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_第1页
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_第2页
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_第3页
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_第4页
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

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迎来重要的考试了,作为考生的你,做好了复习的准备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张试卷测试一下你的学习水平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从德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解析:从德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德国处于欧洲中部,东西两面都是协约国,故德国的最佳战略是速战速决,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答案:A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答案:C

3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解析: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整体实力是不能同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相比的,故德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制定了速战速决的计划,最怕持久消耗、两线作战,而马恩河战役后德国最怕的局面出现了,所以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答案:D

4根据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材料表明()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②美国参战前实行中立政策③美国参战前就已倾向协约国集团④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了美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充分说明美国放弃了战前的中立政策。材料中的数字反映出美国大发战争财,且明显倾向协约国集团。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是在战后。

答案:A

5下图所涉及的国家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D.①②

解析:一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图中④为意大利,而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却加入了协约国方面作战。A、B两项中都包含了④,③为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也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6下面两张照片拍摄于一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照片的拍摄时间应不早于1917年

B.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北洋政府

C.劳工们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

D.中国劳工赴欧是为美国所雇佣

解析: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服役。因此,D项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D

7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图中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

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解析:尽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加一战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即争夺殖民地及世界霸权。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战争中的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争的进程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阅读下列材料:

表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吨位)

时期损失的船只

(吨位)建造的船只

(吨位)

1915年17446571202000

1916年27997721688000

1917年66236232937786

1918年第一季度1146920870371

1918年第二季度9633701243274

1918年第三季度8925461384110

表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

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

生铁222225161550

钢211925161658

煤331394355346340851

请完成:

(1)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一致认为,德国只要稍多几艘潜艇便能赢得这场战争。表1中哪个时期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与德国的什么战略战术有关?

(2)从表2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3)表2中,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战进程中的哪些现象与这一变化相吻合?(列举一个现象或多个现象均可)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从表格中寻找最有价值的数据,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要注意材料中数据的对比,从对比中发现规律。第(3)问要从数据对比中总结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对战局的影响;列举现象时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

参考答案:(1)1917年,这一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的船只吨位达到了一战时期的顶点,损失的船只吨位是建造的船只吨位的2倍以上。无限制潜艇战。

(2)有利于同盟国一方。因为1914年8~9月,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下降,而同盟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有所上升。

(3)变化:1914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与同盟国相当;1917年,协约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远远超过同盟国。

现象1:战争规模不断升级,原因是交战国数量的增加,战争呈现胶着化。

现象2:从1917年开始,战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原因是美国等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现象3:受到战争的重创,一战后期同盟国的生铁、钢、煤等军需品的生产能力遭到严重破坏。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态度,奥匈帝国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芝加哥的一份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当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1915年6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次派遣顾问豪斯到欧洲调处。但是,豪斯在英法和德国接触后,得出了“在付出这么多年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可以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美国采取这一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正确。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争。

(3)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三则反映出美国利用中立地位积极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并表现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已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事外,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参与战争。1917年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