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课件(78)-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十四 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课件(78)-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十四 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课件(78)-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十四 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课件(78)-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十四 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课件(78)-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文言文阅读之写景咏物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学考全掌握考情分析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本专题主要包括6篇文言文:《三峡》、《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北冥有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知识点讲解《三峡》郦道元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生于官宦家庭,但仕途坎坷,好学博览,文笔深峭,爱好游历,著有《水经注》四十卷。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知识链接——《水经注》《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所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结合自己所学及游历见闻,为之详细作注并大为扩充,著成《水经注》。《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水经注》受楚辞、汉赋影响,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文体骈散相间,富有文学气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通假字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

绝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表示假设的连词,如果隔断极(高)停止,消失一词多义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清波清澈白色的不加装饰的一词多义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正,正值。今义:亭子)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夏水襄陵。(古义:升到高处。今义:帮助)5.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古今异义1.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流势急的河水。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空谷传响。(形容词作名词,回声)4.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结霜)5.清荣峻茂。(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词类活用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定语“三峡”)省略句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省略主语“(水)清(树)荣(山)峻(草)茂”】文言句式《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秫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一文正是如此。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欲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2.自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将要欲望从如果一词多义3.书谢答中书书谢答中书书乃丹书帛曰与“中”合用为官职名书信,是一种文体动词,书写一词多义《小石潭记》

柳宗元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因官终柳州(今属广西)刺史,人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代表作有寓言《三戒》,诗歌《江雪》《渔翁》,散文“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1、环①如鸣珮环(名词,玉饰)②四面竹树环合(动词,环绕)2、清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其凄清)一词多义3、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4、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②隶而从者(跟从)5、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②同游者(游览)一词多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动词,许可。2、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古今异义1、方位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②下见小潭:在下面。③日光下澈:向下。词类活用2、名词作状语①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②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③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形容词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4、形容词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词类活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省略主语“潭边”)省略句文言句式《北冥有鱼》

庄子作家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而成为先秦诸子作品之中的经典,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的自由环境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1.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徒于南冥也2.其其名为鲲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代词,它的连词,表示选择一词多义1.怒而飞(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2.是鸟也(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3.野马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4.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今异义北冥有鱼(“冥”同“溟”,海)通假字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文言句式《虽有佳肴》作品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其中一些篇章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写作背景《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校制度乃至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本文提出的“教学相长”,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仍然值得重视。学学半(“学”同“敩”,教导)通假字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词类活用1.学学学半学学半同“敩”,教导学习一词多义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2.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3.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古今异义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文言句式《岳阳楼记》

范仲淹作品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色彩,文辞优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庆历四年(1044)春,朦子京遭诬被贬官至岳州(现在湖南岳阳)。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贬放到邓州(现在河南邓州)任地方官。滕子京治理岳州颇有政绩,于是重修岳阳楼,将此楼的历史沿革、周围环境、建筑特点等写在信上,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送给范仲淹请他作记。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方面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劝慰滕子京与自己共勉。百废具兴(同“俱”,全,皆。)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通假字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越明年(古义:及,到今义:跨过,跳过)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那今义:丈夫)沙鸥翔集(古义:停息今义:泛指聚集)古今异义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6.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7.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南:向南)词类活用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文言句式①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倒装句判断句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文言句式①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省略句文言句式《醉翁亭记》

欧阳修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其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有《欧阳文忠公全集》传世。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被罢去职务。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就写于他到酴州上任的第二年。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少有舟车往来,百姓安于农事,生活简朴安闲,民风淳朴欧阳修正值盛年却遭贬谪,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境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抑郁释放在山水和诗酒之中。1.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②云归而岩穴暝③暮而归2.谓①太守谓谁②太守自谓也3.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回去聚拢为,是命名居高向下靠近回来一词多义4.乐①山水之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乐趣欢乐秀丽草木茂盛的样子对……感到快乐一词多义6.而①溪深而鱼肥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③杂然而陈前者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修饰一词多义1.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古今异义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3.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意动用法;乐趣,名词。)5.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6.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7.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词类活用1.佳木秀而繁阴。(“阴”通“荫”,覆盖)通假字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倒装句文言句式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④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⑤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⑥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判断句文言句式⑦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⑧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⑨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⑩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⑪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判断句文言句式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省略句文言句式典例剖析(一)【2022·天津】阅读《三峡》一文,回答问题。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典例剖析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C.良多趣味

良:甚,很 D.林寒涧肃

肃:严肃,严厉D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辨析。D项,“肃”是“肃杀,凄寒”的意思。典例剖析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B.至于夏水襄陵 C.清荣峻茂 D.空谷传响A本题考查辨析通假字。A项,“阙”,同“缺”,“空隙、缺口”的意思。典例剖析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B.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D本题考查辨析文意。D项,抓住文中的“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秋)”可知,文章并非“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典例剖析(二)【2022·河南】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翌日,饭于林虑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注】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典例剖析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C.良多趣味

良:甚,很 D.林寒涧肃

肃:严肃,严厉D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辨析。D项,“肃”是“肃杀,凄寒”的意思。典例剖析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答案: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忠于原文,做到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注意重要词语的翻译,如“澈”“布”等;还要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解决因省略或倒装等造成的理解难题,如可由上文明确本句中的“影”指的是“鱼的影子”。典例剖析3.甲文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①小石潭水声悦耳,游鱼灵动、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②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被贬谪的悲凉,让作者感到忧伤。(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情感变化的分析。作答本题,可先从甲文段中找到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再结合上下文和创作背景分析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表现“乐”的语句有“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作者看到自然美景时产生的欢愉之情。表现“忧”的语句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是作者受环境影响,想到个人遭遇而产生的悲凉情绪。考生据此组织答案作答即可。典例剖析4.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___________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②___________,后来途径槐林,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夜宿于连云阁。答案:①潭周边景物;②中午到达桃林村;③下午在环翠亭休息;④傍晚到达明教院(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内外文言语段的对比阅读探究。题目聚焦游记“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回归两个文段搜索主要信息填写答案。甲文段中,对潭中景物的描写主要在第二段。分析可知,第一段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三、四段以“定点观察”的写法,描写小石潭周边的景物,考生据此不难填写第①空。分析乙文段中作者的游踪时,要抓住文段中的提示性语句。根据“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日将晡,憩环翠亭”“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不难厘清作者的游踪,考生从中提炼第②③④空的答案即可。典例剖析(三)【2022·陕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