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1页
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2页
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3页
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4页
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一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课标导航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学习导航1.了解近代以后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2.全面、准确地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新知初探思维启动主干梳理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传入中国。②中国政府政策的推动。a.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进行改革。b.民国政府颁布__________的形制。(2)特点: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西式服饰男女礼服第三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影响①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服饰,丰富了生活。②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如中山装和旗袍。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原因①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中国政府法令的推动。a.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并多次下令废除结辫陋习。b.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__________》。审美情趣剪辫通令第四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③维新派人士的倡导,如发起女权运动,成立“不缠足会”等。(2)评价①“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②革除了社会陋习,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第五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思维启迪“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康有为在上述材料中提出断发易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传统服饰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不利于国家交往;留辫与机器生产不利。第六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2)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3)《_____》与《点石斋画报》。(4)《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5)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6)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申报第七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2)《_________》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3)《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4)《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3.作用: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定军山第八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特别提醒】

近代报刊业的兴起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1)近代报刊的创立使人们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对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起了积极作用。(2)近代报刊和杂志还往往成为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宣传工具,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促进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3)近代报刊还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信息,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4)各类报刊、杂志的创办,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九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移风易俗1.原因(1)西方礼仪的传入和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2)中华民国的建立及_______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2.表现(1)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代以鞠躬、握手。(2)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和官宦人家出现文明婚礼。(3)____________开始,西方丧葬礼仪的文明、卫生、简洁引起了国人注目。新文化19世纪中期第十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影响(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特点: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易错易混】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交礼仪以握手、鞠躬代替跪拜礼;“先生”“君”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增设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男穿西服,女穿旗袍蔚为时尚。这些物质生活方面的变化,不仅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还与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归纳综合【思维导图】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知识主线】进入19世纪中期,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出现中山装、旗袍、断发、不缠足;礼仪追求自由、平等、婚丧简洁等生活习俗的变迁;报刊与电影也及时传播信息,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人们的视野,展现近代中国兼容并蓄、扬弃发展的风貌。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课堂互动细研精析主题一“断发易服”史料1: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史料2: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把许多侮辱去掉。史料3:辛亥年间,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辫子。但是,也有清室的遗老遗少,或者张勋那样愿意向旧王朝顶礼膜拜的人继续留辫。——编者改编自《上海资料》——《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探究问题:(1)依据史料1,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2)结合史料2,谈谈你对当时剪辫必要性的认识。(3)史料3反映了哪些现象?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结论?提示:(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2)当时剪辫不仅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的需要。(3)反映了深受清朝统治者压迫的下层人民对于剪辫还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对于清王朝心怀眷恋。结论:要想彻底地移风易俗,必须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和清除封建思想。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核心归纳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鸦片战争后(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使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2)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新中国成立以来(1)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延续。(2)政治局势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和平等的地位。(3)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4)国家政策的影响。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婚姻法》、统购统销政策等。(5)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物质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用品更加丰富,而且直接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第十八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主题二近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历程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对近代中国报刊业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选取的部分史料:史料1: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泛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史料2: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探究问题:(1)根据史料1,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史料2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提示:(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核心归纳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从地域看:受列强侵略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在各个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入中国,具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同在、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并融合渗透着。(3)从水平看:断发易服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进展慢;沿海地区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较快,农村由于封闭落后而大多延续着传统习俗。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4)从动力看:社会习俗的变迁与同时代的社会运动息息相关,一部分社会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西方先进、文明的社会生活风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2.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