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教案3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现代诗歌较之于当代诗歌,思想内容比拟简单把握。由于《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殊相宜朗读,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读,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2.教材分析: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查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喜爱。教学中,可以依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纳其次种说法。
三维目标:
学问与力量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本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的思想感情;观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备:
搜集徐志摩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力量。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意气氛,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一、沟通了解准时代背景。(5分钟)
涉及生平经受、创作背景:
资料(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奇、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爽、比方贴切,具有轻柔明媚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美丽,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资料2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讨论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惋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
(设计意图:对徐志摩的个人经受的了解是感知诗歌真情的前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2分钟)
(述说感受: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稍微跳动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2、指名朗读,沟通诗歌内容。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稍微跳动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高兴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到达了高潮。他梦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梦想回到现实。静静吹奏别离的签萧,在缄默中体会别离的惆怅。诗境照旧复归和沉醉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照应。“云彩”原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大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一样,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缄默”、“轻轻”、“静静”中表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在于为下一步分析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技巧,以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夯实根底。)
3、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人情怀。
(设计意图:初步马上根底上的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4、赏配乐诗朗读。
(1)观赏配乐诗朗读。
(2)自由朗读
(3)读沟通诵读感受。(感情变化:依恋-欢欣-沉醉-执着-感动-缄默-安静)
(设计意图:观赏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与自己的朗读进展比拟,从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感情为进一步讨论诗歌的“三美”制造条件)
三、再读诗歌
完成练习:字词注音(青荇榆阴漫溯斑斓笙萧)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预设问题(1)读了很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风光如画。
(2)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查找意象)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优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意象。
教师总结意象:
这些景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读,全班深入体会。
六、朗读诗歌
七、作业: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感情。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1、能鉴赏“新月派”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力量。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诵读。
教学过程:
一、沟通诵读课文技巧。
——节奏、韵脚、感情……(5分钟)
二、再读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15分)
1、主题提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简介诗歌“三美”追求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不但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究,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见,还努力进展创作实践,写出了很多精致诗篇。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的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均匀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见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2、主题讨论本诗歌“三美”。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照应——(形式)
音乐美: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语言)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根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静静”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加了诗歌轻快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微小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快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像,遥相照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绘画美: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意境)(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颜色较为绚丽的词语,制造了一系列鲜亮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再读课文,品尝诗歌三美。12分钟
1、一读品位建筑美
2、品位音乐美
3、品位绘画美
4、自由读品位诗歌追求的“三美”。
四、背诵诗歌。8分钟
1先完成背诵任务的介绍阅历。
2教师指导背诵技巧
主题背诵——依据各个小节之间的关系背诵。
差异背诵——找不同小节之间的不同点和一样点。
想象背诵——依据本诗歌“绘画美”的特点,想象各小节所制造的漂亮意境背诵。
……
五、拓展。
1比拟读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拟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辞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辞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辞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吩咐,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静静、缄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安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辞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爽感。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熟悉,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六、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并观赏徐志摩的诗歌,进一步了解徐志摩的诗歌追求。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优美秀丽的风光,体会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育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寻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育学生搜寻信息的力量。
2、学生课堂展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
“这座桥,风景秀丽,著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爽空灵,载誉中华。你想观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现资料,既培育了学生搜寻信息的力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供应了一个感受学习胜利的时机。)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索题。
(1)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寻找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刺眼的彗星。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2)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静静地)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
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常言“花红柳绿”,在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漂亮美妙,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宠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怎么理解“静静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搅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静静观赏,悄悄作别。)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盼望永久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别的感情。)
2、课堂争论,沟通自学所得。
3、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力量。)
三、品尝鉴赏,体景悟情
1、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诗歌第一节和最终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认真揣摩其中的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尊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宏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衬托了剑桥大学。最终一节用“静静”与“轻轻”遥相照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单独静静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宠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静静”,回环复沓,有稍微跳动的音乐美。)
2、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象感情
云彩难舍难分
金柳高兴、眷恋
青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到达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优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对康桥永久的恋情。甚至想永久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气氛,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2)听教师诵读,想象夏夜星光下,诗人单独泛舟康桥,默然寻梦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美。
3、品尝韵律美
于诵读中感悟
诗节均匀,诗句整齐
用韵细蜜精致
音乐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压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美丽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这正表达了徐志摩的诗美主见。)
4、总体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与学生协作朗读诗歌。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爽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闹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旧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
(3)背诵诗歌。
(徐志摩的新诗以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铸就了其诗歌清爽空灵的独特风格。以上教学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感悟美、体验美、品尝美,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制造力。)
四、比拟鉴赏,拓展延长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拟熟识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假如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相比拟,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等物象,告辞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吩咐的俗套,给人清爽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予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以上重点赏析的局部。)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拟赏析。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赏析文,并在全班沟通。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三
一、设计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学鉴赏力量的要求,针对新诗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诗歌积存为根底,培育学生对诗的感悟力量、理解力量和鉴赏力量,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并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体会“三美”的诗歌创作主见。
难点:以意向为突破口,鉴赏本诗的意境美。
三、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阅读并背诵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具有肯定的感悟、理解力量;学习过肯定的诗歌学问,对韵律、对仗等常识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具有阅读、鉴赏美丽诗歌的主观愿望。
四、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徐志摩的人生经受,熟识新诗的根本特点,把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见。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诗歌感悟力量、理解力量和鉴赏力量。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喜爱民族的优秀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五、教法设计
诵读法、争论法、讨论性学习方案等。
六、媒体选择
CAI课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诗歌朗读会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离别的诗歌,在新课前协作古人吟诗画面和FLASH音乐当堂朗读,教师点评。
总结:同学们找到了很多离别诗,真可谓“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就让我们带着离愁别绪走进现代离别诗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
二)新课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本诗的节奏和情感。
2、学生活动:思索初读之后对本诗的特点、主旨、手法的感受和熟悉,先小组沟通,然后全班沟通。
3、大屏幕:播放简介、写作缘起,促进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邯郸市电商产业园租赁合同
- 城市改造环境管理办法
- 绿化设计合同样本
- 2024年标准林地租赁协议一
- 石材买卖合同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农民田地租赁与农村民宿项目合作意向书3篇
- 电器卖场租赁合同模板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国民经济核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扬尘治理费用合同
- 普通胃镜早期胃癌的诊断PPT课件
- DG∕T 154-2022 热风炉
-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铁总建设〔2018〕124号)
- 模具报价表精简模板
- 抽样检验培训教材(共47页).ppt
- 时光科技主轴S系列伺服控制器说明书
- 通用带式输送机TD75或DT型出厂检验要求及记录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题
- lonely-planet-PDF-大全
- 成人大专毕业生自我鉴定
-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