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程防洪评价_第1页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_第2页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_第3页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_第4页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码头工程防洪评价码头工程目录1概述项目背景***地处环鄱阳湖经济圈,县城傍鄱阳湖而建,是***重要的水上门户,县域面积2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全县以农业种植为主,是***的农业大县;同时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石灰石、河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巨***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主要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水泥、石灰石、砂及其它货物的接驳、中转、仓储。该中转服务站预计码头建成后将每年经营各类件货、散货在20万吨以上,由于业务对象均位于长江及鄱阳湖沿岸,货物运输量大,因此水路运输为公司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都昌港以货物码头为主,而公用性码头泊位少,设施简陋,储运能力差,因此没有满足该货物装卸的码头泊位,而通过下游九江港码头及本港其它货主码头装卸又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和在运输繁忙时易受制于人。为解决货物港口装卸这一难题,该服务站计划在都昌镇鄱阳湖岸线择址建设专用码头。***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为灌注桩基础现浇梁板透空式码头结构,由于货物装卸码头的建设,需要占用河道断面和河床滩地,对鄱阳湖该河段的防洪工程及河势演变必然产生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水利部水建管[2001]61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占用沿河岸线和滩地时,必须严格进行防洪与河势影响论证,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受***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委托,我公司就兴建***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对区内防洪与河势的影响进作了具体分析,并编写了本报告。评价依据1.2.1法规、规范、规程与规定日);(4)《防洪标准》(GB50201-94);(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6)《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文);(7)《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水利部建管办(2004)109号文);(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9)有关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国家其它法律、法规、规范等。(1)《***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2)《***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2008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本次***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防洪及河势影响评价采用有、无建设项目对比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新建工程进占河道断面情况,利用水流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码头工程兴建以后,引起工程附近上下游水力因素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时,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位沿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建立数学计算模型,逐步由下游向上游推算水面线,然后按照新建建设项目进占河道断面后造成水位壅高、流速变化等具体情况,对工程的防洪和河势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要求,本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现状,分析工程河段的设计洪水情况。2、收集、了解建设项目所在湖区范围内有关水利设施分布、规模、防洪标准、现状防洪能力、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对有关水利设施3、收集新建工程所在河段历史和现状湖盆地形、地质等资料,结合水文特征、水力条件及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分析湖盆冲淤变化特性和河势演变4、根据新建工程进占河道断面情况,近似进行壅水分析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及河势影响。5、根据新建工程实际情况及运行特点,分析其对防洪工程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和对河道规划的影响等。说明;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水位及高程资料均采用冻结吴淞基面(都2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概况根据规划设计,***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委会的现风力发电站正背面狮子山尾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08′,北纬29°14′,溯水而上30km,抵赣江和修河交汇处的吴城镇,顺水而下90km,抵湖口进长江。河道右岸以上为凹岸浅滩,为回水区域,码头右侧紧邻大矶山山脚边滩(见附图)。设计码头为500吨级重力式实体码头,码头岸线为顺岸式,港池采用顺岸式布置,前方作业平台采用靠船墩式结构,共布置五个,平面尺度为17m×15m,靠船墩之间由简易钢引桥衔接,并通过一线钢引桥于后方陆域衔货装卸20万吨/年(详见:码头工程平面布置图)。为了方便码头货物的储存、运输及管理,在码头出口山地通过场地平整,相应建设港区堆场、道路、办公楼、仓库及给水、供电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水路运输成本低廉和运输量大的优势,充分利用鄱阳湖潜在的运能,为企业产品的外运提供便捷运输通道,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区域交通运输压力。根据码头设计及地形情况,码头所处滩地地面高程为~,纵坡为1:墩深入主河道40m,为桩基础梁板式透空结构。河道基本情况大河流及滨湖地区的清丰山溪、潼津河、漳田河和博阳河等河来水,经湖盆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总流域面积×104km2。鄱阳湖形似葫芦,以永修县吴城镇松门山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主湖区,湖面宽广,较浅;北部为人江水道,湖面窄,湖水较深,整个湖区南北长173km,东西宽km,湖面最宽处达70km。鄱阳湖洪、枯水位时湖面积和湖容积相差很大,1985新建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委会大矶山鄱阳湖边,属于鄱阳湖南北湖区的分界河段----松门山河段。该河段为鄱阳湖中部凹颈,全长约6500m,水面相对狭窄,枯水期束水如带,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500~4200m,其中最窄处位于河段出口的大矶山灵峰寺~松门山河段,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500m;最宽处位于该河道进口的都昌南山塘~吴城龙头山,丰水期水面宽度约4200m。该河段两岸均为低山丘陵谷地,植被发育良好,山脚矶石稳定,其中北岸大矶山地势起伏,大矶山紧临鄱阳湖边,山势陡峻,山顶高程为,冲沟发育;南岸的松门山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山顶高程码头位于松门山河段出口处,距鄱阳湖入长江口约90km,上距***城。码头所在湖区断面为不对称型复式断面,呈W形状,湖床变化平缓,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800m,枯水期河槽水面宽度约600~850m。主泓紧贴右岸下行,为该断面的主航道区域,呈U型,宽约800~1200m,底部高程为~;在断面左侧偏中间部位为次级航道,湖面宽浅,呈舒缓U型,底部高程为~,码头即位于该河道主泓右岸。码头所在河段右岸高程以下的主河道岸线顺直,高程以上有一凹岸浅滩,呈不规则四边形,底部高程~,外沿长约,总面积约(见码头平面位置图),码头即位于该凹岸浅滩下游侧,傍矶山山脚浅滩修建。鄱阳湖南部湖区水流进入北部湖区时,除了东面的松门山河道外,在吴城镇还有一条汊道,位于松门山河道西南约30km,松门山河道与吴城汊道之间有下岸洲、令公洲、后山洲、梅西湖、东河村和松门山等。吴城汊道河道蜿蜒弯曲,水面狭窄,两岸洲滩发育,河汊纵横,丰水期水面宽度约700m,主要排泄赣江和修河来水。根据《***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规划设计院),丰水期吴城镇汊道与松门山河道的分流都昌穹断束构造单元之中,基底褶皱强烈,覆盖层褶皱微弱,多属宽展型向斜,轴向近东西向、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发育,主要有两组北北东向断裂和近北东向断裂。码头所在大矶山~松门山河段,河道断面狭窄,湖岸岸线顺直,两岸多为稳定的山矶,山体植被覆盖茂密,山势稳定,河岸边界控制性较强,两岸岸坡基本保持稳定,右侧主泓近岸,水流平顺,河槽冲淤变化稳定,水深条2.2.3水文、泥沙、气象特征(1)水文阳湖水位涨落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汛期4~9月长达半年之久,其水时,鄱阳湖水位一般不高;7~9月五河来水减少,长江进入主汛期,鄱阳湖水位受长江洪水顶托或倒灌影响而维持湖区高水位。湖区最高水位一般出率达%,其中7月出现几率为%。鄱阳湖水位变幅大,湖区各站水位最大年变幅达~,最小年水位变幅为~。湖口站特征水位统计见表2.2.3-1。表2.2.3-1湖口站特征水位统计表水位:吴淞高程1123456789101112实测最大实测最小系列鄱阳湖水系入江控制站为湖口水文站,鄱阳湖五大河流的水文控制站分别为:赣江外洲水文站、抚河李家渡水文站、信江梅港水文站、饶河虎山水文站和渡峰坑水文站、修河柘林水文站(现为虬津水文站)和万家埠水文湖口水文站为国家基本水文站,该站地处湖口县双钟镇,控制集雨面积但时断时续;1951年改为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含砂量至今。本站观测河段位于鄱阳湖出口末端,呈一收缩河段,向上游河面逐渐展宽,测流断面位于上下石钟山之间,为复式河床,河床较为稳定,左岸有一宽达3km的滩地,右岸为砾石略有粘土,高水时最大河宽达。中高水测流断面距河口,中低水测流断面因控制条件较差,而移至距河口处。因测流断面距河口很近,受长江水流顶托影响显着,水流较为紊乱,在长江高水位时,江水倒灌为自记水位记,测流用流速仪精简法或积深浮标法,洪水期选用高水测流断外洲水文站是赣江入鄱阳湖的重要控制站,位于南昌市桃花乡外洲村,量和泥沙等,自设站以来有连续的水文观测资料,该站水位流量关系受鄱阳湖水位顶托影响较大。李家渡水文站,位于进贤县李渡镇鉴良村,控制流域面积15811km2,虎山水文站位于乐平市鸬鹚乡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积6374km2,1952渡峰坑水文站位于乐平市鸬鹚乡石里村,控制流域面积5013km2,1941站改为柘林水库实验站,观测水位、流量、泥沙等项目,控制流域面积津站控制流域面积9914km2。万家埠水文站位于安义县万家埠镇桥南街,控制流域面积3548km2,(2)河流泥沙鄱阳湖入汇长江使鄱阳湖与长江的水位、泥沙关系相互影响,鄱阳湖汛期一般比长江早1~3月,来水量集中在4~7月,径流总量占全年的55%;多年月平均流量最大值和历年最大流量均出现在6月份,因受长江水位顶托的影响,多年月平均水位最大值和历年最高水位则出现在7月份,江水倒灌现象几乎年年发生,江水倒灌现象主要发生在每年的7、8、9三个月。鄱阳湖各河均属少沙河流,由于湖面宽阔,大部分湖底较浅,水流流速缓慢,泥含沙量各河在~kg/m3之间,以赣江最大,饶河最少,五河七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入湖沙量为×104t,五河及湖区多年平均悬移质总入湖沙量为×104t,各河入湖沙量年际年内变化规律与其径流变化规律一致,年际变化大,一般是丰水年多沙,中水年中沙,枯水年少沙。泥沙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泥沙入湖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其中汛期4~6月占%。据湖口水文站资料统计,鄱阳湖多年平均出湖入(长)江悬移质泥沙量t出湖输沙量为-372×104t,泥沙出湖入江集中在长江汛期前的1~6月,占全年的%,3~4月占全年的%,7~9月长江中上游主汛期,长江主流含沙量相对较大,长江泥沙随水流倒灌入湖,多年平均倒灌泥沙量为×104t。(3)气象特征鄱阳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春季雨多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干旱、冬季少雪寒冷干燥等特点。据码头所在区域内的湖口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94mm,最大降水量1937mm,最小降雨量为776mm。该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1954年)是枯水年(1978年)的倍,主汛期4~6月降水量占全表2.2.3-2湖口站气象特征值表多年平均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湖口站相相应出现时间(年、月、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风速(m/s)历年最大风速(m/s)相应风向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年平均蒸发量(mm)多年平均无霜期(天)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最大年降水量(mm)最小年降水量(mm)NE工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修水~都昌台陷之都昌穹断束构造单元之中,基底褶皱强烈,盖层褶皱微弱,多属宽展型向斜,轴向近东西向、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发育,主要有两组北北东向断裂和近北东向断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界定,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都昌地区属少震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志留系、上泥盆系、中石炭系及二迭系、三迭系,基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局部为粉砂质泥岩,岩面较低,高程为~,岩面向两侧湖岸逐渐抬升,河岸表层多为第四系亚黏土沉积层,两岸坡脚多有页岩出露,岩石呈强~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河床的直接边界由疏松沉积物组成,厚度约30~45m,全部由全新世松散沉积物组成,上部为较细的亚砂土亚粘土,厚度数米至十几米,下部为粉细砂与中砂,厚约20~30m,以下为砾石直至基岩。河床沉积物以细砂、中砂为主,河床泥沙平均粒径~,中值粒径~。港址区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系孔隙式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式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砂砾层中,水量较丰,具微承压性,补给来源于湖周围山体中的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则主要赋存于裂隙发育和构造破碎带小,补给主要来源于其上砂砾层中的孔隙水。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及其他设施情况***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附近主要水利工程有新妙圩、矶山圩、周溪圩、枭阳圩等万亩圩和红卫百亩圩。新妙圩堤长2000m,堤顶高程~23m,最大堤高,设计洪水位为 圩堤保护面积,保护耕地万亩,保护人口万人。矶山圩位于港址下游约处,堤长5060m,堤顶高程,最大堤高,设计洪水位为m(P=10%),校核洪水位(P=5%),堤顶宽度为5m,内坡比1∶,周溪圩堤长5200m,堤顶高程~23m,最大堤高,设计洪水位为(P=10%),校核洪水位(P=5%),堤顶宽度为3m,内坡比1∶,外坡比枭阳圩堤长6600m,堤顶高程,最大堤高,设计洪水位为(P=10%),校核洪水位(P=5%),堤顶宽度为6m,内坡比1∶,外坡比1∶,圩堤保护面积,保护耕地万亩,保护人口万人。红卫圩位于码头东侧约处,鄱阳湖凹岸,堤顶高程,最大堤高,设计洪水位为(P=10%),校核洪水位(P=5%),堤顶宽度为4m,内坡比1∶,有水利规划工程综合利用规划报告》(水规部分)对鄱阳湖控制工程进行了规划设想,拟定了全控制和分控制两个人工控湖方案,经比较选择了全控制方案。该方案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的屏峰山~长岭之间建一座集防洪、发电、水环境保护、航运等综合功能的枢纽工程和两处新建的分蓄洪区,该工程位于鄱阳湖入江口上游约27.0km,2001年7月由***水利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鄱阳湖控制工程课题研究报告》,目前长江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水利规划设计院正在进行鄱阳湖控制工程的防洪专题研究。另外,在距鄱阳湖入江口上游约6.0km处修建铜陵至九江铁道干线,干线通过鄱阳湖需修建跨湖大桥----鄱阳湖特大桥,大该两规划建设工程均位于本码头的下游,码头的建设对该两工程均不产生影响。3河道历史演变河道历史演变概况鄱阳湖在地质时代湖盆地区的地质地貌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由于泥沙沉积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割切的景观。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汉高祖六年)~公元421年(刘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阳湖中心设置了鄡阳县,古城已区并不存在庞大水体,而为地势低平、河网割切的湖积平原,而鄡阳县为河网支汇的中心。过去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而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并与九江盆地南缘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先秦《禹贡》中所载的彭蠡泽。当时长江出武穴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九江”,东至扇前洼地汇入彭蠡泽,可见古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由于古彭蠡泽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潴汇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以后由于长江泥沙经九江段时,受到赣江的顶托在主泓北侧堆积起来,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间自然逐渐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约在西汉后期,距今2000年以后,每逢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了几个由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和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此后,江北彭蠡泽之名逐渐消失。自全新世开始,本区第四次断块差异运动,在南昌一湖口一线有较大的相对下陷,尤以湖口断陷为强烈。西汉后期,湖口断陷的古赣江区已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即今鄱阳北湖的前身。因为江北彭蠡泽之名出于经典《禹记载到湖汉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赣江)时,却又说注入长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汉晋时代的新彭蠡泽(晋时又称宫亭湖)南界不超过今星子县南婴子口一线,而婴子口则是赣水入湖口,也称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泽形成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其后随南昌—湖口断层下陷自北而南的发展,河网交错的平原逐渐向沼泽化发展。刘宋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鄡阳县的撤销当与此有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宋初彭蠡湖区已超过婴子口、松门山,迫近鄱阳(今波阳)县城,彭蠡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这种扩大的结果使原在湖边上的山峰先后沦为湖中小岛,附近的小湖也相继和鄱阳湖连成一片,古鄡阳县周围平原几平沦没殆尽,但其时鄱阳南湖仍为吞吐型湖,洪水时茫茫一片,枯水期束水如带。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湖汊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特别是鄱阳湖湖逐渐淤浅,特别是主航道两侧的洲滩逐渐发育,但主航道河槽基本保持冲部湖面逐渐缩小。河道近期演变分析化。解放以后,人类活动对长江和湖盆区的河势影响有所加剧,主要表现在修建堤防或加高加固圩堤,对欠稳定河岸进行护岸固脚等,使河道横向变化减缓;而河道内的变化除水流的自然作用以外,也在某种程度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湖盆区航道疏浚、取沙等。鄱阳湖河势的近期演变主要体现在滩地淤浅和八十年代前的不断围垦,使湖岸逐渐向湖心发展,主河道则时冲时淤,变化频繁。据对湖区及五河出口共11个站的年最高水位分析,鄱阳湖及五河尾闾水位逐年抬高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长江中下游水位日益升高的趋势对五河洪水的顶托作用;二、五河的来沙在五河下游、尾闾地区及湖盆区的淤积作用;三、人类对河道中下游两岸和湖汊的围垦及尾闾区的堵汊并垸等人类活动,致使行洪断面变小及河槽湖泊的调蓄能力减小,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全湖区多年平均淤积厚度为,据湖盆纵断面图知,赣江南支、信江西大河出间已推进了,平均每年向湖心推移约。在1998年大洪水后,湖区开展了大算,湖盆区松门山以下水道,除湖口附近有淤积外,整个出湖水道为冲刷新建码头位于狮子山附近鄱阳湖岸线,都昌港从狮子山至黄沙,岸线顺直,岸坡基本保持稳定,丰水期水面宽,主泓近岸,水流平顺,冲淤变化不甚剧烈。由于码头区所在大矶山~松门山河道断面狭窄,为鄱阳湖葫芦中间的凹陷瓶颈口,水流流速相对较大,因此对河道的冲刷能力相对较强,受上游河道的影响,其主航道偏靠右岸,因该断面两岸多为稳定的山矶,山势稳定,河岸边界控制性较强,因此两岸岸坡基本保持稳定,主河槽经多年冲刷,冲淤变化也基本保持动态的稳定状态。另外,由于湖面宽大,当汛初或汛末浅水时,湖面大风使水浪加大造成浑水,对滩地有减淤作用,滩地也相对较为稳定。河道演变趋势分析综上所述,在特定的水流条件下,鄱阳湖湖区整个河势仍将发生缓慢演变的基本演变规律,呈冲淤消长的交替过程,以及继续保持现阶段基本稳定的整体河势的演变发展趋势。码头区所在大矶山~松门山河段,河道断面狭窄,湖岸岸线顺直,两岸多为稳定的山矶,山体植被覆盖茂密,山势稳定,河岸边界控制性较强,两岸岸坡基本保持稳定,右侧主泓近岸,水流平顺,今后在上游河势不发生大的调整又无特异水文因素作用的条件下,河槽冲淤变化将继续保持现阶段基本稳定的整体河势的演变发展趋势。拟建码头区近岸河床演变及选址评估拟建码头选址于都昌镇矶山村大矶山附近鄱阳湖右岸,从平面图上看,码头区河道断面位处鄱阳湖中部凹颈最窄断面下游游约处,区域岸线顺直,在高程以下的等高线基本与河道水流方向平行,在高程以上码头区有约的凹岸浅滩,洪水期浅滩被水流淹没,枯水期浅滩凸显,河道束水如带。其近岸河床演变受鄱阳湖水位变化汇影响而较为复杂,具体分析有如下演变特点:(1)拟建码头区由于右岸为大矶山,岸边有稳定的矶石等边界条件控制,多年以来,区域岸线稳定少变。1998年大水以后,湖区开展了大范围的“双退”和“单退”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并对沿湖岸线大小圩堤进行了全面的护砌加固处理,从近几年湖区河岸稳定,岸滩未见缩短。(2)从平面形态变化来看,区域河道主流偏靠右岸,码头位于主流右侧边沿,且主流河床与等高线均较顺直,并与水流方向基本平行,码头作业范围和水深条件均较好。(3)从横断面变化来看,河道断面形态呈偏“W”型,主流偏向右岸,因该断面地处湖区中部收缩河段,断面宽度相对较窄,水流流速较其它断面要大,挟砂能力和冲刷能力均较强,因此主河床经多年冲刷,河槽深切,但因瓶口段纵向范围不大(总长约),受上下游宽浅河势和上下游主河槽基本稳定的影响,使该河道断面主河槽的冲淤变化在年际间保持动态平衡状态。该断面右岸以上浅滩,岸坡较为平缓,一般为1:10~1:40,随水文年变化,(4)从纵断面情况分析,区段河床因断面的突然束窄,河床深切,整个束窄河段纵向比降相对较陡,河段以下纵向比降逐渐放缓,整个河槽纵比降和平面走向均受上下游宽浅河势和上下游基本稳定的主河槽形势影响,加上动态平衡。该段河床主河槽底面高程一般在黄海0~+1m之间,河床顺直,水流平顺,通航条件优越。以上分析情况说明,该场址修建码头条件优越,区域河床和岸线相对比较稳定,水流平顺,水深条件好,是修建港口码头的良好场址。4防洪评价计算水文分析计算拟建工程地点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大矶山附近鄱阳湖岸线,其工程影响主要表现在防洪和河势两个方面。对防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所在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即对洪水位的影响;(2)对防洪圩堤和堤岸的安全影响。对河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河床的冲淤变化影响;(2)对河床两岸的冲刷影响等。由于河道水流条件复杂,准确的工程影响分析必须进行模型试验,对小型项目很难作到,这里仅根据本工程区域的河势演变情况并参考鄱阳湖沿线已建类似码头工程情况进行定性及数理计算分析。水文计算标准新建码头位于***都昌镇矶山村大矶山附近鄱阳湖岸线,溯水而上30km,抵赣江和修河汇合处的吴城镇,溯水而上,直抵***城,顺水而下90km,抵湖口进长江。由于鄱阳湖区洪水受五河和长江洪水影响,成因比较复杂,码头上、下游工程设施的设计防洪标准均为10~20年一遇,为满足湖区整体防洪安全,根据码头规划建设规模和等级,采用湖口站水位为时遭遇二十年一遇湖洪为设计洪水标准进行码头洪水分析计算。4.1.2基本资料及计算方法鄱阳湖水系入江控制站为湖口水文站,鄱阳湖五大河流的水文控制站分别为:赣江外洲水文站、抚河李家渡水文站、信江梅港水文站、饶河虎山水文站和渡峰坑水文站、修河柘林水文站(现为虬津水文站)和万家埠水文鄱阳湖区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方法:采用五河各水文站历年实测流量资料,对同期观测值进行逐一叠加,得湖区历年五河最大入湖流量,然后对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用P—Ⅲ型曲线进行适线,求得不同频率下的五河入湖设计洪水流量。设计水位计算方法:根据设计洪水流量计算结果,在湖口站水位为时,根据水流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原理,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位沿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由湖口站测流断面逐渐向上游推算水面线,然后确定工程所在断面的设计洪水位。鄱阳湖水位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鄱阳湖水系一般汛期为3月流量减少,有时长江水倒灌入湖,使得鄱阳湖水位下降缓慢,长期维持在中当鄱阳湖五河汛期来水量大、长江水位低时,湖口站入江水流为顺流;五河汛末来水量小、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会倒灌入湖。鄱阳湖最大出湖流为洪水期,因此湖口站的年最大出湖流量多出现在5月~6月,而倒灌最大现象发生。湖口站年最高水位主要受长江洪水控制,年最大洪峰流量则受五由于鄱阳湖区洪水影响因素多,洪水成因复杂,本次设计洪水直接引用《***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规划设计院)中的洪水计算成果。根据《***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规划设计院),鄱阳湖区各频率下洪水来流流量见下表。表4.1.3.1鄱阳湖区设计洪水流量计算成果表CvCvCv/Cs2510312002720024000计算方法二期防洪工程初步洪水频率(%)设计流量(m3/s)4.1.4码头设计洪水位的确定湖口站年最高水位主要受长江洪水控制,若长江洪水小,五河洪水大,则湖口水位相对较低,长江涨水,引起江水顶托湖水,使湖口出流量减少,甚至出现长江水倒灌入湖情况,水位抬高,且维持时间较长,鄱阳湖洪水持续时间达半年以上。根据湖口水文站历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最高水位与最大流量不会同时发生,历年最高水位一般在长江出现顶托或倒灌时发生,此时由于水深加大,水面加宽,湖床面积加大,而流速并不大,流量较小或出现负流量(倒灌入湖)。由于鄱阳湖洪水影响因素复杂,为了合理确定湖区工程设计防洪水位,根据《***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鄱阳湖区各防洪工程设计水位采用湖口站水位为时遭遇设计频率湖洪情况下的相应水位进行确定,因此本码头设计洪水位采用以下方法计算。计算方法:根据水流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原理,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位沿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如下:dz=(a+)d(V2)+Q2dsds2gK2将(1)式改写成差分方程为:Z=(a+)Q2(1)+Q2S2gA2K2 (2)式中:Z=ZZ,(1)=11;udA2A2A2duK22K2K2nudud2gA2A22K2K2上式中:Z------河道断面水位(m);d上式中:Z------河道断面水位(m);S------计算河段长度(m);a------动能修正系数;V------断面平均流速(m/s);Q------河道流量(m3/s); (2)(3)K------断面流量模数;A------过水断面面积(m2);n-------河床糙率系数;R------过水断面水力半径(m);S-----上下游计算断面间距(m);u-------上游计算断面;d-------下游计算断面。计算步骤:运用上述数模计算公式,自下而上,采用试算法进行湖口站至矶山圩的水面线计算,计算时不考虑区间入汇水流的影响,求得码头兴建前天然状态下的沿程水面线。当上下两站水位完全符合矶山圩与湖口站的防洪设计水位时,即验证了所采用数模计算公式内的各种计算参数(水力要素)符合实际,计算方法可靠。然后继续采用上述计算参数推算码头处设计计算依据:①根据表4.1.3.1计算结果,湖口站水位为时鄱阳湖湖区遭遇二十年一遇湖洪的相应流量为27200m3/s。②根据《***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码头下游处的矶山圩(万亩圩)的设计洪水位(P=5%)为;设计洪水情况下,吴城镇汊道与松门山河道的分流比约为1:。结果:通过计算,码头区设计洪水位计算成果见下表。表4.1.4.2码头区典型站点设计洪水位计算成果表计计算方法二期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水面线计算洪水频率(%)矶山圩设计水位(m)码头设计水位(m)25雍水分析计算山河段,距河段出口断面最狭窄处,湖床变化平缓,丰水期水面宽度约2800m,枯水期河槽水面宽度约600~850m。该河道主泓深切,紧贴右岸下行,为该断面的主航道区域,呈U型,宽约800~1000m,底部高程为~;在断面左侧偏中间部位为次级航道,湖面宽浅,呈舒缓U型,底部高程为~。当水河道断面图)。码头所在河段右岸高程以下的主河道岸线顺直,高程以上有一凹岸浅滩,呈不规则四边形,底部高程~,外沿长约,总面积约(见码头平面位置图),码头即位于该凹岸浅滩下游侧,傍矶山山脚浅滩修建。码头所处右岸高程以下岸线顺直,设计码头位于高程以上的凹岸浅滩,采取重力式实体码头,港池为顺岸式。码头为重力式实体码头,码头陆域位于凹岸浅滩上,长,宽,采用山体开挖渣料进行填筑,占用凹岸滩地平面面码头雍水分析计算: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根据码头占用河道行洪断面的比例,计算出码头的建设对上下游水位的影响。计算方法仍采用上述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水位沿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由下游湖口站逐渐向上游推算出码头修建后的水面线,直至水面线与天然水面线重合,由此推算出码头建设对水位的影响范围。计算条件:⑴设计水位:湖口,矶山圩,码头;⑵设计流量:设计洪水时,吴城镇汊道与松门山河道的分流比约为1:,总流量为27200m3/s,松门山河段设计流量21534m3/s。⑶断面特征参数:根据实测断面计算。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如下表。表4.2.1***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计算成果表码头兴建前流量(m3/s)水位(m)分流比(%)27200100272002153421534215342153427200m3/s码头兴建后水位(m)272002720021534215342153421534水位与分流比变化分流比前后差000000距码离(m)9000025000下2码分流比(%)流量(m3/s)00+000上上2121534215342153410027200游00游游4500游21534215342153427200上1上24++000000从表4.2.1的计算结果可知,码头兴建后,由于码头占用整个河道行洪断面比例较小,仅为%,其上游水位最大雍高值为,至上游狭窄河道进口断面处水位雍高值已接近为零,故工程建设后对上游近距离范围的水位仅有轻微影响,对河段下游水位无影响。由于码头上游影响范围内仅有一座红卫百亩圩(距码头约),无其他重要防洪工程设施,从以上计算可知,码头兴建后对该圩堤防洪水位影响很小,因此不影响其防洪安全,对上游较远距离范围工程的防洪安全也不产生冲刷分析本码头位于鄱阳湖岸边洄水区,码头建成后,由于码头的局部阻水作用,会造成码头上游局部区域产生横向回流,将加大湖水对码头局部区域河岸的冲刷,另外,频繁靠岸船只的碰撞及激起的水浪对区域河岸也有一定影河岸保护和安全监测。河势影响分析通过上述分析认为:本码头工程兴建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码头区周围局部范围以内。码头区上游区局部范围内水位略有雍高,上游水位最大增幅应小于,流量大时影响范围及水位增值稍大,枯水期间水位增幅几乎没有变化。从流速分布情况分析,码头上游局部范围水流流速有所减缓,流向变化极微;码头区外沿流速有所增加,流向略向外偏斜;码头区则会出现局部回流等现象。上述流场变化总的来讲变化程度很小,流速变化幅度小于m/s,流向变化小于度,因此微小的流场变化对河势的影响很小。码头兴建前该段河道主次航道河势和流量比一直呈现出微小动态变化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湖汊的围垦及尾闾区的堵汊并垸、湖区采砂等人类活动,致使行洪能力和纵横断面改变所致。码头修建后,因码头进占河道行洪断面的比例小,因此对该两主次航道的流量比、流速变化的影响很小,河势仍将维持现状动态变化状态。码头建设对堤防的影响因码头周边鄱阳湖区防洪工程均距离较远,在码头的影响范围之外,仅有一座红卫百亩圩距码头较近,约,因码头进占河道行洪断面的比例较小,码头修建后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向等的变化均很小,因此,码头的建设对湖区工程防洪安全不产生影响。另外,由于码头位于大矶山山脚,除了红卫圩外,附近无圩堤、涵闸等防洪工程,且新建码头离红卫圩约,因此码头建设对防洪工程抢险不产生影4.6码头建设对航运的影响根据规划设计,新建码头位于该河道断面右岸,河道右侧为主航道区域,宽600~800m,设计码头为顺流式港池,码头陆域延伸入河滩115m,靠船墩伸入航道区约40m,为主航道右岸深---浅水过渡区。由于港池断面小,离主航道深水港区有300m以上,因此本码头建设对主河道航运无影响。码头对第三者权益影响由于码头的建设需要占用湖滩和湖岸荒地,因此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前作了大量的实物调查、关系处理、占地补偿等具体工作,与相关的权益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协商,并与之签订了相关协议,履行了相关的补偿手续,因此,不存在第三者权益影响问题。5防洪综合评价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新建码头位于***矶山村大矶山附近鄱阳湖岸线,溯水而上30公里,抵赣江和修河汇合处的吴城镇,顺水而下90公里,抵湖口进长江,都昌港从狮子山至黄沙,岸线顺直,岸坡基本保持稳定。水面宽度2500~2800m,主泓近岸,水流平顺,水深条件良好。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兴建后,由于码头进占河道行洪断面的比例很小,引起河道水位、流速、流量比的变化极微,因此不会对码头上下游圩堤、涵闸等防洪工程造成影响。与现有防洪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根据《***焱东装卸中转服务站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焱东装卸遇,而码头上、下湖段的新妙圩、矶山圩、周溪圩、枭阳圩等圩堤设计的防洪标准均为20年一遇,因此码头建设的防洪标准与圩堤的实际标准不存在矛盾。同时,码头设计中,选用了浆砌石对湖岸进行护砌和抛石固脚的加固方案,符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