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_第1页
工程热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_第2页
工程热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_第3页
工程热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单元测试能源按来源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第二类来自()。

A:自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能量

B:地球本身的能量

答案:B二次能源是指天然存在的能源,下列选项是二次能源()。

A:地热能、太阳能、核能、化学能

B:化学能、太阳能、核能、热能

C:机械能、热能、电能;

D:地热能、机械能、热能、电能

答案:C()焦耳发明了热功当量仪并得出热与功的换算关系。

A:1847年;

B:1843年

C:1850-1851年;

D:1840年;

答案:D()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先后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A:1840年;

B:1847年;

C:1843年

D:1850-1851年;

答案:D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着重研究热能有效利用及热能和其它形式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

A:化工

B:工程分支;

C:统计

D:物理

答案:B能源按形态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A:对

B:错

答案:A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分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A:错

B:对

答案:B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看不见、没有重量的流质。()

A:对

B:错

答案:A经典热力学认为热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

A:错

B:对

答案:B第一章测试1、开口系统与外界有()。

A:A+B+C

B:质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热量交换

答案:A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

A:工质

B:气体

C:系统

D:蒸气

答案:A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

A:160KPa

B:60KPa

C:100KPa

D:40Kpa

答案:A系统的边界可以是()

A:可变形的

B:实际的

C:固定的

D:假想的

答案:ABCD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绝热系统()。

A:对

B:错

答案:A比参数具有强度量的性质,与质量的多少无关。()

A:错

B:对

答案:B第二章测试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

A:能量只能转换而不能被创造或消灭

B:能量只能增加或转换而不能被消灭

C: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方向性的

D:能量在转换中是有条件性的

答案:A当系统与外界进行()的交换不随时间而变时,此时的流动过程为稳定流动过程。

A:能量

B:物质

C:物质和能量

答案:C下列对推动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推动功只有在工质流动时才有

B:闭口系中工质的压力与体积的乘积也可称为推动功

C:推动功的表达式为

答案:A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

A: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一切工质的任意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答案:B当进行热量交换时,系统中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只有温度会发生改变。()

A:对

B:错

答案:B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

A:错

B:对

答案:A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A:对

B:错

答案:A第三章测试空气的定压比热是定容比热的()倍。

A:不一定

B:R(气体常数)

C:0.528

D:1.4

答案:D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绝热膨胀同时温度升高

B:绝热膨胀同时温度降低

C:吸热同时温度降低

D:放热同时温度升高

答案:A理想气体等温过程中吸入的热量()对外做的功量。

A:小于

B:大于

C:无法确定

D:等于

答案:D饱和水在定压汽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A:内能

B:A+B+C

C:温度

D:焓

答案:C水在定压下的汽化过程中,下列四个状态里,除()外,另外三个状态的温度是相同的。

A:干饱和蒸汽

B:过热蒸汽

C:饱和水

D:湿蒸汽

答案:B熵的大小不仅与过程的初、终态有关,也与所经历的过程相关。()

A:对

B:错

答案:A所有气体的气体常数均为8.314J/(kg·K)。()

A:对

B:错

答案:A理想气体的比定容热容是比体积的单值函数。()

A:错

B:对

答案:A第四章测试某一过程中工质吸收的热量等于焓的增量,该过程是()。

A:定容过程

B:定熵过程

C:定温过程

D:定压过程

答案:D空气在定温过程中吸热70kJ,对外界做功()。

A:50kJ

B:70kJ

C:20kJ

D:0

答案:B在水蒸气的T-s图中,饱和蒸汽线的右侧的区域称为()。

A:固体状态区

B:湿蒸汽状态区

C:过冷水状态区

D:过热蒸汽状态区

答案:D水在锅炉内定压加热汽化,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初、终态的()变化。

A:熵

B:焓

C:温度

D:压力

答案:B在p-v图上,将定温线向左水平移动,其温度()。

A:不变

B:减小

C:增加

D:无法确定

答案:B可逆绝热过程一定是定熵过程。()

A:错

B:对

答案:B对于任意工质,当系统经历绝热过程时,系统对外输出的技术功量等于工质的焓降。()

A:错

B:对

答案:B在p-v图上过热蒸气区内,水蒸气的等温线和等压线重合。()

A:错

B:对

答案:A第五章测试不可逆绝热膨胀终态熵大于初态熵,不可逆绝热压缩终态熵小于初态熵()

A:对

B:错

答案:B单一热源的热机,又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它违反了()。

A:物质不变定律

B:能量守恒定律

C:热力学第一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D从逆卡诺循环可以看出,同时提高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制冷系数将()。

A:无法确定

B:提高

C:不改变

D:降低

答案:A如果热机从热源吸热100kJ,对外作功100kJ,则()。

A: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B: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C: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案:C工质经卡诺循环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

A:不变

B:增加

C:增加或减少

D:减少

答案:A第六章测试1、喷管的作用是获得(A)气流,同时压力()。

A:高速/降低

B:高速/升高

C:低速/升高

D:低速/降低

答案:A渐缩喷管出口截面的马赫数有()。

A:M≥1

B:M≠1

C:M≤1

D:M=1

答案:C空气流经喷管,进口压力为1Mpa,出口压力为0.6MPa,该喷管是()形。

A:渐缩

B:缩放

C:渐扩

D:直管

答案:A缩放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P2与临界压力Pcr相比有()。

A:P2≤Pcr

B:P2≠Pcr

C:P2≥Pcr

D:P2=Pcr

答案:A节流是一个典型的()。

A:可逆过程

B:不可逆过程

C:静态过程

D:定压过程

答案:B第七章测试朗肯循环由绝热压缩、定压吸热、()、定压放热过程组成。

A:绝热膨胀

B:绝热流动

C:绝热节流

D:定温膨胀

答案:A只提高朗肯循环的初温,其它不变,则()。

A: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提高

B: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降低

C: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提高

D: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降低

答案:A只提高朗肯循环的初压,其它不变,则()。

A: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降低

B: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提高

C:热效率提高,乏气干度提高

D:热效率降低,乏气干度降低

答案:A朗肯循环中为提高汽轮机排汽量的干度,可()。

A:降低排汽压力

B:提高初温

C:提高初压

D:采用回热

答案:B朗肯循环中提高新蒸汽压力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而不必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

A:错

B:对

答案:A在朗肯循环中,水在锅炉中定压吸热,汽化成饱和蒸汽,直至成为过热蒸汽。()

A:错

B:对

答案:B增加抽汽回热必然会增加管道阀门等设备的投资,因而从经济上是不利的。()

A:错

B:对

答案:A第八章测试1、某窗式空调由夏天工况转为冬天工况是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剂的流向相反

B:冷凝器变成蒸发器

C:膨胀阀变成膨胀机

D:蒸发器变成冷凝器

答案:C由饱和水蒸汽和干空气组成的空气称为()。

A:饱和湿空气

B:饱和蒸汽

C:未饱和湿空气

D:湿蒸汽

答案:A空气愈干燥,则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Δt()。

A:愈大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