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1.gif)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2.gif)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3.gif)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4.gif)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9b3ad073e7da0606e6bb76891603d0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八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一
在备课的过程中,针对2~10这一重点段落,我采取了分别品读,要句揣摩的方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步分,划出列宁所说的话,逐句品读,揣摩人物心理。归纳出列宁心里变化的几个层次,以示列宁对小鸟的爱。接着再根据列宁的话,对照小男孩的话,发现男孩心中的机要及心理变化。
凑巧的是,这篇课文我在303、304分别上过,两次上收效不同,比较之下我有了新的发现。在304班上的时候,我让王光划出列宁的话,再范读,让生体会其心理变化,再指名读,分小组读等各种形式来品读,其间我作适当指导。由于初上,环节跟得紧,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内容就圆满完成了。
但紧接着在303班,问题就暴露,学生已预习,不是原始认知,逐句揣摩使他们疲惫。只到了最终分角色表演时,来了点精神,但几个人朗读,全班其他同学没事干。虽然我说过,让他们当评委,但仍有人的新思飞到了窗外。下课后,我想了想,发现了问题:
分别体会列宁与男孩的话纵然有好处,但我忽略在一论对话终止后的整体感知。我想我本可以,以几轮对话的形式分解课文,进行品读,这样学生就不用每每回过头去找方才列宁(男孩)说了什么。另外,我还应加强朗读的次数及指导,在整体感知饱满以后再进行细节上的品读指导。
另外,在第一课时的生字教学中,我也有好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譬如我教生字花了2/3的时间,且组词与拼读等环节断开了,而不是连续进行,显得不够紧凑。
我想今后我需要改进的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勉励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堂上的生字教学应突出重点,节奏紧凑地进行。
不过值得确定的是:学生们对列宁的宽容,善解人意理解得很到位。并且在304上时,我本人的范读对孩子揣摩人物内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二
这篇课文陈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觅三只惹人爱好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恳切和天真。透过语言和行动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浮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如何透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述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让学生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呢?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请同学画出描述灰雀的句子,请同学反复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灰雀在树上腾跃的情景。
再问:灰雀可爱吗?你们喜欢吗?还有谁喜欢?你从哪明白的?其次:请同学画出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同桌之间练习之后,再采用指名朗读;分男女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练习对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换位思考,让他们说说那男孩为什么要抓灰雀?为什么又放了灰雀呢?那是怎样样的情绪呢?从而体会到男孩的恳切和可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第三:教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做了个小练笔:男孩允许列宁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让我冲动不已。有的同学想象很丰富。文章里所表达的资料,让我感到学生在我的教学中理解了。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终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透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宏伟的领袖,他不仅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恳切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爱好,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觅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慌张、担忧、惋惜的繁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明白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学生的认真性上来,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说,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大量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潜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潜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却包含了大量的感悟点,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都在思考,情绪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感悟到列宁观测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平日我总担忧他们想不到,不会说,原先是我自己放不开,只要相信学生,擅长给学生带给适合的展示空间,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引导,在无疑处设疑,有疑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三
这篇课文陈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觅三只惹人爱好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恳切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浮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让学生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呢?
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请同学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请同学反复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灰雀在树上腾跃的情景。再问:灰雀可爱吗?你们喜欢吗?还有谁喜欢?你从哪知道的?
其次:请同学画出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同桌之间练习之后,再采用指名朗读;分男女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练习对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换位思考,让他们说说那男孩为什么要抓灰雀?为什么又放了灰雀呢?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从而体会到男孩的恳切和可爱。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第三:教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做了个小练笔:男孩允许列宁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让我冲动不已。有的同学想象很丰富。文章里所表达的内容,让我感到学生在我的教学中理解了。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四
《灰雀》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觅三只惹人爱好的灰雀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恳切和天真。
刚开始学习课文时,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也不知道灰雀终究去哪里了?我引导学生反复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从他们的话中去体会。学生从列宁和男孩的对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对列宁、灰雀或者是小男孩说什么?同学们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对列宁说,当那个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后,你知道了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真了不起!
“我想对列宁说,列宁,你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
“我想对男孩说,虽然你开始把灰雀捉回了家,但当你看到列宁由于灰雀不见了而担忧、惋惜时,你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把灰雀放回来,你是个恳切的孩子。“
“我想对男孩说,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知错就改依旧是好孩子。〞
“我对男孩说,你爱灰雀不是这样爱的,不能把它关起来,要给它自由,让它自由逍遥的生活。〞
“灰雀,你以后一定要飞高一点,不要让小男孩捉住了你。〞
“灰雀,你很可爱,我也喜欢你!〞
在教学中我将你想对男孩、灰雀或小男孩说什么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对他们说话的过程中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从学生的回复中不难看出,学生对理解了课文内容,也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爱好和对孩子的尊重、爱护之情。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五
在我的印象中,每次讲课,王老师都是那样认真地备课。《灰雀》这节课上,我也感到了王老师的认真,更感受到了王老师一步步地成长。
一、课前一分钟的演讲着实令我震惊了不少,很棒!我们都到海洋中英文学校,我也很赞扬他们的课前演讲的做法,也曾萌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这个举措念头。但只进行了几次,就因事务的繁杂而搁浅了,此后再也无念提及。而王老师做得很好,直至本学期,还不忘给学生这样一个自我锻炼的机遇。王老师的认真将会使学生受用终生的。
二、细心看了王老师发上来的《灰雀教学设计》的帖子,教学设计得很棒!从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时的慌张;到做侦探,找出小男孩撒谎的理由,从而体会男孩也是爱灰雀的;最终更以“列宁为什么问灰雀,却不问男孩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正如楼上诸多老师所说,在王老师授课过程中,为我们浮现了有好多精彩之处,我不再一一详举。
也提两点看法:
一、课堂上的王老师太过依靠教案。我想,王老师曾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备教材〞上,所以,写出了设计很精彩的教案。但在“备教案〞环节上,花费的精力并不多。凭我的经验,“备教材,写教案〞,是关键第一步。但“备教案〞,更是落实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否则,再怎么精彩的教案,课堂上的老师也会有种驾驽不娴熟的感觉,势必造成“教案〞和“课堂〞两层皮。这样,授课老师好的教学理念不能游刃有余地传达给学生,学生更不能很好地领会老师的教学思想。所以,我认为“备教案〞是一个更关键的步骤。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各教学环节烂记于心,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到对教案的驾轻就熟。
二、我也觉得在本节课上,老师讲得有点多。但我想,这决不是王老师一个人存在的问题。可能我们语文老师都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惑,我也一样。记得我在讲《月光曲》时,于校长也给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自那以后的平日教学中,我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好多:
1、老师的畏惧心理。老师太畏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落实不完了;老师太畏惧学生自己说不到点子上,所以往往学生刚提了头,我们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儿,滔滔不绝地自顾自讲起来,我们抢夺了学生说的权利,长此以往,我们没给学生练的机遇,我们没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所以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说整段话的能力就退化了。
2、老师的自恋情节。老师总以为自己的理解是那么深刻,学生的理解就有那么一点浅薄。所以,总想把自己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强加给学生。殊不知,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讲解,在学生的脑海里只会留下一条淡淡的痕迹,这只是一种滑行的教育。由于学生不是发自内心地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他们听课的状态和听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点儿,我是在历次听课的过程中感悟到的。归根结底,还是老师没有把自己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声明一点,这几点的看法绝不是只针对本节课的。只是,由本次听课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的思考和剖析。我想,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才会为自己今后的前进找准方向。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恳切的孩子。
这篇课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灰雀是小男孩抓的,只有通过读课文才能理解,列宁为什么明明知道并没有批评小男孩的做法,只有通过认真思考,才可以理解列宁不仅是个大教育家,还是心理学家。
在第一课时,我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字词上。虽然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但是假使一下子放手,中等生与学困生可能在字词方面就会把握得不够扎实,所以在这字词方面,重点提醒简单书写错误的“胸脯〞“散〞“敢〞等字。
在其次课时,我请孩子们通过抓住表达灰雀可爱的句子及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来品读,在理解为什么灰雀不见了,后来却又飞又回来?有的学生说,小男孩怕老爷爷凄怆,就抓了一只一样的放回树上;有的说,这只灰雀本来就是列宁养的;有的则表现出思考状,不知终究是为什么。这时我抓住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品读课文3到10自然段,让男女生分角读读课文,我来读旁来,读完第一遍之后,有的孩子就提出灰雀是小男孩子抓的,我就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来说说,从对话中哪里看出是小男孩子抓的,眼尖的孩子一下子抓住了第四自然段中的省略号,孩子说,那是由于他畏惧。
“他怕什么呢?〞“怕批评〞由来,我请学生们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来说一说当时小男孩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在整节课,有的孩子发言很积极,如平日在班级中基本不参与课堂的建楠这节课很活跃,优生林世懿、章月馨等同等,但是也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那里完全没有参与,就坐在那里,仿佛他们的思维被禁锢了一般,一节课下来,基本没有怎么发言。点到他们,他们就呆呆地站在位子上。对于这样的状况,我在思考,今后在上课的时候,如何能调动更多同学的注意力,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之中呢?
我想在今后,在把握课文方面,不仅要做到胸有课文,所设计的问题应当更有概括性,能够让孩子们自己去课文中去学习,也就是所提的问题不要太过于多与细碎。
在教学的水平与文本解读方面,我知道我能力有待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吃透课文,合理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孩子们才会更加喜欢语文课堂。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六
师:同学们,《灰雀》这篇课文,老师反复读了好多遍,读出了两种情感,这两种情感是什么呢?相信同学们用新的读进去,也能读出你的体会,你的情感。
(学生开始默读课文。这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基础上开始的有思考的阅读。)
生:我读出了列宁对灰雀十分爱好。
好多学生能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如“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委婉地讴歌,十分惹人爱好。〞“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等,谈出列宁对灰雀的爱好。
可以说前一部分情感的铺垫已经到位了,但本课的重点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浮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所以后一部分的处理采用的是移情体验。所有的学生都当成小男孩,我来做列宁,删除所有的`旁白,只留下对话。适时地走进学生中交流。
男孩:“没我没看见。〞(师:你怎么说话吞吞吐吐的呢?)
男孩:“一定会飞回来!〞(师:你为什么这么确定?)
学生们能够透过男孩的语言,很好地体会到了他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矛盾到最终终究下定决心。但真正明白感受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我明白自己在列宁语言中那不动声色的引导部分着墨太少了。所以当一个学生突然说出“列宁不够恳切!〞学生就把重点放在了男孩是否恳切的整治上了。当然,庆幸的是孩子们开始学会从文中寻觅自己观点的依据,这也算是刚刚进入中段语文学习中比较欣慰的了。
我要谈得还不止这些,现在我们强调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种解读,有学生的,也应当有老师的。开课之初,示意了自己作为老师读《灰雀》一文的两种情感:爱好、惭愧。这种惭愧,学生们是无法体会的,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列宁对小孩子的那份关爱和尊重。那么这种尊重,学生们怎样理解呢?最终自己很明显的牵到了主题上。有时间关系,也是由于自己太急躁了。还好自己没有标榜自己,谈及了自己对待学生常有的粗暴。由于粗暴,才更彰显有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就在于他们在平凡的小事中表现出来的不平凡。
这一课终止,我真感动那个善解人意的茜茜同学到位的体会。就是这样:我们可能永远不可能成为名人,但那种人格的魅力,宏伟的胸襟,我们可以不断的接近。我愿意带着我的学生走这样一条向善的路。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七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恳切的孩子。课文写得十分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浮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列宁的良善、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当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好多可商榷的地方。譬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毕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
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虑寻觅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确凿。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终,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状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如能安排让学生动笔写写,做到读写结合,效果可能更好。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灰雀教学反思优缺点篇八
《灰雀》这篇课文陈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恳切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浮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惋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慨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整个事件中,四处可以发现列宁擅长观测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于是,我把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课文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花的学校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说课稿 新人教版
- 6梯形的面积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名著导读《昆虫记》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第2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
- 9 乌鸦喝水(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001
- 1《植物》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001
- 2025个人购房合同样本(合同版本)
- Unit2 Bridging Culture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矿山电工知识点讲解
- 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检查流程
- 中国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
- 人教版9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表
- 三门峡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伦理
-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京津冀旅游区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生姜高产种植技术专题培训课件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论
- 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分解课件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