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共48页)PAGEPAGE1————————————————————————————————作者:————————————————————————————————日期: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已经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2002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急化学品的平安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爱护环境,制定本条例。其次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必需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平安生产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急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危急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急货物品名表》(GB12268);剧毒化学品名目和未列入《危急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境爱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第四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急化学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需保证本单位危急化学品的平安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急化学品的平安负责。危急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需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平安学问、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学问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第五条对危急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急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一)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负责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及其改建、扩建的审查,负责危急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包括用于运输工具的槽罐,下同)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负责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负责国内危急化学品的登记,负责危急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协调,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的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由各该级人民政府确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二)公安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的公共平安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大路运输通行证,对危急化学品道路运输平安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三)质检部门负责发放危急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急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四)环境爱护部门负责废弃危急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急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大事,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急化学品的登记,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五)铁路、民航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铁路、航空运输和危急化学品铁路、民航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平安管理及监督检查。交通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大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平安管理,对危急化学品水路运输平安实施监督,负责危急化学品大路、水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的毒性鉴定和危急化学品事故伤亡人员的医疗抢救工作。(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批准、许可文件,核发危急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营业执照,并监督管理危急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八)邮政部门负责邮寄危急化学品的监督检查。第六条依照本条例对危急化学品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危急化学品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查,调取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了解状况,向危急化学品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二)发觉危急化学品事故隐患时,责令马上排解或者限期排解;(三)对有依据认为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器材和运输工具,责令马上停止使用;(四)发觉违法行为,当场予以订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危急化学品单位应当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挠。有关部门派出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其次章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第七条国家对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把握,并对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急化学品。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依据当地经济进展的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应当依据确保平安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特地用于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第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需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二)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三)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四)有健全的平安管理制度;(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第九条设立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其他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当分别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一)可行性争辩报告;(二)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急化学品的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三)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四)平安评价报告;(五)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六)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收到申请和提交的文件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打算。依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打算,予以批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颁发批准书;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批准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第十条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急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需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一)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三)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爱护区;(四)车站、码头(依据国家规定,经批准,特地从事危急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大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五)基本农田爱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爱护区;(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爱护的其他区域。已建危急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本条例所称重大危急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急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且危急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改建、扩建的,必需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经审查批准。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需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开工生产。国务院质检部门应当将颁发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状况通报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环境爱护部门和公安部门。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急化学品。禁止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第十四条生产危急化学品的,应当在危急化学品的包装内附有与危急化学品完全全都的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急化学品完全全都的化学品平安标签。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发觉其生产的危急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马上公告,并准时修订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第十五条使用危急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需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需建立、健全危急化学品使用的平安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急化学品的平安使用和管理。第十六条生产、储存、使用危急化学品的,应当依据危急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平安设施、设备,并依据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平安运行要求。第十七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平安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急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平安评价。平安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平安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平安评价中发觉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急的,应当马上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实行相应的平安措施。平安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第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状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第十九条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照实记录,并实行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觉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需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其次十条危急化学品的包装必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危急化学品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急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其次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必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审查合格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国务院质检部门认可的专业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重复使用的危急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2年。质检部门应当对危急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其次十二条危急化学品必需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需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危急化学品出入库,必需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急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其他危急化学品必需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状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其次十三条危急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平安、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急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平安设施应当定期检测。其次十四条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次十五条危急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实行有效措施,处置危急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处置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同级环境爱护部门、公安部门备案。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对处置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其次十六条公众上交的危急化学品,由公安部门接收。公安部门接收的危急化学品和其他有关部门收缴的危急化学品,交由环境爱护部门认定的专业单位处理。第三章危急化学品的经营其次十七条国家对危急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急化学品。其次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需具备下列条件:(一)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二)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三)有健全的平安管理制度;(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其次十九条经营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危急化学品的,应当分别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本条例其次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将颁发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状况通报同级公安部门和环境爱护部门;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凭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第三十条经营危急化学品,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从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选购危急化学品;(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危急化学品和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的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三)销售没有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平安标签的危急化学品。第三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危急化学品。第三十二条危急化学品经营企业储存危急化学品,应当遵守本条例其次章的有关规定。危急化学品商店内只能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急化学品,其总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第三十三条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剧毒化学品,应当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至少保存1年。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状况;发觉被盗、丢失、误售等状况时,必需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第三十四条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二)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凭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注明品名、数量、用途)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三)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不得向个人或者无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不得使用作废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方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第四章危急化学品的运输第三十五条条国家对危急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急化学品。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需具备的条件由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第三十六条用于危急化学品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需依照本条例其次十一条的规定,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质检部门应当对前款规定的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第三十七条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平安学问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需把握危急化学品运输的平安学问,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危急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必需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运输危急化学品的驾驶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需了解所运载的危急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危急化学品,必需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第三十八条通过大路运输危急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托付有危急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第三十九条通过大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大路运输通行证。办理剧毒化学品大路运输通行证,托运人应当向公安部门提交有关危急化学品的品名、数量、运输始发地和目的地、运输路线、运输单位、驾驶人员、押运人员、经营单位和购买单位资质状况的材料。剧毒化学品大路运输通行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方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第四十条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急化学品。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前款规定以外的危急化学品的,只能托付有危急化学品运输资质的水运企业承运,并依据国务院交通部门的规定办理手续,接受有关交通部门(港口部门、海事管理机构,下同)的监督管理。运输危急化学品的船舶及其配载的容器必需依据国家关于船舶检验的规范进行生产,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第四十一条托运人托运危急化学品,应当向承运人说明运输的危急化学品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状况。运输危急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交付托运时应当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并告知承运人。托运人不得在托运的一般货物中夹带危急化学品,不得将危急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一般货物托运。第四十二条运输、装卸危急化学品,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依据危急化学品的危急特性,实行必要的平安防护措施。运输危急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需封口严密,能够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保证危急化学品在运输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第四十三条通过大路运输危急化学品,必需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不得进入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的区域;确需进入禁止通行区域的,应当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由公安部门为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车辆必需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划定,并设置明显的标志。运输危急化学品途中需要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状况时,应当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第四十四条剧毒化学品在大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状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需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实行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公安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向其他有关部门通报状况;有关部门应当实行必要的平安措施。第四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邮寄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危急化学品,不得将危急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一般物品邮寄。第四十六条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危急化学品的,依据国务院铁路、民航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五章危急化学品的登记与事故应急救援第四十七条国家实行危急化学品登记制度,并为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供应技术、信息支持。第四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急化学品登记。危急化学品登记的具体方法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制定。负责危急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应当向环境爱护、公安、质检、卫生等有关部门供应危急化学品登记的资料。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急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五十条危急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急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第五十一条发生危急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据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马上组织救援,并马上报告当地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爱护、质检部门。第五十二条发生危急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环境爱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应当依据下列规定,实行必要措施,削减事故损失,防止事故集中、扩大:(一)马上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实行其他措施爱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快速把握危害源,并对危急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急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快速实行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四)对危急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爱护标准。第五十三条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需为危急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供应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帮忙。第五十四条危急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环境爱护部门统一公布。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五条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赐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涉及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许可的;(二)发觉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有关活动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三)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或者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觉其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许可或者发觉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不予查处的。第五十六条发生危急化学品事故,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职责,组织实施救援或者实行必要措施,削减事故损失,防止事故集中、扩大,或者拖延、推诿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赐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检部门、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予以关闭或者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无害化销毁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急化学品或者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的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擅自从事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二)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擅自开工生产危急化学品的;(三)未经审查批准,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擅自改建、扩建的;(四)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者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擅自从事危急化学品经营的;(五)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急化学品,或者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的。第五十八条危急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依据危急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平安设施、设备的,由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或者公安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马上或者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质检部门或者交通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马上或者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定点,擅自生产危急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二)运输危急化学品的船舶及其配载的容器未依据国家关于船舶检验的规范进行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三)危急化学品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与所包装的危急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不相适应的;(四)对重复使用的危急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不进行检查的;(五)使用非定点企业生产的或者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包装物、容器包装、盛装、运输危急化学品的。第六十条危急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责令马上或者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一)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未在危急化学品包装内附有与危急化学品完全全都的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或者未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拴挂与包装内危急化学品完全全都的化学品平安标签的;(二)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发觉危急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不马上公告并准时修订其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的;(三)危急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没有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和平安标签的危急化学品的。第六十一条危急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或者公安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马上或者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对其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定期平安评价,并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或者对平安评价中发觉的存在现实危急的生产、储存装置不马上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实行相应的平安措施的;(二)未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危急化学品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持正常适用状态的;(三)危急化学品未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设专人管理的;(四)危急化学品出入库未进行核查登记或者入库后未定期检查的;(五)危急化学品专用仓库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平安、消防的要求,未设置明显标志,或者未对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平安设施定期检测的;(六)危急化学品经销商店存放非民用小包装的危急化学品或者危急化学品民用小包装的存放量超过国家规定限量的;(七)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其他危急化学品未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或者未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或者未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急源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状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的;(八)危急化学品生产单位不照实记录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或者未实行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或者发生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误售、误用后不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九)危急化学品经营企业不记录剧毒化学品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或者不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状况,或者发觉被盗、丢失、误售不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第六十二条危急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时未实行有效措施,处置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的,由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危急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危急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危急化学品经营企业从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选购危急化学品的;(二)危急化学品生产企业向未取得危急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销售其产品的;(三)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向个人或者无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以及其他有关证件,或者使用作废的上述有关证件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资质,擅自从事危急化学品大路、水路运输,有违法所得的,由交通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从事危急化学品大路、水路运输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未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的;(二)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禁止运输的其他危急化学品的;(三)托运人未依据规定向交通部门办理水路运输手续,擅自通过水路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禁止运输的其他危急化学品以外的危急化学品的;(四)托运人托运危急化学品,不向承运人说明运输的危急化学品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状况,或者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交付托运时未添加的;(五)运输、装卸危急化学品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并依据危急化学品的特性实行必要平安防护措施的。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托运人未向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剧毒化学品大路运输通行证,擅自通过大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二)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急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或者脱离押运人员监管,超装、超载,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状况,不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三)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急化学品,未向公安部门报告,擅自进入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或者进入禁止通行区域不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的;(四)危急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剧毒化学品,在大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露等状况,不马上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实行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的;(五)托运人在托运的一般货物中夹带危急化学品或者将危急化学品匿报、谎报为一般货物托运的。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邮寄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危急化学品,或者将危急化学品匿报、谎报为一般物品邮寄的,由公安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危急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九条危急化学品单位发生危急化学品事故,未依据本条例的规定马上组织救援,或者不马上向负责危急化学品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爱护、质检部门报告,造成严峻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失职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条危急化学品单位发生危急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担当赔偿责任;拒不担当赔偿责任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依法拍卖其财产,用于赔偿。第七章附则第七十一条监控化学品、属于药品的危急化学品和农药的平安管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和城镇燃气的平安管理,不适用本条例。第七十二条危急化学品的进出口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进口危急化学品的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进口废弃危急化学品,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第七十三条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急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急化学品进行审批、许可并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并公布审批、许可的期限和程序。本条例规定的国家标准和涉及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的国家有关规定,由国务院质检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依照国家标准化法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条例的规定制定、调整并公布。第七十四条本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急物品平安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令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令第17号《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方法》已经2004年10月18日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显政二○○四年十二月十四日附: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方法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平安审查工作,保障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平安生产,依据《平安生产法》、《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方法。其次条设立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现有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设施(以下统称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适用本方法。第三条国家对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把握,并对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经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平安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建设。第四条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全国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工作,并负责下列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一)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批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长期进展规划中的建设项目;(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工作,并负责下列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一)本方法第四条规定以外的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三)跨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的建设项目;(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第六条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除本方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以外的全部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第七条上级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托付下级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有关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审查工作。其次章平安条件论证和平安评价第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应当在直辖市及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区域内建设。第九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在可行性争辩阶段,应当进行平安条件论证;在进行初步设计前,应当进行平安评价。第十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评价应当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平安评价机构担当。担当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评价的平安评价机构对其作出的平安评价结果负责。第十一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评价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危急、有害因素的辨识;(二)定性、定量分析生产、储存的工艺、方式、规模或者力量、设备、设施等平安牢靠程度;(三)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与已有生产装置、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四)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五)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六)与周边社区的相互影响及风险程度;(七)自然条件的影响;(八)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三章平安审查第十二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分别依据本方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相应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平安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申请书;(二)可行性争辩报告;(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急化学品的名称、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四)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五)平安评价报告;(六)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对其所提交文件、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第十三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及文件、资料,应当依据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出具不予受理的书面凭证,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应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依据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第十四条对已经受理的申请,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派有关人员或者组成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需要到现场审查的,应当到现场进行审查。第十五条负责审查的有关人员或者专家组应当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有关人员或者专家组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争辩,并在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审查结束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结论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平安审查意见书。第十六条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平安审查意见书的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有下列状况之一的,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向原负责平安审查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新提出平安审查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文件、材料:(一)转变选址或总图布置的;(二)转变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的;(三)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发生变化的;(四)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急化学品发生变化的。第十七条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平安审查意见书的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负责平安审查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合格的平安审查意见书:(一)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打算停止建设的;(二)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被依法终止的;(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八条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申请书、平安审查意见书的式样由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九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正的原则,严格依据平安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和本方法的规定,对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其次十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平安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单位应当接受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挠。其次十一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状况通报有关部门和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其次十二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的档案管理制度。其次十三条设区的市、地区、盟、自治州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内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状况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将本行政区域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状况报国务院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五章罚则其次十四条平安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平安审查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赐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十五条未经平安审查或者平安审查不合格,擅自从事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赐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其次十六条已经取得结论为合格的平安审查意见书的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未按本方法第十六条规定重新进行平安审查的,赐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峻的,处3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六章附则其次十七条原劳动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平安卫生监察规定》有关危急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劳动平安卫生预评价的规定同时停止执行。其次十八条本方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76号为遏制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行业进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现予以公告。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铁合金、焦化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信贷融资、电力供应等工作中要以行业准入条件为依据。附件:一、《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二、《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三、《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为有效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进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据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爱护环境和平安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一、生产企业布局依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编制电石行业进展规划,引导本地区电石行业的进展,抑制盲目扩张。(一)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爱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爱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大路干路两侧,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不得新建电石生产装置。(二)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需符合本地区电石行业进展规划。鼓舞新建电石装置与大型工业企业配套建设,以便做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石生产力量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生产区,做到集中生产,便于三废集中治理。二、工艺与装备(一)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单台炉容量≥25000KVA;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炉容量≥12500KVA。(二)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需接受密闭式电石炉或内燃式电石炉,鼓舞炉气的综合利用;中西部小水电丰富地区、孤网运行的地区,可以接受内燃式电石炉。(三)现有生产力量1万吨(单台炉容量5000KVA)以下电石炉和放开式电石炉必需依法淘汰;环保不达标的电石炉要马上停产改造,鼓舞有条件的企业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改造为内燃式电石炉的企业,排污必需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四)新建电石装置要求接受先进成熟技术,保证电石炉的平安、稳定和长期运转。具体要求如下:1、接受先进的原料裂开、筛分、烘干设备,确保原料粒度、水分达到工艺要求;2、接受自动配料、加料系统;3、电极升降、压放、把持系统,必需接受先进的液压自动调整系统,使电极操作平稳,平平稳定牢靠;4、接受微机等先进的把握系统。三、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一)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吨电石(标准)电炉电耗应≤3250kwh。(二)现有电石生产装置经改造后,吨电石(标准)电炉电耗应≤3400kwh。(三)密闭式电石装置的炉气(指CO气体)必需综合利用,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炉气直排或点火炬。(四)粉状炉料必需回收利用。四、环境爱护(一)全部电石生产必需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电石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必需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标GB9078-1996)中“其它炉窑”的排放标准(国家新的环保标准出台后,按新标准执行)。(二)含尘炉气或利用后的再生气必需经除尘处理,达标排放。捕集后的粉尘不能造成二次污染。(三)原料和产品裂开、储运等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含尘气体,必需集中收集除尘后达标排放。五、监督与管理(一)新建和现有电石生产装置进行改扩建,必需符合上述准入条件。电石生产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信贷融资等必需依据本准入条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必需经省级及以上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前,要经省级及以上投资、土地、环保、质检等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依据准入条件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经检查未达到准入条件的,投资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完成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备案材料供应)的有关建设内容。环境爱护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同时限期整改。(三)新建电石生产装置,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依据有关规定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企业方可进行生产与销售。现有符合条件及改造后经省级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电石生产企业,也要按规定办理《平安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四)各级电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电石生产企业执行准入条件状况进行督促检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各级电石工业协会要宣扬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帮忙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五)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项目,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供应信贷支持,电力供应部门依法停止供电。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打算撤销或责令关闭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六、附则(一)铁合金矿热炉等矿冶炉改造为电石炉,视同新建电石生产装置。(二)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全部类型的电石生产企业。(三)本条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依据电石行业进展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进行修订。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为遏制铁合金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进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据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爱护环境和平安生产的原则,对铁合金生产企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一、工艺与装备(一)铁合金矿热电炉接受矮烟罩半封闭型或全封闭型,容量为25000KVA及以上(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矿热电炉容量≥12500KVA),变压器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实现操作机械化和把握自动化。中低碳锰铁和中低微碳铬铁等精炼电炉,可依据产品特点选择炉型,容量一般不得低于3000KVA。锰铁高炉容积为300立方米及以上。(二)原料处理、熔炼、装卸运输等全部产生粉尘部位,均配备除尘及回收处理装置,并安装省级环保部门认可的烟气和废水等在线监测装置。各类铁合金电炉、高炉配备干法袋式或其它先进适用的烟气净化收尘装置。湿法净化除尘过程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进入闭路循环利用或达标后排放。接受低噪音设备和设置隔声屏障等进行噪声治理。全部防治污染设施必需与铁合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配备火灾、雷击、设备故障、机械损害、人体坠落等事故防范设施,以及平安供电、供水装置和消退有毒有害物质设施。全部平安生产和平安检查设施必需与铁合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二、能源消耗主要铁合金产品单位冶炼电耗:硅铁(FeSi75)不高于8500千瓦时/吨、硅钙合金(Ca28Si60)不高于12000千瓦时/吨、高碳锰铁不高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金不高于4200千瓦时/吨、中低碳锰铁不高于580千瓦时/吨、高碳铬铁不高于2800千瓦时/吨、硅铬合金不高于4800千瓦时/吨、中低微碳铬铁不高于1800千瓦时/吨,高炉锰铁焦比不高于1600千克/吨。对使用低品位粉矿原料,单位电耗上浮不高于15%。三、资源消耗(一)主元素回收率:硅铁(FeSi75)Si>92%,硅钙合金(Ca28Si60)Si>50%、Ca≥33%,高碳锰铁Mn≥78%,硅锰合金Mn≥82%,中低碳锰铁Mn≥80%,高炉锰铁Mn≥82%,高碳铬铁Cr>92%,硅铬合金Cr≥94%,中低微碳铬铁Cr≥80%。(二)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三)硅铁和硅系铁合金电炉烟气回收利用微硅粉纯度SiO2>92%。四、环境爱护(一)铁合金熔炼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按新标准执行)。主要指标为:1997年1月1日以前安装的炉窑,环境一类地区低于100毫克/立方米,环境二类地区低于150毫克/立方米,环境三类地区低于250毫克/立方米;1997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炉窑,环境一类地区禁止排放,环境二类地区低于100毫克/立方米,环境三类地区低于200毫克/立方米。无组织排放,有车间厂房的低于25毫克/立方米,露天(或有顶无围墙)低于5毫克/立方米。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二)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钢铁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6-92)(铁合金)(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按新标准执行)。主要指标为:PH值6-9、悬浮物低于70毫克/升、挥发酚低于0.5毫克/升、化学需氧量(CODcr)低于100毫克/升、油类低于10毫克/升、六价铬低于0.5毫克/升、氨氮低于15毫克/升、锌低于2.0毫克/升、氰化物低于0.5毫克/升。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五、监督与管理(一)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必需符合上述准入条件,铁合金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批租、贷款融资等也必需依据上述准入条件。现有铁合金生产企业也要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环保、能耗、资源消耗、平安生产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二)各级铁合金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执法部门负责对当地生产企业执行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帮忙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三)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金融机构不得供应信贷支持,电力企业停止供电,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打算撤消或者责令关闭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四)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定期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名单。六、附则(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全部类型的铁合金行业生产企业。(二)电石炉、黄磷炉、炼铁高炉等设备如需转炼铁合金及不同铁合金品种相互转炼,也适用本准入条件。(三)本准入条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进展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并依据行业进展状况和宏观调控要求进行修订。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为遏制焦化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依据“总量把握、调整结构、节省能(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续进展原则,特制定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一、生产企业布局(一)新建和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厂址要靠近用户和炼焦煤原料基地;必需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焦化行业进展规划。(二)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城市居民供气项目除外)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大路干道两旁,居民聚集区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爱护区、自然爱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爱护区以及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生产企业。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焦化生产企业要依据该区域规划,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二、工艺与装备新建和改扩建焦化企业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生产工艺与装备二级标准要求。主要指标有:(一)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需达到4.3米以上(含4.3米),年生产力量60万吨及以上。(二)新建煤焦油单套加工装置规模要达处处理无水焦油10万吨/年及以上,粗(轻)苯精制单套装置规模要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已有煤焦油单套加工装置规模要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粗(轻)苯精制单套装置规模要达到2.5万吨/年及以上。(三)节能工艺与设施1、新建或改扩建焦炉,原则上(缺水地区和钢铁企业)要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2、新建或改扩建焦炉,焦炉煤气必需全部回收利用,不得直排或点火炬。3、新建或改扩建焦炉,要接受先进的配煤工艺,合理配比炼焦用煤,尽量削减优质主焦煤用量。(四)环保工艺与设施1、新建或改造焦炉要同步配套建设粉碎、装煤、推焦、筛运焦除尘装置、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氰工艺)回收、废水生化处理设施。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规定,并要在主体设备投产后6个月内达到设计规定标准,连续运行。2、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与装备及洗选煤设备要先进牢靠,与主体生产设备同步竣工投产,连续运行。在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要有足够的废水事故处理备用储槽,做到不达标废水不外排。焦化废水经处理后做到内部循环使用。三、主要产品质量(一)焦炭新建或改扩建焦炉生产的冶金焦要达到GB/T1996-2003规定的二级冶金焦以上标准,铸造焦要达到GB/T8729-1988规定的二级铸造焦以上标准。现有焦炉生产的冶金焦要达到GB/T1996-2003规定的三级冶金焦以上标准,铸造焦要达到GB/T8729-1988规定的三级铸造焦以上标准。(二)焦炉煤气1、城市民用煤气焦化企业生产的城市民用煤气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城市民用煤气产品指标。2、工业或其它用煤气焦化企业生产的工业或其它用煤气中的H2S≤300mg/m3(三)其他焦化或化工产品按国标或冶标组织生产。1、硫铵按GB535-1995标准(一级品)2、粗焦油符合YB/T5075-1993标准3、粗苯符合YB/T5022-1993标准四、资源、能源消耗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一)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新建和改扩建焦化企业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二级标准。主要指标有:1、吨焦耗洗精煤(干煤)≤1.33t(即全焦率≥75%);2、炼焦工序能耗≤170kg标煤/t焦;3、炼焦耗热量:焦炉煤气加热≤2250kj/kg煤(7%含水折算);高炉煤气加热≤2550kj/kg煤(7%含水折算);4、吨焦耗新水≤3.5t;5、吨焦耗电量≤35KWh;6、焦炉煤气利用率≥95%;7、水循环利用率≥85%。(二)副产品综合利用1、焦化生产企业产生的焦化煤气要有使用用户;若有剩余煤气,必需配套建设煤气综合利用设施,例如:合成甲醇、双氧水,煤气提氢或煤气发电等,转化全部剩余煤气。正常生产时煤气不得直排或点火炬。2、煤焦油及苯类化工产品应进行有效回收。五、环保指标和清洁生产(一)清洁生产标准新建和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各种污染物产生指标不得超过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要达到炼焦行业清洁生产标准(HJ/T126-2003)中规定的标准。(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新建和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2、酚氰废水处理后厂内回用。外排废水应达到《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二级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或其所在地区规定的要求。3、熄焦废水:熄焦水实现闭路循环使用,不得外排;(三)废渣焦化企业废渣包括备配煤、推焦、装煤、熄焦及筛焦工段除尘器收回的煤尘、焦油渣(含焦油罐涤清渣)、粗苯再生渣以及剩余污泥等炼焦工艺产生的一切废渣均在厂内完全处理利用,不得对外排放。(四)焦化生产企业新建或扩建,各种污染物排放不得突破该地区环境允许排放总量。六、监督与管理(一)新建和改扩建焦化行业生产项目必需符合上述准入条件。焦化生产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保审批、信贷融资必需依据上述准入条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要由省级及以上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新建或改扩建焦化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前,要经省级及以上投资、土地、环保、工商等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依据准入条件中第一、二款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经检查未达到准入条件要求的,投资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完成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备案材料供应)的有关建设内容。环境爱护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吊销其排污许可证,水电供应部门将依法停止供电、供水。(三)新建或改扩建焦化项目要在投产6个月内达到准入条件第四、五款中规定的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指标。逾期者除按正常规定缴纳相关费用外,环境爱护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同时限期整改。(四)各省市发改委(经贸委、经委)、环保局要对本地区执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国内外焦炭市场、炼焦工艺技术进展等状况的分析争辩,推广焦化行业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建立符合准入条件的评估体系,科学公正提出评估意见;帮忙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五)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定期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焦化生产企业名单。符合准入条件的焦化生产企业,可按有关程序规定取得焦炭产品出口资格。(六)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或改扩建焦化建设项目,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供应信贷支持,电力供应部门依法停止供电。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打算撤销或责令关闭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七、附则(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全部类型的焦化行业生产企业。(二)本准入条件中涉及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若进行了修订,则按修订后的新标准执行。(三)本准入条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并依据行业进展状况和宏观调控要求进行修订。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巩固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清理整顿成果规范其健康进展的有关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04]29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方案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展改革委(计委)、经贸委(经委):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进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对电石和铁合金行业进行清理整顿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创造电[2004]22号)和国家进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九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的紧急通知》(发改产业[2004]941号)要求,今年5月份以来,各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的生产企业和在建、拟建项目进行了认真清理整顿。国家进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提出了进一步巩固清理整顿成果,规范电石、铁合金、焦炭行业健康进展的政策措施,已报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有关状况和意见通知如下:一、各地要高度重视三个行业进展和清理整顿中存在的突出冲突和问题近几年电石、铁合金和焦炭行业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消灭了严峻的低水平盲目扩张、生产力量过剩、铺张资源、污染加剧的突出冲突和问题。主要状况是:(一)行业生产力量严峻过剩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电石生产企业441个,生产力量1262万吨;在建项目162个,生产力量484万吨;拟建项目41个,生产力量189万吨。铁合金生产企业1303个,生产力量1600万吨;在建矿热炉311台,生产力量300万吨;拟建矿热炉97台,生产力量200万吨。焦炭生产企业1304个,焦炉2710座,生产力量2.4亿吨;在建项目245个,生产力量1.2亿吨;拟建项目53个,生产力量3540万吨。目前电石和铁合金已建和在建的生产力量已分别达到1700万吨和1900万吨,焦炭生产力量达到了3.6亿吨,均为2003年实际产量的2-3倍,三个行业的生产力量已远远超出当前和行业猜测的近期市场需求,呈现严峻过剩局面,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铺张,企业也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了资源铺张和环境污染在电石、铁合金行业中,工艺技术先进、能够有效把握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充分的大型全密闭式矿热炉只占总力量的10%左右,大多数企业均为半密闭式和放开式炉型。放开式炉工艺装备简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粉尘排放失控,属于应予淘汰的设备,约占总生产力量的30%。独立焦炭生产企业中只有部分大型机焦炉和城市供气机焦炉的煤气得到合理利用,大多数低于2.5米的简易机焦炉环保措施不健全,煤气放空,特殊是少数非法经营的小土焦炉消耗优质煤炭,生产劣质产品,大量烟尘废气废水造成周边环境的严峻污染。这些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对能源供应和地方环境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三)很大一部分企业属于违规建设,违规生产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产业政策,明确要求淘汰工艺落后、不符合环保和节能要求的小型电石、铁合金生产设备及土焦炉,禁止新建任何电石、铁合金生产装置和炭化室高度4米以下的机焦炉。通过清理汇总统计,三个行业中近半数企业是1999年后违规建设的,很多企业仍接受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部分企业虽然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但是没有经过规范的环境评价和环境爱护部门的排放达标确认,少数企业未经任何审批程序,完全属于非法建设和经营。(四)对三个行业进展缺乏统筹规划目前大部分地方缺乏结合本地区资源、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全面分析,对高能耗行业进展争辩制订科学的总体规划,更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措施,一些县市政府部门对来自各方面的投资实行鼓舞、支持的态度,致使消灭重复建设严峻,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总体水平落后,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低水平扩张状况,对地方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环境爱护和生态平衡都带来严峻影响。(五)部分地区的清理整顿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各地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清理整顿措施过程中,少数地区行动迟缓,治理不到位,一些应关闭、淘汰的企业只是列入整改范围,一些应予废毁的设备未能有效拆毁,存在复燃可能;部分在建项目没有按要求停建;一些企业虽然配套了环保除尘设施,但是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督管理;部分地区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余热、煤气和废渣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各地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些冲突和问题,进一步统一和提高生疏,把规范高能耗行业的进展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进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确保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深化争辩,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连续强化电石、铁合金和焦炭三个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巩固清理整顿成果,把优化结构、节省资源、爱护环境作为地方经济进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务求取得实效,防止反弹。二、对清理的建设项目区分对待,妥当处理(一)5000KVA以下的电石炉、3200KVA及以下的铁合金矿热炉(特种铁合金电炉除外)和100立方米以下的铁合金高炉,放开式电石炉、土焦炉(含各种改良焦炉)要坚决依法淘汰并进行废毁处理,决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保留和恢复。(二)对1999年后建成的项目,各地清理整顿领导小组要进一步组织清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审核手续不健全或有违规审核行为的项目,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重新进行审核,补办相关手续,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项目手续齐全,并配套了有效环保和综合利用设施,经省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可连续运营;未能配套有效的环保和综合利用设备的项目,主管部门和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