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与生殖系统课件28、男性、女性生殖系统2_第1页
泌尿与生殖系统课件28、男性、女性生殖系统2_第2页
泌尿与生殖系统课件28、男性、女性生殖系统2_第3页
泌尿与生殖系统课件28、男性、女性生殖系统2_第4页
泌尿与生殖系统课件28、男性、女性生殖系统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殖系统文戈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宫体癌病理:弥漫型、局限型和息肉型组织学:主要为腺癌生长方式:先发生于子宫内膜,继而侵犯肌层

临床表现:月经紊乱或绝经期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FIGO法)分期标准0期肿瘤限于粘膜内(原位癌)Ⅰ期肿瘤限于宫体内Ⅱ期侵及宫颈Ⅲ期累及宫体以外,但未超过小骨盆(真盆腔)Ⅳ期扩散到小骨盆以外,或侵及膀胱肠管一、X线1.子宫输卵管造影(宫体癌)充盈缺损子宫腔扩大,子宫壁僵硬,边缘不规则子宫体未分化癌。子宫造影示子宫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子宫壁僵硬,边缘不规则2.盆腔血管造影动脉期见宫体及颈部供血区新生肿瘤血管丰富,血管扭曲紊乱,部分可见静脉早显实质期见肿瘤染色不规则子宫体癌。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A、B)示大量肿瘤新生血管及不规则肿瘤染色,可见动-静瘘及静脉早显子宫肌瘤。双侧选择子宫动脉造影(A、B)示子宫动脉增粗,可见大量粗细尚均匀迂曲肿瘤新生血管,未见动-静脉瘘子宫呈对称性或分叶状增大,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低于正常子宫肌,边界多不清楚侵犯宫颈,常伴宫腔内积液晚期可侵犯宫颈、宫旁,膀胱和直肠盆腔内淋巴结转移,肝或上腹部腹膜的远隔性转移二、CT子宫内膜癌。CT平扫(A、B)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一不规则等低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C、D)病灶轻度强化,与正常子宫分界不清楚,内部密度不均匀碘油栓塞治疗后三、MRI内膜增厚(月经期后内膜>5mm或经前期>10mm即为不正常)T2WI上内膜信号不均匀,部分可见子宫内低信号结合带中断,为子宫内膜癌侵犯子宫肌层的重要征象增强扫描内膜癌呈现不同程度强化可与正常内膜分开宫颈及宫旁受侵的形态学改变同CT子宫内膜癌。MRIT2WI(A)平扫示宫内卵圆形以等信号为主伴不规则高信号肿块,与子宫壁之间见线样低信号;T1WI(B)肿块呈不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C)肿块不均匀强化子宫内膜癌。MRI平扫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增厚,表面不光滑,信号不均匀,T2WI(A、B)呈稍高信号影改变。

增强扫描(C、D)示增厚子宫内膜明显强化子宫内膜癌。MRI平扫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增厚,形成肿块。子宫内膜癌并多发肌瘤。MRI平扫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肿块形成。增强矢状及轴位。卵巢囊肿(OvarianCyst)

分类:单纯性囊肿滤泡囊肿黄素囊肿巧克力囊肿单纯性囊肿:单房,壁薄光滑滤泡囊肿:很少超过5cm,可自然消失黄素囊肿:卵泡膜过度黄素化,多囊,常双侧,大小不一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移位至卵巢,形成慢性血肿

临床症状:下腹不适,腹内肿物及腹围增大,巨大囊肿可压迫周围器官,产生相应症状,部分可合并腹水,双下肢水肿等。一、CT圆形或椭圆性边界光滑的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类似水囊肿伴有出血,囊内密度可增高增强扫描囊壁可稍有强化

CT增强扫描示双侧附件区囊性低密度灶(黑箭头),右侧病灶有分隔,病理证实系单纯囊肿。

左侧卵巢囊肿。CT平扫(A、B)示左侧附件区一类圆形囊性病灶,壁薄,边界清晰,大小约2×2.2cm2,其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C、D)囊壁轻度强化。二、MRI形态学表现类似CT,表现为边界清晰锐利的圆形或卵圆形薄壁肿物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囊内含蛋白物较多(粘液性囊肿),T1WI和T2WI均可为高信号巧克力囊肿T1WI呈明亮高信号,T2WI可为等、低、高信号

双侧卵巢囊肿。MRI平扫示两侧附件区见多个大小不等圆形占位性病灶,壁薄,边界清晰,信号均匀;T2WI(A~D)及抑制脂肪T2WI(E、F)呈高信号,T1WI(G~I)呈低信号

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MRIT1WI(A)平扫示子宫体部右后方有一均匀高信号区,边缘锐利光滑;T2WI(B)肿块呈不均匀略低信号。四、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囊肿的类型:往往不能确定鉴别-卵巢囊腺瘤

※浆液性—单房多见,可有乳头样结节

※粘液性—体积较大,多房,房壁厚检查手段:超声、CT、MR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畸胎瘤

(CysticTeratomaofOvary)1、主要见于育龄妇女,绝大多数为良性2、病理:主要黄色粘稠液性脂肪3、临床症状:肿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肿瘤较大则出现盆腔或下腹肿块等相应症状一、X线50%病例可见特征性的钙化或牙齿结构

X线腹平片见盆腔内不规则弧形钙化影X线腹平片可见特征性的牙齿结构二、CT密度不均匀的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内含脂肪、软组织密度和钙化改变体位扫描,其内容物可改变位置

CT平扫(A~F)示左侧附件区一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及高密度钙化影,子宫及直肠受压向右侧移位。恶性畸胎瘤。CT平扫(A)示子宫后上方左侧附件区结构紊乱,可见一边界较清楚的混杂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及低密度脂肪影。增强扫描(B~C)示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三、MRI混杂信号,其内液性脂肪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呈短T1长T2信号,为诊断畸胎瘤的主要依据肿瘤内部可有碎屑和壁突,改变体位,碎屑可移位肿瘤内还可见低于横纹肌组织信号的头发及无信号结构的骨骼及牙齿MRI平扫示右侧附件区一约2×2.5cm大小的椭圆形占位性病灶,边界清晰;T2WI(A~C)及T1WI(D~I)呈不均匀高信号,

脂肪抑制T1WI序列(J~L)呈低信号

增强扫描(M~O)未见明显强化四、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脂肪、钙化等特征性,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骶前脊索瘤-影像相似,来源不同,居中线卵巢癌(OvarianCarcinoma)

1、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

2、分类:乳头状或未分化腺癌、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癌

3、囊腺癌最多见,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78%。

4、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为种植播散,其次为血行和淋巴转移

临床症状

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则有发热、咳嗽、闭经、肿块、腹水及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一、CT肿块,大小不等,边缘多不规则,可为实性,或囊实性,间隔和囊壁厚薄不均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发生显著强化多数肿瘤有腹水腹腔转移、播散可形成网膜饼、腹膜表面多发软组织密度的小结节影

淋巴结转移及邻近结构的直接侵犯,胸膜腔转移

CT增强扫描(A)示盆壁腹膜不规则增厚;大网膜呈饼状增厚(B,箭头),大量腹水32岁女性,卵巢癌直肠、膀胱及盆壁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二、MRI形态学改变类似CT,可见盆腔内囊实混合性肿块长T1长T2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发生显著强化显示腹水、转移及邻近结构的直接侵犯巨大卵巢癌左侧卵巢癌伴盆腔积液卵巢癌盆腔种植转移卵巢癌术后复发双侧卵巢癌双侧卵巢转移癌(来源于肺)四、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1、诊断:CT、MRI和USG检查常可作出诊断,并可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有无腹膜转移及淋巴结转移2、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