1979-1993年)78年后,扩大企业自主权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滞不前,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把主要力量放到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整体推进(1994-至今)A、1984-1986年改革战略转变,进行全面改革的尝试邓小平,赵紫阳B、十四界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整体推进的新局面政治风波的影响,邓小平C、整体推进战略的纵深发展十五大下半部分改革的道路激进与渐进式改革的争论华盛顿共识对于转型经济的认识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演进—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一部分激进与渐进式改革的争论一、激进式改革二、渐进式改革三、两者的区别一、激进式改革A、市场社会主义的不可行计划的经济哲学与市场的自由主义哲学是不可统一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是个人理性的狂妄和自负,它所依赖的“构建的理性主义”的传统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因此主流经济学的逻辑不可能推导出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东欧分权化(计划加市场)改革的多次失败,有限的改革和改革的不彻底性,匈牙利,波兰,政府不可能致力于全面的以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真正的改革运动B、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体系选择决策和冲突的解决是在一个权威的等级结构中作出的生产和分配是由高度僵化和集中的计划来进行的通过计划的进度和计划压力来最大限度的调动资源全面的计划配置全面的价格控制系统缺乏可塑的反应能力,特别是缺乏真正的货币对已有的经济关系缺乏合法的替代绩效的评价是上级部门绝对武断的控制的不存在微观层次上的有效的激励结构C、激进改革的具体内容(休克疗法,大爆炸)迅速实行价格自由化和迅速取消政府补贴实现预算平衡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国际贸易自由化,解除国家管制,迅速降低关税致力于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包括私有化运动,以使经济走向自由市场经济确立私有产权,否则企业不可能对市场信号作出正当反应增长只有通过使价格信号变得正确才能达到速度是重要的除非和世界经济充分一体化,否则经济发展将会受到梗阻二、渐进式改革社会主义狂妄,激进改革更狂妄演进经济学,保守的政治哲学有限信息与信息处理:筛选、加工、处理和储存,攀着石头爬山,信息修正,各个击破,分布推进有限理性,人和组织很难理解和支持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运动,原有知识存量难以发挥,或者与目标不符干中学,边干边学渐进改革,避免信息和组织资源的突然破坏,降低改革的组织成本和信息成本,激进改革破坏,使得人们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增大改革的组织成本与信息成本三、两者的区别A、改革的顺序问题激进,参照系目标,追求尽快的速度,排斥与终极模式不完全吻合的中间形态,对于原先制度采取完全抛弃的策略,尽管这些制度在体制过渡的早期起着不可或缺的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作用渐进,实用主义,哪一个环节最需要改革,改革的缓慢性,寄希望于发展和继续的改革,产权改革,对待工人的态度B、改革中的“破”与“立”问题激进,不破不立,摧毁旧的,建立新的,旧制度是新制度的障碍渐进,组织与经济主体在不断的演化中,原有的信息量仍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激进改革会破坏长期累积的信息,随着改革的深化,原有的信息会不断被纠正,新的更优效率的制度会逐步取而代之,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也就通过进入和竞争而在旧体制中孕育而生经互会的解散,谈判费用、信息费用,外贸大幅下降C、改革的可逆性问题激进改革,“承诺(Commitment)”,后期就大打折扣,有限理性,不可能事先设计渐进改革,边干边学,改革的初始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的信息,因而不可能完全适应以后的路径,所以改革策略的可改变性显得尤为重要D、改革的速度问题激进改革切断原来的经济联系,损失信息E、改革的试验问题快速的和大规模的试验都使得改革的风险增大,可逆性降低渐进,信息不完全,不至于造成多大的损失F、改革的设计问题激进,纯粹的理论推导和方案的设计渐进,重视试验而形成的指挥存量,重视实践G、改革中经济的“二元”性问题激进,统一渐进,相反的需求,保留旧制度,鼓励新制度第二部分华盛顿共识对转型经济的认识华盛顿共识的三大支柱1·价格的自由化。自由化即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来起到良好的作用。2·私有化。私有化意味着给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3·宏观经济稳定化。稳定化就是产生宏观上价格的稳定,使得价格体系能够对不同商品的稀缺的调剂起到良好的作用。华盛顿共识对转型经济的认识华盛顿共识对于转型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其支持者认为,一旦转型引进市场改革,就可以立刻有收获,效率立刻就可以得到提高。因此,转型应该是大爆炸式的、激进的、休克式的。大爆炸式的转型意味着所有的重大改革都应该同时引进,不能有先后顺序。第三部分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第一,一般均衡理论(阿罗—德布鲁模型)。根据一般均衡理论推导出的政策,就是大爆炸式的自由化,要求所有价格同时全部自由化,否则就会导致价格扭曲。第二,货币理论(弗里德曼)。根据通货膨胀缘于货币供应过量,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由预算赤字引起通货膨胀,且缺乏完善的大规模的金融市场,推导出宏观经济稳定化政策。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第三,比较经济体制(科尔奈)。科尔奈特别强调经济体制的概念和体制间各元素的互补的重要性,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相互替代,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经济体制不像超市,不能保证得到计划与市场两个世界的最好部分:从市场和计划各自选取最好的东西和方式,拼凑起来装入一个篮子里。强调经济体制整体的互补性,导出大爆炸式的激进改革的路径。华盛顿共识的理论基础第四,公众选择理论(布坎南)。布坎南认为政府有如一个巨大的怪物,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越小越好。这推导出为使政府淡出经济,就必须粉碎国家权力,实行快速、大规模的私有化。第四部分演进-制度学派观点(evolutionary-institutionalistperspective)华盛顿共识的这些想法就是他们向转型国家开的一些药方,然而,转型却出现了许多出乎意料的结果,以及对10年转型(当然中国更长)教训与经验的相关研究表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并导致了演进—制度学派观点的发展和大大强化,而使人们思考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现在人们认识到,转型不仅仅是自由化、私有化与稳定化,还有更多的东西,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应该有充分的制度基础作为支持。演进-制度学派观点(evolutionary-institutionalistperspective转型不仅是向“华盛顿共识”所侧重的价格与市场的转轨,还必须关注更加微小的方面,比如说合同,同时更加注重合同的制定和履行,法制、社会与政治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惟一的道路、惟一的模式和惟一的方法来实现转型,其实,不同国家、不同的初始条件有不同的制度的演进道路和方式。演进-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第一、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其方法论体现了非合作博弈论的发展。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威廉姆森。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制度作为基础,市场不能够自发地做出充分的发展。信息不完备理论。。对这一理论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有阿克洛夫、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他们认为市场要良好地运作,需要完善的信息,经济主体要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如果这些信息不完备,市场就不能自发地起到良好的作用。演进-制度学派的理论基础第二、经济学的演进方法的理论。代表人物:尼尔森和温特尔以及穆雷尔。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分散经济和不可分散的经济,以及不可能把它总体组合起来。第三、哲学上的怀疑论:哈耶克和波普关于社会工程的哲学上的怀疑主义,使得演进—制度学派特别强调经济与社会系统及其转变的相对无知,强调社会工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任何形式的大规模制度改造运动的强烈反感。第五部分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市场与企业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动力效应与改革顺序北京共识一、政治、市场与企业首先我们看一看转型中的政治。在转型过程开始之前,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长期被忽视。其中的主要思想是,改革导致的效率提高使补偿改革的受损者成为可能,因而改革中的政治因素可以不予考虑,而且经济学家认为研究这类问题是政治学家的工作。但是,事实表明政治因素在实际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共识对转型的政治认识主要基于三个方面:(1)改革一定会带来收益,也就是说改革的收益是确定的,从而改革的受损者可以得到补偿。这种认识主要是对经济学抱有强烈的信心,认为通过经济学可以实现社会的变化。(2)特别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元素的互补性,认为整个市场体经济体制应该同时一起引进来。如果改革不是整体上,不是全部性地同时引进,而实行局部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有可能会阻碍改革。另外,缓慢的局部改革还会使改革的受损者有时间组织起来反对改革。华盛顿共识对转型的政治认识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这一观点下的政策,就是利用“机会之窗”,全面快速地推进大爆炸式的改革。(3)强调改革的不可逆转性。要使改革产生良好的结果,改革的不可逆转性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些出乎意料的改革结果导致了一个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二、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它主要有三个基本元素:第一个元素是改革的总和不确定性aggregateuncertainty)。改革的总和不确定性刚好和华盛顿共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华盛顿共识强调改革将带来确定的效率的改进。它包含对社会工程的强烈信念。这一观点背后的思想是,改革的经济学已经被充分理解。由于初始状态是绝对的低效率,经济理论预测转型将带来确定的效率的提高,那么这些改革将以效率必将改进的信念来实施。美国和欧洲所经历的那种资本主义证明是成功的,所以转型不过是一个照搬更好的模式的问题。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而新理论则强调转型经济走向并将收敛于之中的市场经济模型并不一定是清晰的。更重要的是,即使转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公认的理论说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告诉我们。。因此,转型结果存在着巨大的总和不确定性,迄今为止的转型经验并没有减少人们所感到的不确定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总和不确定性还基于这样的事实,转型这一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包含了无数经济代理人之间的许许多多的合作,这通常意味着多重均衡,没有人能够事先预知将被选择的均衡点。可以说,改革的总和不确定性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个现实,转型过程就是经济活动代理人和政策制定者面对总和不确定性进行博弈决策的结果。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出发点的这一重要不同会影响改革策略。对于华盛顿共识来说,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利用早期机会之窗或“例外政治”时期尽可能快地推进改革。在新理论看来,这一策略可能是危险的,会使整个国家陷入低效率的难以倒转的经济后果。这种后果可能破坏社会团结,产生严重的政治不稳定。不如把重点放在保证全民对改革的持续的、不断增长的支持上。这意味着,特别地强调改革的渐进方式,依靠试验的灵活性,以适当的顺序开展改革,也许会把不起作用的改革加以逆转并尝试其他改革方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第二个要素是改革的互补性。华盛顿共识一般来说拒绝任何局部改革。其基本思路是,任何局部改革都会为既得利益集团创造寻租的机会,进一步的改革会对这些人造成威胁。因此,局部改革创造了反对进一步改革的利益集团,而全面改革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对局部改革的看法不这么悲观。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在改革的总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一切取决于改革的顺序。尽管一些局部改革确实可能导致改革过程的停滞甚至不必要的倒退,以其他局部改革作为起点却可能产生一个动力效应推动进一步的改革。这特别适用于改革的互补性很强的情况。对于华盛顿共识来说,改革的互补性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是大爆炸方式式的压倒一切的论据,这种方式同时全面地引进所有改革。对于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来说,尽管互补性显然是重要的,只要可以用改革的顺序来产生继续改革的动势,互补性就不是压倒一切的论据。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第三个要素是政治约束。包括事前的政治约束与事后的政治约束。事前的政治约束定义为阻碍改革决策的可行性的约束,而事后的政治约束定义为决策已经制定并在看到结果以后的反作用和逆转约束。事前约束意味着对改革方案必须进行妥协,必须制定对受损者补偿的方案,或者意味着激进改革方案必须一拖再拖。与事前约束相联系的就是改革的是否可接受性。事后约束则通过试图创造不可逆转性来加以处理,与它相联的是改革的是否可逆转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因此,在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中,转型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在事前的政治约束,也就是说改革的可接受性,与事后的政治约束,也就是说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之间谋求一个均衡。这个均衡的实现取决于逆转成本,早期逆转的期权值(optionvalueofearlyreverse)以及改革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大爆炸式的改革策略在如下情况下是一个最优策略:各项改革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以至于局部改革会带来太多的阵痛(也即局部改革的收益很小),早期逆转的期权值几乎等于零,以及大爆炸的一揽子改革方案的收益很大。而对渐进式改革来说,在以下情况得到满足时可能是最优的:大爆炸改革的预期收益为负、早期逆转的选择值足够高,以及局部改革带来的阵痛不是太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与大爆炸式改革策略相比,渐进式改革多了一个选择。在大爆炸下,人们要么维持现状,要么接受全面改革的结果。因此,当结果不好时,逆转的成本很高,而渐进改革则可以在初始局部改革后预期全面改革前景足够坏时选择逆转。大爆炸的高逆转成本从事后政治约束的角度看是一个优点,因为它降低了已进行改革的逆转的可能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新理论从事前政治约束的角度看,高逆转成本可能与维持现状相比不具吸引力,甚至是不可接受的。而渐进改革在局部不确定决策后,多了一个早期逆转选择,它可能易于开始。另外,如果渐进改革的顺序正确,也即第一项改革不仅能够产生大多数人的收益,而且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关于未来改革的信息,这些大多数人就会有动力来进一步推进改革,改革的互补性在这种动力效应下不再像华盛顿共识强调的那样绝对重要。三、动力效应与改革顺序渐进改革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项改革产生的动力效应提出的改革顺序问题。进一步改革的支持者来自于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是随着新兴企业和部门发展起来的,他们是改革的支持力量。正确的改革顺序,应该是先发展这种私有部门,然后再进行国有部门的改革。如果改革的顺序恰当,在改革当中就会不断地产生改革的受益者的利益集团来支持改革,如果不注意顺序,一开始就造成了许多受损者,他们就会阻碍改革。动力效应与改革顺序有一些政治家就认为,应该先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发展私有部门,实际上结果正好相反,先发展私有部门才是最优的。我想要强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支持改革的利益集团,它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兴企业和部门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改革结果,都需要时间。四、北京共识北京共识的主要倡导者雷默认为,中国正成为吸引其他国家的模式,向其他国家提供其自身发展的观念,这可称为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它正从三个方面扩展其能量。其一,具有某种反弹的动力能量;其二,通过本地化使效仿者在本地实现增长的连锁反应;其三,中国的经济崛起犹如磁石吸引铁屑使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与中国的经济利益一致起来。中国的新理念正在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对全世界那些正苦苦寻求不仅发展自身,而且还试图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同时、又希望保持独立和保护本国国情与政治选择的国家来说,中国提供了一条新路。北京共识的特点(1)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任何由外部强加的发展模式都注定是要失败的;(2)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和兼容性,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正兼顾起来;北京共识的特点(3)注重发展的人民性而不是特权阶层性,“华盛顿共识”的目的是帮助银行家、金融家,而“北京共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4)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并努力使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发展加以结合;(5)强调发展的积累性和渐进性,通过累积效应发展自己等。北京共识对俄罗斯的适用性学术界的几种观点:(1)反思派:谁使俄罗斯成为输家?Stiglitz认为,西方休克疗法的提倡者功不可没。(2)借鉴派:认为中国模式适合俄罗斯。(3)审慎派:俄罗斯宪政改革走在中国前面。(4)乐观派:俄罗斯吸取中国经验。(5)警醒派:中国转轨改革的前景在哪里?主要参考文献1.热若尔·罗兰:《转轨与经济学——政治、市场和企业》,《比较》第3辑。2.约翰·威廉姆森:《华盛顿心目中的“政策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3.田春生:《“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4.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政府与市场一、前言二、新古典学派的观点—“看不见的手”三、“市场失灵派”观点—“扶持之手”四、关于政府的第三个模型—“掠夺之手”五、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一、前言国家是什么宪法的作用国家与政治体制国家是什么国家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与社会中的其他组织相比,它和它的代理人—政府具有自己的特征,即它们是唯一可以合法地强制他人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等的组织。国家的构成成员是本国公民。国家具有范围广泛的权力,因此必须有所制约。要求政府或国家做出可信赖的承诺,这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强制国家履行契约或实现承诺的机构并不存在;第二,即便国家可以为自己规定一些义务,包括履行契约的义务,但现政府不能规定下届政府的义务,亦不能保证完全履行过去的承诺宪法的作用宪法虽然可以对国家及政府进行制约与规范,但宪法的承诺经常是不充分的;其次,政府可以自己规定影响交易成本的规则,从而对自身加以宽松的约束;第三,宪法虽然带来安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但却剥夺了政府迅捷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有时甚至会使政府完全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国家与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就是为了阻止政府滥用权力而不断地制定预防性措施的制度。规则的制定原则应该是公平对待所有公民,不可以使一部分市民集团利用国家权力通过牺牲其它集团的利益而获利。但是,这些规则同样妨碍了政府的高效运转政治过程包括决定如何选择决策人的规则和实施政策时的程序。常见的有议会通过议案、行政长官予以承认的体制。这种体制也是以防止滥用权力为目的,但经常使决策延误和变得繁杂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新古典派经济学家视国家为“利维坦”(Leviathan,意指一种难以控制的怪兽),希望最大限度地制约它的作用范围。他们认为,市场能自发地产生高效率的结果,而且效率比个人间的分配更重要任何政府能做的事情,民间可以做得更好,因此,政府是不需要的政府所做的事情也许完全会被民间抵消,实际也是如此,因此,政府是无效的在公共部门特有的激励结构下,政府的活动通常会降低社会的福利如垄断等,因此妨碍了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新古典派政府职能:“看不见的手”凡新古典派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应起作用的领域,必是国家非起作用不可的领域,即国家若不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整个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转。这些政府职能包括: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界定和保护产权;监督合同的执行;维系本国货币的价值新古典学派理论的缺陷只强调了效率,忽略了公平他们的帕累托效率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只涉及给定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打破均衡、跳跃前进的过程,新古典理论无法解释均衡一旦被扰动如何恢复并得以保持,也无法说明分散的、短期的对市场信号的反应一定有利于长期的发展所谓“看不见的手”只有在一些很严格的条件下才能起到新古典理论假设它能起的作用,而这些条件在现实中很少,或几乎不存在三、“市场失灵派”观点像新古典学派一样,“市场失灵”派也相信市场是比其他任何机制都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应以市场为基础。两派分歧的焦点在于:对国家作用范围看法的不同。“市场失灵”派认为,除了建立和维护市场“游戏规则”外,政府还应该修正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1、分配问题;2、完全竞争的失灵,即垄断;3、远期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缺乏;4、不能达到充分均衡;5、外部效应;6、公共物品;7、有益需要“市场失灵”下的政府职能:“扶持之手”提供公共物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限制垄断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失灵”派的理论缺陷他们依据的福利经济学的所谓“市场失灵”其实只是例外,一般情况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以纠正“市场失灵”来界定政府的职能实际上犯了功能主义的错误。政府作用的发展可能受经济学家的影响,也有可能处于非常不同的动机“市场失灵”暗含下述假定—所有的市场经济都一样,市场只会在那些特定的领域失灵。事实上,世界上存在多种市场经济体制,其市场失灵的频率和程度各不相同,校正失灵的手段也不同“市场失灵”派的理论缺陷政府并不是天然和总是代表公众利益,即:政府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可能以自身的偏好来指导其行动,从而与公民福利产生矛盾。另外,他们的行为会受到各种法规、习惯、激励因素等的影响,是在信息不完备及各种约束条件下进行决策,因此,国家行为可能符合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是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市场导致缺乏效率和不公平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可以推论政府干预必然导致情况的改善。比如,政府为稳定经济所做的努力可能导致实际的不稳定四、关于政府的第三个模型:“掠夺之手”政府失灵理论掠夺之手模型掠夺之手模型的启示政府失灵理论只要没有宪法上的约束,特定利益集团就会给市场设置壁垒以产生租金公共利益是扩散在大范围的民众之中的,因此无力与特定利益集团对抗寻租竞争虽然有使租金消散的可能性,但租金产生和消散的过程本身就是浪费掠夺之手模型该模型认为,应该公正地看待国家、政府和政治,并把政治过程看成是政府行为的决定因素。掠夺之手模型对政府持怀疑态度,认为政治家们的目标并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是追求自己的私利。因此,该模型倾向于准确描述政府实际的所作所为,并以此来寻找限制政府的方法,反对扩大政府的范围掠夺之手模型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民主政府,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是自己的私利,原因是:在专制政府下,独裁者运用他们的权力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将资源配置给自己的政治支持者,打击政敌,中饱私囊,以牺牲公共福利为代价掠夺之手模型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虽然部分地由于他们需要再次当选的原因而抱有更多的公利动机,但通过民主方式选举的政治家一般也不会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是因为:民主政治中获胜的多数派经常执行一些破坏性的政策,利用再分配来剥夺那些失败的少数派,如获胜的多数派向富人征收特别高的、几近没收性质的税收利益集团和游说会对政治选择产生影响。游说之所以能影响政治决策,是因为政治家需要从他们那里获取选票和捐款,因此游说集团可以利用这一影响操纵再分配,从公众那里掠夺社会资源掠夺之手模型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公共部门的弊病并正确处理提供有关政府所有权和民营化、腐败、法律制度、政府成长等理论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指导原则来服务于政策,因为它承认政府的局限性,认为有些制度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经济发展,有助于形成一些实际建议能帮助我们设计政治制度时,既使经济行为人免遭政治家的盘剥,同时又没有完全排除政府的影响。该模型指出,最好的改革时机就是政府的政治利益与社会福利相一致的时候掠夺之手模型的启示—改善政治的五个一般性命题在确信受到特殊利益团体相当程度的有组织影响的部门,要抑制政府的介入反对政府限制竞争的措施,支持政府为促进竞争而采取的措施要求政府的公开性,反对秘密主义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政府应鼓励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民间供给。这不仅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产生有效的竞争从而使公共产品的供给受到规则的制约,而且作为传达意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政府有必要保持作为专家的侧面和具有说明责任的民主的代表者的侧面之间的平衡五、转型时期中国政府职能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注重公共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和救灾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施城乡反贫困计划第十章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第一节企业、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及演变第二节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国企改革第一节企业、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及演变一、企业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三、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演进一、企业企业是生产组织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是与分工相联系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注意: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的分工的区别)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所谓企业制度,就是指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企业家、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他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经济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征它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它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它的分配制度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三、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演进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来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在法律上称为自然人企业,这种企业在经济学中又被称为古典资本主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都由所有者掌控是个人业主制企业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最初的企业形式,并且,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大企业出现之前的100多年里,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形式;缺陷主要是: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来源有限、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企业寿命缺乏连续性和永续性的基础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合伙制企业的特点是: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与自然人企业、合伙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如下特点:出资者的有限责任;资本的股份化和自由转让;企业具有独立寿命;其产权关系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二节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二、企业目标的多元化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三、“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一、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也同时发生着二种根本性的变革: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即分权型的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企业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品牌型虚拟企业联盟型虚拟企业二、企业目标的多元化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在早期的资本主义体系中,追求利润是公司唯一的目标,“股东至上”是公司治理的逻辑,股东利益就是公司利益,而雇员、客户、社会公众等的利益并不被看作与公司利益相关,公司是一个封闭的私有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之后,公司被看作是它和它的组成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命运不再取决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润,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商业行为的廉政性与可信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才有可能被不断变化的市场所接受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和群体,它包括内部相关者—股东和雇员,以及外部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企业管理者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外,要充分考虑其它相关者从自身利益或权利要求出发而对这一决策的影响力,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公司治理结构(一)企业最重要的活动只有二个:生产和分配。生产涉及的是如何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而分配则涉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护,二者的协调也就是决策者与监督者之间的权力平衡问题,现代企业就是通过治理结构来实现这一平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不再是股东大会而是由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的团体,公司目标也由股东盈利最大化转变为包含社会责任在内的集体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即企业的共同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二)大致来说,企业效率的提高有二个途径:节省生产成本,和降低团队成员间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企业治理结构如果安排合理,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设计必须满足“适应性原则”,即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地改革企业内部控制权与收益权的配置,从而不断地使企业所有权的安排趋向于一种最优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参与各方都能够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公司治理结构(三)企业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权利的分散性,企业所有权如何在多元化的主体之间配置及分散的权利的协调,就是企业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企业所有权合约的具体运行机制,它可以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外部治理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它是市场对企业的治理内部治理就是通常所说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人员。这些权力机关的协调运作依赖于有效的投票机制、监督机制以及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和雇员的参与机制等等三、“雇员持股计划”与利润分享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中开始实行利润分享制,以此来将企业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期发展相联系。80年代后,这种制度在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被使用,来提高组织效率,降低代理成本雇员持股计划是利润分享制的形式之一,在不同国家其模式也不同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国企改革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之一的国有企业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五、企业制度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之一的国有企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和微观基础,企业必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企业要形成这些基本特征,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生产和流通都实行的是直接计划管理,即统一编制计划、统一组织物资供应、统一分配和销售产品,企业财务收支、人员工资、职工和干部配备也由各部直接管理,是高度集中统一、直接管理的企业管理体制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责利不明确、管理不科学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第一阶段:放权让利阶段(1979-1983年)第二阶段:税利改革和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阶段(1983-1987年)第三阶段:承包责任制推行阶段(1987-1992年)第四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3年至今)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的效率仍然不够高企业的负债率过高企业历史包袱重企业冗员问题严重远未形成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五、企业制度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的目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能否体现出现代公司制的特征并发挥其功能的关键,它要求: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健全的股票市场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第一节与收入分配有关的重要范畴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第三节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五节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分析第一节与收入分配有关的重要范畴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各单位和各部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增加值”的总和,由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部分构成。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只是各单位增加值的总和,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本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可供消耗及使用的经济实力,是计量和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和速度,进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综合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国民和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各国通用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有3种计算方法:部门法、支出法和要素成本法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GNP=GDP+常住居民在国外的要素收入—非常住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式中要素收入指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在进行国与国之间的GNP或GDP的比较时,要考虑汇率和实际购买力的因素。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即国民生产总值(GNP)扣除生产过程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等)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总和。这是由联合国制定并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核算方法和体系(即SNA体系)。在核算范围上,国民收入除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收入外,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收入。国民收入与GDP、GNP有如下关系: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另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由经互会提出的MPS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它不包括非物质部门所创造的收入。该体系又称东方核算体系。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费和积累的关系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收入分配的主体主要有3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与收入分配主体相适应,收入被划分为三部分: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它来源于各种形式的税收、政府凭借国有产权或取得收入如国企上交的利润、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等企业收入:企业销售收入中减去各种成本(含付给职工的报酬),再减去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收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劳动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所得的收入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即个人收入既包括劳动收入,也包括非劳动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社会后备基金的建立以及国家物资储备的保证的需要。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与行政、国防开支;转移支付的支出除了财政支出渠道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消费和积累的关系一国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积累基金:专门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基金、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一般来说,积累的规模及其增长幅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消费基金:专门用于国防和国家管理的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消费基金的增长必须和社会提供的增加的消费资料的量相适应;从发展的角度看,积累和消费是统一的:积累形成投资,投资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积累。但从静态来看,积累和消费又互相矛盾,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呈现此增彼减的关系。确定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必须同时兼顾积累和消费积累和消费的增长要与其实物形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必须安排好积累和消费的内部比例关系第三节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效率及其与分配的关系公平及其与分配的关系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及其与分配的关系效率:在经济学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西方经济学里,帕累托最优被用于描述最有效率的状态,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通过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其他人福利减少。帕累托最优由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不能通过改变商品的分配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生产要素分配在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此时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分配使生产者的产量提高,同时又不使其他生产者的产量减少;生产与消费的帕累托全面最优,它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评价是相同的,从而此时不可能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品的分配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同时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分配为何能影响效率由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效率表现为三方面;生产以前要素的配置、生产过程中要素的使用、生产之后的要素报酬的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由于决定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是要素的价格,而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必须由分配来决定,因此,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中,包含了收入和市场间的相互作用。有效率的分配制度与市场制度密切相关分配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完善健全的市场体系,才能消除垄断因素,使各种要素充分流动要素的报酬由市场决定,它不仅要反映要素的贡献,还有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总之,分配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分配是市场导向的分配,并且只有市场导向的分配才能保证市场的效率公平及其与分配的关系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公式一公平理论可以用公平关系式来表示。设当事人A和被比较对象B,则当A感觉到公平时有下式成立:
1、0p/Ip=Oc/Ic其中: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Ic——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的努力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趋于相等;第二种办法是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小,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能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公式二2、0p/Ip=0h/Ih其中:0p——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
Oh——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Ih——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当上式为不等式时,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Op/Ip<Oh/Ih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也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2)Op/Ip>0h/Ih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报偿,从而主动多做些工作。调查和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目前的报酬过低而产生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己的报酬过高而产生。公平的原因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人们总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人估计过低。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例如有人认为应平均分配才公平,也有人认为按经济困难程度分配才适当。第三,它与绩效的评定有关。如何评定绩效?不同的评定办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不同的评定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公平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相对值。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绩效评判尽可能客观,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再次,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公平与收入差距由于公平很难测量,经济学上用平等作为测量公平的近似指标。但二者仍有差别,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平均分配就一定达到了公平。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公平目标还包含对收入差距的判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就是常用的衡量经济公平的工具。1999年美国工人年收入分布1999年美国工人年收入分布洛伦兹曲线用横轴描述所有领取工资和薪水的人的累计百分比,用纵轴描述该群体获得的所有收入的累积百分比;该曲线离收入完全平等的45º线越远,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就越大。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的一种计量方法,它指的是在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等于洛伦兹曲线和45º线之间的面积除以45º线以下的所有面积。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就越大按照目前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值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是: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表明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明收入分配比较合理通常,国际上把0․4作为收入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在0․4—0․6之间,表明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基尼系数在0․6以上,表明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注意: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解释力所选取的人群附加福利个人与家庭分配静态描述其他收入来源历年中国居民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9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24,0.2407,0.240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29,0.3285,0.3369,0.3361;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0.16,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30,0.295。1995年0.389,1996年0.375,1997年0.379,1998年0.386,1999年0.397;
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年份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19970.370620010.4031
19980.378420020.4326
19990.389220030.4386
20000.408920040.4387
04年后无官方基尼系数不同机构估计出来的数据约有0.03差异20050.447-0.4720060.46-0.496
20070.48-0.520080.46920090.472520100.48-0.520110.5-0.55由于由市场决定的分配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课件
- 2024届江苏省兴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职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人员管理篇】
- 2017-2021年安徽专升本考试英语真题卷
- 《雨点儿》教案(15篇)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年公务员考试深度预测试卷含解析
- 《电工复习题》课件
- 代理记账机构自查报告范文
- 博士毕业鉴定表的自我鉴定5篇
- 项目贷款保证函书
-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6讲.课件
-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
-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几何试卷(带答案)
- 网络安全保密教育知识普及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面向5G网络建设的站点供电技术应用与发展
- 装饰公司与项目经理合作协议
- 接待上级领导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