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级资源:(共10套)2019年中考化学专项练习汇总第1讲走进化学世界智能概述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三个阶段。近代化学提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实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解决例1.今年来我国科学家取得了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科研成果中不是化学研究成果的是()A.证明庞加莱猜想B.用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合成金刚石C.高性能/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D.成功合成低温超导材料C60H24、C60H36、C60H48例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太阳能热水器嗮热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例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例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通过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B.改变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中的电子数不会发生改变D.在任何变化中原子的核都不会改变例5.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成了元素周期表,其发现过程是()A.偶然的机会B.想象推理C.如摆扑克牌一样摆出来的D.实验、分析、总结、推理刻意练习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燃烧B.爆炸C.颜色发生了改变D.状态发生了改变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正确组合是()①酒精挥发②烧碱溶于水③食品腐烂④铁矿石炼铁⑤锅炉爆炸⑥电灯发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⑤⑥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甜菜的生长B.蔗糖的发酵C.乙醇的蒸馏D.乙醇的燃烧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受热沸腾B.木材变成木炭C.汽油挥发D.试管破裂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将黄金加工成首饰利用氟利昂制冷食品包装中的小袋铁粉作脱氧剂钾钠合金作核反应堆的导热剂化学家提出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的构想: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则上述两个转化过程()
A.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B.①②均为化学变化
C.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D.①②均为物理变化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B.C.D.
压缩天然气做燃料金属铜用于制导线氮气用于食品防腐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铁锈B.红磷→白磷C.干冰→二氧化碳气体D.NO2(红棕色气体)→N2O4(无色气体)下列描述既不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酒精具有挥发性,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
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
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10.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
汞
金
铜
铁
钨
氧
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218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B.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C.在-21611.泰安的豆腐闻名遐迩。豆腐制作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现在豆腐在全球已成为颇受欢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艺流程通常如下: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成分水蛋白质油脂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质量分数/%641.40.000060.00003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工艺流程中,磨浆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由豆腐花制豆腐的过程就是将豆腐与水分离,该过程利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2)除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豆腐中还含的营养素有______,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12.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13.在许多古诗词和成语中,蕴藏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现象,体现了化学之美。请用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刘禹锡《浪淘沙》中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与哪一种金属的性质有关?.刘长卿《酬张夏》中的“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绘了哪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从王安石《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可以知道什么是运动的?。(2)以下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落石穿b.百炼成钢c.点石成金d.滴水成冰e.水滴石穿f.木已成舟。14.1999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氮气氮5不
同
点分子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
同
点(2)请你想象一下N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写两条)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O3)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用途:.(2)利用臭氧对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进行杀菌和消毒这一过程属于什么变化?.(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文字表达式式:16.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了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集、杀菌、灭藻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①,②.
(2)高铁酸钾的用途.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智能概述活动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进行活动探究和化学实验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药品取用、对物质进行加热、仪器连接、过滤和蒸发、仪器洗涤等。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由此分析、推理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证明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规律。如下表即为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相关结论的实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铁屑、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铁屑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些金属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铜、稀硫酸无明显现象问题解决例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克食盐时,错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他称得食盐的质量为8.6克(1克以下用游码).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8.6克B.7.4克C.8.0克D.9.2克例2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例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
例4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气体B充分接触,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
A.水、一氧化碳
B.水、氯化氢
C.酒精、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例5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试管内壁有水滴出现B.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逐渐变浑浊
C.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D.加热碱式碳酸铜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例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
mLB.小于15mLC.等于15
mLD.无法确定
刻意练习1.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它实验D.向老师请教2.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的口部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试管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5.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
8.3gB.
7.7gC.
3.3gD.
2.7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
23gB.
27.4gC.
32.3gD.
32.6g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正确的步骤应为(
)①充分收集资料;②设计合理的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A.③→①→④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③→②→④9.图解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绿色植物释放O2是否是在光下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10.游客参观世博园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该垃圾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A.利用废弃凹地填埋B.分类回收,进行无公害处理
C.用船装到公海倾倒入海洋D.运送到边远地区埋放1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②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③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④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回答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图a中的错误之处:;
造成后果:;②图b中的错误之处:;造成后果:;1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影响;因素②,影响.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试写出下列两种情况的“先”与“后”.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2)给试管中物质加热:(3)点燃可燃性气体:(4)实验室制取气体: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实验室做肥皂的制取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在一个于燥的蒸发皿中加人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I_NaOH溶液.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温火充分加热,直至混合物变稠.③继续加热,直到植物油全部消失为止.④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人20ml热蒸馏水,再冷却.然后加人25mLNaCI饱和溶液,充分搅拌.⑤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用作搅拌的常用仪器是.(2)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加热是否需要石棉网?通过什么实验知道步骤③中油脂全部反应完毕?实验过程中,蒸发皿中的液体着火了,熄灭此火的简便方法是什么?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现象结论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______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16.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色。【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①②③④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__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智能概述活动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进行活动探究和化学实验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药品取用、对物质进行加热、仪器连接、过滤和蒸发、仪器洗涤等。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由此分析、推理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证明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规律。如下表即为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相关结论的实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铁屑、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铁屑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些金属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铜、稀硫酸无明显现象问题解决例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克食盐时,错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他称得食盐的质量为8.6克(1克以下用游码).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8.6克B.7.4克C.8.0克例2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例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
例4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气体B充分接触,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
A.水、一氧化碳
B.水、氯化氢
C.酒精、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例5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试管内壁有水滴出现B.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逐渐变浑浊
C.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D.加热碱式碳酸铜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例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
mLB.小于15mLC.等于15
mLD.无法确定
刻意练习1.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它实验D.向老师请教2.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的口部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试管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5.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
A.
8.3gB.
7.7gC.
3.3gD.
2.7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A.
23gB.
27.4gC.
32.3gD.
32.6g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正确的步骤应为(
)①充分收集资料;②设计合理的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④进行科学实验A.③→①→④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③→②→④9.图解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绿色植物释放O2是否是在光下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D.乙和丙都不是10.游客参观世博园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该垃圾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A.利用废弃凹地填埋B.分类回收,进行无公害处理
C.用船装到公海倾倒入海洋D.运送到边远地区埋放1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①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②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③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④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回答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图a中的错误之处:;
造成后果:;②图b中的错误之处:;造成后果:;1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影响;因素②,影响.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试写出下列两种情况的“先”与“后”.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2)给试管中物质加热:(3)点燃可燃性气体:(4)实验室制取气体: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实验室做肥皂的制取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在一个于燥的蒸发皿中加人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I_NaOH溶液.②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温火充分加热,直至混合物变稠.③继续加热,直到植物油全部消失为止.④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人20ml热蒸馏水,再冷却.然后加人25mLNaCI饱和溶液,充分搅拌.⑤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用作搅拌的常用仪器是.(2)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加热是否需要石棉网?通过什么实验知道步骤③中油脂全部反应完毕?实验过程中,蒸发皿中的液体着火了,熄灭此火的简便方法是什么?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现象结论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______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B试管中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16.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色。【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实验记录】
测定物质①②③④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__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第3讲空气的组成智能概述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金属汞在空气中燃烧和氧化汞分解的定量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他科学家继续研究又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氩气。空气的组成成分如下:气体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空气是混合物。空气污染通常指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即粉尘。问题解决例1以下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
,实验应选择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如
、
.且生成物在常温下应为___(固体、液体或气体).(2)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实验还能得出氮气具有哪些性质了
、
(写出两条即可).(3)如果图B中未安装止水夹。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写出两条即可)
、
。例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例3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例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胶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现象为:(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例5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验证】可能是氮气(N2).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新的猜想】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②.例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刻意练习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单质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2.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0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03和0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D.03与0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汽油B.不锈钢、汽水C.空气、盐酸D.塑料、液氨空气污染指数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计入其中的各项污染物除可吸入颗粒外,还包括的气体是()
A.SO2
O2
NO2B.SO2
CO2
NO2
C.SO
N2
NO2D.SO2
CO
NO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强烈的沙尘暴,大量沙尘不仅降落到北京,甚至远降韩国,日本也能观察到沙尘.专家对沙尘褒贬不一,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能减弱酸雨的酸性,减弱温室效应,也有专家研究表明,沙尘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根据上述短文和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沙尘”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沙尘已成为跨国境的环境问题
B.飘浮在空气中的沙尘属于空气质量周报“首要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沙尘形成酸雨,可能是沙尘吸收了经过地区被污染空气中的氮、硫氧化物所致
D.沙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8.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白磷在40(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日的是反应放热,使白磷达到着火点:(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①白磷(足量):②活塞移动;(3)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9.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停止燃烧后待瓶温冷却到室温,把瓶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塞子,任水进入瓶里,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为瓶容积的15%.如果把0.5克(过量)白磷置于燃烧匙中,按照相同操作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21%.
(1)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在水面下打开塞子水即进入瓶内,主要原因是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3)白磷和红磷燃烧时看到的现象是,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10.如图,为了研究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用一个50mL量筒倒扣在水中,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铜制的小船,船中放有少量白磷。现把氢氧化钠缓缓投入水中并搅拌,这样做的原因是.放白磷的小船用铜做的原因是.一会儿,白磷发生自燃,观察到,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处。1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消耗空气中的部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如图).(1)人吸气时,将活塞A(选填“打开”、“关闭”、下同),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的实验现象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12.实验室中红磷长期存放时,若密封不好会变得很潮湿。查资料知:红磷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甲、乙两同学为探究具有吸水性的物质究竟是红磷还是五氧化二磷,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实验Ⅰ: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实验Ⅱ:将盛有5g干燥红磷的烧杯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在其中放入盛有20mL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两个实验均采用相同的5g红磷和20mL水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是,实验Ⅰ中使用充满稀有气体的密闭容器的目的是(2)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Ⅰ中的红磷没有什么变化,实验Ⅱ中的红磷变潮湿且质量增大,由此说明;(3)检验潮湿的红磷中有酸性物质生成的方法:.13.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下:(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作为反应物的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填“是”或“否”)(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14.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以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设计实验】设计了如右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40mI.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活塞的移动情况【反思与交流】(l)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性,与课本实验相比,此实验改进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3)步骤③中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
mL处(填整数).(4)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整体横放,小华同学的理由是15.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铜与氧气反应(2Cu+O2=2CuO)这一性质后,想做一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并在最后将铜丝进行回收。(1)课外活动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做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约__
__
__
__
__
__
_mL,这是因为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③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2)课外活动小组发现红热的铜丝变黑后,为了回收再利用铜丝,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①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②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变成黑色的铜丝,并且充分反应,则回收的铜丝a的质量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填“<”、“>”、“=”)铜丝b的质量。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子),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小玲同学用这套装置按下列操作过程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容器A.
B中加入水,使B中的液面在15cm③将过量的铁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好容器。④通电加热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A的高度使容器A.
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最佳方法是___.A.双手握住B容器,观察A中液面是否上升B.双手握住B容器,观察A中是否有气泡产生C.调整A的高度,观察A.
B中的液体是否出现液面差,且保持不变(2)该反应中,铁粉发生了___
反应。(3)在该同学的实验中,下列物质能代替铁粉的有___.A.红磷
B.木炭
C.铜粉
D.硫粉(4)操作④结束时,装置B中第4讲氧气的性质及制取知能概述在通常状况下,氧气(O2)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20℃,101kPa),1L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也可与化合物如有机物起反应,在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中氧气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得到,氧气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用途。问题解决例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着火。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mL,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观察是否着火。相关的数据见下表:气瓶编号瓶内预装水体积/毫升充入氧气体积/毫升瓶内空气体积/毫升充满氧气后,瓶内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百分比木条能否复燃112012019750.9%能29797220___%能3909022743.4%能4848423341.9%能5818123641.2%不能(1)请指出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的具体方法.(2)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精确到0.1).(3)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例2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写出上述装置中二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2)万超同学说:“选择A与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周琦同学说:“B可用于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但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
(4)文渊同学说:“D装置装满水后可以收集并储存氧气,需要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东升同学说:“我看到课外资料上介绍,实验室可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我现在明白了: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6)在实验中实验操作要正确.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项).例3某校的探究小组同学想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操作步骤:
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
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放出气体的快慢.
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将滤出固体物质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固体物质的状态、颜色.
⑤将滤出固体物质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并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并观察实验现象.
(1)从以上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可发现操作方案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2)有人换用另一种方法来代替上述第⑤操作,请从如图实验装置中选择仪器中连接成一套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例4.食品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氧气存在而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吸收掉密封的食品包装盒内的氧气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哪种物质适宜封入食品包装盒中用来吸收掉盒内的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是()
A.红磷B.固体烧碱C.铁粉D.生石灰例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例6.某种能够提供医用氧气的便携式制氧器,其制氧剂为复方过碳酸钠(含A、B剂).A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晶体(
2Na2CO3·3H2O2
).过碳酸钠晶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B剂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在反应仓内加入适量的水,先放A剂,再放B剂,即可分解产生氧气.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过碳酸钠→碳酸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完全后,过滤、分离残余物,测得滤渣的质量与原加入反应仓内B剂的质量相等.若将收集到的滤渣与A剂、水再次混合,又有氧气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氧的过程中,B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实验室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该方法更方便家庭制氧气的理由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贮存制氧剂、处理残余物两方面,为该制氧器的使用者各提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意练习1.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不同,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B.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可以作为火箭发射时的燃料D.通常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雾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量取9.3mL稀盐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少量氧气
C.
D.
除去H2中的水蒸气检查装置气密性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
5.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6.取4份等质量的KClO3,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4、MnO2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组别①②③④加入物质无KMnO4MnO2Mn产生氧气的质量/g0m1m2m3不溶物的质量/g0w1w2w3已知m1>m2>m3,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KClO3分解制氧气
B.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w1<w2<w3
C.
KMnO4是KClO3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
D.不加入其他物质时,KClO3未发生分解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得气体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
D.①②③8.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氧气与体内的葡萄糖发生反应,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11.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___,气体应从___(选填“a”或“b”端导入。12.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它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无色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到氧气又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先收集一试管纯净的二氧化氮(试管的体积为VmL),然后将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并不断向试管中通人氧气.(1)试描述整个过程中的现象.最后水能充满试管吗?若能,那么整个过程中共通人多少毫升的氧气?若不能,请说明原因.13.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②制氧时,小明同学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___.(填序号)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3)如果选用图E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填“a”或“b”)端进入。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1)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3)实验结束,乙同学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为此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出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大于理论值”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Ⅰ: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Ⅱ:可能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猜想Ⅲ:.请回答他做出猜想Ⅲ的理由是.实验验证:实验一: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变。证明猜想___错误。实验二:取一定质量的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___.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证明猜想Ⅱ正确。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经过讨论、交流,丙同学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又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带瓶塞的1000mL圆底烧瓶
②电子天平(称量精确度为0.01g)
③酒精灯
④某种较活泼的金属粉末(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他实验用品已省略,实验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数据为已知)他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再利用实验数据和已知数据就可换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装置Ⅰ制取气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是___.(2)利用装置Ⅰ、Ⅱ制取气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等气体,其理由是:___;乙同学认为:对装置Ⅱ做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收集O2和NO等气体,但不能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不能收集NO2气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3)利用装置Ⅰ、Ⅲ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要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可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C中加__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16.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测定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②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③向500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j夹紧;④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称得其质量为15.95g;⑤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⑥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⑦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⑧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⑨用500mL量筒测得烧杯里水的体积为285.0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mL;⑩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g.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⑦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2)简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3)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的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第4讲氧气的性质及制取知能概述在通常状况下,氧气(O2)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不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20℃,101kPa),1L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也可与化合物如有机物起反应,在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中氧气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得到,氧气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用途。问题解决例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着火。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mL,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观察是否着火。相关的数据见下表:气瓶编号瓶内预装水体积/毫升充入氧气体积/毫升瓶内空气体积/毫升充满氧气后,瓶内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百分比木条能否复燃112012019750.9%能29797220___%能3909022743.4%能4848423341.9%能5818123641.2%不能(1)请指出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的具体方法.(2)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精确到0.1).(3)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例2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写出上述装置中二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2)万超同学说:“选择A与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周琦同学说:“B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集装箱堆场运输外包合同范本3篇
-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2019)
- 5风儿轻轻吹 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说课稿-2023-2024学年培智语文六年级下册
- 波泰西尼《辉煌的快板协奏曲(门德尔松风格)》的作品及其演奏分析
- 河北省永清县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2
-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生物仿真试卷含解析
- 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原卷版)
- 红河云南红河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县市大队招聘编外人员12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正式员工聘用协议模板版B版
- 大华基线解码器解码上墙的操作
- 干部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
- 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练习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 中西文化概论(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6.3 贵州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PPT
- 航空二类人员准入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3年版人教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测试题(含答案)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
- (2022年整理)人民币含硬币教具正反面完美打印版
- 保险公估作业指导书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