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篇一:《欧阳晔传》原文及翻译《欧阳晔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译文:欧阳公,名讳晔,字日华。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年轻时与他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处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随州推官,案件中难以决断的有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几百名僧人,转运使怀疑庙里积累的财物很多,是僧人们非法谋利所得,就派欧阳公前往把庙里的财物没收掉。僧人们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欧阳公,欧阳公笑着说: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但你们能听我的话吗?今年灾荒严重,你有六七万石粮食,能全部捐献给官府赈济灾民,那么我就不没收你们的财物。僧人们高兴地答应:是。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译文:欧阳公,名讳晔,字日华。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年轻时与他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他自己做了官处理事情很有魄力。起初他任随州推官,案件中难以决断的有三十六件。大洪山奇峰寺聚集了几百名僧人,转运使怀疑庙里积累的财物很多,是僧人们非法谋利所得,就派欧阳公前往把庙里的财物没收掉。僧人们把一千两银子送给欧阳公,欧阳公笑着说:我哪里用得着这些东西?但你们能听我的话吗?今年灾荒严重,你有六七万石粮食,能全部捐献给官府赈济灾民,那么我就不没收你们的财物。僧人们高兴地答应:是。”饥民们就靠着这些粮食全部活了下来。陈尧咨凭着官大钱多,骄横非常,下属官员没有敢抬头仰视他的。在江陵时,他用私自铸造的钱币冒充官府出售的黄金,府吏持着文书,强迫下属官员在文书上签名。欧阳公呵斥府铸造的钱币冒充官府出售的黄金,吏:“吏:“官府出售的黄金上面应当有纹记。只有他不肯在文书上签名。陈尧咨虽然怕他,没有硬要他签名,但是委婉地说动转运使把欧阳公赶出官府,不让他再担任随州推官。鄂州的崇阳县,素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没有判决的案件有一百多宗。县民王明与他的同母兄长李通争夺家产多年,王明无法自己判分家产,贫困到了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地步。欧阳公用一句话做了判决,李通就完全认罪,把属于王明的上万家产全部归还给王明,李通离开公堂后没有一句怨言。桂阳有争夺船只的百姓,互相贫困到了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地步。欧阳公用一句话做了判决,李通就完全认罪,把属于王明的上万家产全部归还给王明,李通离开公堂后没有一句怨言。桂阳有争夺船只的百姓,互相殴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无法判决。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坐殴打,致人死亡,案件久久无法判决。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坐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个人在厅堂里。留下来的那个人变了脸色,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欧阳公就说: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这名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的,我不敢连累别人了。欧阳公处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断案的方法大多是这样的。他在崇阳担任官职期间,人们都爱戴他想念他。篇二:《中庸》原文及翻译《中庸》原文JSD子日:人皆日:?予知。 ?□□□□□□□□□□,□□□□□□□□□□:?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个人在厅堂里。留下来的那个人变了脸色,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这名囚犯不知欧阳公为什么这样断定。欧阳公就说: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这名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的,我不敢连累别人了。欧阳公处理事情分辨清楚,好像古代的良吏,他断案的方法大多是这样的。他在崇阳担任官职期间,人们都爱戴他想念他。篇二:《中庸》原文及翻译《中庸》原文JSD子日:人皆日:?予知。 ?□□□□□□□□□□,□□□□□□□□□□:?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我观察吃饭的人都用右手持刀(筷子),只有你用左手,死者伤在右肋,命令也。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命令也。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的原则修养叫做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 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 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 《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 《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原文】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第2章)【注释】(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 “小人之反中庸也 ”。(4)忌惮:顾忌和畏惧。【译文】仲尼说: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TOC\o"1-5"\h\z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 ”孔子回答说: “子张过分;子口不够。”贡问:□□□□□□□□□? ”子说: □□□□□□□□□□ □《论语 •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 “君子而时中 ”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 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登徒子好色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最高的道德标准【原文】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 ”(第3章)【注释】①鲜:少,不多。【译文】孔子说: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 “大公无私 ”,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 “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 ”,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难以做到,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谁能食而知其味?【原文】子曰: “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 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 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4章)【注释】( 1) 道: 即中庸之道。 (2) 知者: 即智者, 与愚者相对, 指智慧超群的人。 知, 同 “智 ”,(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译文】孔子说: “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道”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隐恶扬善,执两用中【原文】子曰: “子曰: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2其斯以为舜乎( 2)!”(第6章)【注释】(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译文】孔子说: “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篇三:袁宗道《锦石滩》原文及翻译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 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 净练外绕, 花绣内攒, 列坐其上, 似在瑶岛中。 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簏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 ②也。登洲大笑: “若等谩我取乐! ”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 “老怀衰飒,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嗟乎!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袁宗道《白苏斋类集 ?锦石滩》)译文□□□□□□□□□□□□□□□□□□□,□□□□□□,□□□□□□□□□□□□□□□□□□, □□□□□□□□□□□, □□□□□□□□□□□□□□□□□□□□□石子,数都数不清。□□□□□□□□□□□□□□,□□□□□□□□□□□□□□□□,□□□□□□□□□□□□□□□□,□□□□□□□□□□□,□□□□□□□□□□□□□□□□□□回去,□□□□□, □□□□□□□□□□□□□□; □□□□□,纯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4节 电动机第1课时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3课时 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练习十七)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8 人之初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蒙药浴足疗法课件
- 《玩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蒙沪版
- 框架完整·论文答辩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人口和民族 单元教学设计
- 老地基转让协议合同样本6篇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项练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答案)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白酒食品安全》课件
- “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综合育人模式初探
- 公司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眼科疾病课件
- 作业设计(格式模板)
- 2024年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课件
- 交通管理扣留车辆拖移保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