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_第1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_第2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_第3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_第4页
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经济形势和辽宁发展战略第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王希文简介

1982—2010年,主要从事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六五”计划至“十二五”规划工作。其间曾到英国约克大学、韩国庆熙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短期专修。

自上世纪末连续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聘为决策咨询委员。2010年后担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客座教授,同时出任辽宁省信用协会会长和其他一些学会、协会、促进会的副会长。完成部省级科研课题20多项,部分成果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第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提要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对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上半年我国及辽宁经济运行情况

二、辽宁战略取向和当前任务“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2013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3第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增速从新世纪顶峰跌落,增幅急剧下降。经政府强力刺激,2009年下半年经济呈现复苏势头,但增幅仍低于2008年。

2010年经济运行高开低走,总体上重归快速增长水平(“伪复苏”)。

2011年中国经济在调整中保持中平稳运行,增幅有所下滑。

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明显下滑,第三季度筑底企稳,第四季度出现反弹。

4第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008—2012年中国GDP和增长率

GDP(亿元)增长率(%)

20011096558.320021203339.1200313582310.0200415987810.120051823219.9200621631412.7200726581014.2

20083140459.620093409039.2201040120210.420114715649.220125193227.8

5第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第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7第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8第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二)对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

IMF对世界经济运行态势的判断

2012.10:金融市场压力、缩减政府开支、失业率居高不下,继续干扰高收入国家的增长。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除需面对国内问题,还需面对发达经济体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造成的影响。

2013.1:全球经济将略有回升,但风险犹存,形势复杂,低增长态势难以改变。

9第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IMF(2013.1)《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国家或地区20122013国家或地区20122013全球3.23.5

墨西哥3.83.5先进经济体1.31.4

拉美加勒比3.03.6美国2.32.0新兴与发展5.15.5欧元区-0.40.2中国7.88.2德国0.90.6俄罗斯3.63.7法国0.20.3印度4.55.9意大利-2.1-1.0巴西1.03.5日本2.01.2南非2.32.8英国-0.41.0中东和北非5.23.4加拿大2.01.8撒哈拉以南4.85.810第10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013.4:IMF将世界经济增长率下调0.2点,由3.5%降为3.3%。其中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下调0.1和0.2点,由1.4%和5.5%降为1.3%和5.3%。

2013.7.9:IMF再次调低世界经济增长率,由3.3%改为3.1%(低于2012年的3.2%)。预言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现在面临着新的危险,包括可能出现时期更长的增长减缓。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由5.3%调低为5.0%(低于2012年的5.1%)

年中预测:2013不如2012(?)11第1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013.10.8IMF年内第三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率,由3.1%调为2.9%,将预测明年的3.8%调为3.6%。预计中国2013年增长7.6%,下调0.2点,2014年增长7.3%,下调0.4点。2013.10.1

亚洲开发银行在2013.4预计新兴国家(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等)今年增长6.6%,明年增长6.7%。现在下调为6.0%、6.2%。将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分别由8.2%、8%下调为7.6%、7.4%。印度分别由6.0%、6.5%下调为4.7%、5.7%。

第三季度末预测:2013不如2012(!)12第1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年初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的判断

——欧债危机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

——发达经济体仍处于衰退边缘,传统产业未有实质性复苏,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较大带动作用。

——新兴经济体因外部市场条件恶化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双重制约,增速普遍放缓。

——国际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非经济因素干扰经济复苏。叙利亚国内冲突,伊朗、朝鲜核问题,部分国家的领土纠纷。13第1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当前(2013.7)世界经济发展动态

美国经济出现好转:制造业回暖,房地产市场回升,失业率下降。为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创造了条件。但是QE退出后可能对持续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回升,达到50.3,自2011年7月首次回到荣枯线上。17国信心指数达到92.5,为2012.4以来最高。欧盟失业率少地出现下降,或为就业市场长期恶化已近终点。

“经济曙光乍现,复苏或需时日”。原因:财政紧缩虽有下降,但仍抑制经济增长;国内需求疲软,投资信心不足;新兴经济体增长低迷,限制了欧洲出口。14第1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日本从2012年底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超宽松货币政策,目前经济有所回升。7.21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公明党在第23次参院选举中胜选。虽然创造短期奇迹,但是持续性令人担忧。

(安倍经济学:向市场大量注资,提高流动性;增加通胀预期,刺激投资和消费。使投资与消费增长,同时借助通胀使日元贬值,出口上升,从而摆脱供货紧缩,推动经济增长。)

新兴经济体呈现整体减速态势(出乎预料)。15第1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上半年我国及辽宁经济运行情况

1.宏观供给层面一、二季度和上半年,全国GDP分别增长7.7%、7.5%、7.6%,连续低于预期,略高于年度调控目标(7.5%)。辽宁分别增长9.5%、8.5%、9.0%,连续低于预期,勉强接近年度调控目标(9.5%)。

全国三次产业分别增长3.0%、7.6%(规上工业增长9.3%)、8.3%,三产拉动作用明显。辽宁三次产业分别增长2.8%、10.3%(规上工业增长10.7%)、8%,主要靠二产特别是工业拉动。

16第1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宏观需求层面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全国增长20.1%,辽宁增长21.1%,同比略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增长20.3%,辽宁增长21.3%,有所反弹。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名义增长12.7%(实际增长11.4%),辽宁名义增长12.9%(实际增长约11.5%),增速回落。(3)进出口、进口、出口总额,全国分别增长8.6%、6.7%、10.4%。分别比一季度回落4.9点、1.9点、8.0点,对外贸易额全面下降。17第1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宏观政策层面

(1)财政收入增速较低。全国68591亿元,增长7.5%,同比回落4.7点。中央财政32311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本级)36280亿元,增长13.5%。税收59261亿元,增长7.9%,同比回落1.9点。辽宁1776亿元,增长5.7%,(2)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货币政策稳中偏松,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年初预定目标,3月末M2103.6万亿元,增长15.7%。M131.12万亿元,增长11.9%。M05.57万亿元,增长12.4%。

二季度流动性稳中趋紧。6月末M2105.45万亿元,增长14.0%。M131.36万亿元,增长9.1%。M05.42万亿元,增长9.9%。(附件)18第1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3)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一、二季度和上半年均增2.4%(食品类4.0%),保持平稳态势。全年预期温和上扬,但可控制在3.5%以内。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半年下降2.2%,降幅同比扩大1.6点。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下降2.4%。

辽宁CPI增长2.9%,高于全国0.5点。PPI下降1.1点,降幅比全国小1.1点。19第1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4.经济景气层面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连续6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3月为50.5。大中小企业分别为51.4、50.3、49.3。分类指数4升1降:生产指数52.7,新订单指数52.3,原材料库存指数47.5,从业人员指数49.8,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1.1。总体上小幅回升。8月份51.0。9月份51.1(创造2012年4月份53.3之后17个月的新高。)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8月份53.9。9月份55.4。

20第20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中央的基本判断和调控方针7.30,中央政治局会议(1)上半年经济运行“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如通过投资带来景气,将加大泡沫隐忧和产能过剩,应避免使用招致泡沫的大规模刺激计划。)(2)尽管“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态势”(3)下半年工作重点继续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李克强:保持合理区间,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是防通胀。21第21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学术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

下行期(潜在经济增长周期):1979—1990,1991—2001,2002—2012。上行动因分别是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地位、加入WTO。下行动因基本是前期效应减弱与外部冲击。

调整期(宏观调控与结构调整):

2003—2005又快又好。2006—2008又好又快。2008—2009保增长。2010—2011转方式、调结构。2012—2013稳增长(7.5%)。

转型期(平稳增长与微弱复苏):

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在“稳中求进”总基调指引下,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还能保持20年较快发展(7%-8%)。22第22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改革:未来发展的最大红利

面临的双重约束和体制性挑战外部约束:“中国威胁论”,大国遏制,领土纠纷。内部约束: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贪污腐败严重,金融风险突出,就业压力大,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政治体制改革。最大的挑战是既得利益的阻挠。前三十年改革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未来的对象是“过渡性扭曲体制”:“特权市场经济体制”、“垄断市场经济体制”、“城乡分割市场经济体制”等。23第23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明确新目标、新范围、新动力、新策略原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目标是全面协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国家。原范围是企业改革、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新范围是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改革,统筹关注物质权利、精神权利、政治权利,特别是自由选择权。原动力是农民、政府和社会精英。新动力要借助政治、社会改革让民众广泛参与。原策略是渐进改革、增量改革、边际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局部特许改革、整体推进局部突破改革、经济优先改革。新策略是人本改革、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公正改革、创新改革、可持续改革。24第24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5

三、辽宁战略取向和当前任务

1.“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目标,为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25第25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辽宁

——中共辽宁省第11次党代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坚持走具有辽宁特色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之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文化改革繁荣,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辽宁而努力奋斗。26第26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要求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必须突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引领,和谐保障)。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社会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必须坚持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发展保民生(依托增量扩大总量,为优化结构拓展空间;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核心竞争力)。

——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必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幸福(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竭力满足人民需求)。27第27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力争“两个不低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城镇净增就业40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巩固。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从37.1%达到42%。城镇化从63%达到70%。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装备/工业45%,高新/工业30%,非公/GDP70%)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R&D占GDP达到2.2%(2.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0.8件。28第28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6120万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4.8%,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5%以上。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达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森林蓄积量达到3.2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08万人,新农保全覆盖。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45.95万套)29第29页,共3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沈阳经济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建成引领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