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_第1页
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_第2页
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_第3页
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_第4页
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贾平凹小说的特点解析

贾平凹的小说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所了解吧,那么大家

知道他的小说有哪些特点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贾平

凹小说的特点解析。下面大家参考!

贾平凹小说特点总结

贾平凹的小说主要特色

毋庸讳言,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思想独到、艺术创新、论

述深入,而其作品所存在的局限性及困惑也不容忽视,因此,

集中研究其长篇小说叙事特色,具有重要的学术好处。

上个世纪以后,贾平凹作品逐渐向长篇小说转型,先后

创作出《浮躁》、《废都》、《秦腔》等享誉盛名的小说,尤其

是《废都》风行一时,出版后甚至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

《秦腔》使贾平凹的作品到达了空谷无人的境界,在表现中

国农村千百年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写下“中国一等悲哀人”

的辛酸之情,是一部具史诗性好处的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

注。

一、意象构造

贾平凹的作品中意象鲜活、意蕴深刻,主要表现为以下

三类。首先是自然意象,作者想象力丰富,选取的自然意象

也缤纷多彩,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奇花,《高老庄》

中的飞碟,《白夜》中的大蜥蜴及虱子等,在作者主观思想

的熏染下具有丰富内涵。其次是人和事的意象。如《废都》

中庄之蝶,《高老庄》中西夏、高子路,《土门》中梅梅和成

义等,这些人物或为平凡人,或具传奇性,或为主角,无论

是哪一种,作者在塑造时都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思考。情节意

象不可或缺,如《废都》中的四个太阳使人们感到恐慌;《土

门》中球迷骚乱事件,明王演出;《怀念狼》中人狼互变,

这些都具有明显的象征好处,深化主题。最后是民俗意象。

《商州》中民间刺绣、吴氏庙、华山庙会;《废都》中的填、

清虚庵、四合院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民俗好

处,也富含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在看到作品表

象丰富的同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注意,简言之,主

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碎片连缀的情节结构会消解作品故事

性,减弱可读性。贾平凹也说,需要对小说观念进行必须改

造,张扬意象。二是营造意象时或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必

须矛盾。《怀念狼》一文中人物基本上成为作者传达理念的

载体或符号,笔者认为,一部作品,只有

人物形象具有必须的心灵深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检

验,贾平凹认为这是“另一路”写法,但是尽管如此,意象

的营造与人物的塑造之间如何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是亟须

解决的创作难题。三是:意象营造时“度”的把握。贾平凹

于作品中多次提到要将形而上结合形而下,在《怀念狼》中,

又谈及“以实写虚”的问题,这两者其实都在说如何将意与

象完美融合,营造意象时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为最佳结

果,其次是凭意胜或者以象胜,而贾平凹的作品意象之间常

出现顾此失彼,不能实现最佳,因而创作时贾平凹应注意意

象之间这个“度”的把握。

二、追求自然

贾平凹曾在对话《土门》中说,他目前运用的写法,是

以聊天的形式说话,一言以概之,说明贾平凹在创作长篇小

说时追求自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是小说叙述

人的隐藏,贾平凹认为,传统的叙述中,叙述者站在人群前

或者站在台子上,不免会哗众取宠,拿腔作势。而让他从台

子上下来,站在人群中,就会正常而真诚的说话。所以,创

作中贾平凹巧妙隐藏叙述者,让人感觉不到在“做”,自然

无为。《土门》和《病相报告》中,或采用单一人物视角进

行叙述,或转换不同的人物视角,作者在叙述者的强调、选

取方面都独具匠心。《废都》中则选取了隐含的叙述者,如

奶牛的思考一段,就可视为作者自己的声音。到了《白夜》

中,这种叙述者基本上实现完全隐形,叙述与人物故事一齐

自然而然的随意铺开,混沌苍茫,接近“浑圆”,也许并不

是十分的光彩夺目,但是你很难找到其中凹凸不平的地方,

类似中国园林那样,静立于此,与曲径游廊、亭榭楼阁共同

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贾平凹的作品多是记叙生活琐事,鲜

有情节,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过多的设置情节就会

直接消灭真实,这种原生态的记叙手法正是写出了真实而流

动的生活。像《西京》中,洋洋洒洒30万字,通篇描绘的

都是西京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邻里纠

纷、送往迎来、婚姻朋友等,没有主线,让读者感受到

扑面而来具有浓郁烟火气息的原汁原味的生活。论述形式

上,贾平凹也是奉行“无技巧”的原则,力求自然呈现,平

平常常的说话,乘兴而行,从容不迫。贾平凹的自然叙述开

拓了一条崭新的表达形式,能够使读者有话要说产生共鸣,

但是也不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这种信马由缰的写法必须程

度上减弱了小说的好看性,贾平凹也强调他的作品就应读慢

些。二是意象难以张扬。作者在创作时为追求自然而对生活

流程很少选取和加工,人物常会淹没在生活中而面目模糊,

形象不具突出性。三是叙述者的完全不见,会在必须程度上

减弱思想上的震撼,读者常会如作品中描绘的人物一样,在

生活海洋中迷失。

结束语: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厚重独特,影响深远,其叙事特色鲜

明独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诚创突破、革故鼎新,并依据西方

美学观念转化传统,尽力挣脱其消极影响,,为中国文学的

民族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用心的推动作用,也对当代文学创作

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好处。

贾平凹小说特点总结

贾平凹作品的特点

1、小说的特点

历史感强,能够以细微的社会现象体现大的历史变迁;

具有浓厚的西北地方风情,能够体现出西北地区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一、前言

贾平凹是当今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出生于陕西一个

农村家庭,与农民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末,贾平凹开始进入文坛,198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

部长篇小说《商州》,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自此他笔耕

不辍,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内,他创造出超多、具有广泛

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他不仅仅是位高产的作家,而且创作态

度严谨,作品往往数易其稿,修改多次才予以发表,每部作

品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更是引入瞩

目,从《商州》开始,到《废都》、《白夜》、《秦腔》《高老

庄》、《怀念狼》等,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的问世都引起文坛

的地震,甚至在世界上都引起较大的反响,贾平凹先后获得

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

说奖、茅盾文学奖等众多奖项。同时由于他的创作无门无派、

特立独行,经常招致很多争议,他也经常处于文学批评的风

口浪尖。但无论毁誉,他的长篇小说销量一向居高不下,深

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为文学传播的奇特现象。

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成功与炉火纯真的叙事特色有着天

然的联系。贾平凹早期的长篇小说有着较强的故事性,透过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描述了超多社会下层的贩夫走卒、三教

九流等小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后期他的小说的叙事风格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说中的故事性被日益淡化。贾平凹本

人也以前说道:描述平常的生活是不需要技巧的,因为生活

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组成。如果一味的讲究故事

性,就会被故事情节所牵制,就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我的小说重在写实,行文越实越能写出生活的流动性,

才能打动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作者将超多的笔墨用于

描述生活小人物的生活,作品中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烟

火味,将读者领入了一个个原汁原味、未加修饰的生活场景,

给读者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仿佛能倾听到来自社会下层贫

民百姓迷惘的呼声,感受到中国社会几十年来变化和发展的

脉络。

二、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

1、意象主义

在深入研究贾平凹长篇小说叙事特色之后,很多文学评

论家都将其小说创造方法归属为意象主义,这也是作者小说

创作的独特之处,是其区别中国当代其他作家,牢牢占据文

学主流领域的重要原因。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意象有多种表

现形式,包括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文化意象以及故事意象

等。作者笔下描绘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意象,《浮躁》中的州

河、《废都》中的四个太阳、《白夜》中女主人公虞白身上的

虱子以及《高老庄》中神奇的白云湫等,这些自然意象中有

常见的自然物象,也有神秘的物体。有地上的动植物,也有

天空上的飞碟,包罗万象,这些意象被作者经过巧妙的加工

和塑造,在小说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好处。例如在《废

都》中,贾平凹笔墨浓重的介绍了会说话的奶牛、天空上四

个太阳、四朵奇花、垠以及寺庙等意象,从而构成一个有机

的艺术整体,完成了对废都这一核心意象的营造,赋予了整

部小说象征的好处,深深的表达了废都意识。作者的笔下,

西安这座废都中发生的事情在其他城市也在发生,西安人的

心态也是全国各城市人的心态,作者表面上描绘的是一个西

部传统古城,实际上以小见大,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个中华大

地上文化人的彷徨和无奈,在那里废都具有深刻的隐喻好

处。另外,人物意象也是贾平凹长篇小说叙事

的一大亮点,例如《废都》主人公庄子蝶,是小说中一

个最主要的人物意象,该名字取自“庄子梦蝶”的典故,庄

子在梦中梦见自己转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发现自己仍然庄

子本人,于是引出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什么真实,什么是

虚幻,如果梦足够真实的话,人并不会明白这是梦境而非现

实。这个典故比喻人生如梦如幻、梦幻迷离的状态。作者用

这个典故来为主人公命名,就是赋予人生如梦的感慨。小说

中庄子蝶位居都城四大才子之首,是一个极富盛名的作家,

但他为声名所累,一生浑浑噩噩却又忙忙碌碌,有着一点文

学情怀和人生梦想,但又被现实束缚无法自拔。他爱惜女人、

怜香惜玉,怜悯心强,与多名女子有过深深恋情,每一次性

爱也都是花样百出、极尽所能,在宣泄肉欲的同时,也表现

出主人公精神荒芜和空虚烦闷,最终他所喜欢的女人纷纷出

嫁或者失踪,他的事业也一落千丈,他的精神大厦轰然倒塌,

最终庄子蝶孤独的死于西京车站,生命划上了终点。庄子蝶

的整个生命历程充满了变数和坎坷,结局出人意料,正好印

证了小说中人生如梦的意象。

2、家园意识

贾平凹生于农村、长与农村,是典型的平民之子。在陕

西商洛大地上长到19岁,才进城求学和工作。因此,他十

分了解传统乡村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对黄土地有着深深的

感情和依恋,这在他的长篇小说中被诠释的淋漓尽致,他的

长篇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广大西部农村的风物人情和社会变

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给传统乡村带来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巨

大变化,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家园的未来进行着用心探索。

在贾平凹的早期长篇小说中,作者的家园意识主要是赞美、

歌颂和怀念,例如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商州》就描述了作

者生活过的乡村生活。商州是贾平凹的故乡,商州民俗文化

悠久,历史遗存丰富,作者深爱着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

石、一山一水,那里也为作者走上文学之路带给了艺术源泉。

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并不富裕、偏僻闭塞,但景色优美、

民风淳朴的小乡村,乡民们安居乐业、性格敦厚。作者用高

超的文学技巧赋天地于灵性,草木于性格,整部小说弥漫着

宁静、悠闲和诱人的气息,为我们勾勒出一副世外桃源式的

田园生活。商州也成为寄予作者浓厚思乡情的港湾和诗意的

栖息地,令人向往和怀念。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市

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和礼貌以摧枯拉朽之势对传统文化

构成了巨大冲击,作者的家园意识也由赞美转

成了焦虑。《废都》是作者第一次用长篇小说形式来描

述城市生活,作者笔下的西安古城并不是商业繁华、流光溢

彩的景象,却是一个日渐衰败的破壁残垣的废都。西安是我

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高度礼貌,然而在

现代礼貌的冲击下,古城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优势不复

存在,甚至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下,

传统的文化家园不复存在,整个城市开始人心浮躁、物欲横

流,古城人尤其是文化学者滋生出一种自尊式的自卑情绪,

开始陷入悲观和绝望中。作者将超多的笔触用于描述这个时

代下的文化精英人物,他们的身上沉淀着古城的文化基因,

也是对家园沉沦最痛心疾首的群体,他们的人生跟着传统礼

貌一齐堕落,小说中的四大名人由文化名人渐渐的变为闲人

和废人,代表人物庄子蝶开始在性爱刺激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和寄托,在片刻的欢愉中获得现实中不曾有的安全感,这不

能不说是传统知识分子群体最大的悲哀,最终庄子蝶孤独的

死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作者透过知识分子的沉沦折射出整

个社会礼貌的崩塌。在那里,贾平凹透过描述传统文化精神

在现代生活的沉沦,表达出作者对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焦

虑。3、神秘色彩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有着神秘色彩的倾向,这也是

他的长篇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他小说的神秘主义倾向

也被很多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并对此进行诸多的研究。在小

说《商州》中,作者用超多笔墨描述了乡村的巫术迷信鬼神

等,这些都是当地乡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商州

人生活文化。例如小说中的主人公刘成与珍子姑娘的感情故

事,就充满了各种离奇和曲折,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样令人

唏嘘不已的感情故事。小说《浮躁》中的村长成义由仁厚的

长者竟转成一个飞天大盗,小说《怀念狼》中的傅山最后竟

然由猎人转成了一头人狼,这些奇奇怪怪的描述赋予了整部

小说浓厚的神秘色彩,满足了读者无限的想象。作者的长篇

小说中还介绍很多奇奇怪怪的神秘梦境,这些梦境带有强烈

的预言性,很难用常理去解释,却又在小说情节发展中得到

的印证。《白夜》中虞白做的几次梦很奇特,梦见鳖爬上床,

似是一种性意识的萌动,而梦见自己身着男装或牛仔服去流

浪,却离奇难解。《高老庄》中的西夏亦做了些奇怪的梦,

如梦见马梦见蛇梦见人虎相交梦见红衣女子等,但更神奇的

是她的几次幻觉,公爹过三周年忌日时,她望见他竟坐在灵

桌上,她还望见睡在身旁的子路转成了一头猪,望见土堆上

一朵红花瞬间又没了踪迹等等。最神奇的是

作品中的小石头,不但会画怪诞的图画,而且能预测他

人的死亡,联系他古怪的出生和怪癖的言行,让人感到神秘

莫测。至于贾平凹作品中那些和尚和道士,以及《废都》中

庄之蝶的老岳母、《白夜》中的刘逸山等人,大都是些通天

地通阴阳之人,无不带有神秘的气息,甚至给人以恐怖的感

觉。小说中还有人或物的死亡、再生、轮回、鬼魂、幻化、

变异等,《白夜》一开头就写了一个再生人,死而复生,生

而又死,全为一个情字,让人感叹的同时又觉得匪夷所思。

《高老庄》中,高子路似乎是猪托生变的,其他人物如子路

娘、菊娃、顺善、南驴伯等似乎都是从动物变来的。《高老

庄》中也写了一个再生人,即小说中地板厂厂长王文龙的老

婆,写了她的来去无由,“神龙见首不见尾”还有人死而鬼

魂假借他人之躯归来的,即所谓鬼魂附体。而《白夜》中的

南山丁和夜郎,分明一个是牛头,一个是马面;其中祝一鹤

瘫后转成一个白胖的妇人或蚕,宽哥皮肤病重得转成了甲

虫。另外,还有其它神秘的物事,如《高老庄》中写到的飞

碟,让我们不由得想到遥远的太空,想到另一个星球和另一

种生命形式。总之,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神秘因素尽管不尽

相同,但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却是大体一致,这种神秘主义的

创作倾向,使其作品具有了一种不同于纯粹的现

实主义作品的独特的风味,这是我们在阅读时强烈感觉

到的。

三、结语

总之,透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的叙事特色的描述,我们

发现意象营造、家园意识和神秘色彩是作者小说创作中最突

出的叙事特色,这些叙事特色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共同营

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坚持现实主义创

作精神的同时,一方面努力营造他的审美意象世界,另一方

面注意渲染神秘的氛围。贾平凹在长篇小说叙事艺术上的不

断探索,既存在着对中外文学传统承续的方面,也存在着对

传统超越和创新的方面,不但成就了自己辉煌的文学事业,

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当代小说和文学创作带给

了许多有价值、有好处的启示。

贾平凹小说特点总结

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大特点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

的思想原则:那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是文化寻根的

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看,

大体经历了文化和谐一一文化错位一一文化崩溃一一文化

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2]按照这

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

等表现了完美人情的文化和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

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到达了文化崩

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期望,而《秦

腔》则就应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

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务必文化重建的警示。

那里,不再对贾平凹的创作作全面的论述,而是借用中

国禅宗思想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个代表

性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

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禅宗的这三种境界一般是形

容人认识大千世界的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看

做求实阶段,即对眼前的所见,基本凭着经验直觉去决定。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可看作求智阶段,是用空灵

智慧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山还

是山,见水还是水”,能够说是求自由阶段,类似于哲学上

的“否定之否定“,看似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只是起点的重

复。是对大千世界的大彻大悟,是到达一种高度或深度的“自

由”状态。现把这三种境界用在概括贾平凹小说创作上,是

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纵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轨迹,

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技巧逐渐从稚

嫩走向圆熟,基本呈螺旋上升的态势。虽然在这个上升趋势

中,不免有起起落落的回复现象,但大体上和禅宗思想的这

三种境界是吻合的。比如,80年代的《浮躁》及其以前的创

作主要是对现实生活的实录;从80年代末的《太白山记》

到《废都》、《白夜》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写意式想象;而新世

纪的《秦腔》则融会贯通,虚实结合,大有“

红楼笔法”的风采。另一方面,具体到贾平凹的每一部

重要作品之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同时体现了这三种境界。

也就是既有尊重现实的实录精神,又有隐晦的曲笔、隐喻、

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还可能有在写实、写意基础之上的更高

层次的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如《秦腔》融写实、写意于一

炉,既有实录精神,又有曲笔隐喻,展现了复杂丰富的人生

境界,体现了作者积累多年创作经验而获得的自由圆熟状

态。

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一对现实生活的实录

以《浮躁》为界,贾平凹早期的作品无论怎样虚构,都

基本上沿着现实生活的轨迹,或者说是本着对现实生活实录

的精神去虚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

基本上是反映改革意识的小说,比较写实。中篇《天狗》表

现了民间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也展示了商州民间完美的

人性人情。小说结构严谨,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文笔

典雅凝练,曾受到台湾作家三毛的高度评价,堪称贾平凹中

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中篇《古堡》主要反映了民间普遍的

嫉妒心理,村里人不能看到别人碗里的粥比自己的稠,而是

期望别人碗里的粥和自己的一样稀。于是,一幕因嫉妒引发

的杯具上演。小说中略显突兀的是,作者借道士之口大段引

用了古奥的《道德经》及《史记•商鞅列传》,使通俗的小

说蒙上了一层明显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大概源于作者强烈的

文人趣味。

《浮躁》是贾平凹80年代具有恢弘气势和总结意味的

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金狗是一个新式农民,他正直善良、

勇于开拓、头脑灵活,有参军经历,也有必须的知识积累与

文学才华。他身上有一种“舍得一身副,敢把皇帝拉下马”

的正直勇敢气质。他嫉恶如仇,为了搬倒官僚腐败势力,不

顾个人得失与安危,与小水、石华、雷大空等人联合演绎了

一场民告官的“当代传奇金狗经历的遭遇和生活的环境,

几乎是80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金狗身上闪烁的理想

主义光芒或许只有80年代的小说中才常见,到九十年代以

后,类似的“当代英雄”就大大减少了。而雷大空的形象则

为之后很多小说塑造类似形象

浅议贾平凹写作特点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

著作颇丰,个性是发表《浮躁》、《废都》、《白夜》等作品后,

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文分别从思想、资料、语

言、艺术方面分析了贾平凹作品的基本特点及主要生成原

因,认为在思想方面有其复杂性,既有浓厚的农民意识又对

自然顶礼膜拜,同时充满神秘主义色彩;在资料方面有其丰

富性,他的散文资料浩瀚、五彩缤纷,拓宽了散文领域,小

说资料也涉猎广泛;在语言方面有其地域性,他的许多散文

小说都夹杂着超多的方言土语,独特的商州语言环境其使作

品极具个性魅力;在艺术方面有其唯美性,创作理念上他倡

导一种大自在的文章观,认为散文就应是美文,充分用中国

传统美的方法来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总

之,贾平凹作为当代著名作家有其独到的思想、独特的视角、

独行的艺术表现手法,为我们带给了极为丰富精神大餐,为

中国文学史增添了绚丽的一页。当然,他的作品也还有许多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个性是作品缺乏一种强烈的震撼力,缺

乏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我们期盼读到他更多、更美的作品。

一、思想上的复杂性

贾平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各方面的综合,他的思想当中

有儒家的、有佛家的、也有道家的;有城市的文化,也有乡

村的文化;有西方的文化,也有中国的文化;有传统的文化,

也有当代的文化。具有典型好处的,首先是浓厚的农民意识。

贾平凹有句话几乎是挂在嘴上的,那就是“我是农民”。这

句话的内涵揭明了作家本人的出身,同时也使读者自然而然

地产生对其心理、性格等等的想象,而其外延则延伸到作家

的诸多生活和创作当中。即使从题材上看,占据贾平凹作品

很大比重的也恰恰是叙述农村的,这一点在《商州初录》之

前如果说尚不自觉的话,那么这以后的一系列创作基本上奠

定了贾平凹农村风俗画家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贾平凹从

小生活在农村,拥有丰厚的农村经验,熟悉农民的心理并在

此基础上构成了自己的农村想象。其次是对自然的膜拜。在

贾平凹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对大自然、个性是对以商洛地

区为中心的北方高原景观的描绘是相当重要也异常饱满的

部分。他的许多小说作品都开端于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也就

是说,打开贾平凹的作品,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大部分是山

川风物而不是人,这样的结构从《商州》(1983)、《腊月•正

月》(1984)之后就几乎成为一个定式。自然景物的描绘在

贾平凹的作品中不仅仅仅是人物活动和

故事展开的环境与背景,有时它们就是作品叙述的主要

对象,是叙事的目的之一,像“商州”系列一类的作品,如

果去掉其中的自然部分是无法想像的。贾平凹在自然景观描

述中,相当注重人与对象的相互参化,注重他笔下的景物中

人化的因素和这些景观对人的影响,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

自然对贾平凹的好处还能够进一步讨论,贾平凹的生活

传记多方面显示他,自然与人文的统一是贾平凹重要的美学

观念之一,能够说,贾平凹是新时期文学中少有的将大自然

人格化并进而寻找和塑造出自己艺术人格投射物从而构成

其中心抒情意象的作家之一。贾平凹同意用水去形容苏东

坡,用瘦石去比喻郑板桥,而他自己则与月亮、流水与山石

有着隐秘的亲缘关系,谈起这些自然景象和事物,他总是充

满了惺惺相惜的一往深情,友人送他一块“三目石”,他“好

喜欢了,就这么坐下来两目对着三目,也可说三目对着两目,

竟然遗忘身与石”(《三目石》,1991)o他认为,“人与石头

确实是有缘份的。这些石头能成为我的藏品,都有一些很奇

怪的经历,今日我有缘得了,不知几时缘尽,又归落谁手”

(《记五块藏石》,1997)o这样的关系能够说由来已久,在

回忆童年的不幸遭遇时贾平凹曾这样追述道:“慰藉以这颗

灵瑰安宁的,在其漫长的二十年里,是门前屋后那重重叠叠

的山石,和山石之上的圆圆的明月。这是我那时读得有滋有

味的两本书,好多人情世态的妙事,都从它们身上读出了体

会”(《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1983)。

与此相对照的是,他对人类社会则有一种忧患思想。如

长篇小说《废都》(1993)中,人类世界被描绘成丑恶的,

而清醒的是牛的世界,但这来自终南山的灵物最终还逃不脱

人类的杀戮。《高老庄》的主题是多样的,其中反思人种的

退化、反思人对自然的竭泽而渔就应是它基本的资料之一。

作品的主人公高子路身材五短,他开玩笑说之所以找第二个

妻子西夏就是因为她身材修长,作品让子路别有寓意地称西

夏是“大宛马“,子路想回自己的生养之地生出一个新的一

代,但故乡已远不是早先的故乡,村里人说:纯粹的高老庄

人退化了,只留下了生殖,而随着情节的推移,子路连性功

能也退化了,故乡还会有什么呢?三是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贾平凹大谈老、玄学、禅学,强调意念的作用,灵力的决定。

比如,《太白山记》(1990)。它是一组笔记小说,讲述的大

都是荒诞不经的传说、异闻,证明了贾平凹在体验这种神秘

文化时的认同感。寡妇对亡夫的思念竟使亡夫显形(《寡

妇》),公公与儿媳意淫能够致孕(《公公》),妻子在门前悬

挂的镜子中看到的是丈夫横死的惨状(《挖参人》)……o当

然,《太白山记》绝不是孤立的,早在《龙卷风》(1986)里

贾平凹就以赵阴阳的细节显示了他对神秘的兴趣,之后是

《浮躁》(1986)、《瘪家沟》(1987

)以及持续时间很长的土匪系列都充满了超多的神秘的

细节。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如《废都》、《土门》、《白夜》、《高

老庄》、《怀念狼》中,这样的创作也是一以贯之的,《废都》

中的邵子神数、老太太对鬼魂的感应,《高老庄》中的飞磔、

白云湫、石头的绘画等等。又如“狐石”,朋友保存了七年,

送与他,而在他看来,“或许是这样,……我等了它七年”,

“年过四十,误了仕途,废了经济,一身愁病,老婆也离我

而去了。一切求适应,一切未能适应,原本到了不惑之年却

事事怎能不惑,我是什么命运?”而当朋友送了“狐石”过

来之后,“我才醒悟我为什么鬼催般地离了婚,又不顾一切

地摆脱名誉利禄,原先是它要到来。“(《狐石》,1995)

二、资料上的丰富性一是散文领域的拓展。贾平凹的散

文是其著作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相当多的评论家和读者偏

爱他的散文。他的散文资料浩瀚,五彩缤纷,凡对社会、人

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情绪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

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从抒写的资料和笔调去看,能够归

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

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

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

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

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疲世情,如《人病》、《牌

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

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二是小说方面涉猎广泛。贾

平凹在结束了自己题材散漫的所谓流寇主义以后,“以商州

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

变革,生活变化,从一个角度来反映这个大千世界和人对这

个大千世界的心”(《在商州山地一〈小月前本〉跋》,1983),

写出了占他作品很大份量的一系列的作品。如,《变革声浪

中的思索一〈腊月•正月〉后记》,1984)、《商州再录•木

碗世家》(1983)、《鸡窝洼人家》(1983)、《小月前本》(1983)、

《腊月・

正月》、《九叶树》(1984)、《古堡》(1985)等。同时,

他还写下了《废都》、《白夜》等描述城市生活作品,《冰炭》

(1984)、《远山野情》(1984)、《天狗》(1984)、《人极》(1985)、

《烟》(1985)、《火纸》(1986)、《太白山记》(1990)等具

有传奇色彩的作品。一个作家的创作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无

论是乡村也罢,城市也罢,都是能够不在意的,贾平凹有着

更重要的好处取向。在《高老庄•后记》中他就略显激动地

说,我更反对将题材分为农村和城市的甚或各个行业。

我无论写的什么题材,都是我虚构世界的一种载体,载

体之上的虚构世界才是我的本真。大约是从长篇小说《商州》

开始,贾平凹的作品就存在着一种人物类型和结构模式,从

《商州》里的刘成,到《浮躁》里的金狗和雷大空、《废都》

里的庄之蝶,再到《土门》里的成义、《白夜》里的夜郎、《高

老庄》里的子路和《怀念狼》里的傅山等,他们虽然身份不

同、性格各异,但都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无路可走,或者经过

一番奋斗后又归于失败,或者受到历史和现实的捉弄,自己

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或者怀着许多的希冀最终却又无望地

回到,他们大都是离家的人,漂泊的人,这些作品都有一个

杯具性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既是个体的,又是族群的,更是

文化的。庄之蝶、夜郎历经的是城市的堕落、疯狂与颓败,

成义想重建乡村的礼貌也被证明已永无可能,而且即使是在

遥远的乡村,礼貌也在陷落,高子路的梦中田园高老庄此刻

不是男盗女娼、面目全非了么贾平凹一方面在残酷地陈述着

失败,直观地展示着丑恶(贾平凹的许多作品《废都》、《土

门》、《白夜》、《高老庄》等都有许多被经典文学传统认为需

要“加工”干脆就应摒弃在文学书写之外的肮脏的细节,是

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另一方面又无望地在虚无和古

代岁月里寻找精神的慰藉,做

着几乎不可兑现的理想承诺。

三、语言上的地域性每一位能成名的作家,都务必有自

己一套独特、让读者喜欢的方式,都脱不去故乡给他烙下的

印痕。商州地处秦楚交界地带,特殊的地域环境使这个地方

的语言非南非北独具风格,从而构成多变、驳杂、古朴、犷

野、鲜活的语言环境。他把他熟悉的语言写进作品,独特的

商州语言环境造就出了贾平凹。他的许多散文小说都夹杂着

超多的方言土语。贾平凹曾在散文《说话》(1993)中讲自

己不会讲普通话,说他习惯于生活在方言的天地里。使用方

言、土语,一方面是为了语言多样性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为

了丰富由方言带来的语言文化信息和由文言负载的文学意

象。他在《夜籁》中,与陕北农民“闲聊”,把陕南方言,

集中提炼在人物的对白里和叙述中。由于作者剔除了陕西土

语中难懂的土语语汇,又保留了其特有的俚俗色彩,使人读

后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仿佛将人带到陕南的山村中,

石屋里……直接应对那里的石板小路,石窗里透出的灯光,

喝土“茶”的老人,待嫁的女子……配合着陕南农村特有的

自然风光和社会习俗的描绘,那陕南农村的乡风民俗所特有

的气息便跃然纸上。但是,超多的地域性语言、方言,使他

的作品有些生涩、有些粗糙、有些拗口,没有在那种环境里

生活过的人很难完全理解作品的意趣,也与普通

话的推广不太适应。另外,贾平凹着眼于国礼貌五千年

深厚的积蕴的宝贵遗产去挖掘开拓,深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

韵,风光水色,灵气迷漫,黄土高坡的厚重、苍茫笔锋冷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