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中考试题汇编
课内文段
2004山西省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居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1分)
13、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3分)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I分)
1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
句中的,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
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
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自古逢秋悲寂寥
3.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4.稻花香里说丰年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等等(只要
出自不同篇目,是直接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即可)
二、阅读(50分)
(一)
12.先帝
13.Zhou;亲自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14、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
兴”等)
1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6、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
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2004年四川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2分)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选自《出师表》
(乙文)墨者①有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
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
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
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银子可谓公矣-
一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镇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银子”③腹黄享(tun):
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刑:罚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赐:恩赐
(2)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
的意思(1分)
①引喻失义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义:
2.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分)
译文:
(2)忍所私以行大义,银子可谓公矣(2分)
译文:
3.(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
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2分)
答:这个语句是
4.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时
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
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3分)
答:你的建议
三(12分)1.(3分)(1)C(应为“治”)(2)①适宜,恰当;②正义(公正、合宜的
道德、行为或道理)
2.(4分)(1)(2分)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
加以惩办或奖赏
(2)(2分)(银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银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3.(2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3分)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
考,获得一定的认识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阐述清
楚言之成理即可记3分
2004年辽宁省
4.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5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予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芦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找出选文第②段中的三个错别字,并改正(3分)
改改改
(2)把选文第②段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悉以咨之今南方已定
AB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是亦不可以己乎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CD
问君何能尔亲贤臣,远小人
(4)把句子“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成规代汉语(3分)
(5)概括选文第①段作者提出的建议(2分)
(6)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2分)
4、(1)候改侯芦改庐弛改驰(各1分)(2)奉命于危难之间(3)A(4)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
们(1分),那么汉王室的兴盛(1分),就时间不远了(1分)(5)亲贤远佞或亲贤臣,远小人(6)忠
心耿耿淡泊名利有谋略(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
2004年沈阳市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9一13题(11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韦、允之任也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⑴咨:()
(2)夙:()
(3)攘除:()
(4)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2)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1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
答:
13、选问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1)询问(2)早(3)排除,铲除(4)减少
10、提示:(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2)于是答
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翻译句子符合提示意义即可)
11、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报先帝而忠陛下
2004年武汉市
四、课文自主解读(30分)
5、从《出师表》中,你对作者诸葛亮有怎样的了解?请简述(10分)
答:
5、只要围绕诸葛亮作答,且课文内容相关即可6、从闰土和“我”两方面思考作答并
与课文内容相关即可
随州市2004
(一)出师表(节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挟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祎、允之任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臣本布衣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③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④深入不毛不毛: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定神细视,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当奖率三军,北军中原,庶竭鸳钝,摆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10.①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
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2分)
②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
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2分,多写--例奖1分)
6.①平民②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③奔走效劳④不长庄稼(的地方)
7.A
8.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
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9.D
10.①示例:赤壁之战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等
②示例: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尚
思为国戍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壮烈殉国等
2004北京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3—16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
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H而待也
1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5.选段最后一句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
应当是:①;②(用原文回答)(2分)
16.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
分)
13.B
14.答案示例: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时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5.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6.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2004北京市东城区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令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子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谄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1.写出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秋:光: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①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后值倾覆:
13.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不应该,
,(用原文回答,2分)
14.第②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两件事(2分)
8.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十年春齐师伐我
10.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三(10分)
11.(3分)秋:时候光:发扬光大义:适宜、恰当
12.(3分)
①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也稍有懈怠
②先帝不介意我的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③后来正遇危亡关头
13.(2分)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14.(2分)三顾草庐临危受命
2004北京市丰台区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3至15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号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允之任也
13.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深入不毛: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5.第2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
三、阅读文言文(共8分)
13.O1低微而鄙陋。2奔走效劳。3苗。4把(4分,各1分)
14.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2分,“于”译错扣1分)
1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分,多答扣1分)
2004年厦门市课改实验区
[三]阅读有关诸葛亮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619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日:“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
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日:“臣敢⑥竭股肱⑦之
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
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96n91
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由是感激()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若嗣子可辅()
1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18.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
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2分)
属①zhU连接②zh0委托,交付③隶属,归属④亲属⑤类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
[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1分)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3分)
16.解释加点词:(4分)
①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②由是(因此,由于这样)③顾
(探望,拜访)④辅(辅助,协助)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个解释1分)
17.翻译句子:(4分)①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或:
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句2分)
18.(②)(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1分)(2)开放题答案略答题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观点,且能结合课内外阅
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答题能自圆其说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3分)自己
的观点1分;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1分;说理由较清楚,能自圆其说1
分
四省(区)2004年曲沃、海勃湾(实验区)
(-)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
[甲J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光帝遗德()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7.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皆以/美于徐公
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8.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幼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
采用了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的方式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
箱”,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要说的话是:□□□□□□□□□□□□□
□□□□□□□□□□□□□□□□□(不超过30个字)
9.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甲段中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
赏谁?请简述理由
(-)5.①受蒙蔽②发扬光大6.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
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7.C8.委婉劝说(口头劝说类比、隐喻、婉谏)直
接劝说(书面劝说直谏)后一空略9.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
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2004青岛市实验区
二、文言文阅读与探究(木题满分15分)
(一)阅读《隆中对》选文,完成7、8小题(本题满分4分,共2道小题,其中,第7小题3
分,第8小题1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
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7.请在上文中,用“/”给文段断句
8.本段文字所叙的故事出自一个有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
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
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共3分:每错1“/”扣1分,扣
完3分为止)
8.“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1分出现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004青海省澧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6题
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降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祎、允之任也
10、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1)躬耕于南阳(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感激(4)遂许先帝以驱驰
11、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2、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波浪线划出相应的
句子
13、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
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
14、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心
情:
9
行动:
15、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10.①亲自,自身②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低微鄙陋或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③感动,感
激④奔走效力(或奔走效劳)II.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H而待也12.正反
论证划线句子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3.北定中原撰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4.心情:夙夜忧叹行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5.在兵败的时
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只要能表达出原句的大意,语句通顺即可)16.在
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只要结合文段,言之
成理即可)
05荷泽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片段,完成8—10题(6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中道崩殂:
②天下三分:
③危急存亡之秋:
④殊遇:
9.下列句子中“盖”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A.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B.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珠遇
D.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没有)不有死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二、(一)8.①半路去世②天下分成三部分③危难紧急存续或灭亡之时④特别厚待
9.D10.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
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途径)
05河源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远:(2)所以:⑶是:
6.翻译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
(2)
7.说出“卑鄙”一词古今意义的不同:(2分)
卑鄙古义:今义:
8,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填四个字)的建议(1分)
9.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1)(2)
5.3分疏远;的原因;此(这)
6,4分(1)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7.2分(1)身份低微,出身鄙野(2)恶劣(不道德)
8.1分亲贤远佞
9.2分(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05温州
(一)(13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
攸之、祎、允之任也
18.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1分)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
18.“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
19.(1)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奏效,实现(3)明见,英明
20.B
21.(1)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2)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2.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05龙岩
(一)阅读下面选自《出师表》中的文字,完成文后6—8题(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里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号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祎、允之任也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本布衣()(2)躬耕于南阳()
(3)遂许先帝以驱驰()(4)至于斟酌损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3分)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3分)
8.选文第一段中可以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选文第二段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
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什么?(用原文回答)(5分)
6.(4分)(每小题1分)(1)平民、老百姓(2)亲自、亲身(3)答应(4)减少
7.(6分)
(1)先帝不认为(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奥鄙”2分,文句通顺1分)
(2)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故”“崩”各1分,文句通顺1分)
05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后值倾覆值: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
10.第①段文字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应该,不应该,、
(请用原文回答)(4分)
11.笫②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请分别用4字语回答(4分)
答:
8.①秋:时,时期(时候,时刻)②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9.①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
②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或出身鄙野)
10.开张圣听、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1.三顾茅庐、临危授(受)命
05济宁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己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日:“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
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
奉)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5.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
容(4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夙夜忧叹夙夜:
②庶竭弩钝鸳钝:
③属以后事属:
④若嗣子可辅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8.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5.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受遗诏
评分:本题4分,每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③委托,交付④辅助,协助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
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1答案举例:①忠心耿耿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评分:本题3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符合要求即可
06慈溪中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5——18题(9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
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阵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个异法也
15、根据上文语段完成下面填空(2分)
有人说:读李密之《陈情表》而不下泪者,非孝子也;读之《》而不下泪者,非忠臣也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陟罚臧否()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7、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3分)
18、文段中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两条建议,各用四个字概括(2分)
①②
15、诸葛亮《出师表》(各1分)
16、善恶法律条文(各1分)
17、实在应该扩大您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3分)
说明:关键词:开张圣听以光
18、广开言路赏罚分明(各1分)
2006安徽滩溪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
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先帝不以臣卑鄙()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7、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4分)
(I)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5、(1)拜访(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6、(1)因为(2)总共
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
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
荐
2006福建南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0题(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光光帝遗德()②引喻失义()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悉以咨之()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叶知秋()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殊途同归()
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3分)
答:
7、(4分)①发扬光大②适宜、恰当③给予④询问,征求意见
8、(4分)①时候秋天②特别(或特殊)不同
9、(4分)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
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
忠诚无二(意思相近即可每句2分,加点字、词各0.5分)
10、(3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三项建议(各1分)
2006福建宇德
(四)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
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H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①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②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
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日:“午③可”平公曰:“午非
子之子耶?”对口:“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闩:“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祁黄羊存贤》
[注释)①祁黄羊:人名②解孤:人名③午:人名(祁黄羊之子)
1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其谁可而为之()
(4)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
1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
(2)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译:
20.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
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4分)
21.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18.(4分)每小题1分⑴给予(2)痛心遗憾(3)做、担任(4)过了
19.(4分)每小题2分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
(2)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20.(4分)每处2分
(1)亲贤臣,远小人(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21.(4分)本题可从选用人才、举荐人才、结交朋友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完整阐
述即可得满分
2006福建泉州
(-)文言文阅读
A、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
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识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感激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号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D.咨皿善道——道听途说
2.翻译句子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答:,,,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5.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
卦阵”,,
B、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
何恃而往?”口:“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多义词
①自南海还()望桓侯而还走()
②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
③西蜀之去南海()去国怀乡()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耒能也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本文引用的故事,意在阐述的道理
4.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B
2.略(应注意“故”“寄"“所以“'‘职分”等词义的解释及句意翻译的通顺)
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4.报先帝忠陛下
5.例:空城计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B)
1.①回来掉转(回转)②边境目光短浅③距离离开
2.①我好儿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3.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
功(意思对即可)
4.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2006湛江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18叫2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原告代理词4篇
- 2025年度珠宝行业专业展会组织与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地板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合同8篇
- 二零二五版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建议书编制合同2篇
- 2025年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享协议3篇
- 2025版小区快递柜场地租赁与快递配送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瓦屋顶安装施工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学校校园虫害防治与环境卫生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工厂生产许可证及转让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承包合作协议4篇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
-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 【S洲际酒店婚礼策划方案设计6800字(论文)】
- 铁路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体会课件
- 医院死亡报告年终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