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与人_第1页
教育活动与人_第2页
教育活动与人_第3页
教育活动与人_第4页
教育活动与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活动与人第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育的任何一种社会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个体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不研究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关系,不按这种关系中存在的客观规律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再美好的教育设想也不能变为现实。第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关于人的基本认识(一)人性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育学说1.性善论:孟子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提出来老子:人的先天素质是最完美的卢梭:天性至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良心、理性和自由的本性,人后天的罪恶都是因为私有制社会对人性的残害。教育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个别特点来进行不同的教育。第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性恶论荀子:人生来就有各种不良的情欲,如果听之任之这些本能发展而不加以节制,必致暴乱而悖于礼义。弗洛伊德:人生下来的本我与动物的本性没有什么区别,蕴藏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强调教育和环境的作用第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性无善无恶论墨子:染丝说洛克:白板说强调环境与教育的重要作用第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对人性的认识人性,从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的心理特点。人性的现实机构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心里因素所组成。第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人的根本特性的认识人的根本特性就是人的本质。人性是人的一般属性,人的本质则是在人性中其决定作用的根本属性,决定着人的其他属性。人性讲人是怎样的,人的本质则讲人为什么是这样的。第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劳动在人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的各种属性中,人在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是最根本的属性,是人之本质所在。第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人的发展的涵义(一)人的发展的内涵指在人的身上发生的向前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教育学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研究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为主。(教育学不可能研究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具体的个体,它是从抽象、共同的角度来研究)第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人的发展是指身心的发展,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等方面,其中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素质。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心理发展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情、意的发展————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意向)—————————

——————

-

-___________

_

_

_

和谐共进、协调发展第1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活动。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遗传以及环境影响的无定向相对应。第1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个体的影响因素:第一,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因素第二,外部因素,来自主体外部的客观存在,包括母体环境因素,以及出生后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第三,人的活动,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只有被纳入活动因素后才能产生作用。对于个体的发展而言,教育活动兼有三种因素。第1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2)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安排都比较科学地遵循了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3)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我国两课教学的师资)(4)学校教育可以自觉地调控环境的影响。第1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教育万能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否定了遗传的作用,尤其是否定了人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对个体毕竟是属于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第1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二节教育要符合人的发展特点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一)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人的发展是由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决定的,人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遗传素质成熟、自我发展、自我暴露的过程。高尔登[英]优生学创始人,977位名人家谱调查彪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延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霍尔[美]心理学家:“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第1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2.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华生[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几十个婴孩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种专门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第1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3.二因素论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儿童心理学家施特恩[德]:“儿童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和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早期儿童心理学》第1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心理学家吴伟士[美]“相乘说”

“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一个个人,并不等于遗传和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个人的发展依赖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就像矩形的面积依赖于高也依赖于长一样。”第1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人是具有生物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因此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

生物因素:遗传素质非遗传的先天因素健康状况后天的生理损伤

社会因素: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环境与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培养人为目的;对人发展的影响是自发的、偶然的还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

主体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第1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1.生物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人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他的发展无疑要受生理解剖的规律所制约。尤其是在生长发育未成熟的阶段,这个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提供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生物因素中,遗传素质是主要因素。第2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在遗传基因中具备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遗传的生物特征就叫遗传素质。

(1)提供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的遗传素质优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第2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制约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人的发展有的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的。如:动作的发展,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跑。第2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有许多方面的发展虽然不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上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依然要受生理成熟水平的限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一个双生子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第2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的差异第2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遗传决定论的错误(1)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决定其现实性(伤仲永、狼孩、大学少年班)(2)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律师的儿子永远是律师?)(3)遗传素质的个体差异在常态下不是跨越不过的鸿沟第2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社会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印度狼孩的事例教育学把社会因素分为环境和教育。环境是指除去专门教育之外的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即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也产生限制。第2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环境决定论的错误:把人看成是环境的被动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构成人的发展的环境都是人意识到和并与其发生作用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不能静态地理解环境。人还可以改造环境、超越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定向的,有正反之分。第2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以上的因素分析是静态的。现实中人的发展是各因素动态地、有机地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人的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表现出来,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第2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一)主体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主体因素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因素不是人一出生就有的,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但主观能动性一旦产生就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第2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动力,在人的发展中表现为人可以有目的的、自觉的发展自身。第3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何处来?不是原生的,而是派生的,是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主要和一下两个方面有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第3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往往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和个性品质等。人们往往就是借助于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去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并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现有发展水平最初是由带着全部先天因素出生的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它既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又是对后一阶段个体继续发展的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第3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对未来的追求中,包括着鲜明的对自身发展的追求,并根据自己的追求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才能和价值目标而奋斗。这种为要发展自身的力量和才能而自觉地、有目的地自我控制和调解的活动,我们把它称之为自我教育。第3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我教育能力差。自我意识水平高,自我教育能力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教育者的“塑造”和受教育者的“自塑”不能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第3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一)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水平各不相同

“早慧”“晚成”(陈景润)国外一大规模的报告表明“当一年级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事实上面对着一群能力不同的儿童,从他们的准备状况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从3岁到10岁”。第35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上第二信号系统(现实的抽象刺激)和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的关系。(三)在不同青少年不同的个性倾向上兴趣、爱好、性格等。第36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一)从个体的身心状态的总体层次上看,人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在发展过程中并非齐头并进的。(生理成熟的标志是性机能的成熟。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形成为标志。此外,个体的社会性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义务为标志。)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的期限后推,心理成熟和社会性成熟后推。营养和社会文化的刺激,个体性成熟提前。第37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每个系统各方面的成熟程度并非同步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不均衡(身高、体重、听力等)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在童年期几乎没有进展)

第38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敏感期)指身体和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形成的时期。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仑兹“印刻效应”: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在关键期内的教育事半功倍,错过了关键期则事倍功半。(学语言的最佳时期)第39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五、连续与阶段的关系(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种阶段以年龄为标定,就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第40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婴儿期(0-1、1.5岁)幼儿期(1、1.5-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2、13-15、16岁)青年期(16、17-25、30岁)成年期(26、31-55、60岁)老年期(55、60-死亡)第41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注意各年龄阶段既是相互关联的,又是有区别的。关联性:1.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2.前一个阶段与后一个阶段并无截然的清晰的界限。(前一个阶段的后期出现后一个阶段前期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前期还保留着前一阶段的特点。)区别:身心在发展水平上有本质的差异第42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人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内在规律性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开展的。因为人的生理成熟程序由基因控制。生理影响心理。第43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附录1关于人的教育观

我国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争论

1.三因素论:来自凯洛夫《教育学》

遗传提供物质前提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则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第44页,共5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2.对三因素论进行修补由于十年动乱后,出现了一批“逆境成才”和超常儿童,使人们意识到三因素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遗传和环境的认识上表现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修补方法: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