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名校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1.gif)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名校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2.gif)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名校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3.gif)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名校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4.gif)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名校2023年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db122d12462261874e367ce4eb5b4c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小题。材料一:区块链将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像互联网一样,将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商业逻辑,进而推进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开展。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公有链和许可链。公有链主要用于虚拟货币,其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和匿名性,但因为不符合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原那么上在中国无法运营。许可链主要适用于企业级、工业级和行业级各类应用,特别是适用于多方协作和共识的联盟链技术,与公有链的机制有很大不同。联盟链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多中心化,也做不到完全匿名和透明。中央本次将区块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完全针对的是许可链以及许可链下包括的联盟链和私有链技术。〔摘编自?正本清源:为什么区块链是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2021年10月28日〕材料二:表1:近五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公司数量和融资事件数表2:中国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公司和融资事件数〔整理自?2021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材料三: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空间较为广阔。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已开始布局区块链,比方:阿里巴巴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给链;腾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场景;京东拥有健全的供给链管理能力,结合区块链技术,提升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和信任;亚马逊已经将区块链技术用于云计算业务,微软也在2021年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存储解决方案,IBM那么将区块链用于钻石真伪的区分和验证。区块链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区块链技术应用也已经成为全球投资布局的焦点。从区块链行业应用来看,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场景已经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延伸,覆盖了医疗、能源、社交、农业、公益慈善、泛娱乐等非金融领域场景。未来,区块链技术将继续加快在产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开始与实体经济广泛结合,利用区块链技术来降低本钱、提升协作效率、助推产业区块链的开展,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摘编自?中国区块链政策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材料四: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标准,加强对区块链平安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开展动态,积极探索开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平安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平安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平安有序开展。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给链管理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出于维护公众平安考虑,还是着眼行业健康开展,都务须高度重视其管理问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区块链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必须用好管好。总书记的讲话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区块链还是新事物,要观察跟踪其开展;二是强调要建立规那么体系,推动行业自律;三是依法治网,有序开展。〔摘编自?人民网评“解析区块链〞之一:如何落实依法治理?,2021年10月29日〕1.以下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近五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公司数量和融资事件数整体增长迅速,尤其是2021年以后增长极为明显,说明我国区块链产业开展已进入了快车道。B.2021年之前,我国区块链产业融资事件数总量较小,说明当时区块链产业并未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公司数量的增长。C.在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硬件制造、计算中心和数字钱包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融资事件数都低于其他领域,这些领域未来还有较大的开展空间。D.金融行业应用与实体经济应用领域公司数与融资事件数最多,反映出有具体应用场景的领域最受创业者与投资人青睐,这些领域的技术也已成熟。2.以下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区块链将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它将像互联网一样,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商业逻辑,推动人类社会高质量开展。B.国内外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亚马逊、微软、IBM等开始布局区块链,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已成为全球投资布局的焦点。C.从未来区块链行业应用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降低本钱、提升协作效率、助推产业区块链的开展,从而激发实体经济增长。D.要保障区块链产业的平安及健康有序开展,就必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来,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平安保障体系。3.由于报道目的不同,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三、四各自的侧重点。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苍古之境朱良志中国古代画家所说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一般意义上“古〞,即古代;一指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作为境界的“古〞,包含着足以使艺术家倾心的因素。如古雅、古淡、古朴、苍古、率古等,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或被称为“老境〞,老即是古,所谓“画之老境,最难其俦〞。如山之峰巅,罕有人能攀及。邵梅臣说:“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对此境的追求,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出于挚爱生命的殷殷之心。真正的苍古之境满溢着生命的热烈。犹如人之老年,览尽人间风烟,进入一片生命的化境,返归于平淡,在衰老的外表中满蕴着对生命的体验。亦如红霞如醉的秋末丹枫、斑驳陆离的桦树林,在暮秋之中展示绚烂之美。画之古境就是要在苍老简淡之中释放出灿烂的生命之光。画之古境,追求的是生命时间的最顶峰。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故中国画在选材上有表现春日溶溶、夏意滔滔的场景,但更多的是寒天雪地、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表现宇宙创化的混莽感,将艺术触角直溯向生命创化的根源处,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如表达米家山水特点的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画面峰峦出没于云翻雾卷之中,混混莽莽,犹如宇宙创化时阴阳相摩相荡的一片混沌,此画被论者称为“一片混元之气〞。“混元〞即表达出生命造化的特点。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如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如经历万世的风雨。一个苍老的生命中裹孕着它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信息。因此中国画的苍古之境,是苍老中的鲜嫩,太古中的当下。可见,中国画提倡苍古,不是提倡复古,而是创造新颖独特的生命境界,不是眷恋逝去的事物,而是把握生命的最高形态,表达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唐人绘画重秀润宛丽,而五代北宋一跃而推重苍古浑化之境,细润的笔墨、褊狭的形式被捐弃,由嫩至于老,由褊狭至于博大,由丰润一变为枯老,从而借老境来表现鲜活的生命感。当代画家吴茀之说:“画贵有古意,因为古就是今的对称,不趋附流俗叫古,古意的古,是不落时习,无烟火气的说话,并不是学古人画就是古意。〞古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国画家就是通过绵长的时间到达远离俗世的目的,通过时间的回复实现空间的超越。〔选自?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有删改〕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苍古之境被称为画之老境,是一种苍莽古淡的境界,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很少有人能攀及。B.好比人进入老年,历经世事之后趋于平淡,苍古之境是在衰老的外表下蕴藏着对生命的真实体验。C.中国画在选材上偏好寒天雪地和秋日寒林,因为“秋色胜于春色〞“冬山宜居〞,也利于表现苍老之境。D.追求苍古之境,不是提倡复古和眷恋逝去,而是创造全新生命境界,表达对宇宙意识、生命精神的追求。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引用邵梅臣的话“简淡高古,画家极难事〞,意在论证中国画中要实现苍古之境是极其困难的。B.?潇湘奇观图?的“混元〞,将艺术触角指向生命创化的根源,论证了中国画家内心在追求苍古之境。C.文章举“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例子,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D.文章将唐人绘画风格与五代北宋绘画风格加以比拟,意在说明五代北宋绘画更利于表达苍古之境。3.请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顶峰〞的内涵。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敦煌,黎明中升起许实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假设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假设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辞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富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黎明中起身的敦煌——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选自?人民日报?〕〔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1.以下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韵特点为下文的表达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调。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簧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C.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比照,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2.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试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4、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甘茂者,下蔡人也。事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以甘茂为左丞相。武王三年,王曰:“寡人欲通三川,以窥周室。"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茂谓向寿曰:“子归,言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假设也;一人又告之,其母尚织自假设也;又一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假设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甘茂伐宜阳。五月不拔,王欲罢。甘茂曰:“息壤在彼。〞因悉起兵击之,遂拔宜阳。武王卒,昭王立。甘茂言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寿等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去,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无所容迹。臣闻贫富二女会绩,贫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代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王不假设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秦王即赐之上卿。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甘茂德王之赐,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有删改〕1.以下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B.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C.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D.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2.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室,周朝都城,周是中国古代第三个王朝,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B.曾参即曾子,孔子的弟子,相传?论语?主要由他及其弟子辑录而成。C.贽,从贝,与财富有关,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后也泛指礼物。D.上卿,春秋时官名,战国时作为高级爵位,授予有大功于国的大臣或贵族。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甘茂才能出众,长于兵事。他从师史举先生,通习百家之学;出仕后在攻取汉中和平定蜀地叛乱的战争中建立功勋,被秦王拜为左丞相。B.甘茂善于辞令。他知道宜阳难以攻打,秦王决心容易动摇,因此借“曾参杀人〞故事讽喻秦王,赢得秦王的支持,最终取得战役胜利。C.甘茂因得罪权贵被迫出逃。甘茂将武遂归还韩国的建议被采纳,此事得罪了向寿和公孙奭,被向寿等人诋毁,最后不得不逃离秦国,投奔齐国。D.甘茂被齐秦两国看重。甘茂在逃往齐国路上遇到苏代;苏代巧妙周旋于齐湣王和秦武王之间,最终使两国君主都任命甘茂为上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2〕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山中寡妇杜荀鹤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死于战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C.颈联写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写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刻画人物和描写生活场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2〕.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4〕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6〕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诸葛亮?前出师表?〕〔7〕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8〕________________,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7、?主持人大赛?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一项重大赛事,假设你是参赛选手,请从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以内。〔1〕假设你是?朗读者?的主持人,本期嘉宾是中国女排总教练一—郎平,她将以“青春〞为主题进行朗读,请你为郎平的出场写一段主持稿。〔2〕元宵佳节,作为央视元宵喜乐会的主持人在节目现场你将与海外华侨直播连线,请写一段主持稿,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3〕作为?最美中国人?的主持人,该节目的其中一位获奖者一一钟南山将上台领奖。请你为这位84岁高龄仍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词。8、“成绩排名〞,一直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但近日,我省出台的有关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公布按照考试成绩的排名属于“违法〞。对此,有人提出了疑问:不排名,拿什么鼓励学生?对这个疑问,请你作一答复。字数在80字以内。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预〞原那么,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在BBC出品的纪录片?王朝?拍摄时,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过程中发现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1、1.D2.A3.①材料一侧重介绍区块链的意义,区块链技术的两种类型。②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外区块链技术的广阔应用场景及未来开展趋势。③材料四从依法治理的角度强调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管理措施。【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图文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此题中,D项,“这些领域的技术也已成熟〞错误。根据材料二表2可知,“已成熟〞过于绝对。应选D。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此题中,A项,“它将像互联网一样,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商业逻辑,推动人类社会高质量开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像互联网一样,将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商业逻辑,进而推进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开展〞,可知属于扩大范围。应选A。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要点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熟悉材料内容,可以从抓住核心语句、从内容概括、挖掘隐含信息突破等方面来进行作答。此题中。材料一中,第一段写区块链的意义;第二段,由中心句“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可以得出。材料三中,第一段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抓关键句“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空间较为广阔〞。第二段共两句话,第一句写区块链应用的行业,第二句写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开展。综合概括即得答案。材料四中,第一段主要写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标准,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平安有序开展。第二段“必须区块链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必须用好管好〞。概括整理即可。2、1.A2.C3.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就是秋末和严冬;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就是生命创化的根源处;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就是枯老。【解析】1.此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此题A项,“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错误,原文是说“它是中国画的崇高境界之一〞。应选A。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中,C项,“意在证明中国画家最擅长的绘画境界就是苍古之境〞错误,原文第7段说“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举例是为了证明上述看法,此处弄错材料和观点的对应关系。应选C。3.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等。此题要求“结合文章,阐释‘生命时间的最顶峰’的内涵〞,结合下文的“将一年视为一完整的生命时间段,在这时间段中,从春到冬草木由荣而枯,完成了一个生命循环过程,那么在这一时间段中,足以表现苍老之境的是秋末和严冬〞可以得出,一年中,“生命时间的最顶峰〞就是秋末和严冬;由“将浩浩历史长河视为一完整的时间段,一年四季只是这完整时间段的缩影。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画家去寻找他们心中的苍古之境。如表现宇宙创化的混莽感,将艺术触角直溯向生命创化的根源处,从而在生命的根源处体露真常,辉照万有〞可以得出,在历史长河中,“生命时间的最顶峰〞就是生命创化的根源处;由“将自然物的生长过程视为一个时间段,自然物由大到小,由葱郁到枯老,中国画家最倾心于那枯老的自然物,如山要老,树要枯,石要怪怪奇奇,如经历万世的风雨。一个苍老的生命中裹孕着它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信息〞可以得出,在自然物的生长过程中,“生命时间的最顶峰〞就是枯老。【点睛】理解重要语句的方法:1.瞻前顾后,审读语境。这既是理解句子较为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根本的原那么。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就是原句,只需稍微变通一下即可。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在熟读的根底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词的含义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3.辨析手法,思考意图。结合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来理解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常会运用反语、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常表现为象征句、暗示句、影射句、委婉句等,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必须注意结合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句子所包含的深层意思。4.句式不同,效果迥异。句式不同,其特点往往有别,表达效果也往往不同:①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反问句,加重语气;③感慨句,加强感情的抒发;④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3、1.D2.①斯文•赫定之事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①与开头所表达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黄昏,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②运用通感等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而“轻轻踩过梦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形象。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此题“以下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此题中D项,“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比照,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赏析错误,两者没有形成比照,“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分析无中生有。应选D。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散文某内容作用能力。散文中写某一件事的作用一般有:①丰增强文章传奇性、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加深文章内涵;②表达了作者情感;③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答题时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简要分析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文章写的是敦煌,插入与敦煌有关事情的表达,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敦煌的传奇色彩。文章写斯文·赫定的事情是在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引出“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可见斯文·赫定尽敦煌沙漠,是被敦煌沙漠的神秘所吸引,对沙漠充满梦想,勇敢踏进荒芜人烟的沙漠进行探寻。第五段表达了斯文·赫本第一次从喀什到假设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过,描述了斯文·赫定对敦煌沙漠神秘之地的具体探寻,进而指出“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这是通过斯文·赫定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此外,斯文·赫定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文章写他对敦煌沙漠的探险经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和传奇性,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表达效果能力。段落表达效果,可以从段落作用,手法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根据文段与主旨关系,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具体作答时,可先指出文段内容,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比方此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景物描写,主要描写了鸣沙丘从黄昏到夜晚,特别是夜晚的景色——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对鸣沙丘夜晚景色的描写非常真切,优美,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增加了文章意蕴。文章的开头写“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是从一天之中的清晨写起,而文章的最后一段说“黄昏降临……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文章由“清晨〞写到“黄昏降临〞,再到“月亮升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说文章尾段的时间正好与开头的“清晨〞在时间上相互照应。“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主要运用了通过的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风吹沙丘泛起的微波属于视觉效果,而细细的音乐属于听觉,这是用听觉来描绘视觉。答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根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人物〔景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景物〕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4、1.C2.A3.D4.〔1〕〔甘茂〕通过张仪拜见秦惠王。惠王接见后,很喜欢他,就派他帮助魏章夺取汉中地区。〔2〕现在我处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用一点点余光救济他们。【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领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那么。“问〞的宾语为“其故〞,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名曰〞是名称上说,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行〞的主语应该是“王〞,前面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武王问他先不攻打韩国是什么缘故。甘茂答复说:“宜阳,是个大县,名称叫县,其实是个郡。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有很大困难〞。应选C。2.此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周是中国古代第三个王朝,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错误。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应选A。3.此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苏代巧妙周旋于齐湣王和秦武王之间〞错误。结合“武王卒,昭王立。甘茂言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寿等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去,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分析,此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昭王。应选D。4.此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存、省略。〔1〕补充主语“甘茂〞;“因〞,通过、凭借;“说〞,喜欢;“使〞,派;“佐〞,帮助;“略定〞,攻取、夺取。〔2〕“而〞,连词,表并列;“方〞,正;“当路〞,掌权;“妻子〞,妻子儿女;“焉〞,指秦国;“以〞,介词,用;“振〞,帮助,救济;“之〞,代词,他们。【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领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那么。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此题就是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先抓抓句中的人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和代词,虚词“而〞等。断句更多情况要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假设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假设〞“是以〞“继而〞“纵使〞“然那么〞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那么〞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参考译文:甘茂,是下蔡人。曾跟随蔡地的史举先生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拜见秦惠王,惠王接见后,很喜欢他,就派他帮助魏章夺取汉中地区。蜀侯辉和国相陈壮谋反,秦王派甘茂去平定蜀地。回国后,任命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三年,武王对甘茂说:“我想通过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甘茂说:“请允许我到魏国,与魏国相约去攻打韩国,并让向寿辅助我一同前往。〞甘茂〔出发后〕就对向寿说:“你回去,对大王说‘魏国听从我的主张了,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武王问他先不攻打韩国是什么缘故。甘茂答复说:“宜阳,是个大县,名称叫县,其实是个郡。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有很大困难。从前,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正在织布,神情泰然自假设。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来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织布神情不变。不一会,又有一个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扔下梭子,走下织布机,翻墙逃跑了。凭着曾参的贤德与他母亲对他的深信不疑,有三个人疑心他,还使他母亲真的害怕他杀了人。现在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而且疑心我的决非只是三个人,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样〔不能充分信任我〕。〞武王说:“我不听别人的话,请让我跟您盟誓。〞终于让甘茂带兵攻打宜阳。打了五个月却拿不下宜阳,武王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记〕〞于是调集了全部兵力,让甘茂进攻宜阳,终于拿下了宜阳。秦武王死了〔说明:帝王死曰崩,这里用卒,意在说明武王横死,未得善终。〕秦昭王即位。甘茂向秦昭王建议把武遂归还给韩国。向寿和公孙奭竭力反对这么做,但没有成功。向寿和公孙奭因此而怨愤,常在昭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甘茂恐惧,从秦国出逃,逃亡齐国。在路上遇到苏代。当时,苏代正替齐国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现在还没有容身之地。我听说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没有钱买蜡烛,而您的烛光幸好有剩余,请您分给我一点剩余的光亮,这无损于您的照明,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的方便。’现在我处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用一点点余光救济他们。〞苏代应承下来。苏代借机劝说秦王道:“甘茂,是个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约盟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算有利呀。大王不如准备贵重的礼品、提供丰厚的俸禄取迎接他。秦王于是赐给甘茂上卿官位。甘茂不回秦国。苏代对齐王说:“甘茂是个贤人。现在秦国已经赐给上卿官位。由于甘茂感谢大王的恩赐,希望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辞邀请不去秦国。现在大王您拿什么来礼遇他?〞齐王说:“好。〞立即安排他上卿官位,把他留在了齐国。5、【小题1】AD【小题2】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解析】
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讲究答题一定的标准性,才不易丢分。【小题1】试题分析: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答案包括来那个局部“形象特征〞“描写方法〞,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点睛:此题是形象型题,一般设问方式: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解答提示: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题要点:①什么样的形象。②形象的根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6、鹏之徙于南冥也肇锡予以嘉名奈何取之尽锱铢畏途巉岩不可攀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以咨诹善道小人穷斯滥矣看似寻常最奇崛【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根底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拟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徙、南冥、肇锡予、嘉、锱铢、畏途巉岩、辩、咨诹善道、滥、奇崛。7、〔1〕我们把时针拨回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摘金的场景:“胜利了!胜利了!是梦吗?这是梦吗?我只感觉我们场上六个队员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听话,任我们随心所欲,站在球场的中国队告诉人们,她们无所畏惧。〞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一群姑娘们在她们教练的带着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这就是本期嘉宾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欢送郎指导围绕“青春〞与我们交流。〔2〕欢送大家收看?元宵喜乐会?,相信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团圆的喜庆里,赏花灯,吃汤圆,看晚会,其乐融融。但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无缘与亲人团聚。他们就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们。今天我们就在这档节目中,为他们实现和家人团圆的梦想。接下来,我们把画面交给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听听他们的心声。〔3〕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着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们肃然起敬!【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1〕此题要求写一份主持稿,要有互动性内容,引出郎平。有针对性介绍郎平的事迹,点明朗读主题“青春〞,语言要连贯得体,表达准确,注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2〕此题要求写一段主持稿,首先要求语体色彩要口语化,主持元宵晚会要有喜庆色彩,有“元宵节〞元素。另外,“引出海外分会场的直播〞可见,要求有互动性内容,引出连线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推荐排比、对偶、比喻等手法,语言表达连贯准确,注意字数限制。〔3〕完成此题要掌握颁奖词的写作特点,广泛阅读积累。掌握钟南山的生平事迹,要扣住钟南山的身份,根据作品内容揭示钟南山最突出的价值,语言上使用短句整句,注重音节协调,有文采,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整体表达连贯准确、自然流畅。8、鼓励学生不一定非要靠排名,因为“排名〞往往会挫伤一大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如可以让成绩好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表扬学习态度好的同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并不吝赞扬;评价机制也要彻底改变,客观评价一个学生,应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篇阐述自己观点的微写作。做这道题,分两步,一是表达观点;二是阐述理由。表达观点及理由的微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篇小议论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阐述理由应该有理有据,理论分析和事实论证双管齐下,更为饱满。理论上,可以使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等。首先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阐述原因,然后摆明正确做法。9、例文: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那么如果有这样的遭遇:一只刚刚失去母亲、双眼未睁的小狗挣扎着在草堆边沿摔滚;几只被风刮落于地、羽翼未丰的肉色小鸟伸直了脖子叽叽喳喳直叫;一群摇摇摆摆、胖得可爱的企鹅正在你的镜头下被冰山逼得一步步走向“全军覆没〞……朋友,你真会奉行所谓的“永不干预〞原那么,任其摔滚、叫唤,直至全军覆没吗?我感动于摄制组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抉择,他们为企鹅挖出了一条生命通道,毕竟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那么。遵循原那么不能以泯灭人性为代价。孟子有云:“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对弱者生命的同情,对深陷危境生命的同情,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所在。当一只只活泼可爱的企鹅,在我们眼皮底下被冰山逼向死亡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所以在同情生命、尊重生命、恪守人性面前,请不要用原那么来框定我。试问,假设要确保风雨之路的平安,一定要上学不迟到?假设要救助一位轻生的女子,一定要保护好你家阳台的窗户?假设要抢救一个危重的病人,一定要等红绿灯?如果是这样,这该是被原那么规定得多么冰冷、无情的世界,以至于置企鹅的生死于不顾,泯灭了我们温暖的人性,这般遵循原那么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冰冷的原那么和温暖的人性发生冲突时,当恪守人性,必要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恰如“间接干预〞一类的方法突破原那么。为此,遵循原那么之前,我们可以追问自己的内心,问问是否与人性契合。救助企鹅走出绝境的纪录片摄制组,无疑是这样做的。历史上一定有许多恪守温暖人性,采用适当的方法突破了冰冷原那么的人。你还记得德国那个法官对看守柏林墙士兵的指责吗?作为士兵,你不得不遵循原那么,执行开枪的命令,但是作为一个有人性的人,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可以打不中啊!还记得?氓?中那位爱得深沉的女子吗?尽管?诗经?那个年代婚姻已经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依然坚守爱情这一至深至暖的人性,背着父母蹚过淇水,登上垝垣,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还记得不把女性当人,把女性当成男人附庸的大量古典文学创作“潜规那么〞吗?然而,曹雪芹坚持讴歌女性,讴歌人性,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大观园中的女儿置于无可替代的高度。他们纷纷举起人性的大旗,以适当的方法,打破了那些束缚人性的冰冷原那么,他们的生命因此在坚守温暖的人性、突破冰冷的原那么之中得以闪光。所以,摄像师们打破原那么、解救企鹅的举动该是一个值得整个摄影圈推崇的暖心壮举!当然,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那么,并不是提倡只讲人性,不讲原那么。其实纪录片拍摄时主张的“永不干预〞原那么有着它的合理性。如果这些企鹅即将被饥饿的海豹咬住,如果羚羊即将被老虎放倒,如果鱼儿已经被鱼鹰叼起……这些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冰冷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那么,这是需要我们尊重、永不干预的。因为你救了企鹅、羚羊、鱼儿,就可能饿死了海豹、老虎、鱼鹰。而企鹅被冰坑围困,陷入自然灾害制造的绝境与上述情形是迥然不同的,况且它们的遭遇恰巧被人类看见,所以这种情况不适合运用永不干预的原那么,当伸出援手,表达我们人性的温暖。原那么和人性时常发生冲突,请运用理性和智慧追问内心,仔细思考,再做出抉择,牢记温暖的人性高于冰冷的原那么,为被冰山逼入绝境的企鹅们挖出一条生命通道。【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根底上抒写自己的认识、感想和联想意在考查学生对自己及未来的认识,在价值观和思维两个维度上更侧重对价值观的考查。但价值观不是喊口号,考生要从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七律 长征》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4课时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001
- 18《慈母情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01
- 2025门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市场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嫁接种苗技术服务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信息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7 《我在这里长大》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书推广合同范例
- 机器狗:技术成熟性能优越场景刚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会议讲话稿(3篇)
- 2025开工大吉蛇年大吉开门红模板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