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转变课件_第1页
贝氏体转变课件_第2页
贝氏体转变课件_第3页
贝氏体转变课件_第4页
贝氏体转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贝氏体转变研究B转变的意义优点:1)使钢得到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2)减少像一般淬火产生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对于改善钢的强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贝氏体转变中温转变→产物多样非平衡转变,淬火组织机理不完善Fe、合金元素不扩散,C扩散特点介于P、M转变铁素体、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有时有少量残余A)等温或连续冷却形成B是非层状、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1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及亚结构

一、上贝氏体形成温度:中、高温区形成:A晶界形核,向晶内长大形态:F成束的、大体平行的板条状;渗碳体分布在F条间,呈粒状或条状。金相→羽毛状电镜→板条之间+碳化物,板条成束、大致平行温度降低、C%增加→铁素体变薄铁素体尺寸大小→影响强度、韧性二、下贝氏体在B形成温度的低温区一般在A晶界或晶内形成形态:F形态与马氏体相似,亦与碳含量有关。碳化物分布在F内,由于极细,无法在光镜下分辨,电镜下呈短杆状,沿着F长轴成55-60°角的方向整齐排列。F+碳化物+有时残余AF金相:低碳→板条;高碳→针状;中碳→混合电镜:F内有方向性分布的碳化物表面有浮凸亚结构→F中有大量位错,不存在孪晶(与M不同)C%过饱和度大于上BF与母向有晶体学关系;惯习面复杂C%↑→碳化物增多,有时有AR成分→C%范围较宽在贝氏体铁素体长大过程,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界面处和附近形成高密度的位错三、其他类型贝氏体1、无碳贝氏体形成温度→B区最上部;当钢中含有较多抑制碳化物析出元素,如Si和Al等,或钢中碳含量很低时,在转变初期和中期,碳化物来不及析出,贝氏体由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或马氏体组成,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形态:由板条F束及未转变的奥氏体所组成,在F束之间为富C的奥氏体。F与A内均无碳化物析出,故称为无碳化物B。2、粒状贝氏体形成温度→接近Bs,高于上B转变温度形态板条F+富碳岛状A冷却转变:F+K;M+残余A;残余A有浮凸;C%接近平衡;F中有亚单元成分:低、中碳合金钢(Cr、Ni、Mo)冷却:焊接、正火、热轧钢在一定的冷速范围连续冷却出现与粒状组织区别:块F+富C岛状A(无取向、无浮凸),与粒B共存3、反常贝氏体成分:过共析形成:Bs以上,先共析Fe3C形成→A贫碳→上B寄生在渗碳体上形成领先相为渗碳体,而非F故得名原因→冷却速度慢4、柱状贝氏体形成温度→低温区或高压时成分→高合金钢;高碳钢;中碳钢形成→晶粒内形态→F放射状,其上分布碳化物无浮凸§2贝氏体的转变特点和晶体学

一、贝氏体转变特点1、形核、长大;有孕育期2、一般F为领先相3、转变在Bs~Bf之间4、转变不完全,随转变温度升高趋势明显5、有浮凸、新/母相存在取向关系6、转变速度在M、P相变之间二、晶体学1、贝氏体中的F与A上贝氏体→K-S关系、{111}γ惯习面下贝氏体→K-S、西山关系等(比较复杂)、{225}γ等惯习面多种2、贝氏体中的碳化物与F、A的关系碳化物性质上贝氏体→渗碳体型下贝氏体→亚稳定碳化物(温度低、时间短)或+渗碳体取向上贝氏体→渗碳体从A中析出→与A有取向关系和惯习面下贝氏体→渗碳体可能从F中析出,也可以从A中析出→结论不一致2、奥氏体中碳的再分配俄歇分析→孕育期和转变期间→碳的再分配晶界、晶内有贫碳区(有利于F形核)Fe、合金元素无再分配现象碳%、合金%、转变温度影响碳的再分配(碳%高→碳化物容易析出)3、贝氏体中铁素体的形成及C%F切变方式形成实验:F中的C%过饱和,与该温度下M转变时的C%相似温度↓→C%过饱和度↑结论:先从A贫碳区形成低碳M→随后等温分解析出碳化物→得到B台阶方式形成二、热力学分析驱动力两相化学自由能差(与M转变相似)阻力表面能+弹性应变能+塑性应变能等因为A中碳的再分配→F的C%降低→F的自由能降低;比容差小→通常Bs高于MsBs相变所需要的最小过冷度对应的温度合金元素→Bs降低(经验公式)§4贝氏体转变机理

一、切变机理浮凸效应碳有扩散能力F共格长大同时,伴有碳化物析出,B转变速度受碳扩散过程控制F生长是不连续的,条片中的亚单元不断诱发形核、长大,F长大速度受碳扩散控制碳的脱溶形式1、温度较高碳在A、F中扩散能力强温度高→过冷度小→形核少→F宽、间距大F生长时→C排到A中→无碳B富碳区A随后可以转变为M或其他分解产物,也可以保留为AR3、温度较低C在A中长程扩散困难→F中短程扩散→在F上析出碳化物(下B)因过冷度大→晶界、晶内均可以形核转变温度低→碳化物细;F中碳过饱和度↑4、在上B形成温度以上C再分配→贫C区形成平行板条FA区域C不均匀→F板条生长出现凹凸界面→F合并→富C区被包围→残留的岛状A区富碳、富合金元素→稳定化→形成粒状B切变理论的不足无法解释上、下B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曲线和转变激活能无法解释上B中F内的浮凸(帐篷型或倒V型)与M的不同B中无孪晶碳化物析出形态与M不同(人字型)二、台阶机理认为浮凸不是切变的产物,是体积变化效应与P转变机理相同,但组织非层片状F按照台阶方式长大,受C在A中扩散控制。在台阶前沿的残留奥氏体中碳富集程度高,碳化物在台阶前沿的富碳奥氏体中析出。实验证实上B是此机理,但下B不是台阶存在的原因不清楚§5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一、B转变的动力学特点1、上、下B转变机制不同实验:全激活能:形核+长大激活能上、下B转变全激活能不同动力学测定数据(转变时间与温度关系)结果也证实2、转变不完全性原因领先相F形成→A富碳→相变阻力大B比容大于A→转变后→机械稳定化当Bf<Ms时→先转变的M→机械稳定化→不完全性↑B转变温度↑→转变不完全性↑过冷度小→驱动力小碳容易扩散→柯氏气团多→A稳定性好二、B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也呈C形(与P转变C曲线一样)存在“鼻子”温度与P的C曲线可部分重叠,也可以彼此分离在一个温度区间完成Bf可以低于Ms(P135)

1、成分C%↑→B转变慢。因为C含高,形成B时需要扩散的C原子量增加。除Co、Al外,其他合金→B转变慢,Mn、Cr、Ni明显降低碳在A、F中的扩散速度降低Bs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原子集体→界面迁移困难三、影响因素2、A晶粒及A化温度A晶粒粗→转变慢,影响不明显A化温度高→成分均匀→C再分配难→转变慢3、应力及塑性变形拉应力→形核加速(加速扩散、提供形核区)A高温塑性形变→破坏A晶粒取向→转变慢低、中温B区形变→位错↑→扩散通道多→转变快4、A冷却时不同温度停留在P与B亚稳定区停留→碳化物析出→加速B形成在上B区停留→低温区B形成慢;B%↓在B低温区或M区停留→部分A转变→产生应力→温度回升B转变区后→加速后续B的转变§6贝氏体的力学性能同一强度级别下,B下的韧性大于M。在高碳钢中,回火M的韧性低于同强度贝氏体。连续冷却或等温淬火可以得到B通常B以混合类型存在B性能与其形态、粗细、分布、亚结构有关B的强度下B高,因为:F板条细位错密度高碳化物弥散C的过饱和度大B的韧性下B冲击韧度大于上B下B的韧脆转化温度低原因:下B中F的尺寸小→阻碍解理上B中F碳化物方向性分布粒B中的残余A→韧度↑;但残余A转变为孪晶M→韧脆转化温度升在硬度相同条件下,下B的冲击韧度比其它工艺好,但韧脆转化温度高例如:淬火+回火→回火脆性下B+M复合组织优于单一组织结论性能取决于组织……?下B强韧性好上B无工程使用价值获得B的工艺一般采用等温淬火通过控制等温淬火工艺获得B+M复合组织,其强韧性最佳;同时可以降低冷脆转化温度(下B的形成→分割→A晶粒→M细化)§7魏氏组织一、形态和特征1、魏氏F亚共析钢晶界形成针状、末端尖、羽毛状一定取向,{111}γ;K-S关系表面有浮凸形核、长大,时间↑→尺寸↑2、魏氏渗碳体过共析钢,晶界、晶内形成;针状二、形成条件和转变机理1、形成条件(魏氏F)等温、连续冷却均可以形成一定的冷却速度→W冷速快→C扩散难→短程→容易形成网状F冷速慢→形核率低→短程→容易形成块状过热、粗晶→形核少→网状F不容易→形成WWc%>0.6%→容易伪共析→W难出现Cr、Mo、Si→阻碍W;Mn→促进W细晶→C从晶界到晶内短程扩散→形成网状F→Ws↓随Wc%升高→Ws低;晶粒细→Ws低Ws<Ac32、转变机理与B相似与无碳B相当F切变、共格→Ws小于A3A细晶→F容易形核→F形成后→A中C%↑→A3↓、Ws↓→W不容易形成还有其他机理三、性能1、强度、塑性、韧性差2、脆性转化温度高3、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