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热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会查比热容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讨论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模拟实验室、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水、沙子、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相同的小烧杯两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出问题:夏日炎炎,走在沙滩上和海水中感觉一样吗?

引出问题: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我想先泡杯茶水解渴,但热水瓶中又无开水。请问:1.我应该将半壶水还是将一壶水烧开泡茶呢?

2.若现在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选择哪种水呢?

追问: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板书:水的质量越大,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烧水所用的时间就越长。那么,将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二、进行新课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的差异。(2)猜想与假设:水升高的温度少,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相同;水比沙子的吸热能力强。(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用水和沙子作为研究对象,装置如图1所示,在两个金属盒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吸收热量后的温度值。(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具体情况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以水为探究对象,另一部分以沙子为探究对象。①实验步骤:用温度计记录加热前水和沙子的初温t1。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记录水和沙子的末温t2。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质质量m(g)初温t1(℃)末温t2(℃)升高温度(℃)加热时间t(min)水沙子(5)分析与论证:问:沙子温度升高较快,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要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相应应该怎样操作?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6)评估与交流:①学生各组实验数据不一致所产生的原因?②对实验中存在的热损失,有什么改进方法?2.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3)物理意义: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②它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③它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4)比热容表: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酒精2.4×103干泥土0.84×103煤油2.1×103铁、钢0.46×103冰2.1×103铜0.39×103蓖麻油1.8×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铅0.13×1033.比热容的应用从表中看出水的比热容较大,即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1)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用热水取暖。(2)一天当中沿海地区温差变化较小,内陆地区温差变化较大。(3)在农业上,人们往往会在傍晚往田里灌水,保护秧苗。三、课堂训练1、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多。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一杯水的比热容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或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容就越大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热容,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容就越小5.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那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A、北方冬天,用循环水来供暖B、初春的傍晚,给秧苗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到凉爽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四、小节:五、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1、2学情分析《比热容》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课题,学生们已具备基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能力。并能独立的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等各个环节。效果分析讲课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讲授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现代化手段,及多媒体课件资料,适时示范,使枯燥乏味的概念课生动具体,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建立了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热容》教材分析分析一: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也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物理量。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说明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和温度变化量有关,从而为比热概念的引出做好铺垫。然后观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最终抽象出比热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比热的定义说明其单位。最后列出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表,并且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讨论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分析二:比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观测记录表观察视点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1、知识目标:重点知识突出,知识点条理清楚。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的分析和演示,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2、教学手段:是否使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放大实验现象,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使讲授的内容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3.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课件、虚拟实验室、教学实验录像等课外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充课堂容量。4.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课的学习活动中。第三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预习检测】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和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相同,这种方法叫。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3、进行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200202882水100202843煤油200202844煤油20020242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论:(1)交流实验数据,说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学生活动二:阅读132页比热容,回答下面问题.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物理学中规定: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为该物质的,它的国际单位是符号2、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沙石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快、慢)。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3)你能再举一例吗?(4)如果把这杯水倒去一半,所剩部分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J/(Kg℃)。★学生活动三:探究热量的计算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J;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J;2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J;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Q=________。请利用公式计算: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归纳整理】比热容比热容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比热容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位:_________4、热量的计算公式: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实质:热机是把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的机器。【拓展练习】实质:热机是把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的机器。1.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②(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3.由Q=cm(t-to)可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水3002030122水150203063煤油300203064煤油30020253(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